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5168U -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5168U
CN214105168U CN202022397107.8U CN202022397107U CN214105168U CN 214105168 U CN214105168 U CN 214105168U CN 202022397107 U CN202022397107 U CN 202022397107U CN 214105168 U CN214105168 U CN 214105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cover body
muscle
knocking
hamm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71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捷
曾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971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5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5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5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包括杆部和设置于杆部一端的锤体,锤体的一个端头上连接有与锤体同轴设置的叩背罩体,叩背罩体由柔性橡胶或医用硅胶材料制得,叩背罩体的凹腔朝向背离锤体的一面。本实用新型具有叩背和叩诊的双重功能,医务人员使用和携带都较为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叩背罩体或锤体另一端头不断的叩击局部的软组织和肌肉,可以不间断的对软组织和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间接恢复肌肉的“肌泵”功能,防止褥疮形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背景技术
目前,叩背排痰主要包括人工叩击和机械振动排痰两种:
第一,人工叩击法,病人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自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促进痰液排出。人工叩击的缺陷在于通过叩击者的手掌与患者的背部接触叩击中,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手掌会有疼痛或酸痛感,还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
第二,机械振动排痰法,包括体外振动排痰机、按摩器等。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原理,通过机械振动代替传统人工胸部叩击、震颤、定向挤推等手法以促进排痰的方法。方法是通过机械振动排痰机的叩击头在病人身体表面进行垂直方向叩击和震颤,以及水平方向的震颤、定向推挤,达到帮助气道分泌物松解,促进排出的治疗目的。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目前体外振动排痰机已在国内的大中型医院使用,如G2000型排痰机、海豚按摩器。但是,这种机械振动的排痰法所需的排痰机在使用时过于机械振动频率固定不适用与每个患者,且使用不够简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具有叩背和叩诊的双重功能,医务人员使用和携带都较为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叩背罩体或锤体另一端头不断的叩击局部的软组织和肌肉,可以不间断的对软组织和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间接恢复肌肉的“肌泵”功能,防止褥疮形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包括杆部和设置于杆部一端的锤体,锤体的一个端头上连接有与锤体同轴设置的叩背罩体,叩背罩体由柔性橡胶或医用硅胶材料制得,叩背罩体的凹腔朝向背离锤体的一面。
进一步地,锤体在远离叩背罩体的端头设置有柔性垫层。
进一步地,叩背罩体的凹腔边缘设置有柔性气垫圈。
进一步地,叩背罩体上与锤体连接的位置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与叩背罩体同轴的螺栓,锤体在与叩背罩体连接的端头设置有可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孔。
进一步地,杆部在远离锤体的端头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叩背和叩诊的双重功能,医务人员使用和携带都较为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叩背罩体或锤体另一端头不断的叩击局部的软组织和肌肉,可以不间断的对软组织和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间接恢复肌肉的“肌泵”功能,防止褥疮形成。
2)叩背罩体通过连接块、螺栓及锤体上的螺孔实现与锤体的可拆卸式连接,当医护人员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叩诊时,通过旋转叩背罩体将叩背罩体与锤体分离即可,拆装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新型翻身叩背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新型翻身叩背锤的叩背罩体和锤体拆解结构立体图;
其中:1、杆部;2、锤体;3、叩背罩体;4、柔性垫层;5、柔性气垫圈;6、连接块;7、螺栓;8、螺孔;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包括杆部1和设置于杆部1一端的锤体2,锤体2的一个端头上连接有与锤体2同轴设置的叩背罩体3,叩背罩体3由柔性橡胶或医用硅胶材料制得,叩背罩体3的凹腔朝向背离锤体2的一面。
在本实施例中,带有叩背罩体3的锤体2端头用于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叩背排痰,通过设置具有空腔叩背罩体3,使用时手持杆部1有节律的叩打胸背壁,利用叩背罩体3所具有的弹性且叩背罩体3内具有的空腔,对后背产生叩击,同时产生的负压,也可以促使较粘稠的痰痂脱落,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锤体2的另一端可用做叩诊锤,方便医生检查患者神经肌肉反射。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翻身叩背锤具有叩背和叩诊的双重功能,医务人员使用和携带都较为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采用叩背罩体3或锤体2另一端头不断的叩击局部的软组织和肌肉,可以不间断的对软组织和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间接恢复肌肉的“肌泵”功能,防止褥疮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翻身叩背锤可以由医护人员采用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叩背,也可以病人自己在床上对自己的后背进行不间断的叩击。
锤体2在远离叩背罩体3的端头设置有柔性垫层4,可以使锤体2端头在进行叩诊或者叩击软组织或肌肉过程中,硬质的锤体2端头不会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而是采用柔性垫层4与患者皮肤接触,不会因叩击过程中力度过大损伤患者皮肤、肌肉或组织,增大患者的舒适感。
叩背罩体3的凹腔边缘设置有柔性气垫圈5,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气垫圈5为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环形垫体,内腔中充有空气,通过柔性气垫圈5在叩背时与患者的皮肤接触面积大,而且柔性气垫圈5内的空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患者皮肤或组织无任何疼痛伤害,增加了患者接受治疗的舒适感。
本实施例中的叩背罩体3上与锤体2连接的位置固定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上设置有与叩背罩体3同轴的螺栓7,锤体2在与叩背罩体3连接的端头设置有可与螺栓7螺纹连接的螺孔8。叩背罩体3通过连接块6、螺栓7及锤体2上的螺孔8实现与锤体2的可拆卸式连接,当医护人员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叩诊时,通过旋转叩背罩体3将叩背罩体3与锤体2分离即可。
杆部1在远离锤体2的端头设置有把手9,便于医护人员或患者握住杆部1进行叩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叩背罩体3、柔性气垫圈5、柔性垫层4均采用具有柔性、弹性和耐磨的材料制得,如橡胶、医用硅胶等,制造成本低,且有韧劲,叩击时不会对软组织、肌肉或皮肤产生损害。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包括杆部(1)和设置于杆部(1)一端的锤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2)的一个端头上连接有与锤体(2)同轴设置的叩背罩体(3),所述叩背罩体(3)由柔性橡胶或医用硅胶材料制得,所述叩背罩体(3)的凹腔朝向背离锤体(2)的一面;锤体(2)在远离叩背罩体(3)的端头设置有柔性垫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翻身叩背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叩背罩体(3)的凹腔边缘设置有柔性气垫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翻身叩背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叩背罩体(3)上与锤体(2)连接的位置固定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设置有与叩背罩体(3)同轴的螺栓(7),所述锤体(2)在与叩背罩体(3)连接的端头设置有可与螺栓(7)螺纹连接的螺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翻身叩背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1)在远离锤体(2)的端头设置有把手(9)。
CN202022397107.8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Active CN214105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107.8U CN2141051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107.8U CN2141051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5168U true CN214105168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7107.8U Active CN2141051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5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1786U (zh) 一种颈椎辅助康复装置
CN203970754U (zh) 多功能气垫枕
CN214105168U (zh) 一种新型翻身叩背锤
CN101518475B (zh) 一种舌肌康复器
CN214761906U (zh) 一种护理用背部按摩护理床
CN108379037A (zh) 一种辅助瘫痪患者前后摆动病床
CN114392165A (zh) 一种新型医用拍痰器
CN201379674Y (zh) 一种舌肌康复器
CN203693868U (zh) 护理科用围颈
CN111759644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多功能牵引床
CN209316394U (zh) 一种辅助瘫痪患者前后摆动病床
CN203208326U (zh) 一种医疗保健枕头
CN202113310U (zh) 简易震颤排痰仪
CN211157217U (zh) 一种新型叩背器
CN206228584U (zh) 一种排痰拍背器
CN107595590A (zh) 叩背拍
CN206621444U (zh) 一种口腔护理包
CN211512236U (zh)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
CN214157976U (zh) 按摩排痰器
CN204840209U (zh) 一种扣背器
CN208492663U (zh) 叩背拍
CN2170095Y (zh) 多功能保健药锤
CN217118831U (zh) 俯卧位中西医治疗用异形枕
CN215689594U (zh) 一种骨外科用肩关节康复治疗装置
CN215230013U (zh) 一种医用中医针灸临床推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