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2219U -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2219U
CN214112219U CN202022849824.XU CN202022849824U CN214112219U CN 214112219 U CN214112219 U CN 214112219U CN 202022849824 U CN202022849824 U CN 202022849824U CN 214112219 U CN214112219 U CN 214112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hielding plate
section bar
passeng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98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园园
巩凤龙
来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cheng mould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98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2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2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2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风道安装结构包括内顶板、风道上型材,风道上型材包括固设在内顶板上的横向安装边;风道安装结构还包括固设于风道上型材上的遮挡板,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定义风道上型材水平延伸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所述遮挡板的内端延伸至横向安装边、内顶板压接位置的内侧,以遮挡该压接位置。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而且其内端位于压接位置的内侧,能够将横向安装边与内顶板的压装位置进行遮挡,将压装位置隐藏起来,避免被乘客直视,由此来提升客车内部整体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风道是客车内饰中最长、最大的总成,布置在整个乘客区两侧,在乘客区占据非常大的面积,乘客特别容易感知,所以风道安装效果对整车内饰影响特别大。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包括风道下型材102、风道上型材104和风道板103,风道板103连在风道下型材102与风道上型材104之间。风道下型材102、风道上型材104均固定在车架101上,在车架101上还固定安装有内顶板105。
现有技术中,风道上型材104底部开口,在风道上型材104内安装有氛围灯106,氛围灯106发出朝下的灯光,在风道上型材104的开口处安装有透明的灯罩107。
现有技术中,风道上型材104采用自攻钉的方式固定在内顶板105上,具体地,风道上型材104包括横向安装边108,横向安装边108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内顶板105上。自攻钉间隔一定的距离布置,风道上型材104中打钉的位置会被向上拉,导致打钉位置处向上形成凹陷,而且内顶板105也会随之出现波浪变形,导致乘客区风道内顶板105与风道上型材104压接位置缝隙不均、压痕不一致,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上型材与内顶板连接处压痕不一致、美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风道安装结构的客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包括:
内顶板;
风道上型材,包括固设在内顶板上的横向安装边;
风道安装结构还包括:
遮挡板,遮挡板固设于风道上型材上,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
定义风道上型材水平延伸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所述遮挡板的内端延伸至横向安装边、内顶板压接位置的内侧,以遮挡该压接位置。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而且其内端位于压接位置的内侧,能够将横向安装边与内顶板的压装位置进行遮挡,将压装位置隐藏起来,避免被乘客直视,由此来提升客车内部整体的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遮挡板的内端具有倾斜延伸段,倾斜延伸段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有益效果是:设置倾斜延伸段之后,倾斜延伸段的内端与内顶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即使乘客站在距离压接位置较远处观看时也无法观察到。而且,设置倾斜延伸段之后,整体的美观性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倾斜延伸段为弧形段,弧形段的圆心位于弧形段的上方。
有益效果是:倾斜延伸段为弧形段,进一步提升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遮挡板整体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整体外低内高,能够保证乘客区有足够的高度,方便乘客站立。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风道上型材设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遮挡板卡装于风道上型材的该开口处;
所述遮挡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卡装在风道上型材上的卡钩。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卡装在风道上型材上,方便拆装,且下侧平整,提升了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包括:
车架,车架上固设有内顶板;
风道上型材,包括固设在内顶板上的横向安装边;
客车还包括:
遮挡板,遮挡板固设于风道上型材上,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
定义风道上型材水平延伸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所述遮挡板的内端延伸至横向安装边、内顶板压接位置的内侧,以遮挡该压接位置。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位于横向安装边的下方,而且其内端位于压接位置的内侧,能够将横向安装边与内顶板的压装位置进行遮挡,将压装位置隐藏起来,避免被乘客直视,由此来提升客车内部整体的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遮挡板的内端具有倾斜延伸段,倾斜延伸段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有益效果是:设置倾斜延伸段之后,倾斜延伸段的内端与内顶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即使乘客站在距离压接位置较远处观看时也无法观察到。而且,设置倾斜延伸段之后,整体的美观性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倾斜延伸段为弧形段,弧形段的圆心位于弧形段的上方。
有益效果是:倾斜延伸段为弧形段,进一步提升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遮挡板整体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整体外低内高,能够保证乘客区有足够的高度,方便乘客站立。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风道上型材设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遮挡板卡装于风道上型材的该开口处;
所述遮挡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卡装在风道上型材上的卡钩。
有益效果是:遮挡板卡装在风道上型材上,方便拆装,且下侧平整,提升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客车中风道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实施例1中风道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附图1中:101-车架;102-风道下型材;103-风道板;104-风道上型材;105-内顶板;
附图2中:104-风道上型材;105-内顶板;106-氛围灯;107-灯罩;108-横向安装边;
附图3中:200-车架;300-风道板;400-风道下型材;500-风道上型材;600-内顶板;
附图4中:500-风道上型材;501-竖边;502-横向安装边;600-内顶板;700-遮挡板;701-倾斜延伸段;702-卡钩;800-氛围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客车包括车体、动力单元,车体包括车架200,车架200的拐角位置处安装有风道下型材400、风道上型材500,风道下型材400和风道上型材500之间固定有风道板300,风道板300、风道下型材400、风道上型材500以及车架200一起形成风道。客车还包括固定在车架200上的内顶板600,内顶板600与风道上型材500相连。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进行描述,定义风道上型材500水平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风道上型材500包括横向安装边502,横向安装边502采用自攻钉安装在内顶板600上,但是实际装配时发现,横向安装边502中打钉的位置会被向上拉,固定后会出现打钉的位置向上凹,而且,内顶板600受力后也会形成波浪变形,导致横向安装边502与内顶板600压接位置缝隙不均、压痕不一致,美观性较差。
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在风道上型材500上另外安装有遮挡板700,具体地,风道上型材500底部开口,遮挡板700的上侧有卡钩702,遮挡板700卡装在风道上型材500的开口处。此处,遮挡板700整体上呈现外低内高的倾斜状态,遮挡板700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封闭风道上型材500底部的开口,另一部分位于横向安装边502和内顶板600的压接位置的下方,用来遮挡该压接位置,让压接位置隐藏到遮挡板700内,使之不易被观察,提升此处美观性。其中,遮挡板700的内端位于该压接位置的右侧,以保证遮挡效果。如图4所示,遮挡板700的内端有弧形的倾斜延伸段701,倾斜延伸段701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而且,弧形的倾斜延伸段701的圆心位于倾斜延伸段701的上方。
如图3和图4所示,一般地,客车内的氛围灯800也集成在风道处,具体地,风道上型材500包括远离风道板300的竖边501,氛围灯800安装在竖边501的远离风道板300的一侧,氛围灯800位于竖边501的内侧。倾斜延伸段701的右端与内顶板600配合形成了透光间隔,氛围灯800的灯光能够经该透光间隔射出。本实施例中,由图4可以看出,竖边501倾斜延伸,氛围灯800的灯光朝向为向上,氛围灯800的灯光经透光间隔向上射出,经内顶板600反射后进入乘客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遮挡板700不仅起到了遮挡压接位置、提升美观性的作用,还避免了氛围灯800向下直射进入乘客区,提升了乘客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风道上型材500、遮挡板700和内顶板600一起形成风道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具体实施例2:
实施例1中,遮挡板的上侧有卡钩,卡装在风道上型材的下侧开口处。本实施例中,遮挡板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风道上型材上,当然,为了提高美观性,可以在装配螺钉后用堵头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具体实施例3:
实施例1中,遮挡板完全封闭风道上型材的下侧开口。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氛围灯布置在风道上型材中,在遮挡板上开孔并安装灯罩。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在遮挡板与内顶板之间设置透光间隔,遮挡板的右端可以延伸到内顶板处并抵顶在内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具体实施例4:
实施例1中,遮挡板整体上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遮挡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水平延伸的部分,该部分用来封闭风道上型材的下侧开口,遮挡板还包括内端的倾斜延伸段,倾斜延伸段用来遮挡压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具体实施例5:
实施例1中,遮挡板内端的倾斜延伸段为弧形。本实施例中,遮挡板内端的倾斜延伸段为直段。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具体实施例6:
实施例1中,遮挡板内端有倾斜延伸段。本实施例中,遮挡板内端整体水平延伸,其内端位于压接位置内侧即可对压接位置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风道安装结构与上述客车各实施例中风道安装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包括:
内顶板(600);
风道上型材(500),包括固设在内顶板(600)上的横向安装边(502);
其特征在于:风道安装结构还包括:
遮挡板(700),遮挡板(700)固设于风道上型材(500)上,遮挡板(700)位于横向安装边(502)的下方;
定义风道上型材(500)水平延伸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所述遮挡板(700)的内端延伸至横向安装边(502)、内顶板(600)压接位置的内侧,以遮挡该压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700)的内端具有倾斜延伸段(701),倾斜延伸段(701)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段(701)为弧形段,弧形段的圆心位于弧形段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700)整体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的风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型材(500)设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遮挡板(700)卡装于风道上型材(500)的该开口处;
所述遮挡板(700)的上侧设有用于卡装在风道上型材(500)上的卡钩(702)。
6.一种客车,包括:
车架,车架上固设有内顶板(600);
风道上型材(500),包括固设在内顶板(600)上的横向安装边(502);
其特征在于:客车还包括:
遮挡板(700),遮挡板(700)固设于风道上型材(500)上,遮挡板(700)位于横向安装边(502)的下方;
定义风道上型材(500)水平延伸方向中朝向车内的方向为内方向,所述遮挡板(700)的内端延伸至横向安装边(502)、内顶板(600)压接位置的内侧,以遮挡该压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700)的内端具有倾斜延伸段(701),倾斜延伸段(701)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段(701)为弧形段,弧形段的圆心位于弧形段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700)整体自外向内且向上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型材(500)设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遮挡板(700)卡装于风道上型材(500)的该开口处;
所述遮挡板(700)的上侧设有用于卡装在风道上型材(500)上的卡钩(702)。
CN202022849824.X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Active CN214112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824.XU CN214112219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824.XU CN214112219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2219U true CN214112219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9824.XU Active CN214112219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2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12219U (zh) 一种客车及其风道安装结构
CN109305294B (zh) 船用窗斗及船舶
CN211468117U (zh) 安全可靠的公交车风道结构
CN208559519U (zh) 一种注塑侧围及汽车
CN214112402U (zh) 一种客车及其氛围灯安装结构
CN216042094U (zh) 一种蜂窝板快装主骨结构
CN211769657U (zh) 下沉式的密封性轿顶
CN216833433U (zh) 一种车辆车顶用漫反射灯型材
CN109109885B (zh) 轨道车辆车顶内装结构
CN214189544U (zh) 客车用整体式消音顶中内饰板及使用该顶中板的客车
CN108842950B (zh) 便于从室外更换灯具的幕墙结构
CN111071146B (zh) 一种车辆
CN209904492U (zh) 一种可隐藏螺钉的窗帘滑槽安装结构
CN219487149U (zh) 车门外水切组件及车门
CN202022078U (zh) 客车顶部风道
CN211468115U (zh) 一体式公交车风道铝型材
CN210622078U (zh) 竖向天花板及应用其的天花吊顶系统
CN218095804U (zh) 一种新型壁挂灯安装架
CN210792975U (zh) 一种后顶灯支架结构
CN217057302U (zh) 一种柜体的氛围灯结构
EP4296122A1 (en) Roof decoration structure, car roof structure, and vehicle using same
JP2019034649A (ja) キャンピングカー改造用キット及びこのキットを用いた改造方法
CN220351432U (zh) 一种电梯轿厢顶结构
CN211468114U (zh) 公交车风道用一体式铝型材
CN212890092U (zh) 一种汽车内门槛氛围灯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0 Factory No. 4, 366,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junction of 25th Street and Qihang Road,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Yucheng mould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Factory No. 4, 366,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junction of 25th Street and Qihang Road,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MOUL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