CN214216584U -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6584U
CN214216584U CN202023170839.XU CN202023170839U CN214216584U CN 214216584 U CN214216584 U CN 214216584U CN 202023170839 U CN202023170839 U CN 202023170839U CN 214216584 U CN214216584 U CN 214216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er
plate
top plate
shel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08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08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6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6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6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包括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下壳体可开合地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中央朝向所述下壳体内凹形成安装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穿孔连通所述收容腔,所述无线充电器装入所述安装腔时其电源线由所述穿孔穿入并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内,方便电源线的收纳与取出,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周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无线充电的方式主要有电磁感应、磁场共振、电场耦合和电波等,手机的无线充电基本是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如在手机和充电板内分别设置充电线圈,充电板的线圈接通电源产生变化的磁场,手机放在充电板上时,手机的线圈感应到磁场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给手机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机充电时与充电板之间无需连接数据线,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也避免了数据线经常插拔而导致的接头或者接口损坏等问题。然而,无线充电器本身仍然需要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连接,无线充电器在不使用时,其电源线不易于收纳,摆放凌乱甚至与其它电源线、耳机线等相互缠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一种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包括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下壳体可开合地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中央朝向所述下壳体内凹形成安装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穿孔连通所述收容腔,所述无线充电器装入所述安装腔时其电源线由所述穿孔穿入并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其中之一设置有磁铁、其中之另一设置有磁铁或铁块,通过磁性吸力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保持在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后侧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至少其中之一的前侧形成通孔,所述无线充电器在充电时其电源线由所述通孔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由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与上侧板的后侧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下侧板的前侧形成第一U形孔、所述上侧板的前侧形成第二U形孔,所述第一U形孔与第二U形孔共同构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由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板,所述顶板的中央向内凹陷形成支撑部和环绕所述支撑部的环缘,所述支撑部与环缘共同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环缘与所述上侧板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环缘相连的边缘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底板至少其中之一的内侧朝向所述收容腔突出形成有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呈L形,由所述环缘一体向下延伸再折弯向所述收容腔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底板其中之一的内侧可转动地与枢接有支撑板、其中之另一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打开时,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定位槽相卡接,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保持在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为多个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不同的定位槽相卡接以调整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打开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缘朝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胶垫,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在上壳体的外侧形成安装腔用于放置无线充电器、上壳体内侧形成收容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在安装腔的底部设置穿孔向收容腔穿设电源线,方便电源线的收纳与取出,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收纳盒一实施例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收纳盒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收纳盒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无线充电器收纳盒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收纳盒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以下简称收纳盒)包括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上壳体20的外侧形成有安装腔30用于放置无线充电器,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之间形成有收容腔32,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可开合地连接,如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相铰接,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开合。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相闭合时可以将电源线保持在收纳盒内从而避免与其它物件,特别是电源线、耳机线等缠绕,即方便后续的使用,也减少所占空间;上壳体20相对下壳体10打开时,可以方便地整理收纳电源线,或者将电源线抽出以连接电源充电。整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地,下壳体10包括底板12和由底板12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板14;上壳体20包括顶板22和由顶板22的边缘延伸的上侧板24,下侧板14与上侧板24的后侧相铰接将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可转动地连接。底板12作为整个收纳盒的底板,顶板22作为整个收纳盒的顶板,下侧板14、上侧板24共同构成收纳盒的侧板。较佳地,底板12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16,防止收纳盒滑落,保证使用安全,特别是在充电时的安全。图示实施例中,收纳盒整体呈方盒状,顶板22、底板12均为方形,上侧板24、下侧板14均为方环形。应当理解地,收纳盒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圆盒状等,此时顶板22、底板12均为圆形,上侧板24、下侧板14均为圆环形。
底板12上设置有第一磁铁18、顶板22上设置有第二磁铁28。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28的极性相反,两者靠近时可以产生磁性引力使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保持在闭合状态,结构简单、开合方便。较佳地,第一磁铁18、第二磁铁28分别靠近顶板22和底板12的前侧设置,即靠近上壳体20、下壳体10可以打开的一侧设置。应当理解地,也可以在底板12上设置磁铁、在顶板22上设置铁块,或者在底板12上设置铁块、在顶板22上设置磁铁,同通过磁性引力使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保持在闭合状态。另外,磁铁和/或铁块也可以设置于上侧板24、下侧板14上,同样可以产生磁性引力使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保持在闭合状态。
本实施例中,下侧板14的前侧形成有第一U形孔140,第一U形孔140的开口向上;上侧板24的前侧形成有第二U形孔240,第二U形孔240的开口向下。第一U形孔140与第二U形孔240的位置相对应,上、下壳体20、10闭合时,第一、第二U形孔140、240的开口相合共同构成一通孔38。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可由通孔38向外穿出,与电源连接充电。较佳地,通孔38的尺寸小于电源线的接头的尺寸,如此上、下壳体20、10闭合时通孔38限制电源线使其不能向外伸出。应当理解地,所述通孔38也可以单独设置于上壳体20或者下壳体10上,优选地为半开放式结构。
顶板22的中央向内凹陷形成支撑部220和环绕所述支撑部220的环缘222,支撑部220与环缘222共同围成所述安装腔30,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较佳地,环缘222朝向安装腔30的一侧设置有胶垫26,胶垫26可以是多个、沿环缘22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对无线充电器形成卡持作用,使其能稳定地放入安装腔30内;同时胶垫26的设置减小了上壳体20与无线充电器的接触面积,方便取放无线充电器。安装腔30的底部设置有穿孔34连通收容腔32,使得电源线可以穿过上壳体20而插入至收纳盒内。较佳地,穿孔34设置于支撑部220与环缘222相连的边缘位置处。
环缘222与上侧板24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32,用于绕设电源线。由于安装腔30在径向上是位于环缘222内侧、收容腔32在径向上是位于环缘222外侧,电源线在由穿孔34进入收容腔32折弯角度可以更小,而利用顶板22的下凹在收纳盒的内外两侧分别形成收纳无线充电器及其电源线的空间,在构造上更为简单、成本上可以更低。较佳地,顶板22的内侧朝向所述收容腔32突出形成有限位结构29,用于固定绕设的电源线使其整齐有序。图示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9呈L形,由环缘222一体向下延伸再折弯向外,即朝向收容腔32延伸。应当理解地,限位结构29也可以设置于底板12的内侧,或者同时设置于顶板22与底板12的内侧,只要能对收容腔32内的电源线形成限制即可。
较佳地,底板12的内侧还连接有支撑板40。支撑板40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通过枢轴42转动地与底板12相枢接、另一端作为支撑端用于与顶板22相作用。相应地,顶板22的支撑部220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224,定位槽224优选地为多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如图5所示,当上壳体20相对下壳体10打开时,转动支撑板40使其支撑端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与顶板22上的定位槽224相卡接,顶板22、底板12、支撑板40形成三角稳定支撑结构,将上壳体20保持在打开的状态。通过调整支撑板40的转动角度,使其与不同的定位槽224相卡接,即可将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保持在不同的打开角度,方便用户的使用。应当理解地,支撑板40也可以连接于顶板22上,同时在底板12上形成定位槽224。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当做手机支架使用。收纳于本收纳盒中的无线充电器设置成带有磁吸功能结构,如此即可通过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吸机构将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吸住固定,从而实现手机支架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包括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下壳体可开合地连接的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中央朝向所述下壳体内凹形成安装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用于收纳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穿孔连通所述收容腔,所述无线充电器装入所述安装腔时其电源线由所述穿孔穿入并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其中之一设置有磁铁、其中之另一设置有磁铁或铁块,通过磁性吸力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保持在闭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后侧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至少其中之一的前侧形成通孔,所述无线充电器在充电时其电源线由所述通孔穿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由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与上侧板的后侧可转动地枢接,所述下侧板的前侧形成第一U形孔、所述上侧板的前侧形成第二U形孔,所述第一U形孔与第二U形孔共同构成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由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板,所述顶板的中央向内凹陷形成支撑部和环绕所述支撑部的环缘,所述支撑部与环缘共同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环缘与所述上侧板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环缘相连的边缘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至少其中之一的内侧朝向所述收容腔突出形成有限位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呈L形,由所述环缘一体向下延伸再折弯向所述收容腔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其中之一的内侧可转动地与枢接有支撑板、其中之另一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打开时,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定位槽相卡接,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保持在打开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多个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不同的定位槽相卡接以调整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打开角度。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缘朝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胶垫,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
CN202023170839.XU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Active CN214216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839.XU CN214216584U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839.XU CN214216584U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6584U true CN214216584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0839.XU Active CN214216584U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6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035B2 (en)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892625B1 (en) Cases and folios for carrying and charging accessories
US20160064987A1 (en) Wireless-charging base for charging in flat or inclined position
CN106331930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和适配该充电盒的无线耳机
US20200162807A1 (en) Headphone charging apparatus
CN214216584U (zh)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EP4092872A1 (en) Charging base
WO2022133921A1 (zh) 无线充电器收纳盒
CN21172028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JP3184539U (ja) 電気コード収納機能を有する電力センサー式充電装置
CN209627644U (zh) 耳机无线式充电结构
CN208461983U (zh) 一种多方位无线充电音箱
TWI49522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無線充電傳輸裝置
CN206117924U (zh) 一种无线音频设备
CN215733517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支架
CN218348306U (zh) 连接壳体及支架
US20240079906A1 (en) Power provid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09948735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6565555U (zh) 一种带充电座的蓝牙耳机仓
CN214674474U (zh) 多功能充电器
CN212486171U (zh) 一种便携收纳电源
CN218828136U (zh) 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
CN211508662U (zh) 一种折叠式桌面支架
CN215187339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收纳盒
CN214429330U (zh) 一种手机无线快速充电用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