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5611U -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5611U
CN214105611U CN202022221422.5U CN202022221422U CN214105611U CN 214105611 U CN214105611 U CN 214105611U CN 202022221422 U CN202022221422 U CN 202022221422U CN 214105611 U CN214105611 U CN 214105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pipe
filter
mas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14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影
李成
陈平绪
丁超
吴立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14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5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5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5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包括送风组件、连接管组件及口罩,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气管、至少一个接头装置及至少一个过滤管,所述接头装置与所述过滤管间隔设置,所述口罩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所述过滤管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过滤管中设有过滤物。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分离式送风口罩,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滤芯材质和过滤管的长度及数量,完成对不同目标物的过滤,同时可以控制压差和滤效,且送风组件上无需设置过滤器,减小了送风组件的体积和重量,便于送风组件的携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解决口罩使用中会出现的憋闷现象,人们大多选用送风口罩来缓解憋闷气短的问题,但是一体式的送风口罩重量过大,佩戴时将会使得使用者面部及头部不适;分离式主动送风口罩存在成本高、重量大的缺点,同时,分离式主动送风口罩无法配合市场上的折叠口罩、杯型口罩使用,并且目前分离式主动送风口罩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对滤芯进行搭配,只能使用已经集成的滤盒或滤芯,无法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复杂的过滤需求。此外,现有的分离式主动送风口罩的连接管的长度基本固定,对于身材矮小的人,连接管过长,容易剐蹭到身边的物品,对于身材高大的人,连接管过短,无法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根据需求调整过滤芯材质和连接管长度的分离式送风口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该分离式送风口罩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滤芯材质和过滤管的长度及数量,完成对不同目标物的过滤,同时可以控制压差和滤效,且送风组件上无需设置过滤器,减小了送风组件的体积和重量,便于送风组件的携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包括送风组件、连接管组件及口罩,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气管、至少一个接头装置及至少一个过滤管,所述接头装置与所述过滤管间隔设置,所述口罩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所述过滤管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过滤管中设有过滤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头装置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前端设有用于与连接气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过滤管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定位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包括互相连通的导向槽及限位槽,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限定出夹角,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前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均设有若干防脱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口罩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中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送气腔,所述连接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的定位部设有贯穿所述定位部的第一排气管路,卡接部设有贯穿所述卡接部的第二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路互相连通并形成所述送气腔,所述卡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部的外径,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连接口,所述卡接部抵接在所述口罩的内表面,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口罩外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外壁设有进风口及与所述过滤管相连的出风口,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风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端相连,所述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板,若干所述导向板之间限定出供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用于与过滤管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形为圆柱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风组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送风组件的固定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送风组件的外壳上,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合口,所述开合口上设有互相配合的锁紧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式送风口罩,通过设置过滤管和接头装置,过滤管中设有过滤物,由此可以随意组合含有不同种类过滤物的过滤管以达到过滤的需求,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物的材质及填充度调控过滤管的压差和滤效,进一步地提高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时的舒适度,此外,过滤管可以通过接头装置与连接气管相连接,各个过滤管之间也可通过接头装置相连,从而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管和接头装置的数量使得连接管组件的长度适配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且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管中,避免了传统的送风口罩在风机中设置过滤装置造成风机体积大,重量大不便携带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的舒适性和适用的人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离式送风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罩,2、连接气管,3、接头装置,31、第一连接管,31a、第一连接部,31b、第一旋转部,31c、第三连接部,31d、限位凸起,31e、第一送风通道,31f、安装腔,32、第二连接管,32a、第四连接部,32b、第二旋转部,32c、第二连接部,32d、第二送风通道,32e、导向槽,32f、限位槽,321、限位滑槽,33、密封件,34、第一防脱凸起,35、第二防脱凸起,4、过滤管,5、送风组件,51、面板,52、底座,53、风机,54、电源,55、控制开关,56、连接部,57、导向板,58、固定带,6、连接件,61、卡接部,62、定位部,63、送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包括送风组件5、连接管组件及口罩1,连接管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气管2、至少一个接头装置3及至少一个过滤管4,接头装置3与过滤管4间隔设置,口罩1与连接气管2相连,过滤管4与送风组件5相连,过滤管4中设有过滤物。过滤物的外壁与过滤管4的内壁抵接。其中,过滤物为滤棉、熔喷布或滤棉和熔喷布的组合。可替代的,过滤物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过滤作用的材料。过滤管4内部加入滤棉可过滤大颗粒,过滤管4内部加入熔喷布可过滤小颗粒等。通过控制含过滤物的过滤管4的长度、填充的过滤物的紧密度、过滤物的材质等,可以控制过滤管4的压差和风速等。具体的,当需要多种过滤管4组合进行过滤或增加连接管组件的长度时,以三种过滤管为例,请参阅图1,由上至下依次标记过滤管4为第一过滤管、第二过滤管及第三过滤管,此时的连接顺序为连接气管2、接头装置3、第一过滤管、接头装置3、第二过滤管、接头装置3及第三过滤管,第三过滤管的一端与接头装置相连,第三过滤管的另一端与送风组件5相连,可替代的,还可以设置连接支管,第三过滤管的末端通过连接支管与送风组件5相连。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管4和接头装置3,过滤管4中设有过滤物,由此可以随意组合含有不同种类过滤物的过滤管4以达到过滤的需求,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物的材质及填充度调控过滤管4的压差和滤效,进一步地提高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时的舒适度,此外,过滤管4可以通过接头装置3与连接气管2相连接,各个过滤管4之间也可通过接头装置3相连,从而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管4和接头装置3的数量使得连接管组件的长度适配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且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管4中,避免了传统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在风机中设置过滤装置造成风机体积大,重量大不便携带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的舒适性和适用的人群范围。
进一步地,接头装置3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管31及第二连接管32,第一连接管31的前端设有用于与连接气管2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1a,第二连接管32的后端设有用于与过滤管4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2c,第一连接管31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32相连的第三连接部31c,第二连接管32的前端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31相连的第四连接部32a;第一连接管31内限定有沿第一连接管31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送风通道31e,第二连接管32内限定有沿第二连接管3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送风通道32d,当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相连时,第一送风通道31e与第二送风通道32d相连通,从而能实现送风的功能;第三连接部31c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31d,第四连接部32a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凸起31d配合定位的限位滑槽321,限位滑槽321包括互相连通的导向槽32e及限位槽32f,导向槽32e和限位槽32f之间限定出夹角,导向槽32e与第四连接部32a的前端相连通。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第一连接管31上设有与连接气管2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1a,第二连接管32上设有与过滤管4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2c,第一连接管31的第三连接部31c和第二连接管32的第四连接部32a相适配,第三连接部31c内部设有限位凸起31d,第四连接部32a上设有与限位凸起31d相适配的限位槽32f,限位滑槽321包括与第四连接部32a的前端相连通的导向槽32e,限位槽32f设置于导向槽32e的末端,限位槽32f与导向槽32e之间限定有夹角,第一连接管31的限位凸起31d自导向槽32e滑入,当限位凸起31d滑入限位槽32f时,即可完成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的连接和定位,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其他工具对连接气管2和过滤管4进行连接,操作方便。
优选的,接头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之间的密封件33,密封件33的一侧与第一旋转部31b的端面抵接,密封件33的另一侧与第二旋转部32b的端面抵接。通过设置密封件33,进一步地确保了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连接可靠,从而确保气管接头的气密性高,从而避免漏气,进一步地避免有害物质进入连接气管2和过滤管4,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优选的,导向槽32e为弧状滑槽,导向槽32e沿第四连接部32a的圆周方向延伸,限位槽32f设置在导向槽32e的末端,且与导向槽32e之间呈夹角设置。优选的,导向槽32e与限位槽32f之间的夹角为α,α≤90°。具体的,限位槽32f与导向槽32e之间限定有夹角α,第一连接管31的限位凸起31d自导向槽32e滑入,当限位凸起31d滑入限位槽32f时,即可完成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的连接和定位,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工具对连接气管2和过滤管4进行连接,操作方便;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夹角α,且α为锐角,从而限位槽32f为向第四连接部32a方向延伸,从而,当接头装置3的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相连接时,当限位凸起31d自导向槽32e滑入时,第一旋转部31b和第二旋转部32b将两者之间的密封件33压缩,当限位凸起31d反向滑入限位槽32f时,随着密封件33弹性复位,第一旋转部31b和第二旋转部32b之间距离增大,密封件33为将填满第一旋转部31b和第二旋转部32b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1d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凸起31d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部31c的内壁的左、右两侧。
具体的,其中一个导向槽32e沿第四连接部32a的圆周方向向上延伸,另一个导向槽32e沿第四连接部32a的圆周方向向下延伸,从而,当使用者需要将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相接时,只需将第三连接部31c和第四连接部32a插接,旋转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使得限位凸起31d自导向槽32e滑入,然后继续旋转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即可使得限位凸起31d沿导向槽32e滑入限位槽32f,从而完成对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的连接和固定。由此便于安装或更换过滤管4,从而确保在过滤管4中的过滤装置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且便于对各种过滤装置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31上设有第一旋转部31b,第一旋转部31b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1的中部,且第一旋转部31b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管31的外径,第二连接管32上设有第二旋转部32b,第二旋转部32b设置在第二连接管32的中部,且第二旋转部32b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管32的外径。由此便于使用者握持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从而便于使用者旋转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从而进一步地便于使用者完成多段连接气管2和过滤管4的连接和固定。
进一步地,可选的,为了增加摩擦力,进一步地便于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的连接,第一旋转部31b和第二旋转部32b的外壁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或凹槽或凸起和凹槽的组合。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31a和第二连接部32c的外壁均设有若干防脱凸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a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防脱凸起34,第二连接部32c的外壁设有第二防脱凸起35,从而确保连接气管2和过滤管4连接在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上后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口罩1上设有连接口(图中未示出),连接口中设有连接件6,连接件6中设有贯穿连接件6的送气腔63,连接管组件的一端与送风组件5相连,连接管组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6相连,送风组件5上设有用于固定送风组件5的固定件(图中未示出)。连接气管2通过连接件6与口罩1相连,从而便于连接气管2与口罩1的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件6,从而使用者可以对普通的口罩1进行改造,使得各种口罩1均能够与送风组件5配合使用,提高了送风组件5的适配性,此外,送风组件5上设有固定件,从而可以将送风组件5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胳膊等位置,从而降低了口罩1的重量,进一步地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4和图5,优选的,连接件6包括相连的定位部62及卡接部61,定位部62设有贯穿定位部62的第一排气管路,卡接部61设有贯穿卡接部62的第二排气管路,第一排气管路和第二排气管路互相连通并形成送气腔63,通过设置送气腔63,从而确保气体正常流通,进一步地保障口罩1内处于正压状态,使用者不会感受到憋闷气短的问题,卡接部61的外径大于定位部62的外径,定位部62穿过连接口,卡接部61抵接在口罩1的内表面,从而便于连接件6的安装和定位,定位部62位于口罩1外侧的一端与连接气管2相连,优选的,定位部62上设有第三防脱凸起,从而避免连接气管2在使用者活动时自定位部62上松脱。优选的,卡接部61与定位部62一体成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为中空钉。
请参阅图6,其中,送风组件5包括外壳,外壳内限定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外壁设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及与过滤管4相连的出风口,容纳腔内设有风机53,进风口与风机53的进口端相连,风机53的出口端与出风口相连,通过风机53完成对气体的运送,从而确保使用者在佩戴口罩1时不会感到憋闷气短。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面板51及底座52,风机53及电源54均设置在底座52内,面板51与底座52可拆卸相连,从而便于风机53及电源54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送风组件5的维护。
进一步地,风机53的出口端与出风口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板57,若干导向板57之间限定出供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风机53的出口端相连,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过设置导向板57,从而使得风机53的排风汇集后排出,且导向板57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壳损坏后颗粒进入风机53的出口端,进一步地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优选的,出风口上设有用于与过滤管4相连的连接部56,连接部56的外形为圆柱形,通过设置圆柱形的连接部56,从而便于连接气管2的安装和拆卸,优选的,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四防脱凸起,从而避免使用者在活动时,连接气管2自连接部上脱落。
其中,第一防脱凸起、第二防脱凸起、第三防脱凸起及第四防脱凸起的作用均为防止连接后的两个零部件脱落,从而确保固定可靠。
具体的,容纳腔内还设有用于给风机供电的电源54,电源54与风机53电连接,从而且确保风机53正常运转,优选的,电源54为锂电池,从而便于重复使用,节约能源且保护环境。
优选的,外壳上设有控制开关55,控制开关55与电源54电连接。由此可以控制风机的开启和关闭,节约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固定带58,固定带5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送风组件5的外壳上,固定带58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合口,开合口上设有互相配合的锁紧件,从而便于使用者穿戴送风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31c中设有安装腔31f,安装腔31f的内径大于第一送风通道31e的内径,安装腔31f的内径大致等于第四连接部32a的外径,且安装腔31f和第一送风通道31e之间形成台阶,从而便于第四连接部32a的插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其分离式送风口罩通过设置过滤管4和接头装置3,过滤管4中设有过滤物,由此可以随意组合含有不同种类过滤物的过滤管4以达到过滤的需求,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物的材质及填充度调控过滤管4的压差和滤效,进一步地提高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时的舒适度,此外,过滤管4可以通过接头装置3与连接气管2相连接,各个过滤管4之间也可通过接头装置3相连,从而可以通过调整过滤管4和接头装置3的数量使得连接管组件的长度适配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且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管4中,避免了传统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在风机中设置过滤装置造成风机体积大,重量大不便携带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分离式送风口罩使用的舒适性和适用的人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组件、连接管组件及口罩,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气管、至少一个接头装置及至少一个过滤管,所述接头装置与所述过滤管间隔设置,所述口罩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所述过滤管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过滤管中设有过滤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前端设有用于与连接气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过滤管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定位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包括互相连通的导向槽及限位槽,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限定出夹角,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前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均设有若干防脱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中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送气腔,所述连接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的定位部及卡接部,所述定位部设有贯穿所述定位部的第一排气管路,所述卡接部设有贯穿所述卡接部的第二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路互相连通并形成所述送气腔,所述卡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部的外径,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连接口,所述卡接部抵接在所述口罩的内表面,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口罩外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外壁设有进风口及与所述过滤管相连的出风口,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风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端相连,所述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若干导向板,若干所述导向板之间限定出供气体排出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用于与过滤管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形为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送风组件的固定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送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送风组件的外壳上,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合口,所述开合口上设有互相配合的锁紧件。
CN202022221422.5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Active CN214105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422.5U CN2141056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422.5U CN2141056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5611U true CN214105611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98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1422.5U Active CN2141056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5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5184B1 (en) Gas mask structure
US20210378326A1 (en) Mask apparatus
US20020017085A1 (en) Filter cartridge platform and filter cartridge for use on the platform
CN209807132U (zh) 可拆卸分离式电子烟
CN214105611U (zh) 一种分离式送风口罩
EP3919135A1 (en) Mask apparatus
CN108969921A (zh) 轻便呼吸过滤器
CN210602042U (zh) 香薰盒、加湿器、空气净化器
CN214713767U (zh) 一种湿化罐
JP3076433U (ja) 防毒マスク
CN214388568U (zh) 一种分离式主动送风口罩
CN211353913U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93465U (zh) 一种呼吸面罩用随身集液器
CN215876014U (zh) 便携式电动送风呼吸机
CN216821769U (zh) 电子烟的双气道双吸阻油芯分离结构
CN217854118U (zh) 湿化器和呼吸机
CN111888680A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场所的防尘口罩
CN117317665B (zh) 一种联合组装式双用连接器
CN113750382A (zh) 便携式电动送风呼吸机
CN214550707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新型防尘面罩
CN214286353U (zh) 一种口罩
CN219149065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13992429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367605B (zh) 一次性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
CN213720096U (zh) 一种滤气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