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9217U -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9217U
CN214199217U CN202120010359.2U CN202120010359U CN214199217U CN 214199217 U CN214199217 U CN 214199217U CN 202120010359 U CN202120010359 U CN 202120010359U CN 214199217 U CN214199217 U CN 214199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ide plate
air outlet
air inlet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03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qi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qi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qi Home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qi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03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9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9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9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分风箱包括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第一出风侧板、第二出风侧板;所述第一进风侧板和第二进风侧板对称设置,形成进风腔;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进风腔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第一出风侧板连接形成出风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第一出风侧板、第二出风侧板均可单独开模进注塑,加工难度更低,降低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中进风腔和出风腔均设置为顺风结构,且内部光滑设置,该设置对于风阻较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风力进行导向和分流的同时减小风力损耗,提升风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和阳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尤其是针对厨卫方面的环境,在卫生间中会配套出现了许多的便捷设置,其中尤其会使用到暖风机对厨卫空间进行烘干杀菌等。
现有技术中暖风机采用的分风结构,仅做成腔体结构,未对内部结构和整体结构做出细节改进,分风箱在使用时,会由于分风箱的细节结构对风造成阻挡,产生振动和噪音,并且同时给风能带来了损耗,降低风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分风箱用于与暖风机和出风口连接,分风箱包括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第一出风侧板、第二出风侧板;所述第一进风侧板和第二进风侧板对称设置,形成进风腔;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进风腔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第一出风侧板连接形成出风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侧板和第二进风侧板均为凹槽型结构,两者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进行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出风侧板中,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进风腔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风腔至少设置1个出风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每个出风孔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对出风孔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分风箱阀门;所述分风箱阀门包括转动杆和转动门;所述步进电机依次与其所在的出风孔相邻设置,步进电机与出风腔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进风腔和出风腔均设置为顺风结构,且内部光滑设置,该设置对于风阻较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风力进行导向和分流的同时减小风力损耗,提升风能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第一出风侧板、第二出风侧板均可单独开模进注塑,加工难度更低,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2、暖风机组件;3、发热体;4、臭氧发生器;5、出风端;6、进风端;11、顶部面板;12、底部面板;13、前面板;14、后面板;15、左端盖板;16、右端盖板;17、风机支架;18、风箱支架;21、涡轮;22、涡壳;23、塑封电机;24、分风箱;25、进风口;26、温度传感器;31、突跳式温控开关;51、第一出风孔;52、第二出风孔;53、第三出风孔;54、步进电机;55、转动杆;56、转动门;71、接线盒;72、控制盒;81、第一进风侧板;82、第二进风侧板;83、第一出风侧板;84、第二出风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分风箱用于与暖风机和出风口连接,分风箱包括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82、第一出风侧板83、第二出风侧板84;所述第一进风侧板81和第二进风侧板82对称设置,形成进风腔;所述第二出风侧板84与进风腔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出风侧板84与第一出风侧板83连接形成出风腔。
所述第一进风侧板81和第二进风侧板82均为凹槽型结构,两者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进行密封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出风侧板84中,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进风腔中。
所述出风腔至少设置1个出风孔。
所述每个出风孔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对出风孔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步进电机54、分风箱阀门;所述分风箱阀门包括转动杆55和转动门56;所述步进电机依次与其所在的出风孔相邻设置,步进电机与出风腔连接。
所述进风腔和出风腔内部光滑,顺风且光滑的第二曲面部内部,对于风阻较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风力进行分流的同时减小风力损耗,提升风能的利用率。
所述出风腔上设置有3个出风孔,3个出风孔分离设置在不同的2个端面上。
所述分风箱中设置有发热体、臭氧发生器,所述出风端上设置有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风侧板81、第二进风侧板82、第一出风侧板83、第二出风侧板84均可单独开模进注塑,加工难度更低,降低加工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图3~6所示,一种暖风机,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暖风机组件2、发热体3、臭氧发生器4、出风端5和进风端6;所述壳体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进风端6和出风端5均设置壳体上,所述发热体3和臭氧发生器4均设置在暖风机组件2的风道中;所述暖风机组件2的风道与出风端5连通,暖风机组件2的进风口25与进风端6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空气从进风端6进入到暖风机组件2中,依次通过加热体和臭氧发生器4,对空气进行加热并携带臭氧离子,通过出风端5向外进行输送,对外界的空间进行烘干和杀菌处理。
所述暖风机组件2包括涡轮21、涡壳22、塑封电机23和分风箱24,所述塑封电机23设置在涡壳22中,所述涡轮21与塑封电机23转动连接,塑封电机23转动带动涡轮21在涡壳22中转动;所述涡壳22上设置有进风口25;所述分风箱24与涡壳22贯通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顶部面板11、底部面板12、前面板13、后面板14、左端盖板15和右端盖板16;所述顶部面板11、底部面板12、前面板13、后面板14、左端盖板15和右端盖板16依次连接形成矩形腔体结构,所述连接方式为卡接、螺栓连接、拉扣连接、榫卯连接、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顶部面板11和底部面上对称设置有风机支架17,所述风机支架17在顶部面板11和底部面板12上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风机支架17设置为4个,风机支架17分别与暖风机组件进行连接,通过4个风机支架17将暖风机组件稳固的固定在腔体结构内。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风箱支架18,所述风箱支架18上下两端分别与顶部面板11和底部面板12连接,所述风箱支架1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分风箱固定设置在腔体结构内;
在塑封电机23转动时,外界空气从进风口25进入到涡壳22中,在涡轮21的转动下,强制输送到涡壳22的内腔中,通过通风管路与后端进行连通。
所述通风管路和涡壳2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分风箱24和涡壳22的连接处保持密封,防止气流逸出。
所述发热体3设置在分风箱24中,所述发热体3的面积与分风箱24的截面面积相同,气流在经过发热体3时,在发热体3中进行热传递,使空气升温。
所述发热体3为PTC防水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上设置有突跳式温控开关31,所述突跳式温控开关31与发热体3电连接,突跳式温控开关31用于检测发热体3的温度,当发热体3温度超过预设值,突跳式温控开关31自动断电,对发热体3进行断电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突跳式温控开关31的温度预设值通常设置为95℃,当发热体3在持续加热时,温度高于95℃时,突跳式温控开关31自动断电。
所述分风箱包括第一进风侧板81、第二进风侧板82、第一出风侧板83、第二出风侧板84;所述第一进风侧板81和第二进风侧板8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进风侧板81和第二进风侧板82均为凹槽型结构,两者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进行密封连接,形成进风腔;
所述进风腔与暖风机的出风端密封连接,所述加热体设置在进风腔中,加热体垂直与出风方向设置,可以使在加热效率更高。
所述第一出风侧板83和第二出风侧板84通过通过螺栓或者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出风侧板84与进风腔的出气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出风侧板84中;
第二出风侧板84和第一出风侧板83相互连接形成出风腔;
所述臭氧发生器4设置在分风箱24中,所述臭氧发生器4设置在发热体3之后,所述臭氧发生器4产生臭氧离子使气流具备杀菌作用,所述臭氧发生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臭氧片。
所述出风端5包括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和第三出风孔53;所述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设置在壳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出风孔53设置在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孔均与分风箱24密封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不同的出风孔将气流从不同的方向和管路向外进行排出,根据需求进行管路连接调用暖风机的暖气。
所述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和第三出风孔53上均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步进电机54、分风箱阀门;
所述分风箱阀门包括转动杆55和转动门56;所述步进电机54依次与其所在的出风孔相邻设置,步进电机54设置在通风管路中;
所述步进电机54分别分风箱连接。
所述转动杆55与步进电机5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面与转动门56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杆55的转动带动转动门56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于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和第三出风孔53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和第三出风孔的型号可以为120mm、150mm和160mm中通风管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孔51、第二出风孔52和第三出风孔均使用的是150mm。
所述转动门56的形状与出风孔的形状相匹配,当转动门56转动到与出风孔平行时,转动门56将出风孔封闭,当转动门56转动到与出风孔垂直时,出气的通量达到最大值;所述转动杆55与转动门56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暖风机还包括接线盒71、控制盒72和控制面板;所述接线盒71和控制盒72设置在壳体内部,通过接线盒71与外界电路连接,通过控制盒72对内部器件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盒72电连接,所述突跳式温控开关31、发热体3、臭氧发生器4和步进电机54均与控制盒72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未画出)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显示界面;当需要人为进行控制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对暖风机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显示界面对暖风机的各项数值进行显示。
所述塑封电机23上连接有还设置有电容,通过电容对塑封电机23供电端进行保护。
所述进风口2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所述温度传感器26与控制盒72电连接,显示界面对温度数据进行显示,控制盒72也可以对根据进风的温度,调整加热体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使暖风机出风的温度保持恒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端6设置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上,通过侧面进风,可以适用于空间更小的环境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进风端6设置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上,通过上部端口进气,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环境进行使用。
本方案不对进风端的设置进行限定,多种设置类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分风箱用于与暖风机和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分风箱包括第一进风侧板、第二进风侧板、第一出风侧板、第二出风侧板;所述第一进风侧板和第二进风侧板对称设置,形成进风腔;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进风腔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与第一出风侧板连接形成出风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侧板和第二进风侧板均为凹槽型结构,两者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进行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侧板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进风腔中设置有发热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至少设置1个出风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每个出风孔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对出风孔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分风箱阀门;所述分风箱阀门包括转动杆和转动门;所述步进电机依次与其所在的出风孔相邻设置,步进电机与出风腔连接。
CN202120010359.2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Active CN214199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359.2U CN214199217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359.2U CN214199217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9217U true CN214199217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0359.2U Active CN214199217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9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9217U (zh) 一种大风量、低损耗、低噪音的分风箱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8488884B (zh) 一种壁挂式智能取暖器
CN108489088B (zh) 一种智能暖风机
CN214841677U (zh) 一种具有杀菌、烘干、除雾功能的暖风机
CN205560952U (zh) 浴室用取暖换气装置
CN20607325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8302645A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218523633U (zh) 吊顶用线性多功能取暖电器
CN211011669U (zh) 一种协同控制外加湿户式中央空调复合系统
CN209013318U (zh) 一种新型集成吊顶电器
CN209165546U (zh) 360°环绕出风的多功能浴室取暖器
CN208108373U (zh) 结合光伏发电和蒸发冷却技术的atm机空调系统
CN111534968A (zh) 一种带有干湿两用加温系统的壁挂式洗涤机
CN219828958U (zh) 双风道取暖器
CN221005264U (zh) 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N216554531U (zh) 一种新型趴地式风扇结构
TWM453738U (zh) 輔助送風裝置
CN2198547Y (zh) 换气供热两用机
CN220601601U (zh) 浴霸
CN220199109U (zh) 一种具有温控调节的充电桩
CN213901237U (zh) 一种管道式涡轮风暖换气机
CN212714149U (zh) 一种带有干湿两用加温系统的壁挂式洗涤机
CN209836166U (zh) 秸秆发酵装置
CN219036766U (zh) 具有双吹风口的浴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