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5337U -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5337U
CN214125337U CN202022989541.5U CN202022989541U CN214125337U CN 214125337 U CN214125337 U CN 214125337U CN 202022989541 U CN202022989541 U CN 202022989541U CN 214125337 U CN214125337 U CN 214125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thread groove
groov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95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开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we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we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we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we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95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5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5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5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结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包括卡接结构、夹紧结构和连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顶板,顶板上表面活动内接有显示屏,顶板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一,螺纹槽一内壁螺纹连接有螺钉,显示屏内壁前表面活动内接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线路板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底板,底板上表面开设有方槽,底板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二,螺纹槽一与螺纹槽二正对且大小相等,螺钉前端穿过螺纹槽一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二内部,顶板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与顶板后表面相同的结构,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紧固效果好,拆卸组装时内部元件不会散落,安全性更高,且在使用时拆卸组装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结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背景技术
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1958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移动电话,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历经2G时代、3G时代,迄今为止已发展至 4G时代了,而5G时代也紧随其后,国内已经出现5G的商用,但现有5G手机的模组在拆装组装上较为不方便,使得在拆卸维修时容易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从而损坏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 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包括卡接结构、夹紧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活动内接有显示屏,所述顶板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一,所述螺纹槽一内壁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显示屏内壁前表面活动内接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线路板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方槽,所述底板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二;
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与夹紧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块一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两个所述连接块一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两个所述弹簧一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左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后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一;
所述底板上表面前端于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块二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两个所述连接块二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两个所述弹簧二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一,所述转柱一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二后表面活动内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右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螺纹内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右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二后表面开设有与插板相适配的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与限位槽一正对且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顶板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与顶板后表面相同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一与螺纹槽二正对且大小相等,所述螺钉前端穿过螺纹槽一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二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使用时先将线路板放置于方槽内部,然后转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带动转柱和转柱一转动,转柱和转柱一带动弹簧一和弹簧二发生形变,在弹簧一和弹簧二形变使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正对,此时转动转盘,在转盘的转动下带动螺纹柱随之发生转动,螺纹柱在卡槽内部转动带动插板发生向前移动,此时插板插入限位槽一中,此时由于弹簧一和弹簧二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线路板夹紧,此时转动螺钉,在螺钉的作用下将顶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拆卸组装更加便捷,省力。
(2)、该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使用时先将线路板放置于方槽内部,然后转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带动转柱和转柱一转动,转柱和转柱一带动弹簧一和弹簧二发生形变,在弹簧一和弹簧二形变使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正对,此时转动转盘,在转盘的转动下带动螺纹柱随之发生转动,螺纹柱在卡槽内部转动带动插板发生向前移动,此时插板插入限位槽一中,此时由于弹簧一和弹簧二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线路板夹紧,此时转动螺钉,在螺钉的作用下将顶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紧固效果好,拆卸组装时内部元件不会散落,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接结构、11顶板、12显示屏、13螺纹槽一、14螺钉、 15线路板、16支撑板、17底板、18方槽、19螺纹槽二、2夹紧结构、 21固定块一、22连接块一、23弹簧一、24转柱、25连接板一、26 限位板一、27限位槽一、3连接结构、31固定块二、32连接块二、 33弹簧二、34连接板二、35限位板二、36插板、37卡槽、38螺纹柱、39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包括卡接结构1、夹紧结构2和连接结构3,卡接结构1包括顶板11,顶板11上表面活动内接有显示屏12,顶板11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一13,螺纹槽一13内壁螺纹连接有螺钉14,显示屏12内壁前表面活动内接有线路板15,线路板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线路板15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底板17,底板17上表面开设有方槽18,底板17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二19,螺纹槽一13与螺纹槽二19正对且大小相等,螺钉14前端穿过螺纹槽一13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二19 内部,顶板11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与顶板11后表面相同的结构;
底板17上表面后端与夹紧结构2固定连接在一起。
夹紧结构2包括固定块一21,固定块一21下表面与底板17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块一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 22,两个连接块一22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23,两个弹簧一23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24,转柱24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25,连接板一25左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一26,限位板一26后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一27;
底板17上表面前端与连接结构3固定连接在一起。
连接结构3包括固定块二31,固定块二31下表面与底板17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块二3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 32,两个连接块二32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3,两个弹簧二33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一,转柱一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34,连接板二34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二35,限位板二35后表面活动内接有插板36,限位板二35后表面开设有与插板36相适配的限位槽一,限位槽一与限位槽一27正对且大小相等,插板36右表面开设有卡槽37,卡槽37内壁螺纹内接有螺纹柱38,螺纹柱38右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39。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线路板15放置于方槽18内部,然后转动连接板一25和连接板二34,连接板一25和连接板二34带动转柱24 和转柱一转动,转柱24和转柱一带动弹簧一23和弹簧二33发生形变,在弹簧一23和弹簧二33形变使限位板一26和限位板二35正对,此时转动转盘39,在转盘39的转动下带动螺纹柱38随之发生转动,螺纹柱38在卡槽37内部转动带动插板36发生向前移动,此时插板 36插入限位槽一27中,此时由于弹簧一23和弹簧二33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线路板15夹紧,此时转动螺钉14,在螺钉14的作用下将顶板11与底板17固定在一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紧固效果好,拆卸组装时内部元件不会散落,安全性更高,且在使用时拆卸组装更加便捷,省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包括卡接结构(1)、夹紧结构(2)和连接结构(3),所述卡接结构(1)包括顶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上表面活动内接有显示屏(12),所述顶板(11)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一(13),所述螺纹槽一(13)内壁螺纹连接有螺钉(14),所述显示屏(12)内壁前表面活动内接有线路板(15),所述线路板(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线路板(15)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上表面开设有方槽(18),所述底板(17)后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二(19);
所述底板(17)上表面后端与夹紧结构(2)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2)包括固定块一(21),所述固定块一(21)下表面与底板(17)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块一(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22),两个所述连接块一(22)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23),两个所述弹簧一(23)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24),所述转柱(24)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25),所述连接板一(25)左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一(26),所述限位板一(26)后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一(27);
所述底板(17)上表面前端于连接结构(3)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固定块二(31),所述固定块二(31)下表面与底板(17)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块二(3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32),两个所述连接块二(32)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3),两个所述弹簧二(33)互相靠近的那一面固定连接有转柱一,所述转柱一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34),所述连接板二(34)右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二(35),所述限位板二(35)后表面活动内接有插板(36),所述插板(36)右表面开设有卡槽(37),所述卡槽(37)内壁螺纹内接有螺纹柱(38),所述螺纹柱(38)右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二(35)后表面开设有与插板(36)相适配的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与限位槽一(27)正对且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与顶板(11)后表面相同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一(13)与螺纹槽二(19)正对且大小相等,所述螺钉(14)前端穿过螺纹槽一(13)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二(19)内部。
CN202022989541.5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Active CN214125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541.5U CN21412533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541.5U CN21412533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5337U true CN214125337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0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9541.5U Active CN21412533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5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25337U (zh) 一种应用于5g手机的超精密薄壁微三维结构件
CN203460075U (zh) 通用快速夹具
CN211388822U (zh) 一种可翻转夹具及具有其的电池组装设备
CN216504595U (zh) 一种显示屏加工用测试夹持装置
CN214602960U (zh) 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组装的压合装置
CN214618577U (zh) 一种可用于手机、相机摄影的多功能摄影支架
CN213827737U (zh) 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极耳加工的焊接设备
CN217164968U (zh) 一种手机中框斜喷渐变喷涂装置
CN217216648U (zh) 一种依靠手机自重收紧夹臂的手机支架
CN208257098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连接器取件机构
CN109333435A (zh) 一种用于手机组装的夹持装置
CN217316655U (zh) 一种Type-C双面回流焊接夹具
CN208438966U (zh) 一种可更换的建筑外墙装饰画
CN212782645U (zh) 一种便于开会的办公用展示装置
CN215258729U (zh) 一种液晶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CN218788266U (zh)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公告栏
CN217029559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定位销结构
CN213303496U (zh) 一种电子信息板的折叠式支撑装置
CN214900944U (zh) 手机投影仪
CN212966677U (zh) 一种经济学专业用多角度信息展示装置
CN210677171U (zh) 一种bosa光器件拆卸装置
CN212617261U (zh) 一种易拆卸式电脑显示器
CN213403083U (zh) 手机镜头固定夹具机
CN214866329U (zh) 一种能调节折弯半径的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12704667U (zh) 一种节能型铝合金门窗角码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