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6631U -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6631U
CN214176631U CN202120279422.2U CN202120279422U CN214176631U CN 214176631 U CN214176631 U CN 214176631U CN 202120279422 U CN202120279422 U CN 202120279422U CN 214176631 U CN214176631 U CN 214176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lar
baffle
hea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94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ulong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ulong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ulong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ulong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94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6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6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6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包括壳体和柜门,柜门与壳体铰接,壳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壳体内左右两侧均竖直设有两个滑槽板,同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之间,两个滑槽板之间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与圆形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挡板下侧均设有两个竖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与相近的两个挡板固定连接,壳体内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设有两个电推杆,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风扇产生快速气流,通过圆形通孔将配电柜内的热量排出,散热风扇不工作时,挡板将圆形通孔挡住,避免雨水或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将电力系统中从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配电系统分为多级设备,其中一级配电设备,统称为动力配电中心,它们集中安装在企业的变电站,把电能分配给不同地点的下级配电设备,这一级设备紧靠降压变压器,故电气参数要求较高,输出电路容量也较大。二级配电设备,是动力配电柜和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动力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末级配电设备总称为照明动力配电柜,它们远离供电中心,是分散的小容量配电设备。
在污水处理厂中,通常设有多个动力配电柜,多个动力配电柜分别作用于整个污水处理工艺中几个大的流程区域,如格栅过滤区域、旋流沉砂区域和曝气区域等,负责对应区域中各种设备的电能分配。配电柜中设有多种配电设备,在这些配电设备工作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热量,而现有的配电柜一般没有通风结构或仅设有通风孔,在气温较低的时候,配电柜还可以保持合适温度,但当外界气温较高时,配电柜内很容易出现热量堆积,尤其是为了方便使用而设置在户外的配电柜,其热量堆积尤为严重;在污水处理厂中,为了方便调控,很多配电柜都露天设置在对应的污水处理区域,到了高温季节,配电柜的发热较为严重,经常因为配电柜内过热而导致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需要维修和更换,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污水处理厂中的配电柜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包括壳体和柜门,所述壳体为具有腔体的矩形体结构,壳体的前侧面开口,所述柜门位于壳体前侧,柜门与壳体铰接。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轴线水平,位于壳体同一侧的多个圆形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圆形通孔内均设有一个散热风扇。
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板,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竖直并排设置,滑槽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之间。
所述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之间设有多个挡板,挡板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两个滑槽板滑动连接,挡板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多个挡板与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
每个挡板下侧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近的挡板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电推杆,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竖直并排设置,电推杆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电推杆与壳体固定连接,两个电推杆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一一对应,电推杆的输出端与对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推杆完全收缩时,每个挡板将对应的圆形通孔完全挡住,电推杆完全伸出时,每个挡板位于对应圆形通孔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两侧具有多个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内设置散热风扇,当散热风扇工作时,壳体内的热量随快速流动的空气排出至壳体外,从而避免配电柜内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当散热风扇工作时,电推杆完全伸出,挡板位于对应圆形通孔上方,散热风扇可以通过圆形通孔对配电柜进行散热,当散热风扇未工作时,电推杆完全收缩,挡板将对应圆形通孔挡住,可以有效避雨水或较小的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到配电柜内,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增压泵、进水管、冷却管、出水管、导热板和密封板。
所述壳体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位于隔板的上方,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壳体内隔板的下方,增压泵的进水端与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冷却管位于壳体内隔板的上方,冷却管靠近壳体内的后侧面弯曲布置,冷却管的两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隔板下方,冷却管的一端与增压泵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一端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外侧。
所述导热板为铝材,导热板竖直位于壳体内靠后的位置,导热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导热板的左右两侧与壳体固定连接,导热板的后侧面具有多个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轴线竖直,所述冷却管部分位于半圆形凹槽内。
所述密封板竖直位于壳体内靠后的位置,密封板位于导热板前侧,密封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密封板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与隔板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板与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胶片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密封板和导热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泵启动后,水从进水管进入增压泵,经过增压泵泵送至冷却管,然后从冷却管的另一端进入出水管内,由出水管排出,使冷却管不断有水经过;由于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一般紧贴密封板安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密封板,密封板与导热板之间有导热硅胶片,通过导热硅胶片,密封板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至导热板,由于导热板与冷却管有大面积接触,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内的水中,随着冷却管内水的流动,从而将配电柜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有效排出,进一步提升了该配电柜的散热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隔板的上方,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风扇和增压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外部空气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控制器内分别设定湿度最值和温度阈值;当配电柜内部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和增压泵均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根据外部湿度和内部温度协调风冷和水冷工作,在保证散热的情况下,避免散热风扇在外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工作,避免湿空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影响或损伤,提高该配电柜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多个百叶风口,多个百叶风口分别位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多个百叶风口与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百叶风口与壳体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百叶风口,可以有效避免下雨时,雨水进入圆形通孔内,对散热风扇造成损坏,或从圆形通孔渗入配电柜内。
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除湿结构,所述除湿结构包括框架、过滤网和吸湿剂。
所述柜门为两个,两个柜门分别对应隔板上方的区域和隔板下方的区域,所述框架位于柜门前侧,框架的后侧面与对应隔板上方区域的柜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位于框架的前侧,过滤网与框架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柜门、框架与过滤网之间形成非密封的腔体,所述吸湿剂位于所述非密封的腔体内,所述框架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有添加口和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中,柜门、框架与过滤网之间形成非密封的腔体,在所述非密封腔体内加入吸湿剂,吸湿剂通过过滤网与配电柜内的空气接触,从而将空气中的水份吸走,有效保持配电柜内部的干燥程度,避免因配电柜内湿度过大而造成配电设备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下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排出口位于框架的下侧面最下方的位置。通过将框架下侧面倾斜设置,方便打开排出口时吸湿剂从排出口落出,方便对配电柜内的吸湿剂进行更换,保证吸湿剂的吸湿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两侧具有多个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内设置散热风扇,当散热风扇工作时,壳体内的热量随快速流动的空气排出至壳体外,从而避免配电柜内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当散热风扇工作时,电推杆完全伸出,挡板位于对应圆形通孔上方,散热风扇可以通过圆形通孔对配电柜进行散热,当散热风扇未工作时,电推杆完全收缩,挡板将对应圆形通孔挡住,可以有效避雨水或较小的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到配电柜内,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造成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泵启动后,水从进水管进入增压泵,经过增压泵泵送至冷却管,然后从冷却管的另一端进入出水管内,由出水管排出,使冷却管不断有水经过;由于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一般紧贴密封板安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密封板,密封板与导热板之间有导热硅胶片,通过导热硅胶片,密封板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至导热板,由于导热板与冷却管有大面积接触,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内的水中,随着冷却管内水的流动,从而将配电柜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有效排出,进一步提升了该配电柜的散热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外部空气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控制器内分别设定湿度最值和温度阈值;当配电柜内部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和增压泵均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根据外部湿度和内部温度协调风冷和水冷工作,在保证散热的情况下,避免散热风扇在外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工作,避免湿空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影响或损伤,提高该配电柜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中,柜门、框架与过滤网之间形成非密封的腔体,在所述非密封腔体内加入吸湿剂,吸湿剂通过过滤网与配电柜内的空气接触,从而将空气中的水份吸走,有效保持配电柜内部的干燥程度,避免因配电柜内湿度过大而造成配电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无密封板)。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无密封板、硅胶导热片和导热板)。
图中,1-壳体,2-柜门,3-散热风扇,4-滑槽板,5-挡板,6-连接杆,7-电推杆,8-增压泵,9-进水管,10-出水管,11-导热板,12-密封板,13-隔板,14-导热硅胶片,15-框架,16-过滤网,17-添加口,18-排出口,19-百叶风口,20-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撰写中引入了以下描述概念: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左’、‘右’、‘上’、‘下’均指在图6中的方位,其中‘前’是指在图6中相对于纸面朝外,‘后’是指在图6中相对于纸面朝里。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包括壳体1和柜门2,所述壳体1为具有腔体的矩形体结构,壳体1的前侧面开口,所述柜门2位于壳体1前侧,柜门2与壳体1铰接。
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轴线水平,位于壳体1同一侧的多个圆形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圆形通孔内均设有一个散热风扇3。
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板4,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竖直并排设置,滑槽板4与壳体1固定连接,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4之间。
所述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之间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两个滑槽板4滑动连接,挡板5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多个挡板5与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
每个挡板5下侧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竖直设置,连接杆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近的挡板5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电推杆7,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7竖直并排设置,电推杆7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电推杆7与壳体1固定连接,两个电推杆7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6一一对应,电推杆7的输出端与对应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推杆7完全收缩时,每个挡板5将对应的圆形通孔完全挡住,电推杆7完全伸出时,每个挡板5位于对应圆形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增压泵8、进水管9、冷却管20、出水管10、导热板11和密封板12。
所述壳体1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7位于隔板13的上方, 所述增压泵8设置在壳体1内隔板13的下方,增压泵8的进水端与进水管9的一端连通,进水管9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冷却管20位于壳体1内隔板13的上方,冷却管20靠近壳体1内的后侧面弯曲布置,冷却管20的两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隔板13下方,冷却管20的一端与增压泵8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2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10的一端连通,出水管10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
所述导热板11为铝材,导热板11竖直位于壳体1内靠后的位置,导热板11位于隔板13的上方,导热板11的左右两侧与壳体1固定连接,导热板11的后侧面具有多个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轴线竖直,所述冷却管20部分位于半圆形凹槽内。
所述密封板12竖直位于壳体1内靠后的位置,密封板12位于导热板11前侧,密封板12位于隔板13的上方,密封板12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与隔板13和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板12与导热板11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14,导热硅胶片1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密封板12和导热板11接触。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增压泵8的正常工作,避免增压泵8因热量堆积而出现故障,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位于隔板13下方的区域也分别设有圆形通孔,每个圆形通孔内也设有一个散热风扇3。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体1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壳体1内隔板13的上方,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风扇3和增压泵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多个百叶风口19,多个百叶风口19分别位于壳体1外的左右两侧,多个百叶风口19与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百叶风口19与壳体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除湿结构,所述除湿结构包括框架15、过滤网16和吸湿剂。
所述柜门2为两个,两个柜门2分别对应隔板13上方的区域和隔板13下方的区域,所述框架15位于柜门2前侧,框架15的后侧面与对应隔板13上方区域的柜门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16位于框架15的前侧,过滤网16与框架1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柜门2、框架15与过滤网16之间形成非密封的腔体,所述吸湿剂位于所述非密封的腔体内,所述框架15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有添加口17和排出口18。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15的下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排出口18位于框架15的下侧面最下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的工作原理如下:
风冷:散热风扇3工作时,散热风扇3在圆形通孔处产生快速气流,使壳体1内的热量随快速流动的空气排出至壳体1外,从而避免配电柜内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当散热风扇3工作时,电推杆7完全伸出,电推杆7通过连接杆6带动挡板5向上移动,使挡板5位于对应圆形通孔上方,散热风扇3通过圆形通孔对配电柜进行散热,当散热风扇3未工作时,电推杆7完全收缩,挡板5将对应圆形通孔挡住,可以有效避雨水或较小的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到配电柜内,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造成影响。
水冷:增压泵8启动后,水从进水管9进入增压泵8,经过增压泵8泵送至冷却管20,然后从冷却管20的另一端进入出水管10内,由出水管10排出,使冷却管20不断有水经过;由于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一般紧贴密封板12安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密封板12,密封板12与导热板11之间有导热硅胶片14,通过导热硅胶片14,密封板12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至导热板11,由于导热板11与冷却管20有大面积接触,导热板11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20内的水中,随着冷却管20内水的流动,从而将配电柜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有效排出,进一步提升了该配电柜的散热性能。
自动调整: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外部空气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控制器内分别设定湿度最值和温度阈值;当配电柜内部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3和增压泵8均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3工作,增压泵8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3不工作,增压泵8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3工作,增压泵8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3不工作,增压泵8工作;根据外部湿度和内部温度协调风冷和水冷工作,在保证散热的情况下,避免散热风扇3在外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工作,避免湿空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影响或损伤,提高该配电柜的可靠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柜门(2),所述壳体(1)为具有腔体的矩形体结构,壳体(1)的前侧面开口,所述柜门(2)位于壳体(1)前侧,柜门(2)与壳体(1)铰接;
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轴线水平,位于壳体(1)同一侧的多个圆形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圆形通孔内均设有一个散热风扇(3);
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板(4),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竖直并排设置,滑槽板(4)与壳体(1)固定连接,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4)之间;
所述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之间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两个滑槽板(4)滑动连接,挡板(5)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多个挡板(5)与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
每个挡板(5)下侧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竖直设置,连接杆(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近的挡板(5)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电推杆(7),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7)竖直并排设置,电推杆(7)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电推杆(7)与壳体(1)固定连接,两个电推杆(7)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6)一一对应,电推杆(7)的输出端与对应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推杆(7)完全收缩时,每个挡板(5)将对应的圆形通孔完全挡住,电推杆(7)完全伸出时,每个挡板(5)位于对应圆形通孔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增压泵(8)、进水管(9)、冷却管(20)、出水管(10)、导热板(11)和密封板(12);
所述壳体(1)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7)位于隔板(13)的上方, 所述增压泵(8)设置在壳体(1)内隔板(13)的下方,增压泵(8)的进水端与进水管(9)的一端连通,进水管(9)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冷却管(20)位于壳体(1)内隔板(13)的上方,冷却管(20)靠近壳体(1)内的后侧面弯曲布置,冷却管(20)的两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隔板(13)下方,冷却管(20)的一端与增压泵(8)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2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10)的一端连通,出水管(10)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
所述导热板(11)为铝材,导热板(11)竖直位于壳体(1)内靠后的位置,导热板(11)位于隔板(13)的上方,导热板(11)的左右两侧与壳体(1)固定连接,导热板(11)的后侧面具有多个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轴线竖直,所述冷却管(20)部分位于半圆形凹槽内;
所述密封板(12)竖直位于壳体(1)内靠后的位置,密封板(12)位于导热板(11)前侧,密封板(12)位于隔板(13)的上方,密封板(12)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与隔板(13)和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板(12)与导热板(11)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14),导热硅胶片(1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密封板(12)和导热板(11)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体(1)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壳体(1)内隔板(13)的上方,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风扇(3)和增压泵(8)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百叶风口(19),多个百叶风口(19)分别位于壳体(1)外的左右两侧,多个百叶风口(19)与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百叶风口(19)与壳体(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结构,所述除湿结构包括框架(15)、过滤网(16)和吸湿剂;
所述柜门(2)为两个,两个柜门(2)分别对应隔板(13)上方的区域和隔板(13)下方的区域,所述框架(15)位于柜门(2)前侧,框架(15)的后侧面与对应隔板(13)上方区域的柜门(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16)位于框架(15)的前侧,过滤网(16)与框架(1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柜门(2)、框架(15)与过滤网(16)之间形成非密封的腔体,所述吸湿剂位于所述非密封的腔体内,所述框架(15)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有添加口(17)和排出口(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5)的下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排出口(18)位于框架(15)的下侧面最下方的位置。
CN202120279422.2U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Active CN214176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9422.2U CN214176631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9422.2U CN214176631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6631U true CN214176631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9422.2U Active CN214176631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6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4022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equipment and network cabinet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equipment and network cabinets
CN206712284U (zh) 一种环保散热型配电柜装置
CN210468539U (zh) 变电站的室内通风系统
CN108155571A (zh) 一种高散热运行稳定的低压电器设备
CN210694584U (zh) 一种户外电气柜
CN204707397U (zh) 一种风扇型户外的机柜
CN209592750U (zh) 一种带有温控装置的配电箱
CN214176631U (zh)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CN2080470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设备机柜
CN202166154U (zh) 数据机房变风量智能气流调控系统
CN21157932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设备
CN208127652U (zh) 一种排风除潮的新型户外环网柜
CN21549787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机房控制柜
CN214013426U (zh) 防水防尘配电柜
BRPI0613149A2 (pt) armário de controle elétrico
CN211829820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
CN208955516U (zh) 一种防护功能好的配电柜
CN110880695A (zh) 一种开关柜除湿降温结构
CN214379598U (zh) 高效散热低压固定式开关柜
CN215188023U (zh) 一种前进风网络机柜用顶部通风散热结构
CN220896171U (zh) 一种多功能用配电柜
CN219304243U (zh) 安全型易于维护的随机补偿柜
CN216123420U (zh) 一种水冷网络智能型电磁屏蔽机柜
CN221057929U (zh) 一种控温除潮的户外开关柜
CN217656844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散热结构的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