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5939U -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5939U
CN214175939U CN202120576093.8U CN202120576093U CN214175939U CN 214175939 U CN214175939 U CN 214175939U CN 202120576093 U CN202120576093 U CN 202120576093U CN 214175939 U CN214175939 U CN 214175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bevel gear
bearing
sh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60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jiu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jiu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jiu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jiu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60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5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5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5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机构壳体顶部固定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管体,管体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滤网,壳体的左右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电机设于壳体一侧,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壳体一侧并延伸入壳体内部,还包括顶部延伸入管体内部的第二转动杆的,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二转动杆上的多个扇叶转动。通过这种设计增强了壳体内的通风效果,提升泵交流接触器的热可以被流动的空气带走,从而达到对提升泵交流接触器降温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接触器的一种,其典型结构分为双断点直动式和单断路转动式,交流接触器与继电控制回路组合,远控或联锁相关电气设备,他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目前真对接触器的温控散热方面一般是在装置上进行打孔,以此来达到散热目的。
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由于频繁启动导致温度过高,容易产生自燃的情况,但现有的交流基础器为了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自燃等情况的发生,一般是在装置上开设小孔,来达到内部和外部进行空气交换从而进行散热的作用,但此类方法的散热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时如果装置内部灰尘过多进行附着的话,也会影响装置自身的散热性,增大了安全隐患,但市场上很少有考虑到交换器内部附着灰尘处理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交流接触器温度多高容易导致自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机构,壳体顶部固定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滤网。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壳体外侧,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壳体一侧并延伸入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动杆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设有框体,所述框体与第一转动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框体内部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贯穿框体顶部,第二转动杆的顶部延伸入管体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框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于第一锥齿轮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多个扇叶;所述壳体左右侧面靠近的底部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滤网。
首先将电机接通外部电源,由于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锥齿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第一转动杆与第三轴承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当电机正转时,第一锥齿轮转动而第三锥齿轮不转动,当电机反转时,第一锥齿轮不转动而第三锥齿轮转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扇叶进行转动将壳体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滤网吸入壳体内再通过第一滤网排出。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所处环境的通风效果,从而起到对提升泵交流接触器降温作用。
优选的,所述框体底部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
第三锥齿轮与第一转动杆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贯穿壳体顶部并延伸入管体内部,所述往复丝杆分别与壳体和管体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底部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设于第三锥齿轮顶部,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往复丝杆外部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设有刷板,所述刷板一侧固定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一侧与第一滤网一侧相接触。
壳体内的灰尘通过第一滤网进行停留在内,此时电机进行反转,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带动轴承座上下移动,轴承座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刷板移动,刷板带动毛刷移动将第一滤网上停留的灰尘进行刷落,最终使用者打开密封门将管体内的灰尘统一清除即可。
优选的,所述管体内腔顶部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一侧与轴承座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通过横板对轴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电机框,所述电机框固定设于壳体外侧,所述电机固定设于电机框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两个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L形板,所述两个L形板固定设于框体左右两侧的靠近底部的位置;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杆带动圆板转动,圆板带动衔接板转动,衔接板带动矩形块转动,矩形块带动软管转动,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向壳体内不同方向进行吹动,使散热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三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管体前侧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管体前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管体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限位板并与限位板通过轴承连接,通过密封门将内部的灰尘清理出去。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接触器本体,所述接触器本体一侧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可编程PLC,所述可编程PLC输出端连接有D/A转换器,所述D/A转换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输入端连接有A/D 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对接触器本体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的设计,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装置内部的交流接触器进行温度监控,当温度过高时会控制交流接触器的供电回路进行断开,并且在断开之后,及时地对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行散热,使温度在最快的情况下进行降低,从而避免了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的交流接触器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对装置内部的灰尘一并进行吸附,避免了灰尘的附着而对交流接触器的散热造成影响,同时本装置还对灰尘进行统一收集,避免了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在实现此类功能的同时并没有添加过多的零部件,使壳体内部有限的空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简单易上手,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还有利于进行生产制造,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第一转动杆、4第一锥齿轮、5框体、6管体、7第二转动杆、8第二锥齿轮、9扇叶、10第三转动杆、11第三锥齿轮、12往复丝杆、13第四锥齿轮、14轴承座、15连接板、16刷板、17毛刷、18第一滤网、19电机框、20圆板、21软管、22密封门、23接触器本体、24温度传感器、25可编程PLC、26第二滤网、27 L形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3,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所述壳体1内部
设有散热机构,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管体6,所述管体6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滤网18。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设于壳体1外侧,所述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贯穿壳体1一侧并延伸入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3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框体5,所述框体5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框体5内部设有第二转动杆7,所述第二转动杆7的底部贯穿框体5顶部,第二转动杆7的顶部延伸入管体6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7与框体5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杆7底部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设于第一锥齿轮4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4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7外部固定设有多个扇叶9。
所述壳体1左右侧面靠近的底部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滤网26。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清理第一滤网18上的灰尘,提高壳体内的通风效果,所述框体5底部设有第三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第三锥齿轮11,所述第三锥齿轮11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顶部设有往复丝杆12,所述往复丝杆12贯穿壳体1顶部并延伸入管体6内部,所述往复丝杆12分别与壳体1和管体6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2底部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13,所述第四锥齿轮13设于第三锥齿轮11顶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3与第三锥齿轮11相啮合。
所述往复丝杆12外部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与往复丝杆12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14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一侧固定设有刷板16,所述刷板16一侧固定设有毛刷17,所述毛刷17一侧与第一滤网18一侧相接触。
使用时,所述毛刷17的一侧与第一滤网18一侧相接触,不断的刷掉第一滤网18上的灰尘,从而确保壳体内的通风效果,进而进一步确保了对提升泵交流接触器的降温效果。
为了方便稳定毛刷,同时伸缩杆壳体1使轴承座14得到限位,实现上下移动,还可以在所述管体6内腔顶部固定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一侧与轴承座14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电机框19,所述电机框19固定设于壳体1一侧,所述电机2固定设于电机框19内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一个L形防护板27用于代替电机框19,参见图4,将电机2固定设置于L形防护板27内侧。电机框19或L形防护板27可以为电机2提供有效的防护和限位,确保电机2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两个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L形板,所述两个L形板固定设于框体5左右两侧的靠近底部的位置。
所述第三转动杆10贯穿两个L形板并与两个L形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圆板20,所述圆板20的外侧面固定设有衔接板。
所述第二滤网26位于壳体1内的一侧设有软管21,所述软管21的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管21的另一端与衔接固定连接。风从第二滤网26抽入,软管21在电机的带动下摇动,从而可以使散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固定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三转动杆10外部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6前侧设有密封门22,所述密封门22与管体6前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管体6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杆7贯穿限位板并与限位板通过轴承连接,密封门22便于使用者将清理出的灰尘进行统一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接触器本体23,所述接触器本体23一侧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24,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可编程PLC25,所述可编程PLC25输出端连接有D/A转换器,所述D/A转换器与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25输入端连接有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与温度传感器24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24其型号为LM75AD。
本实用新型提高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电机2接通外部电源,由于第一转动杆3与第一锥齿轮4通过单向轴承连接,第一转动杆3与第三轴承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以当电机2正转时,第一锥齿轮4转动而第三锥齿轮11不转动,当电机2反转时,第一锥齿轮4不转动而第三锥齿轮11转动。
当接触器本体23表面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24将信号传输给可编程PLC25,可编程PLC25控制电机2工作,电机2正转带动第一转动杆3转动,第一转动杆3带动第一锥齿轮4转动,第一锥齿轮4带动第二锥齿轮8带动,第二锥齿轮8带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第二转动杆7带动扇叶9进行转动,扇叶9进行转动的时候,扇叶9将气流由底部吸入向上方吹出,所以扇叶9转动后在壳体1内部形成吸力,外界的空气通过壳体1两侧的第二滤网26进入壳体1内部,其中从位于两个软管21后侧的第二滤网26吸入的空气会通过软管21的摆动来调整空气吹动的方向,吹入至壳体1内部的空气最终由扇叶9吸入至管体6内部,随后通过第一滤网18排出至外界。
同时第一转动杆3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三转动杆10转动,第三转动杆10带动圆板20转动,圆板20带动衔接板转动,衔接板带动矩形块转动,矩形块带动软管21转动,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向壳体1内不同方向进行吹动,使散热更加均匀。
同时壳体1内的灰尘通过第一滤网18进行停留在内,此时电机2进行反转,第一转动杆3带动第三锥齿轮11转动,第三锥齿轮11带动第四锥齿轮13转动,第四锥齿轮13带动往复丝杆12转动,往复丝杆12带动轴承座14上下移动,轴承座14带动连接板15移动,连接板15带动刷板16移动,刷板16带动毛刷17移动将第一滤网18上停留的灰尘进行刷落,最终使用者打开密封门22将管体6内的灰尘统一清除即可。
参照附图4,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一个L形防护板27用于代替电机框19,将电机2固定设置于L形防护板27内侧。电机框19或L形防护板27可以为电机2提供有效的防护和限位,确保电机2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机构,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管体(6),所述管体(6)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滤网(18);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设于壳体(1)外侧,所述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贯穿壳体(1)一侧并延伸入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3)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框体(5),所述框体(5)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框体(5)内部设有第二转动杆(7),所述第二转动杆(7)的底部贯穿框体(5)顶部,第二转动杆(7)的顶部延伸入管体(6)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7)与框体(5)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杆(7)底部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设于第一锥齿轮(4)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4)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7)外部固定设有多个扇叶(9);
所述壳体(1)左右侧面靠近的底部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滤网(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底部设有第三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设有第三锥齿轮(11),所述第三锥齿轮(11)与第一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顶部设有往复丝杆(12),所述往复丝杆(12)贯穿壳体(1)顶部并延伸入管体(6)内部,所述往复丝杆(12)分别与壳体(1)和管体(6)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2)底部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13),所述第四锥齿轮(13)设于第三锥齿轮(11)顶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3)与第三锥齿轮(11)相啮合;
所述往复丝杆(12)外部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与往复丝杆(12)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14)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一侧固定设有刷板(16),所述刷板(16)一侧固定设有毛刷(17),所述毛刷(17)一侧与第一滤网(18)一侧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6)内腔顶部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一侧与轴承座(14)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电机框(19),所述电机框(19)固定设于壳体(1)外侧,所述电机(2)固定设于电机框(19)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两个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L形板,所述两个L形板固定设于框体(5)左右两侧的靠近底部的位置;
所述第三转动杆(10)贯穿两个L形板并与两个L形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圆板(20),所述圆板(20)的外侧面固定设有衔接板;
所述第二滤网(26)位于壳体(1)内的一侧设有软管(21),所述软管(21)的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管(21)的另一端与衔接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部固定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三转动杆(10)外部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6)前侧设有密封门(22),所述密封门(22)与管体(6)前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管体(6)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杆(7)贯穿限位板并与限位板通过轴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接触器本体(23),所述接触器本体(23)一侧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24),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可编程PLC(25),所述可编程PLC(25)输出端连接有D/A转换器,所述D/A转换器与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25)输入端连接有A/D 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与温度传感器(24)电性连接。
CN202120576093.8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Active CN214175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6093.8U CN214175939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6093.8U CN214175939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5939U true CN214175939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6093.8U Active CN214175939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5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3563U (zh) 一种通信设备控制柜
CN21234306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低压配电柜
CN20984476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106532512A (zh) 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
CN112716347B (zh) 一种可清理玻璃窗角落的玻璃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
CN209625990U (zh) 一种变压器用散热装置
CN214175939U (zh) 一种提升泵交流接触器温控装置
CN213043938U (zh) 一种具备粉尘清理功能的plc控制柜
CN211151233U (zh) 一种悬挂式建筑防尘电气开关箱
CN210806482U (zh) 一种高防护性动力配电箱
CN115036823B (zh) 一种具有无线测温功能的开关柜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213522728U (zh) 一种蓄电池在线监控装置
CN209845628U (zh) 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15119808U (zh) 一种基于空调配套使用的低压开关柜
CN211406711U (zh) Rcu一体机设备
CN211982249U (zh) 一种低压智能操控柜
CN212210072U (zh) 智能化电控柜
CN218998455U (zh) 一种基于风冷的散热防尘plc控制柜
CN214899703U (zh) 一种户外配电箱
CN210669012U (zh) 一种配电柜自动除尘机构
CN210100621U (zh) 一种智能散热型热流道控制器
CN215497753U (zh) 一种社区用防水型智能配电箱
CN217307251U (zh) 一种发电机差动保护装置
CN217546482U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