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2369U -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2369U
CN214172369U CN202120227374.2U CN202120227374U CN214172369U CN 214172369 U CN214172369 U CN 214172369U CN 202120227374 U CN202120227374 U CN 202120227374U CN 214172369 U CN214172369 U CN 214172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phase
photovoltaic
electric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273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东
黄召
刘春荣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Qinqiao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Qinqiao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Qinqiao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Qinqiao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273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2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2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2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包括:散热器及散热器底座,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底座上,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及若干个散热器立管,每个所述散热器立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电热元件,所述散热器立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之间,所述散热器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相连通,所述散热器上横管左端设置有注液口,注液口用于注入相变材料,注液口上设置有注液口丝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采用了光伏及相变技术,利用了太阳能与二相、三相市电复合供电,方便三相电源条件用户的使用,节能环保,降低了采暖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电取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背景技术
蓄热式电暖器从蓄热材料上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固体蓄热式,即蓄热体为固体材料,在适用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这种电暖器用蓄热型砖作为蓄热体,内插电热管加热,外设保温及外壳,缺点有热物性不稳定、蓄热能力有限、采暖的热量不足、传热过程不可控等,因此不是一个成熟的采暖技术,仅仅是一些厂家的试验性产品;另一类是相变储能式,相变材料的能量密度高、恒温相变、潜热可观,在一定的热能力下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占据空间最少,可以在低温设备结构下工作,降低了设备对使用材料的耐温要求等,但相变材料的相关技术比较复杂,大多用于航天领域或建筑防寒领域上,很少用在电暖器上。
从采暖供电上看,无论是固体蓄热式电暖器、相变蓄热设备或是热水蓄热设备,都是单一供电,应用网电即市电,很少使用光电复合供暖,导致取暖费用过高,能源消耗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采用了光伏及相变技术,利用了太阳能与二相、三相市电复合供电,方便三相电源条件用户的使用,节能环保,降低了采暖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包括:散热器及散热器底座,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底座上,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及若干个散热器立管,所述散热器立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之间,所述散热器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相连通,每个所述散热器立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相变材料,所述散热器上横管左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注入所述相变材料,所述注液口上设置有注液口丝堵,所述散热器上横管右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散热器立管的数量根据采暖面积确定;
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多个测温元件,多个所述测温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立管内,用于检测散热器内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底座上设置有时间继电器、转换开关、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光伏插座、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及光伏插座分别连接所述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用于根据时间选择供电插座,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温度控制装置、第二温度控制装置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电热元件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电热元件、第二组电热元件及第三组电热元件,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装置,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三组所述电热元件的温度,所述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及光伏插座分别用于给所述电热元件供电,所述测温元件有三个,分别设置在三组所述电热元件所在的散热器立管内,并连接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第一转换开关及第二转换开关,所述时间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连接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与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之间连接有第二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连接第二转换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另一端,三组所述电热元件并联,每组电热元件均串联在一起,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1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及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2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及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3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光伏电插座及单相电插座,所述时间继电器根据时间控制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接通插座,光照时段接通光伏电插座供电,非光照时段接通单相电插座供电;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连接三相电插座,所述第二转换开关控制二相电与三相电的切换,第二转换开关常闭,接通二相电,当接通三相电时,闭合触点断开,将主电路切换为三相供电。
可选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单控开关、温度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屏,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连接所述单控开关,所述单控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屏,所述温度控制屏用于设置上限温度值及下限温度值和查看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温度。
可选的,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太阳能模板,所述太阳能模板连接所述光伏插座,所述太阳能模板为6个一组的电池方阵,功率与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的热功率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设置有多个螺杆,所述散热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对应的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杆安装孔并通过垫片和螺母将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电热元件包括外包管、外包管下端设置的螺栓接头及外包管内设置的绝缘填料、电热合金丝、绝缘子、绝缘护套,所述电热合金丝用于产生电热效应,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焊接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接头相对应的内螺纹接头,所述螺栓接头穿过所述内螺纹接头将所述电热元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立管内,所述外包管为耐热不锈钢材料,所述外包管上端焊接有导热棒,用于提高相变材料在固态下的传热。
可选的,所述测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外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测温元件相对应的外管安装孔,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安装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外管下端引线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
可选的,所述相变材料为无机类结晶水合盐。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底座下端设置有脚轮,所述脚轮用于移动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及散热器立管均为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器底座为不锈钢或碳钢板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采用光伏与相变技术相结合,节省了能源,降低了采暖费用,可以根据条件切换二相三相市电,方便三相电源条件用户使用,使用该电暖器,每天有一半的采暖供电循环在谷电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段供电压力;不使用水系统,没有管道、水泵及相关设施,不存在安装问题,插电即可使用,简化了采暖过程;采用的相变材料无毒无味,不易燃易爆,实现了清洁采暖,相变材料有合适的相变温度及沸点,在工作温度按下,有高的相变潜热、比热容及质量密度,因而比非相变材料更高的能量密度,有显著的聚能效果,在达到相同采暖效果的情况下,使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占地最少;采用了温度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屏,可以直观的对温度进行调节,散热器与散热器底座通过螺杆连接,十分稳固,散热器底座下端设置有脚轮,方便对该电暖器的移动,可以根据采暖面积决定散热器立管的数量及相变材料的填充量,进一步决定电热元件的数量及功率;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转换为光伏供电,节省了能源,降低了采暖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轴测图;
图4为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散热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热元件与测温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散热器与散热器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系统电路图;
图9为温度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采暖循环曲线图。
附图标记:1、散热器;101、散热器上横管;102、散热器立管;103、散热器下横管;2、相变材料;3、排气阀;4、散热器底座;5、脚轮;6、螺杆;7、螺母;8、螺栓接头;9、注液口丝堵;10、导热棒;11、电热元件;12、测温元件;13、温度传感器;14、外管;15、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6、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7、第三温度控制装置;18、三相电插座;19、光伏插座;20、单相电插座;21、时间继电器;22、第一单控开关;23、第二单控开关;24、第三单控开关;25、外管安装孔;26、螺杆安装孔;27、内螺纹接头;28、上限温度设定键;29、下限温度设定键;30、第一组电热元件;31、第二组电热元件;32、第三组电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采用了光伏及相变技术,利用了太阳能与二相、三相市电复合供电,方便三相电源条件用户的使用,节能环保,降低了采暖费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包括:散热器1及散热器底座4,所述散热器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底座4上,所述散热器1内设置有相变材料2,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上横管101、散热器下横管103及若干个散热器立管102,所述散热器立管102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散热器下横管103之间,所述散热器立管10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散热器下横管103相连通,每个所述散热器立管102内均设置有一个电热元件11,所述电热元件11用于加热所述相变材料 2,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左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注入所述相变材料2,所述注液口上设置有注液口丝堵9,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右端设置有排气阀3,所述散热器1的散热面积决定于所述散热器立管102的数量,散热量即采暖热量同时取决于散热器1的内腔容积,即相变材料2的充装量,针对采暖面积决定所述散热器立管102的数量,所述电热元件11的数量取决于所述散热器立管102的数量;
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多个测温元件12,多个所述测温元件12 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立管102内,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1内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底座4上设置有时间继电器21、转换开关、单相电插座20、三相电插座18、光伏插座19、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单相电插座20、三相电插座18及光伏插座19分别连接所述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21,用于根据时间选择供电插座,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5、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6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17,所述电热元件11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电热元件30、第二组电热元件31及第三组电热元件32,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30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5,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31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6,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32 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装置17,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三组所述电热元件的温度,所述单相电插座20、三相电插座18及光伏插座19分别用于给所述电热元件供电,所述测温元件12有三个,分别设置在三组所述电热元件所在的散热器立管102内,并连接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1内的温度,例如,当所述散热器立管102为15个时,所述测温元件12 设置在第三个散热器立管、第八个散热器立管和第十三个散热器立管内。
如图8所示,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第一转换开关JE及第二转换开关JD,所述时间继电器21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开关JE,所述第一转换开关JE连接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JB,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JB连接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JB与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之间连接有第二继电接触器JC,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JC连接第二转换开关JD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JB 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JD的另一端,三组所述电热元件并联在一起,每组包括的电热元件11均串联在一起,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的J1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30及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5,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的J2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31及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6,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 的J3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32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17;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JD连接光伏电插座19及单相电插座20,所述时间继电器21根据时间控制所述第一转换开关JE接通插座,光照时段接通光伏电插座19供电,非光照时段接通单相电插座20供电;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JC连接所述三相电插座18,所述第二转换开关JD控制二相电与三相电的切换,第二转换开关JD常闭,即优先接通二相电,当三相上电时,线圈工作,闭合触点断开,将主电路切换为三相供电。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单控开关、温度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屏,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JA连接所述单控开关,所述单控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屏,所述温度控制屏上设置有上限温度设定键28 及下限温度设定键29,用于设置上限温度值及下限温度值,所述温度控制屏还可查看实测温度值,设定的所述上限温度应高于相变温度低于沸点温度,下限温度赢低于相变温度,高于采暖温度,所述单控开关包括第一单控开关22、第二单控开关23及第三单控开关24,分别用于控制三组所述电热元件的启闭。
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太阳能模板SM,所述太阳能模板SM连接所述光伏插座19,所述太阳能模板SM为6个一组的电池方阵,功率与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的热功率相匹配。
所述散热器下横管103上设置有多个螺杆6,所述散热器底座4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6对应的螺杆安装孔26,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螺杆安装孔26并通过垫片和螺母7将所述散热器1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底座4上。
所述电热元件11包括外包管、外包管下端设置的螺栓接头8及外包管内设置的绝缘填料、电热合金丝、绝缘子、绝缘护套,所述电热合金丝用于产生电热效应,所述散热器下横管103上焊接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接头8相对应的内螺纹接头27,所述螺栓接头8穿过所述内螺纹接头27将所述电热元件11 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立管102内,所述外包管为耐热不锈钢材料,所述外包管上端焊接有导热棒10,提高相变材料2在固态下的传热,加快升温速递,减小加热阶段散热器1上下区域的温差;所述电热元件11的总功率根据采暖面积、额定热负荷和相变材料2的充装量及升温时间来确定,使该电暖器能够恰好在 24小时内完成所涉及的采暖循环次数。
所述测温元件12包括温度传感器13及外管14,所述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外管14内,所述散热器下横管103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测温元件12 相对应的外管安装孔25,所述外管14设置在所述外管安装孔25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3通过外管14下端引线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将测得的信息传输给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将信息以温度值显示在所述温度控制屏上。
所述相变材料2为无机类结晶水合盐,所述相变材料2的技术参数为:
相变温度:58℃
沸点:120℃
潜热:226KJ/kg
比热容(固态):2.79KJ/kg.k
密度:液态1280kg/m3;固态1450kg/m3
导热系数:0.6-0.7W/m.℃
盐含量:60.28%
设定温度为上限温度95℃,下限温度45℃。
所述相变材料的充装方法为:相变材料2的充装量根据采暖面积需要的热量及相变材料的释热量决定,首先加热该相变材料2为液态,打开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的注液口丝堵9及排气阀3,将相变材料2注入散热器1内,散热器1的腔体内留出适当的空间,充装完成后在相变材料2还为液态的情况下关闭注液口丝堵9及排气阀3,使散热器处于封闭状态,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为同一个大气压,因为液相比容大于固相比容,当相变材料2冷却变为固体时,系统内部压力小于一个大气压即P<P0,呈现负压,此时散热器1的壳体金属受压应力而不是正压力,当再次加热相变材料2使之变为液相时,系统的容积回复到原来状态,压力又回到一个大气压即P=P0,内外压平衡,壳体金属不受应力。在采暖运行的正逆相变过程中,散热器1的内压变化△P总是△P≤0,并比容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故系统是安全的。
所述散热器底座4下端设置有脚轮5,所述脚轮5用于移动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所述散热器上横管101、散热器下横管103及散热器立管110均为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器底座4为不锈钢或碳钢板材料。
上述所有的继电接触器、转换开关、时间继电器及温度控制器均可使用市场上已有的标准件或者专业定制件。
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的运行过程为:使用时间继电器设定时段,在光照时间接入光伏电采暖,非光照时段接入市电采暖,若有三相电时接入三相电采暖,否则接入二相电供电,接通三相电后第二转换开关JD将主电路自动转入三相供电,所述第一温度控制装置、第二温度控制装置、第三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分别控制一组电热元件的温度,可通过温度控制屏查看电热元件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一单控开关、第二单控开关、第三单控开关分别控制一组电热元件的启停,当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光伏插座分别接通时皆可给三组电热元件同时供暖,通过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组电热元件供暖,通过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组电热元件供暖,通过第三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第三组电热元件供暖,如图10所示,在确定的功率和相变材料充装量下,适当地调节上下限温度,在24小时内实现4次采暖循环,昼夜各两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采用光伏与相变技术相结合,节省了能源,降低了采暖费用,可以根据条件切换二相三相市电,方便三相电源条件用户使用,使用该电暖器,每天有一半的采暖供电循环在谷电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段供电压力;不使用水系统,没有管道、水泵及相关设施,不存在安装问题,插电即可使用,简化了采暖过程;采用的相变材料无毒无味,不易燃易爆,实现了清洁采暖,相变材料有合适的相变温度及沸点,在工作温度按下,有高的相变潜热、比热容及质量密度,因而比非相变材料更高的能量密度,有显著的聚能效果,在达到相同采暖效果的情况下,使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占地最少;采用了温度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屏,可以直观的对温度进行调节,散热器与散热器底座通过螺杆连接十分稳固,散热器底座下端设置有脚轮,方便对该电暖器的移动,可以根据采暖面积决定散热器立管的数量及相变材料的填充量,进一步决定电热元件的数量及功率;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转换为光伏供电,节省了能源,降低了采暖费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及散热器底座,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底座上,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及若干个散热器立管,所述散热器立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之间,所述散热器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相连通,每个所述散热器立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相变材料,所述散热器上横管左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注入所述相变材料,所述注液口上设置有注液口丝堵,所述散热器上横管右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散热器立管的数量根据采暖面积确定;
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多个测温元件,多个所述测温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立管内,用于检测散热器内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底座上设置有时间继电器、转换开关、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光伏插座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及光伏插座分别连接所述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用于根据时间选择供电插座,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温度控制装置、第二温度控制装置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电热元件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电热元件、第二组电热元件及第三组电热元件,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装置,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三组所述电热元件的温度,所述单相电插座、三相电插座及光伏插座分别用于给所述电热元件供电,所述测温元件有三个,分别设置在三组所述电热元件所在的散热器立管内,并连接三个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所述时间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第一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连接多联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与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之间连接有第二继电接触器,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连接第二转换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另一端,三组所述电热元件并联,每组电热元件均串联在一起,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1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电热元件及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2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电热元件及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的J3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电热元件及第三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光伏电插座及单相电插座,所述时间继电器根据时间控制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接通插座,光照时段接通光伏电插座供电,非光照时段接通单相电插座供电;所述第二继电接触器连接三相电插座,所述第二转换开关控制二相电与三相电的切换,第二转换开关常闭,接通二相电,当接通三相电时,闭合触点断开,将主电路切换为三相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单控开关、温度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屏,所述多联继电接触器连接所述单控开关,所述单控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屏,所述温度控制屏用于设置上限温度值及下限温度值和查看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还包括太阳能模板,所述太阳能模板连接所述光伏插座,所述太阳能模板为6个一组的电池方阵,功率与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的热功率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设置有多个螺杆,所述散热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对应的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杆安装孔并通过垫片和螺母将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包括外包管、外包管下端设置的螺栓接头及外包管内设置的绝缘填料、电热合金丝、绝缘子、绝缘护套,所述电热合金丝用于产生电热效应,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焊接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接头相对应的内螺纹接头,所述螺栓接头穿过所述内螺纹接头将所述电热元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立管内,所述外包管为耐热不锈钢材料,所述外包管上端焊接有导热棒,用于提高所述相变材料在固态下的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外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散热器下横管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测温元件相对应的外管安装孔,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安装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外管下端引线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无机类结晶水合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底座下端设置有脚轮,所述脚轮用于移动所述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横管、散热器下横管及散热器立管均为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器底座为不锈钢或碳钢板材料。
CN202120227374.2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Active CN214172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7374.2U CN21417236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7374.2U CN21417236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2369U true CN214172369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27374.2U Active CN21417236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2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957B (zh) 固体电蓄热装置
CN103453565B (zh) 风电、光电及网电互补变功率蓄能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2204031U (zh) 一种风电、光电及电网互补变功率蓄能供热系统
CN214172369U (zh)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CN204678943U (zh) 一种带相变蓄热的单罐蓄热装置
CN112728624A (zh) 一种光伏相变聚能电暖器
CN201135883Y (zh) 直热式管式反应器
CN103712358B (zh) 一种槽式真空集热管直流大电流熔盐解冻预热装置
CN201242331Y (zh) 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电力烘烤箱
CN104930483A (zh) 一种蓄热蒸汽发生装置
CN205505816U (zh) 固体电蓄热装置
CN113945106B (zh) 一种高电压熔盐加热器
CN212777575U (zh) 一种风光储分布式模块化熔盐储热供热系统
CN201212732Y (zh) 蜂窝式多功能电加热器
CN211258739U (zh) 一种计算机废热利用装置
CN111156580B (zh) 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相变蓄热地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78943A (zh) 供热设备及供暖系统
CN206160458U (zh) 一种直交流复合加热式电热水器
CN215523484U (zh) 一种蓄能型惰性释热电采暖器
CN203163216U (zh) 一种可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11204396U (zh) 一种新型智能小挂壁式纳米加热电锅炉
CN205481749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
CN201672586U (zh) 蓄热储能转换装置
CN205808201U (zh) 一种220kV至500kV电压等级电热储能装置
CN209960599U (zh) 一种热库谷电储能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