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1794U -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1794U
CN214201794U CN202022791666.7U CN202022791666U CN214201794U CN 214201794 U CN214201794 U CN 214201794U CN 202022791666 U CN202022791666 U CN 202022791666U CN 214201794 U CN214201794 U CN 21420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fixed
square hole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16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916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1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第一外壳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且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的左端分别固定与第一外壳的左右内壁,第一外壳内铺设有模拟地层,且模拟地层与隔板的下端相接触,隔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方形洞,且第二方形洞与模拟地层相接触,第二方形洞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二外壳的下端四角处固定有第四固定块,四个第四固定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块,四个第五固定块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孔,它可以实现提供优良的勘探环境,避免野外可能遭遇的危险。

Description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由于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层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导电性、磁性、放射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通过量测这些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达到推断地质性状的目的。该方法兼有勘探与试验两种功能,和钻探相比,具有设备轻便、成本低、效率高、工作空间广等优点。但由于不能取样,不能直接观察,故多与钻探配合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岩石、矿石(或地层)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密度、磁化性质、导电性、放射性差异为基础。地质学专业术语,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地球物理勘探探索地球本体及近地空间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能源、资源和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灾害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地球物理勘探通常需要到偏远的山区进行探测,而偏远山区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室内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它可以实现提供优良的勘探环境,避免野外可能遭遇的危险。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一外壳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且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的左端分别固定与第一外壳的左右内壁,所述第一外壳内铺设有模拟地层,且模拟地层与隔板的下端相接触,所述隔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方形洞,且第二方形洞与模拟地层相接触,所述第二方形洞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四角处固定有第四固定块,四个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块,四个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卡接有接受器,所述第二外壳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且液压缸贯穿第一固定板的下端,所述第一轴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锤子,所述第二外壳的下内壁开设有第一方形洞,且锤子活动贯穿第一方形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的上端安装有屏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受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接受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拟地层包含不同种类的岩石,从岩性上讲包含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外壳选用金属材质,且作镀锌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下端刻有防滑纹。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当需要模拟地球物理勘探时,将第二外壳放置与模拟地层的上方,手拿接受器,将接受器放置与第五固定块上方的圆孔内,手按第六固定块将接受器插入模拟地层内,此时对其他第二弧形固定块个接受器进行相同的操作,使第二外壳的到固定,启动液压缸,第二轴在第一轴内向下冲击,第二轴的冲击带动了锤子向下对模拟地层进行冲击,模拟地层表面在受到锤子的冲击后,会对下面的岩层形成一定的冲击波,当冲击波冲击到不同的岩层会反射出不同的冲击波进行反弹,反弹的冲击波会被接受器进行捕捉,接受器捕捉到不同的冲击波后,通过电性连接传输至操控台,操控台将接受器捕捉到的反射冲击波以数据的模式呈现于屏幕,便于使用者的观看,从而使使用者得出结论,最终完成对地球物理勘探的模拟。
(2)金属材料更加的坚固,可以承受锤子带来的冲击力,镀锌处理有利于防止腐蚀,有利于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同的岩质层存在不同的岩石,多种岩质层可以更好的模拟地球的地质层,操控台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屏幕有利于数据的呈现,方便使用者的操控,锥体有利于接受器深入至模拟地层内,设接受器可以更准确的收集反射的冲击波,第六固定块有利于接受器的放置与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第一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第二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外壳、2第一弧形固定块、3第二弧形固定块、4隔板、5模拟地层、 6第二外壳、7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液压缸、10第三固定块、11第四固定块、12第一轴、13第二轴、14锤子、15锥体、16接受器、17、第一方形洞、18操控台、19屏幕、20第五固定块、21第六固定块、22第二方形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外壳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2,第一外壳1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 4,隔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3,且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 3的左端分别固定与第一外壳1的左右内壁,第一外壳1内铺设有模拟地层5,且模拟地层5与隔板4的下端相接触,隔板4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方形洞22,且第二方形洞22与模拟地层5相接触,第二方形洞2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外壳6,第二外壳6的下端四角处固定有第四固定块11,四个第四固定块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块20,四个第五固定块20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卡接有接受器16,第二外壳6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0,第三固定块1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9,液压缸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12,且液压缸9贯穿第一固定板7的下端,第一轴12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轴13,第二轴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锤子14,第二外壳6的下内壁开设有第一方形洞17,且锤子14 活动贯穿第一方形洞17。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有利于铺设模拟地层5,第一弧形固定块2与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3有利于模拟地球的椭圆结构,隔板4有利于隔离模拟地层5与开设第二方形洞22,模拟地层5有利于模拟地球的地质层,第二外壳 6有利于第四固定块11的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板7有利于固定第三固定块10,第二固定板8有利于锤子14在冲击模拟地层5表面的时候保持第一轴12的稳定,液压缸9有利于给锤子14提高冲击的动力,液压缸9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第三固定块10有利于固定第二外壳6,第四固定块11有利于固定第五固定块20,第一轴12有利于第二轴13的活动,第二轴13有利于固定锤子14,锤子14有利于对模拟地层5形成冲击,接受器16有利于收集反射的冲击波,接受器16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第一方形洞17有利于锤子14的活动,第五固定块20有利于第二外壳6的稳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3,隔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控台18,操控台18的上端安装有屏幕19。
本实施例中,操控台18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屏幕19有利于数据的呈现,方便使用者的操控。
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4,接受器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体15,接受器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21。
本实施例中,锥体15有利于接受器16深入至模拟地层5内,设接受器 16可以更准确的收集反射的冲击波,第六固定块21有利于接受器16的放置与回收。
具体的,请参阅图,模拟地层5包含不同种类的岩石,从岩性上讲包含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岩质层存在不同的岩石,多种岩质层可以更好的模拟地球的地质层。
具体的,请参阅图,第二外壳6选用金属材质,且作镀锌处理。
本实施例中,金属材料更加的坚固,可以承受锤子14带来的冲击力,镀锌处理有利于防止腐蚀,有利于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请参阅图,第五固定块20的下端刻有防滑纹。
本实施例中,
工作原理:将第二外壳6放置与模拟地层5的上方,手拿接受器16,将接受器16放置与第五固定块20上方的圆孔内,手按第六固定块21将接受器 16插入模拟地层5内,此时对其他第二弧形固定块3个接受器16进行相同的操作,使第二外壳6的到固定,启动液压缸9,第二轴13在第一轴12内向下冲击,第二轴13的冲击带动了锤子14向下对模拟地层5进行冲击,模拟地层5表面在收到锤子14的冲击后,会对下面的岩层形成一定的冲击波,当冲击波冲击到不同的岩层会反射出不同的冲击波进行反弹,反弹的冲击波会被接受器16进行捕捉,接受器16捕捉到不同的冲击波后,通过电性连接传输至操控台18,操控台18将接受器16捕捉到的反射冲击波以数据的模式呈现于屏幕19,便于使用者的观看,从而使使用者得出结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3),且两个第二弧形固定块(3)的左端分别固定与第一外壳(1)的左右内壁,所述第一外壳(1)内铺设有模拟地层(5),且模拟地层(5)与隔板(4)的下端相接触,所述隔板(4)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方形洞(22),且第二方形洞(22)与模拟地层(5)相接触,所述第二方形洞(2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外壳(6),所述第二外壳(6)的下端四角处固定有第四固定块(11),四个所述第四固定块(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块(20),四个所述第五固定块(20)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卡接有接受器(16),所述第二外壳(6)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0),所述第三固定块(1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12),且液压缸(9)贯穿第一固定板(7)的下端,所述第一轴(12)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轴(13),所述第二轴(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锤子(14),所述第二外壳(6)的下内壁开设有第一方形洞(17),且锤子(14)活动贯穿第一方形洞(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控台(18),所述操控台(18)的上端安装有屏幕(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器(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体(15),所述接受器(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6)选用金属材质,且作镀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固定块(20)的下端刻有防滑纹。
CN202022791666.7U 2020-11-26 2020-11-26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Active CN21420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1666.7U CN21420179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1666.7U CN21420179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1794U true CN21420179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1666.7U Active CN21420179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1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9959B (zh) 钻触震综合勘探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57521B (zh) 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CN201381802Y (zh) 钻触震综合勘探仪
JP2010266347A (ja) 地質構造調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2866417A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及方法
CN202837558U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
Hoover Geophysical choices for karst investigations
CN214201794U (zh) 地球物理勘探模拟装置
CN205080268U (zh) 以动探为震源的地震波测试系统
Dimitriu et al. EURO-SEISTEST strong-motion array near Thessaloniki, Northern Greece: A study of site effects
CN209162913U (zh) 一种既有建筑物基桩质量检测装置
Jämtlid et al. Electrical borehole measurements for the mapping of fracture zones in crystalline rock
Wenb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water bottom vibration induced by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CN210626691U (zh) 一种孔间与模型异面的物探试验装置
Saftner et al. The use of wireless sensors in geotechnical field applications
CN214669633U (zh) 一种用于浅层地震勘探的一体化短周期地震计装置
CN213750357U (zh) 一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物探仪
JP2004138447A (ja) 岩盤の物性評価方法
CN220705689U (zh) 一种用于钻孔孔内测试的新型探头
Jiracek Geophysical studies in the Jemez Mountains region, New Mexico
CN217033753U (zh) 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JP2000186319A (ja) 地盤調査方法
Kim Development of the spectral-analysis-of-body-waves (SABW) method for downhole seismic testing with boreholes or penetrometers
JP3896541B2 (ja) 岩盤のゆるみ域および不飽和域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209542642U (zh) 水文地质勘测用水流流速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