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8705U -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8705U
CN214188705U CN202023206965.6U CN202023206965U CN214188705U CN 214188705 U CN214188705 U CN 214188705U CN 202023206965 U CN202023206965 U CN 202023206965U CN 214188705 U CN214188705 U CN 214188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oven fabrics
moisture
woven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69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贤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akeshi Automobile Fibrous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akeshi Automobile Fibrou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akeshi Automobile Fibrou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akeshi Automobile Fibrou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69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8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8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8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第一抗菌层、无纺布基层、第二抗菌层及防滑底层,防潮层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吸水树脂纤维层及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网状结构,第一抗菌层贴附于透气层的底面;无纺布基层包括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及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活性炭层,无纺布上层贴附于第一抗菌层的底面,无纺布下层贴附于第二抗菌层的顶面。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此外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汽车内部产生的难闻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Description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等,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无纺布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中,如汽车顶棚、车门、后备箱等人们常接触的位置,但现有的无纺布的防潮性较差,导致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在实际中汽车也存放着大量的生活用品,如食物、备用鞋子、暂存的生活垃圾等,上述生活用品若长时间放置难免会难闻的味道,即使经常通风也难以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此外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汽车内部产生的难闻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第一抗菌层、无纺布基层、第二抗菌层以及防滑底层,所述防潮层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吸水树脂纤维层以及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抗菌层贴附于透气层的底面;所述无纺布基层包括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以及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活性炭层,所述无纺布上层贴附于第一抗菌层的底面,所述无纺布下层贴附于第二抗菌层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多个活性炭,所述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通过多个接结点相互接结成一整体结构,相邻的所述接结点之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活性炭的容置腔。
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采用的材料为高弹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采用的材料为银纤维网。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层采用的材料为圣麻纤维。
优选的,所述防滑底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防滑底层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优选的,还包括贴附于超细纤维导湿层顶面的耐磨层,该耐磨层采用的材料为聚酯合成纤维。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上层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下层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中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将水分快速导流至吸水树脂纤维层进行吸收,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而位于吸水树脂纤维层的水分则由从透气层进入的风进行风干,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避免滋生细菌,而当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内部因食物、备用鞋子、暂存的生活垃圾等物品产生难闻的气味时,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此难闻的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防滑底层到了防止汽车无纺布在汽车座椅上打滑的作用,避免因汽车晃动造成汽车无纺布制成的坐垫脱落,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潮除味的无纺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潮层 10-超细纤维导湿层 11-吸水树脂纤维层
12-透气层 2-第一抗菌层 3-无纺布基层
30-无纺布上层 31-无纺布下层 32-活性炭层
33-接结点 34-容置腔 4-第二抗菌层
5-防滑底层 50-防滑凸起 6-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1、第一抗菌层2、无纺布基层3、第二抗菌层4以及防滑底层5,所述防潮层1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10、吸水树脂纤维层11以及透气层12,所述透气层12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抗菌层2贴附于透气层12的底面;所述无纺布基层3包括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以及设于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之间的活性炭层32,所述无纺布上层30贴附于第一抗菌层2的底面,所述无纺布下层31贴附于第二抗菌层4的顶面。
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1中的超细纤维导湿层10将水分快速导流至吸水树脂纤维层11进行吸收,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而位于吸水树脂纤维层11的水分则由从透气层12进入的风进行风干,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2与第二抗菌层4分别对无纺布基层3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避免滋生细菌,而当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内部因食物、备用鞋子、暂存的生活垃圾等物品产生难闻的气味时,通过活性炭层32吸收此难闻的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防滑底层5到了防止汽车无纺布在汽车座椅上打滑的作用,避免因汽车晃动造成汽车无纺布制成的坐垫脱落,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层32包括设于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之间的多个活性炭,所述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通过多个接结点33相互接结成一整体结构,相邻的所述接结点33之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活性炭的容置腔34。具体地,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通过水刺复合成型,使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连接更为牢固,而活性炭是良好的具有吸附性的材料,使汽车内空气能够得到有效的净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层12采用的材料为高弹性纤维。高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以保证吸水树脂纤维层11的风干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菌层2采用的材料为银纤维网。银纤维网具有强力抗菌效果,以避免无纺布细菌滋生,同时还具有除臭效果,使汽车内空气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净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抗菌层4采用的材料为圣麻纤维。圣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防霉、灭螨驱螨性,进一步提高无纺布抑菌、抗菌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底层5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使无纺布具有良好防滑性能,且提高了无纺布的弹性和耐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底层5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凸起50。防滑凸起50增大防滑底层5底部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无纺布的防滑性能。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贴附于超细纤维导湿层10顶面的耐磨层6,该耐磨层6采用的材料为聚酯合成纤维。聚酯合成纤维耐磨性好,且抗皱性好,防止无纺布表面摩擦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耐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上层30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具体地,无纺布上层30的厚度为0.2厘米,这样即保证无纺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同时,也保证了无纺布的结构稳定形,进而保证了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下层31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具体地,无纺布下层31的厚度为0.2厘米,这样即保证无纺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同时,也保证了无纺布的结构稳定形,进而保证了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1)、第一抗菌层(2)、无纺布基层(3)、第二抗菌层(4)以及防滑底层(5),所述防潮层(1)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10)、吸水树脂纤维层(11)以及透气层(12),所述透气层(12)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抗菌层(2)贴附于透气层(12)的底面;所述无纺布基层(3)包括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以及设于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之间的活性炭层(32),所述无纺布上层(30)贴附于第一抗菌层(2)的底面,所述无纺布下层(31)贴附于第二抗菌层(4)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32)包括设于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之间的多个活性炭,所述无纺布上层(30)与无纺布下层(31)通过多个接结点(33)相互接结成一整体结构,相邻的所述接结点(33)之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活性炭的容置腔(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2)采用的材料为高弹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2)采用的材料为银纤维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层(4)采用的材料为圣麻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层(5)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层(5)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凸起(5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附于超细纤维导湿层(10)顶面的耐磨层(6),该耐磨层(6)采用的材料为聚酯合成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上层(30)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下层(31)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CN202023206965.6U 2020-12-25 2020-12-25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Active CN214188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965.6U CN2141887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965.6U CN2141887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8705U true CN214188705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2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6965.6U Active CN2141887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8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88705U (zh) 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CN210652118U (zh) 一种无甲醛耐水洗高弹树脂衬布
CN202439593U (zh) 一种三层网布汽车脚垫
CN219556480U (zh) 一种抗菌无纺布鞋垫
CN213045204U (zh) 一种吸水防臭袜
CN215662330U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复合型海绵
CN210641867U (zh) 一种抗菌消臭宠物垫
CN212372869U (zh) 一种新型无纺布
CN209813318U (zh) 一种格形四面弹交织绸
CN217226885U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无纺布
CN215751119U (zh) 一种用于车内气味净化的复合面料
CN219055632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纺织面料
CN211074958U (zh) 一种兼具抗菌速干功能针织面料
CN217395881U (zh) 一种具有去味除臭功能的宠物垫
CN216610334U (zh) 一种方便清除异味的蓄热型复合纺织面料
CN212852660U (zh) 一种可有效抑菌除味的童鞋
CN210408018U (zh) 一种高弹性抗菌地毯
CN213909392U (zh) 一种新型纯艾叶床垫
CN218682362U (zh) 一种防水透气型碳纤维鞋底
CN215751152U (zh)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的除臭沙发面料
CN215397320U (zh) 一种含碳复合透气沙发布
CN214522392U (zh) 一种具有吸汗及除臭功能的新型高分子纺织面料
CN213564746U (zh) 一种质轻柔软慢回弹海绵
CN213618739U (zh) 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
JP3066881U (ja) 除湿マット付き枕カ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