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3179U - 一种直笛箫乐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笛箫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3179U
CN214203179U CN202022905166.1U CN202022905166U CN214203179U CN 214203179 U CN214203179 U CN 214203179U CN 202022905166 U CN202022905166 U CN 202022905166U CN 214203179 U CN214203179 U CN 214203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
sound
pipe
contour
soun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5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招志坚
招德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051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3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3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31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奏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笛箫乐器,在乐器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第1‑13音孔,按照从管口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依次设置有在管体周向方向上互为90度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第一周线往第二周线偏转30‑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其中第1‑3、5‑8音孔设置于第一周线、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本乐器作为一种综合式管,利用长圆锥状的管体结构与音孔设置,能够将直笛与洞箫的音色结合,发出低音时与洞箫的音色相似,比洞萧更为浑厚;上中高音时更似长笛音色,比长笛更为响亮。

Description

一种直笛箫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奏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笛箫乐器。
背景技术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其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笛子声音清脆悦耳,音色亮而不噪、柔而不虚,能发出较大的音量,响而不空。
而箫一般比笛子要长,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萧的声音相对来说更为低沉浑厚,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目前市面上只有传统单一的笛乐器与箫乐器,在乐队演出时,笛与萧往往需要配合演奏,以达到较广的音域效果;在日常使用时,演奏者在笛或萧的单一调式影响下,也难以吹奏出变幅较大的音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笛箫乐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管式乐器尤其是笛与萧调式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笛箫乐器,包括长直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十三个音孔,所述音孔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在管体周向方向上,所述音孔分布在互为90度的四个与轴线平行的周线上,所述周线按照从管口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分为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其中,所述第1-3、5-8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周线,所述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一周线往所述第二周线偏转30-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体的管口到管尾之间直径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口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内径为35mm,所述管体长度为7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口边沿上设有缺口,所述管尾同轴连接有带喇叭口的扬音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缺口长14mm,宽5-7mm,内边角处圆滑设置,使得所述缺口呈现为半圆弧形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周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5-8音孔上均设有指环键,所述第4、10、11、12、13音孔上都设有连杆翻盖机构。如此结构,是因为本乐器为实现宽广音域,采用了较长的管体,为确保吹奏人员的手指运指能有效按住音孔,本乐器在远处区域设置有长轴连杆的机械装置,主要用于远距离操控低音孔的开闭,同时为避免长轴连杆妨碍到中音孔的开闭,中部区域的音孔上设置有指环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十三个所述音孔的孔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四周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1音孔同轴的辅助音孔,也就是第14音孔,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所述辅助音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乐器的材质包括但不仅限于木材、铜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管体内径随着延伸方向逐渐增大,长圆锥的形状能够增大气流的共振有助于共鸣的发生;管口边沿上设置有与上唇内唇形大小贴合的缺口,使得管口的气流不仅沿轴向进入,还从上方进入,气流从而在管体内部上下波动,进一步强化共鸣强度。总体而言,本乐器的十四个出音孔为两个八度在指法变换下共可出三十二个半音,定调为F调,实现了洞萧与直笛的音调结合,再在管体形状、缺口以及扬音管的配合下,覆盖了从低沉到响亮的音量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角度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角度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角度三);
图中,1-管体;11-管口;12-管尾;2-音孔;201-第1音孔;202-第2音孔;203-第3音孔;204-第4音孔;205-第5音孔;206-第6音孔;207-第7音孔;208-第8音孔;209-第9音孔;210-第10音孔;211-第11音孔;212-第12音孔;213-第13音孔;214-辅助音孔;3-缺口;4-扬音管;5-指环键;6-连杆翻盖机构;61-音孔翻盖;62-长轴连杆;63-连杆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笛箫乐器,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管口11到管尾12之间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管口11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12内径为35mm,所述管体1长度为720mm,所述管尾12同轴连接有带喇叭口的扬音管4。所述管体1采用长圆锥形状而非常规的等径直筒,其管身效果是从所述管口11入气后分成内外两层气流,强化气流与管壁的共振以发出共鸣,进而增大音量,达到洞萧与直笛的音量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管口11的正上方边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3长14mm,宽5-7mm,内边角处圆滑设置,也就是所述缺口3呈现为半圆弧形的开口。当吹奏乐器时,所述缺口3与演奏者的上唇相贴合,在不漏风的前提下,通过缺口3能实现往下进气,促使管内气流上下波动,从而强化共鸣强度。
为克服类似于笛或萧的单一调式,所述管体1上所述管体1的管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十三个音孔2,所述音孔2从管口11到管尾12沿管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分为第1至13音孔(如图1所示,第1至13音孔的附图标记依次为201-213),本直笛萧是一支十二平均律的乐器。
出于对音域拓广的考虑,所述管体1的长度设置得较长,达到了720mm,因此为了保证手指运指能有效按住音孔2,本乐器在所述第5-8音孔上均设有指环键5,所述第4、10、11、12、13音孔上都设有连杆翻盖机构6。进一步地说,所述第4、10、11、12、13音孔上均设有音孔翻盖61,每个所述音孔翻盖61一侧都设有朝着所述管口11延伸的长轴连杆62,所述长轴连杆62末端连接有连杆拨片63,所述连杆拨片63可在所述管体1外壁面绕轴翻动,从而带动所述音孔翻盖61的开合,也就实现五个所述音孔的开闭。所述音孔翻盖61、长轴连杆62、连杆拨片63构成了所述连杆翻盖机构6。所述第5-8音孔作为设在中部的中音孔,其周边容易被所述长轴连杆62遮挡,因此在中音孔上设置凸出的所述指环键5有助于中音孔的有效按压。
出于对运指逻辑性的考虑,13个所述音孔2分别布置在所述管体1的周边上,具体地说,所述音孔2分布在互为90度的四个与轴线平行的周线上,所述周线按照从管口11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分为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其中,所述第1-3、5-8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周线,所述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一周线往所述第二周线偏转30-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
除此之外,所述第四周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1音孔同轴的辅助音孔214,全管总共以十四个出音孔为两个八度在指法变换下共可出三十二个半音。
本乐器作为一种综合式管,利用音孔设置与管体结构,能够将直笛与洞箫的音色结合,发出低音时与洞箫的音色相似,比洞萧更为浓厚;上中高音时更似长笛音色,比长笛更为响亮。利用此特性,本乐器既能独奏自身特色,也能任何乐器合奏以助厚乐队的音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直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十三个音孔,所述音孔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为第1-13音孔;在管体周向方向上,所述音孔中的第1-12音孔分布在互为90度的四个与轴线平行的周线上,所述四个周线按照从管口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分为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所述第一周线往所述第二周线偏转30-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其中,第1-3、5-8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周线,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口到管尾之间直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内径为35mm,所述管体长度为7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边沿上设有缺口,所述管尾同轴连接有带喇叭口的扬音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长14mm,宽5-7mm,内边角处圆滑设置,使得所述缺口呈现为半圆弧形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周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5-8音孔上均设有指环键,所述第4、10、11、12、13音孔上都设有连杆翻盖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十三个所述音孔的孔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周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1音孔同轴的辅助音孔,所述辅助音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音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的材质包括但不仅限于木材、铜材。
CN202022905166.1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直笛箫乐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03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166.1U CN214203179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直笛箫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166.1U CN214203179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直笛箫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3179U true CN214203179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51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03179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直笛箫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3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65030B2 (ja) 金管楽器用消音器
JP2003531409A (ja) フルートの音色及びボリュームを調節するための調節装置
CN214203179U (zh) 一种直笛箫乐器
US5241890A (en) Speaker vent
US4178829A (en) Power tube for flared bell musical instruments
US6348647B1 (en) Fipple flutes having improved airways
JP2006209146A (ja) 金管楽器用消音器
JP2001282233A (ja) 金管楽器用消音器
CN217214123U (zh) 一种简易加键普及型唢呐
CN216212292U (zh) 萧笛
JP2545159Y2 (ja) ソプラノサクソフォン
CN215730827U (zh) 一种双音色交替卡祖笛
JP3116845B2 (ja) ファゴット
CN2814598Y (zh) 全开孔系统萨克斯乐器
KR101974981B1 (ko) 관악기용 키트
CN218602103U (zh) 管乐器中使用的附件环以及具有该附件环的管乐器
CN219676881U (zh) 一种薄孔竹笛
CN215417500U (zh) 铜管低音抱号
CN216957415U (zh) 一种双鸟哨型卡祖笛
CN211150079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不同把位的圆号
CN202487135U (zh) 一种方便演奏的萨克斯
CN111415639A (zh) 低音弯管加键南箫
TWM632839U (zh) 用於薩克斯風或銅管樂器的吹口管結構
TWM540369U (zh) 薩克斯風管體結構
CN219286018U (zh) 竖向吹奏民族管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