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9650U - 折叠式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9650U
CN214139650U CN202022217615.3U CN202022217615U CN214139650U CN 214139650 U CN214139650 U CN 214139650U CN 202022217615 U CN202022217615 U CN 202022217615U CN 214139650 U CN214139650 U CN 214139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bottom plate
fold
bag
interior w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76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明荣
李孝一
杨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ngda Printing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ngda Printing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ngda Printing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ngda Printing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76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9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9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9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包装袋。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折叠式包装袋,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内衬板,所述的内衬板的各侧边与底板连为一体并与底板形成双层式结构,所述的内衬板上设有具有一字型开口且呈多边形的折叠部,所述的折叠部上设有若干折痕部,且所述的底板与一字型开口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的一面翻折后所述的内衬板随折痕部展开形成容置腔。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状态表面平整等优点。

Description

折叠式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包装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实际数字显示,有80%使用后的塑料袋,最终与一般垃圾一样被运至垃圾堆田区处理,仅有百分之七的塑料被回收循环使用,按制作工艺来说常分为塑料包装袋,复合包装袋,按生产原料分类:高压聚乙烯塑料袋,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聚丙烯塑料袋,聚氯乙烯塑料袋等。为了便于运输和仓储便有了折叠式包装袋,现有的折叠式包装袋的折叠部分大多为包装袋的两侧以及底侧,折叠后由于底侧厚度会大于主体面的厚度,因此折叠后的袋体底侧会隆起一块,在堆积过多时会由于隆起的存在产生倾斜,因此折叠后的袋体表面需要更加平整才能实现大量堆积。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分式折叠包装袋[申请号:201921308895.X],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包装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内壁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尼龙提手,所述包装袋主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附加袋,所述包装袋主体和附加袋之间贴合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边,所述包装袋主体和附加袋的两侧均设置有延展边,所述延展边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弹力结构,所述包装袋主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壁,所述包装袋主体内壁的两侧和第一连接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壁,所述包装袋主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内置袋。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折叠状态的袋体表面不够平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折叠状态表面平整的折叠式包装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折叠式包装袋,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内衬板,所述的内衬板的各侧边与底板连为一体并与底板形成双层式结构,所述的内衬板上设有具有一字型开口且呈多边形的折叠部,所述的折叠部上设有若干折痕部,且所述的底板与一字型开口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的一面翻折后所述的内衬板随折痕部展开形成容置腔。折叠时,将底板与一字型开口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的一面翻折,折叠部随折痕部在折叠过程中立起形成容置腔,相比去传统的折叠式包装袋,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部位为内衬板的中部,使得折叠状态的袋体表面更加平整。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底板呈四边形,所述的内衬板由底板短轴方向两侧的翻沿朝底板中部向内翻折形成,两个翻沿在翻折后形成条形粘结部,所述的一字型开口位于条形粘结部的中部且不与底板相粘结。内衬板由底板短轴方向两侧的翻沿朝底板中部向内翻折形成使得内衬板与底板的连接更加可靠,翻折后翻沿的活动端通过条形粘结部与底板粘结,结构稳定。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折叠部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折叠面以及以一字型开口为对称轴设置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折叠面,所述的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在底板翻折后形成容置腔的侧表面。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在翻折后连为一体而成为容置腔的四个侧表面。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均具有两个轴对称设置且呈三角形的第一翻折面,在两个第一翻折面之间设有呈等腰梯形的第二翻折面。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相邻的第一翻折面在折叠后分别形成容置腔呈矩形的两个侧面,而第二翻折面则形成呈等腰梯形的另外两个侧面并与第一翻折面在折叠后形成的两个侧面合围形成容置腔的四个侧面。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第一翻折面所形成的三角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相重合的第一折边。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第二翻折面所形成的等腰梯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相重合的第二折边。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折痕部包括与第一折边相连接且与第一折边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锐角的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的第一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的连线形成第一翻折面的三角形的三个侧边。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为第二翻折面所形成的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在底板翻折后,第二翻折面则会立起。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底板还设有呈矩形的下表面,所述的下表面在底板翻折后形成于容置腔的底侧。这里的底板的宽度与第二翻折面的等腰梯形的下底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的折叠式包装袋中,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若干系带体。这里的系带体用于牢固翻折后的底板还能用作提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折叠式包装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底板与一字型开口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的一面翻折,折叠部随折痕部在折叠过程中立起形成容置腔,相比去传统的折叠式包装袋,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部位为内衬板的中部,使得折叠状态的袋体表面更加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未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一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内衬板2、一字型开口3、折叠部4、折痕部5、容置腔6、翻沿7、条形粘结部8、第一折叠面9、第二折叠面10、第一翻折面11、第二翻折面12、第一折边13、第二折边14、第三折边15、第四折边16、下表面17、系带体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折叠式包装袋,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内衬板2,内衬板2的各侧边与底板1连为一体并与底板1形成双层式结构,内衬板2上设有具有一字型开口3且呈多边形的折叠部4,折叠部4上设有若干折痕部5,且底板1与一字型开口3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2的一面翻折后内衬板2随折痕部5展开形成容置腔6。
折叠时,将底板1与一字型开口3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2的一面翻折,折叠部4随折痕部5在折叠过程中立起形成容置腔6,相比去传统的折叠式包装袋,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部位为内衬板2的中部,使得折叠状态的袋体表面更加平整。
优选地,底板1呈四边形,内衬板2由底板1短轴方向两侧的翻沿7朝底板1中部向内翻折形成,两个翻沿7在翻折后形成条形粘结部8,一字型开口3位于条形粘结部8的中部且不与底板1相粘结。
内衬板2由底板1短轴方向两侧的翻沿7朝底板1中部向内翻折形成使得内衬板2与底板1的连接更加可靠,翻折后翻沿7的活动端通过条形粘结部8与底板1粘结,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折叠部4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折叠面9以及以一字型开口3为对称轴设置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折叠面10,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在底板1翻折后形成容置腔6的侧表面。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在翻折后连为一体而成为容置腔6的四个侧表面。
更进一步地,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均具有两个轴对称设置且呈三角形的第一翻折面11,在两个第一翻折面11之间设有呈等腰梯形的第二翻折面12。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相邻的第一翻折面11在折叠后分别形成容置腔6呈矩形的两个侧面,而第二翻折面12则形成呈等腰梯形的另外两个侧面并与第一翻折面11在折叠后形成的两个侧面合围形成容置腔6的四个侧面。
第一翻折面11所形成的三角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3相重合的第一折边13。第二翻折面12所形成的等腰梯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3相重合的第二折边14。折痕部5包括与第一折边13相连接且与第一折边13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锐角的第三折边15和第四折边16,第一折边13、第三折边15、第四折边16的连线形成第一翻折面11的三角形的三个侧边。第三折边15和第四折边16为第二翻折面12所形成的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在底板1翻折后,第二翻折面12则会立起。
此外,下表面在底板1翻折后形成于容置腔6的底侧,这里的底板1的宽度与第二翻折面12的等腰梯形的下底的宽度相同。底板1上还设有若干系带体18,这里的系带体18用于牢固翻折后的底板1还能用作提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板1、内衬板2、一字型开口3、折叠部4、折痕部5、容置腔6、翻沿7、条形粘结部8、第一折叠面9、第二折叠面10、第一翻折面11、第二翻折面12、第一折边13、第二折边14、第三折边15、第四折边16、下表面17、系带体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内衬板(2),所述的内衬板(2)的各侧边与底板(1)连为一体并与底板(1)形成双层式结构,所述的内衬板(2)上设有具有一字型开口(3)且呈多边形的折叠部(4),所述的折叠部(4)上设有若干折痕部(5),且所述的底板(1)与一字型开口(3)相垂直的两个侧边朝向具有内衬板(2)的一面翻折后所述的内衬板(2)随折痕部(5)展开形成容置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呈四边形,所述的内衬板(2)由底板(1)短轴方向两侧的翻沿(7)朝底板(1)中部向内翻折形成,两个翻沿(7)在翻折后形成条形粘结部(8),所述的一字型开口(3)位于条形粘结部(8)的中部且不与底板(1)相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部(4)包括呈等腰梯形的第一折叠面(9)以及以一字型开口(3)为对称轴设置的呈等腰梯形的第二折叠面(10),所述的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在底板(1)翻折后形成容置腔(6)的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叠面(9)和第二折叠面(10)均具有两个轴对称设置且呈三角形的第一翻折面(11),在两个第一翻折面(11)之间设有呈等腰梯形的第二翻折面(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翻折面(11)所形成的三角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3)相重合的第一折边(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翻折面(12)所形成的等腰梯形具有与一字型开口(3)相重合的第二折边(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痕部(5)包括与第一折边(13)相连接且与第一折边(13)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锐角的第三折边(15)和第四折边(16),所述的第一折边(13)、第三折边(15)、第四折边(16)的连线形成第一翻折面(11)的三角形的三个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折边(15)和第四折边(16)为第二翻折面(12)所形成的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还设有呈矩形的下表面(17),所述的下表面在底板(1)翻折后形成于容置腔(6)的底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还设有若干系带体(18)。
CN202022217615.3U 2020-09-30 2020-09-30 折叠式包装袋 Active CN214139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7615.3U CN214139650U (zh) 2020-09-30 2020-09-30 折叠式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7615.3U CN214139650U (zh) 2020-09-30 2020-09-30 折叠式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9650U true CN214139650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5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7615.3U Active CN214139650U (zh) 2020-09-30 2020-09-30 折叠式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9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6363A (zh) 一种可套叠的包装盒
CN214139650U (zh) 折叠式包装袋
CN209699951U (zh) 一种带支撑附件的可折叠粘贴纸盒
CN201099386Y (zh) 可折叠易粘贴的硬纸盒
CN201224526Y (zh) 卡格式自锁底包装盒
CN20448941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5633358U (zh)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CN204660230U (zh) 一种包装盒结构
CN104724342B (zh) 一种包装结构
CN202213807U (zh) 矩形底塑料袋
US20110158559A1 (en) Side strap handle bag
CN2841517Y (zh) 拎袋式包装盒
CN203889209U (zh) 双片插接式的包装盒
CN202272247U (zh) 一种一次折叠成形的pvc胶片包装盒
CN208181609U (zh) 一种正四棱柱自锁盒底纸盒盒坯
CN207550743U (zh) 折叠包装盒
CN207467153U (zh) 陶瓷酒器包装盒
CN205801760U (zh) 一片折叠式缓冲型包装盒坯
CN215246260U (zh) 一种组合折叠包装盒
CN204223363U (zh) 手提袋
CN205418349U (zh) 一种物品展示盒
CN220350246U (zh) 一种折叠转运箱
WO2017128553A1 (zh) 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包装盒
CN209582186U (zh) 大容量塑料折叠储物罐
CN208499289U (zh) 一种一体折叠成型的灯泡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