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7791U - 上肢功能垫 - Google Patents

上肢功能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7791U
CN214157791U CN202022529773.2U CN202022529773U CN214157791U CN 214157791 U CN214157791 U CN 214157791U CN 202022529773 U CN202022529773 U CN 202022529773U CN 214157791 U CN214157791 U CN 214157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exerciser
pad
connection
sna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97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颖
滕钟飞
刘娟
娄媛
边颖
米颖
张艳
李娜
赵欣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297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7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上肢功能垫,包括垫枕、肩垫和锻炼器,垫枕和肩垫可拆卸连接,锻炼器与垫枕可拆卸连接。垫枕上设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内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与锻炼器可拆卸连接。放置凹槽的底面为弧形坡面。锻炼器包括握力球、连接绳和固定卡环,握力球和固定卡环通过连接绳相连接,固定卡环和固定环相匹配,以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人体上肢与肩部结构进行设计,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使上肢功能垫更贴合人体形态,并将患肢锻炼的功能加入设计,在提高患者舒适性的同时兼具患肢锻炼的功能。通过不同方向安装肩垫实现单侧患肢的抬高,可以应对左右双臂。外形设计兼顾患肢保暖及防受压功能。

Description

上肢功能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肢功能垫。
背景技术
临床常见上肢静脉疾病中需要用抬高患肢这种物理治疗方法解决其肿胀问题的疾病日趋增多,抬高患肢可以促进静脉、淋巴的回流减轻患肢肿胀的程度。同时,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将物理治疗与功能锻炼巧妙结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是我们势在必行要为患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临床使用的普通上肢抬高垫结构简单缺乏足够的舒适性,仅能支持患肢的抬高,无锻炼功能,患者体位的舒适度及应有的辅助功能如保暖、防患肢受压等均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肢功能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上肢功能垫,包括垫枕、肩垫和锻炼器,所述垫枕和所述肩垫可拆卸连接,所述锻炼器与所述垫枕可拆卸连接。
所述垫枕上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部分与所述垫枕形成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内的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锻炼器可拆卸连接。
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面为弧形坡面。
所述锻炼器包括握力球、连接绳和固定卡环,所述握力球和所述固定卡环通过所述连接绳相连接,所述固定卡环和所述固定环相匹配,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绳为弹性连接绳。
所述垫枕包括垫体和连接体,所述垫体和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体的形状和所述垫枕上设置的连接凹槽相匹配,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的粘扣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凹槽为弧形凹槽。
所述垫体上设有贴合斜面。
所述垫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针对人体上肢与肩部结构进行设计,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使上肢功能垫更贴合人体形态,并将患肢锻炼的功能加入设计,在提高患者舒适性的同时兼具患肢锻炼的功能。通过不同方向安装肩垫实现单侧患肢的抬高,可以应对左右双臂。通过抓握握力球提供锻炼患肢功能,外形设计兼顾患肢保暖及防受压功能。适用于乳腺癌术后,PICC附壁血栓,骨科手术后等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及血栓形成的患者。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放置凹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垫枕,2为肩垫,3为锻炼器,4为放置凹槽,5为固定环,6为握力球,7为连接绳,8为固定卡环,9为垫体,10为连接体,11为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上肢功能垫,包括垫枕1、肩垫2和锻炼器3,垫枕1和肩垫2可拆卸连接,锻炼器3与垫枕1可拆卸连接。
垫枕1上设有放置凹槽4,放置凹槽4部分与垫枕1形成隧道结构,隧道结构内的顶端设有固定环5,固定环5与锻炼器3可拆卸连接。
放置凹槽4的底面为弧形坡面。
锻炼器3包括握力球6、连接绳7和固定卡环8,握力球6和固定卡环8通过连接绳7相连接,固定卡环8和固定环5相匹配,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连接绳7为弹性连接绳。
垫枕1包括垫体9和连接体10,垫体9和连接体10一体成型,连接体10的形状和垫枕1上设置的连接凹槽11相匹配,通过设置在连接体10上的粘扣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连接凹槽11为弧形凹槽。
垫体9上设有贴合斜面。
垫体9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肩垫2和垫枕1,分别对应患者肩部和上肢的抬起保护,同时利用锻炼器3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功能锻炼。
进一步,为了避免防患肢受压并兼具保暖的功能,设置有放置凹槽4,将患者的患者放置在放置凹槽4内,进行抬高护理。放置凹槽4部分与垫枕1形成隧道结构,隧道结构内的顶端设有固定环5,固定环5用于与锻炼器3进行连接,保证锻炼器3与垫枕1的连接,避免出现锻炼器3遗漏或掉落,造成患者不便的问题产生。隧道结构进一步的增加垫枕1的抗压与保暖的功能。并将固定环5设置在垫枕1的内部,不易产生磕碰等问题。
进一步,放置凹槽4的底面为弧形坡面,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的形态,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锻炼器3包括握力球6、连接绳7和固定卡环8相互配合进行工作,握力球6起到提供康复训练的作用,让患者可以时刻进行康复训练,连接绳7采用弹性连接绳,以实现配合不同臂长的患者,固定卡环8用于与固定环5进行固定,固定卡环8可采用环形活口卡环等,便于拆卸安装,降低使用难度。
进一步,垫枕1包括垫体9和连接体10两部分,垫体9用于贴合患者肩胛部进行垫高,具有过度与减轻肩胛部压力的功能,优选的,垫体9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具有贴合斜面,三角形的截面形状贴近于肩胛骨的形状符合人体工学,可以提供舒适度与匹配度,同时贴合斜面的合计使垫体9具有坡度,可以很好地配合垫枕1从肩胛部给予患者上肢抬高的过度增加舒适度。连接体10用于与垫枕1进行连接,连接体10的形状与连接凹槽11相匹配,连接凹槽11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增加粘扣间的连接面积,同时可以固定连接的位置关系,通过垫体9位置的翻转,可以应对左右上肢的结构对其进行抬高,便于组合使用。
本技术方案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使新型上肢功能垫更贴合人体形态,并具有患肢锻炼的功能,检具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患肢锻炼的功能。适用于乳腺癌术后,PICC附壁血栓,骨科手术后等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及血栓形成的患者。方案整体功能齐全、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枕、肩垫和锻炼器,所述垫枕和所述肩垫可拆卸连接,所述锻炼器与所述垫枕可拆卸连接,所述垫枕上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部分与所述垫枕形成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内的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锻炼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面为弧形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包括握力球、连接绳和固定卡环,所述握力球和所述固定卡环通过所述连接绳相连接,所述固定卡环和所述固定环相匹配,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为弹性连接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包括垫体和连接体,所述垫体和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体的形状和所述垫枕上设置的连接凹槽相匹配,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的粘扣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为弧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设有贴合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CN202022529773.2U 2020-11-05 2020-11-05 上肢功能垫 Active CN214157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9773.2U CN214157791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上肢功能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9773.2U CN214157791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上肢功能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7791U true CN214157791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9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9773.2U Active CN214157791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上肢功能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7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57791U (zh) 上肢功能垫
CN204501734U (zh) 一种用于内科疾病的揿针敷贴
CN202143665U (zh) 小腿骨折术后多功能康复垫
CN209137214U (zh) 桡动脉穿刺用固定装置
CN206852737U (zh) 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CN2764326Y (zh) 下肢垫高凹槽垫
CN212817025U (zh) 一种用于冠脉介入手术实用体位垫
CN201591636U (zh) 下肢骨折患者体位支撑托架
CN209360301U (zh) 一种手持筷子固定器
CN2394596Y (zh) 自身重力牵引床
CN208259812U (zh) 助力护腰带
CN216985510U (zh) 一种上肢骨折抬高消肿垫子
CN202497367U (zh) 医用护理床
CN201361325Y (zh) 一种方便儿童使用的静脉穿刺上肢固定架
CN201356748Y (zh) 充气式男女卧床患者专用接便器
CN201135523Y (zh) 磁疗矫姿带
CN211797382U (zh) 一种偏瘫康复治疗辅助具
CN201743857U (zh) 医用凹形腿垫
CN215132148U (zh) 一种用于乳腺癌重建术后的多功能上肢垫
CN219517100U (zh) 穴位敷贴组件
CN202437537U (zh) 多功能腿垫
CN217186836U (zh) 一种多功能足垫
CN216754880U (zh) 一种中医推拿用可调式床铺
CN20975062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康复枕
CN212879881U (zh) 一种用于心理学的治疗辅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