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5657U -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5657U
CN214195657U CN202023151993.2U CN202023151993U CN214195657U CN 214195657 U CN214195657 U CN 214195657U CN 202023151993 U CN202023151993 U CN 202023151993U CN 214195657 U CN214195657 U CN 214195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 body
hinge
reinforc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19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启超
曹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ela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31519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5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5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5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具体涉及加固桩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桩体,两个桩体之间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内部镶嵌有多个加固绳,所述加固绳两端均固定设有弹簧,所述桩体内部设有铰轴,所述铰轴外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绳,所述桩体一侧开设有侧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转动桩体内部的铰轴,将防护网两侧的弹簧拉长,弹簧的弹力使得防护网处于绷紧的状态,一旦墙体倾斜并压在防护网外端,防护网将与墙体充分接触,弹簧将进一步被拉长,以此利用弹簧的弹力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增大了支撑力与墙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固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桥梁等拔地而起,这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刚刚修建的墙体和出现裂缝需要进行修补的墙体都及其不稳定,需要使用加固桩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以避免墙体倒塌。
常见的对墙体进行加固的方法,一般是将加固桩两头分别与墙体和地面固定,利用加固桩对墙体的重量进行支撑,然而加固桩与墙体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墙体的大部分区域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加固的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加固桩,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在墙体前侧固定有两个桩体,并在两个桩体之间设置防护网,通过转动桩体内部的铰轴,将防护网两侧的弹簧拉长,弹簧的弹力使得防护网处于绷紧的状态,一旦墙体倾斜并压在防护网外端,防护网将与墙体充分接触,弹簧将进一步被拉长,以此利用弹簧的弹力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增大了支撑力与墙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固的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固桩与墙体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墙体的大部分区域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加固的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包括两个桩体,两个桩体之间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在两个桩体之间,所述防护网内部镶嵌有多个加固绳,所述加固绳两端均固定设有弹簧,所述桩体内部设有铰轴,所述铰轴两端分别与桩体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铰轴外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绕设在铰轴外端,所述桩体一侧开设有侧口,所述连接绳一端通过侧口延伸至桩体一侧,所述连接绳一端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底端固定设有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铰轴一端延伸至桩体顶部,所述铰轴一端固定设有圆盘,所述圆盘顶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一端延伸至圆盘底部并与桩体顶端相接触,所述紧固螺栓与圆盘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另一侧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桩体设在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固定杆外端固定设有缆绳,所述缆绳一端与桩体外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前侧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桩体前侧通过活动铰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设有防滑头。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前侧固定设有多个荧光条,所述荧光条设在支撑杆顶部,所述桩体前侧固定设有警示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在墙体前侧固定有两个桩体,并在两个桩体之间设置防护网,通过转动桩体内部的铰轴,将防护网两侧的弹簧拉长,弹簧的弹力使得防护网处于绷紧的状态,一旦墙体倾斜并压在防护网外端,防护网将与墙体充分接触,弹簧将进一步被拉长,以此利用弹簧的弹力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了支撑力与墙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网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体立体图;
图中:1桩体、2铰轴、3连接绳、4侧口、5弹簧、6底座、7固定杆、8缆绳、9加固绳、10防护网、11圆盘、12支撑杆、13防滑头、14警示牌、15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包括两个桩体1,两个桩体1之间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10,所述防护网10设在两个桩体1之间,所述防护网10内部镶嵌有多个加固绳9,所述加固绳9两端均固定设有弹簧5,所述桩体1内部设有铰轴2,所述铰轴2两端分别与桩体1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铰轴2外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绳3,所述连接绳3绕设在铰轴2外端,所述桩体1一侧开设有侧口4,所述连接绳3一端通过侧口4延伸至桩体1一侧,所述连接绳3一端与弹簧5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1底端固定设有底座6,桩体1通过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铰轴2一端延伸至桩体1顶部,所述铰轴2一端固定设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顶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一端延伸至圆盘11底部并与桩体1顶端相接触,所述紧固螺栓与圆盘11通过螺纹连接,以此将铰轴2固定,限制铰轴2的转动,进而将防护网10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1另一侧设有固定杆7,两个所述桩体1设在两个固定杆7之间,所述固定杆7外端固定设有缆绳8,所述缆绳8一端与桩体1外端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杆7和缆绳8使得桩体1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1前侧设有多个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一端与桩体1前侧通过活动铰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2另一端固定设有防滑头13,当防护网10受到墙体的压力而过度倾倒时,支撑杆12便可展开并进一步支撑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桩体1前侧固定设有多个荧光条15,所述荧光条15设在支撑杆12顶部,所述桩体1前侧固定设有警示牌14,通过警示牌14和荧光条15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行人靠近墙体。
实施场景具体为:通过桩体1底端的底座6将桩体1竖直固定在需要加固的墙体前侧,而后拨动桩体1顶端的圆盘11,由于圆盘11固定在铰轴2一端,圆盘11转动将带动铰轴2在桩体1内部转动,铰轴2外端固定有连接绳3,且连接绳3缠绕在铰轴2外端,随着铰轴2的转动,连接绳3将被拉动而向桩体1内部移动,由于连接绳3一端与加固绳9两端固定的弹簧5相连接,随着连接绳3被拉动,防护网10两侧的弹簧5将在连接绳3的带动下向防护网10两侧拉伸,拉伸后的弹簧5产生弹力,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防护网10被拉紧,当弹簧5被拉长至合适的程度后,拧紧圆盘11顶端的紧固螺栓,使得圆盘11在桩体1顶端被固定,以此限制铰轴2的转动,进而将防护网10和弹簧5固定在墙体的前侧并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而后将两个桩体1外侧的固定杆7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杆7外端的缆绳8与桩体1外端连接并向外侧拉动桩体1,以此抵消一部分弹簧5的拉力,使得桩体1更加稳定,此时,一旦墙体不稳定而发生倾斜,墙体外端将会与防护网10相接触,而防护网10两端通过弹簧5、连接绳3等与桩体1和铰轴2相固定,且在弹簧5的弹力下处于绷紧的状态,倾斜的墙体将重量压在防护网10外端,使得弹簧5被进一步拉长,以此利用弹簧5的弹力将墙体托住,同时防护网10与墙体外端充分接触,使得墙体受到的支撑力较为均匀,进而提高了加固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在墙体前侧固定有两个桩体1,并在两个桩体1之间设置防护网10,通过转动桩体1内部的铰轴2,将防护网10两侧的弹簧5拉长,弹簧5的弹力使得防护网10处于绷紧的状态,一旦墙体倾斜并压在防护网10外端,防护网10将与墙体充分接触,弹簧5将进一步被拉长,以此利用弹簧5的弹力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增大了支撑力与墙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固的效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固桩与墙体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墙体的大部分区域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加固的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包括两个桩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桩体(1)之间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10),所述防护网(10)设在两个桩体(1)之间,所述防护网(10)内部镶嵌有多个加固绳(9),所述加固绳(9)两端均固定设有弹簧(5),所述桩体(1)内部设有铰轴(2),所述铰轴(2)两端分别与桩体(1)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铰轴(2)外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绳(3),所述连接绳(3)绕设在铰轴(2)外端,所述桩体(1)一侧开设有侧口(4),所述连接绳(3)一端通过侧口(4)延伸至桩体(1)一侧,所述连接绳(3)一端与弹簧(5)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端固定设有底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2)一端延伸至桩体(1)顶部,所述铰轴(2)一端固定设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顶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一端延伸至圆盘(11)底部并与桩体(1)顶端相接触,所述紧固螺栓与圆盘(11)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另一侧设有固定杆(7),两个所述桩体(1)设在两个固定杆(7)之间,所述固定杆(7)外端固定设有缆绳(8),所述缆绳(8)一端与桩体(1)外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前侧设有多个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一端与桩体(1)前侧通过活动铰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2)另一端固定设有防滑头(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加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前侧固定设有多个荧光条(15),所述荧光条(15)设在支撑杆(12)顶部,所述桩体(1)前侧固定设有警示牌(14)。
CN202023151993.2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Active CN214195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993.2U CN214195657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993.2U CN214195657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5657U true CN214195657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1993.2U Active CN214195657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5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5657U (zh) 一种建筑用加固桩
CN206593828U (zh) 一种电线杆抗风检测装置
US6722085B2 (en) Mobile home tie-down apparatus
CN109083426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墙安装装置
CN201695706U (zh) 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预应力纤维布的张拉装置
CN216784271U (zh) 一种大型机械设备用包装箱
CN216339662U (zh)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稳定好的卸荷台
CN114412069A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钢桁架结构
CN211775988U (zh) 一种钢结构高层塔楼高空防护装置
CN210917735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拉索结构的支撑胎架结构
CN220434020U (zh) 一种高耐用性抗风张弦梁结构撑杆抗滑移装置
CN214925593U (zh) 一种移动式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辅助装置
CN215407545U (zh) 一种建筑物屋面安全绳固定结构
CN2203952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悬挑式移动落料平台
CN219509176U (zh) 一种方形的抱箍施工结构
CN220433659U (zh) 一种桩基浇筑作业平台
CN22119437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装置
CN221216811U (zh) 预制箱梁保护吊具
CN220565831U (zh) 一种钻孔桩装配式泥浆池防护设施
KR200448271Y1 (ko) 안내레일 브라켓이 부착된 개량형 tfs
CN217353697U (zh) 一种门式钢结构屋架加固结构
CN217272427U (zh) 一种柔性吊挂装置
CN212507117U (zh) 一种建筑屋顶通风装置的钢结构防护框架
CN217054469U (zh) 一种适用于墙体修复的建筑加固装置
CN220184606U (zh) 一种挑高层用附墙支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No. 509, 2nd Floor, Building 2, Youth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ark, Cho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ela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5 No.1 Xiangwang South Road, Gulou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