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5161U - 筋膜枪 - Google Patents

筋膜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5161U
CN214105161U CN202022221943.0U CN202022221943U CN214105161U CN 214105161 U CN214105161 U CN 214105161U CN 202022221943 U CN202022221943 U CN 202022221943U CN 214105161 U CN214105161 U CN 21410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ing portion
tail
gu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19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陈智煜
李贵源
罗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19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5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枪,包括机身、按摩头、手柄;其中,按摩头设于机身的首部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手柄设于机身的一侧,用于方便用户手握在手柄上从而实现手持筋膜枪对用户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按摩的作用。手柄的自由部朝向与机身连接的连接部的方向上,其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形成限位斜面,从而使得手柄具有很好的限位作用,且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使得连接部所呈现的外形面也可以增大用户手握在连接部上时与连接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用户的手在手柄上朝向机身方向发生窜动;同时手柄的形态也符合人手握手柄时的形态,即用户的食指所围出的指圈较小手指围出的指圈大,使用户长期手握手柄时也不会产生酸累感。

Description

筋膜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枪。
背景技术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是一种软组织按摩工具,通过高频率冲击放松身体的软组织。筋膜枪是利用其内部特制的高速电机来带动“枪头”,产生高频的震动作用到肌肉深层,达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筋膜枪需要对人体进行足够时间的叩击作用,才能够达到舒缓按摩的效果,作用时间通常在10分钟以上。在此过程中,筋膜枪对人体的高频冲击会会通过手柄持续地反作用在握持手柄的手上,手柄与手之间的高频振动会使得手柄相对手发生窜动。若欲维持筋膜枪在手上的位置,用户需要施加更大的握持力将筋膜枪握紧。如此一来,用户长时间的大力握持加上高频冲击,极易产生疲累感,影响筋膜枪的使用体验,是筋膜枪在使用方面一直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筋膜枪,使得用户使用筋膜枪时的握持舒适度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筋膜枪,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包括首部、尾部及连接于所述首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机身主体;
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首部,用于向人体施加叩击作用;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自由部、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自由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手柄主体,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机身上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连接部用于人手握持,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使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形成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用于增加人手与所述手柄的贴合面积并阻碍人手向所述机身贴靠。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斜面呈内凹的弧面状且平滑过渡连接至所述机身。
进一步地,所述首部和所述尾部均凸出于所述手柄的外部边缘,所述限位斜面平滑过渡至所述尾部与所述按摩头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枪还包括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活塞,所述电机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手柄内,所述传动组件和活塞位于所述机身中,且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手柄一侧延伸以与所述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电机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活塞与所述按摩头连接;
所述电机组件的轴向相对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尾部偏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首部、所述机身主体及所述尾部的一侧,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机身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手柄的两侧。
进一步地,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弧形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首部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朝向所述首部延伸;且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所述手柄的中轴线的方向弯曲延伸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一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尾部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二弧形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尾部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朝向所述尾部延伸;且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所述手柄的中轴线的方向弯曲延伸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二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弯曲曲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弯曲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具有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机身具有相对设置的机身外侧面,所述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手柄外侧面,各所述机身外侧面与其对应的所述手柄外侧面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侧壁上或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手柄的一侧侧壁上靠近所述自由部的位置;或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自由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内壁面与所述机身的内壁面的过渡连接处呈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手柄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自由部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小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的变化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手柄朝向所述首部和所述尾部的两侧,所述自由部的斜率为tan1°至tan3°,所述连接部的斜率为tan8°至tan15°。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防滑垫,或所述手柄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筋膜枪,包括机身、按摩头、手柄、电机组件;其中,按摩头设于机身的首部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手柄设于机身的一侧,用于方便用户手握在手柄上从而实现手持筋膜枪对用户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按摩的作用。相关技术中,由于手柄呈直筒状,而用户手指的长度是不一的,因此用户手握手柄时的握持舒适度不佳;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手柄的自由部朝向与机身连接的连接部的方向上,其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机身与手柄的过渡连接处形成限位斜面,限位斜面用于增加用户的手与手柄的贴合面积并阻碍用户的手向机身移动,在同等的防窜动摩擦力下,所需用户的手的握持力有效减小,使得用户握持筋膜枪更省力;并且限位斜面在能够限制用户的手向机身窜动,能够有效地避免机身的底面对食指与拇指的侧面形成压迫,降低久持筋膜枪的疲劳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膜枪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后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一种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另一种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5为人体手部手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筋膜枪的手柄的斜率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筋膜枪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筋膜枪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身;11-首部;12-尾部;13-机身主体;14-机身外侧面;15-机身内腔;
2-按摩头;
3-手柄;31-自由部;32-连接部;33-手柄主体;34-手柄外侧面;35-充电孔;36-手柄内腔;
4-电机组件;
5-传动组件;
6-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筋膜枪,包括机身1、按摩头2、手柄3;其中,机身1包括首部11、尾部12及连接于首部11与尾部12之间的机身主体13,即机身1具有由首部11朝向尾部12的长度延伸方向,即图1中的x方向。按摩头2设于机身1的首部11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手柄3设于机身1的一侧(即如图1中手柄3设于机身1的下方),用于方便用户手握在手柄3上从而实现手持筋膜枪对用户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按摩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由于手柄呈直筒状,而用户手指的长度是不一的,因此用户手握手柄时的握持舒适度不佳;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手柄3的自由部31 朝向与机身1连接的连接部32的方向上(即由下至上的方向),其连接部 32的横截面积p逐渐增大(此处所在的横截面积指的是手柄3的外部轮廓所围合出的面积)以使得连接部32的外表面形成限位斜面m,限位斜面m用于增加用户的手与手柄3的贴合面积并阻碍用户的手向机身1移动,在同等的防窜动摩擦力下,所需用户的手的握持力有效减小,使得用户握持筋膜枪更省力;并且限位斜面m在能够限制用户的手向机身1窜动,能够有效地避免机身1的底面对食指与拇指的侧面形成压迫,降低久持筋膜枪的疲劳度。可以理解,横截面积p为沿垂直手柄3的自由部31朝向与机身1连接的连接部32的方向的平面的手柄3的横截面积。如图1所示,即由下至上的方向上,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p逐渐增大,能够有效防止用户的手在手柄3上朝向机身1方向发生窜动;同时手柄3的形态也符合人手握手柄时的形态,即用户的食指所围出的指圈较小手指围出的指圈大,使得用户长期手握手柄3时也不会产生酸累。
具体的,限位斜面m呈内凹的弧面状且平滑过渡连接至机身1。由于手柄3通过连接部32与机身1连接,通过将限位斜面m设置成弧面能够有效地消除连接部32与机身1之间、连接部32与手柄3之间因尺寸变化所产生的交接锐边,避免因为存在锐变导致铬手的问题。
更具体的,首部11和尾部12均凸出于手柄3的外部边缘,限位斜面m 平滑过渡至尾部12与按摩头2相对的一侧。即通过将首部11与尾部12均设置为凸出于手柄3的外部边缘,能够使得手柄3与机身1之间形成环绕的限位斜面m,进而在手柄3与机身1之间的过渡处形成环绕的限位斜面m以对用户的手进行全方位的限位作用,使得限位斜面m对用户的手的限位受力更均匀,进而使得防窜动效果更好。
此外,筋膜枪还包括电机组件4,至少部分的电机组件4设于手柄3中,以增加手柄3的配重,从而增大手柄3的惯性,使得手柄3的振动更小,进一步防止手柄3与手发生相对窜动;另外在直立手持手柄3时,重力更大的手柄3能够驱使限位斜面向手压贴,由此有效地避免了手向远离机身1一侧窜动,如此通过限位斜面m的设置与手柄3的重力分布设置结合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手在手柄3上的窜动,且降低了握持力度需求、避免了机身1对手指的压迫,使得用户手持手柄3时久持不累且手在手柄3上的握持高度稳定。
具体的,电机组件4可以选用有刷电机或无刷电机,其具体尺寸型号可以依据实际按摩力度需求选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筋膜枪还包括传动组件5和活塞6,传动组件5和活塞6位于机身1中,且传动组件5向靠近手柄3一侧延伸以与电机组件4连接,电机组件4通过传动组件5驱动活塞6做往复直线运动,活塞6与按摩头2连接;电机组件 4的轴向相对手柄3的延伸方向朝向尾部12偏转。由此,使得手柄3的重力朝向尾部12偏转,使得手柄3产生了向手掌的压贴力,从而使得握持更省力。此外,由于活塞6的轴线与电机组件4的轴线垂直,因而使得活塞6的轴线与手柄3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如此在使用筋膜枪时能够减小手腕的弯曲度,降低长期握持的疲劳度。
如图1所示,首部11、尾部12以及机身主体13一体成型成外表面较为圆滑的机身1,使得机身1整体呈现光滑的3D曲面,避免机身1上存在死角,从而不便清洁的问题。即,本实施例的筋膜枪的外形整体圆滑,可以方便清洁且清洁也较为省力。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1、图2中,首部11即为机身主体11的左边部分,尾部12即为机身主体13的右边部分,按摩头2设于机身1的左边且与位于机身主体13的左边的首部11之间连接。同理,自由部31、连接部32以及手柄主体33一体成型成外表面较为圆滑的手柄3,使得手柄3整体呈现光滑的3D曲面。
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手柄3与机身1的分界线为A,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身1与手柄的连接部分为平滑过渡,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只能做大致区分,该分界线A仅是为了能更清楚的理解本方案而示意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分界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手柄3具有自由部31、连接部32及连接于自由部31与连接部32之间的手柄主体33,即方便用户手持的部位为手柄主体33,而用于与机身主体13连接的部分定义为连接部32,连接部32具体可以与机身主体13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连接部32与至少部分的机身主体13 之间一体成型以节省加工工艺,使得整个筋膜枪自横截面较小的手柄3逐渐平滑无死角地过渡到外形轮廓较大的机身1,从而使得筋膜枪整体外形更加平滑无死角,更加安全且易清洁。而手柄3远离机身主体13的一端定义为自由部31,即如图1所示,手柄主体33的上端为连接部32,下端为自由部31。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相关技术中的手柄3为直筒状,即手柄3由自由部31 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的横截面一致,这种设计会导致用户手握手柄3所造成的酸累感,因为用户的五个手指的长度不同,比如,食指围成的指圈与小手指围出的指圈的圈径是不一的,而设置手柄3的横截面一致,就会导致食指可能可以圈住手柄而小手指可能就无法完全圈住手柄,因此,会导致用户手握手柄导致的酸累感。因此,为了符合人体手握拳时的形态,使得用户手握手柄的舒适感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手柄3设置为由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 32的方向上(即由下至上的方向),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p逐渐增大,具体的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增幅变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1、图4-2所示,手柄3具有手柄内腔36,机身1具有机身内腔15,手柄内腔36与机身内腔15连通;传动组件5位于机身内腔15内且沿尾部12朝向首部11的方向延伸;部分电机组件4的位于机身内腔 15内,且剩余部分电机组件4位于手柄内腔36内,从而用于使得手柄内腔 36与机身内腔15连通用于放置电机组件4及传动组件5。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电机组件4设于手柄内腔36内,且由于形成手柄内腔36的手柄3的部分壳体由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增大,使得位于手柄内腔36内的电机组件4在高频振动时,电机组件4距离手柄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减弱电机组件4产生的高频振动向手柄3传递的振动力,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更小的力来轻松握持手柄3。
具体的,手柄3设置为由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即由下至上的方向),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p逐渐增大,能够有效防止用户的手在手柄上朝向机身方向发生窜动;且电机组件4设于手柄3内,且手柄3的自由部31朝向与机身1连接的连接部32的方向上,其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位于手柄3内的电机组件4在高频振动时,电机组件4距离手柄 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减弱电机组件4产生的高频振动向手柄3 传递的振动力,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更小的力来轻松握持手柄3,即避免因电机组件4产生的振动大量传递到手柄上3,使得用户需要较大力气长期手握手柄3进而使得用户手握手柄3时会产生酸累感,导致用户使用筋膜枪时的握持舒适度不好。
如图1所示,连接部32与机身1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即如图1中所示,手柄3与首部11之间成圆滑过渡,且手柄3与尾部12之间也呈圆滑过渡,并且整个手柄3与机身1的连接处均呈圆滑过渡,即机身1还可以设置为与手柄3之机身1自身、手柄3自身均呈圆滑曲面,从而使得筋膜枪的外部轮廓更为圆滑,进而使得整个筋膜枪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使得用户可以在机身1的轴向可以观察到较为直观立体的筋膜枪外形,不需要翻转筋膜枪就可以方便用户观察清楚筋膜枪。筋膜枪的外部轮廓更为圆滑,也可以使得用户手握在手柄3上任意位置处时均具有较为舒适的体验。另外,由于连接部 32与机身1之间形成圆滑过渡,使得筋膜枪放置在类似桌面等的支撑面上时,筋膜枪与桌面等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筋膜枪的耐脏性较好。
如图1、图2所示,连接部32连接于首部11、机身主体13及尾部12 的一侧,自首部11朝向尾部12的方向上,机身1的两端均突出于手柄3的两侧,从而使得机身1可以对用户的手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如图1中的x方向,由于机身1的两端均突出于手柄3,那么就会在机身1与手柄3的过渡连接处形成限位面,具体为机身1与连接部32之间形成限位面,从而通过该限位面对用户的手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用户手握在手柄3上时在手柄3上来回窜动以影响用户手握手柄3的手握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上文所述,机身1的两端均突出于手柄3的目的在于与手柄3之间形成台阶面进而对用户手起到限位作用,因此,对于机身1的两端具体突出于手柄3的突出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只要满足上述作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自首部11朝向尾部12的方向上,连接部32靠近首部11的部分外壁面与机身1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弧形结构S1,以使得连接部32靠近首部11的部分外壁面与首部11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从而使得首部11与连接部32之间的过渡较为圆滑,使得连接部32与首部11之间的过渡连接面较为光滑。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连接部32靠近首部11的部分外壁面朝向首部11延伸;且自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连接部32靠近首部11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手柄3的中轴线y的方向弯曲延伸,即连接部32 的外壁面朝左上方延伸以形成部分第一弧形结构S1,即第一弧形结构S1为外扩弧形,手柄3靠近机身1的端部呈弧形外扩,以使得连接部32与首部 11之间的弧形过渡更为平滑,使得用户手握在手柄3上具有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自首部11朝向尾部12的方向上,连接部32靠近尾部12的部分外壁面与尾部12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二弧形结构 S2,以使得连接部32靠近尾部12的部分外壁面与尾部12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从而使得尾部12与连接部32之间的过渡较为圆滑,使得连接部32 与尾部12之间的连接面较为光滑。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连接部32靠近尾部12的部分外壁面朝向尾部12延伸;且自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连接部32靠近尾部12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手柄3的中轴线y的方向弯曲延伸以形成部分第二弧形结构S2,即连接部32的外壁面朝右上方延伸以形成部分第二弧形结构 S2,即第二弧形结构S2为外扩弧形,手柄3靠近机身1的端部呈弧形外扩,以使得连接部32与尾部12之间的弧形过渡更为平滑,使得用户手握在手柄 3上具有更好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结构的S1弯曲曲率大于或等于第二弧形结构S2的弯曲曲率,即首部11的弧形过渡弯曲程度较大,而尾部12的弧形过渡弯曲较小,使得首部11相比于尾部12弯曲延伸至预设角度位置时对应的弧长较短,因此首部11相比于尾部12突出于机身1的距离更短,从而间接可以减小首部11伸出于机身1的长度,以减小力臂,使得用户手持手柄3时更为稳定。具体的,第一弧形结构的S1弯曲曲率可以等于第二弧形结构S2的弯曲曲率,以使得整个筋膜枪的首部11尾部 12分别与手柄3的过渡连接较为对称,以使得整个筋膜枪线条更为流畅;或者,第一弧形结构的S1弯曲曲率大于第二弧形结构S2的弯曲曲率,具体的弯曲曲率的差值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机身1具有自首部11朝向尾部12的长度延伸方向(可参考图1中的x方向)以及垂直于长度延伸方向x的宽度方向d;沿宽度方向d上,机身1具有相对设置的机身外侧面14,手柄3具有相对设置的手柄外侧面34,各机身外侧面14与其对应的手柄外侧面34之间平滑过渡,即如图3所示,机身外侧面14与手柄外侧面34之间的过渡区域大致呈平面,即手柄3的侧面与机身1的侧面大体相平,从而在将筋膜枪放置在如桌面等的支撑面上时,由于一般支撑面均呈平面,筋膜枪与桌面等的支撑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筋膜枪在支撑面上的放置更为稳定,防止发生不稳导致掉落等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手柄3上设置有充电孔35,充电孔35 设于手柄3靠近按摩头2的一侧侧壁上或手柄3远离按摩头2的一侧侧壁上,即如图2所示,在筋膜枪处于该放置状态时,充电孔35可以位于手柄3的左侧侧壁上,或者充电孔35位于手柄3的右侧侧壁上,因为手柄3在宽度方向 (如图3时的位置状态)d的侧面用于放置时与支撑面接触,而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上的手柄3的两侧不会与支撑面之间发生接触,因此不管将充电孔35设于手柄3的左侧侧壁上还是设置在手柄3的右侧侧壁上均不会发生稳定放置筋膜枪时支撑面遮盖充电孔35从而影响充电操作的问题。具体的充电孔35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电孔35还可以设置在自由部31远离连接部32的一端端面上,或者将充电孔35设置在手柄主体33的一侧侧壁上时尽量靠近自由部31设置,以防止用户手握筋膜枪的同时握住了充电孔35,导致汗渍进入充电孔35,充电孔35容易失效、滋生细菌、发霉。
进一步地,如图4-1、图4-2所示,手柄3的内壁面与机身1的内壁面的过渡连接处呈平滑过渡,使得手柄3与机身1不会因为内壁面的形状不平滑导致连接过渡处形成凸起或者台阶,使得电机组件4与传动组件5之间不允许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如图2、图4-1、图4-2、图5所示,上文所述,连接部32 与机身1之间圆滑过渡连接,且连接部32或者是手柄3靠近机身1的部分手柄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适用用户手指长度,提高握持舒适度;进一步地,除了靠近机身1的部分手柄3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外,还可以设置自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整个手柄3的横截面积均呈连续性地逐渐增大,使得用户手握在手柄3上的任意位置处时均可以防止手握时的不适感。如图5所示,图5示意了用户手握手柄3的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设置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手柄3可以方便用户手握,从而提高手握手柄3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自自由部31朝向连接部32的方向上,自由部31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小于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即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的变化更快,自由部31的变化速率小于连接部32的变化速率,一方面保证手柄3 到机身1之间呈平滑过渡,从而对用户的手的虎口处形成有效的限位防止用户的手在手柄3上来回窜位,因而将连接部32的斜率设置的比较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手柄3整体的斜率变化较大,导致手柄3的自由端31横截面较小,不利于握持,同时使得手柄3中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不利于筋膜枪的紧凑化设计。
如图6所示,在手柄3朝向首部11和尾部12的两侧,自由部31的斜率为tan1°至tan3°,连接部32的斜率为tan8°至tan15°,即自由部31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小于连接部32的横截面的变化率。具体的,此处对于连接部 32的斜率解释为:由于连接部32的外轮廓为弧形变化,因此连接部32的斜率为弧形的连接部32分别与手柄主体33相连的端点以及与机身1相连的端点之间的连线相对手柄3中分线的倾斜斜率。具体的,自由部31的斜率可以为如图6所示为tan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由部31的斜率也可以为tan2°,或者tan3°。连接部32的斜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tan11°;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的斜率可以为tan8°,或者tan10°或者tan15°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不部做具体限定。补充说明的是,为使得用户手握手柄3时不会因为手柄3与用户手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从而发生相对滑落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手柄3可以在其外周套设防滑垫来增大手柄 3与用户手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防止滑落的问题。另外,除了设置防滑垫来增大摩擦力之外,也可以在手柄3的外周面上设置防滑纹路、防滑凸起等,也可以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具体的,手柄3与防滑纹路或者防滑凸起的形成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以节省加工工艺。防滑垫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等。机身1以及手柄3 均可以采用塑料或者合金等制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筋膜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筋膜枪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筋膜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包括首部、尾部及连接于所述首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机身主体;
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首部,用于向人体施加叩击作用;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自由部、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自由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手柄主体,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机身上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连接部用于人手握持,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使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形成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用于增加人手与所述手柄的贴合面积并阻碍人手向所述机身贴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斜面呈内凹的弧面状且平滑过渡连接至所述机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部和所述尾部均凸出于所述手柄的外部边缘,所述限位斜面平滑过渡至所述尾部与所述按摩头相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机身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手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弧形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首部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朝向所述首部延伸;且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所述手柄的中轴线的方向弯曲延伸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一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尾部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二弧形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尾部的过渡连接处圆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朝向所述尾部延伸;且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尾部的部分外壁面朝远离所述手柄的中轴线的方向弯曲延伸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二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首部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机身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弯曲曲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弯曲曲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具有自所述首部朝向所述尾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机身具有相对设置的机身外侧面,所述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手柄外侧面,各所述机身外侧面与其对应的所述手柄外侧面之间平滑过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侧壁上或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手柄的一侧侧壁上靠近所述自由部的位置;或所述充电孔设于所述自由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内壁面与所述机身的内壁面的过渡连接处呈平滑过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手柄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自由部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小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的变化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朝向所述首部和所述尾部的两侧,所述自由部的斜率为tan1°至tan3°,所述连接部的斜率为tan8°至tan15°。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防滑垫,或所述手柄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CN202022221943.0U 2020-09-30 2020-09-30 筋膜枪 Active CN21410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943.0U CN214105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筋膜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943.0U CN214105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筋膜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5161U true CN214105161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97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1943.0U Active CN214105161U (zh) 2020-09-30 2020-09-30 筋膜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5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1238B (zh) 一种手握式肌肉按摩器及其按摩散热方法
AU2010219530B2 (en) Hand grip and device comprising a hand grip
CN112137870A (zh) 筋膜枪
CN214105161U (zh) 筋膜枪
CN112870049A (zh) 颈部按摩仪及其按摩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4105160U (zh) 筋膜枪
CN214105162U (zh) 筋膜枪
CN214596461U (zh) 一种可弯转按摩棒
CN214049671U (zh) 筋膜枪
CN213373631U (zh) 一种震动式筋骨按摩器
US20110190808A1 (en) Massage Assisting Tool
CN219646195U (zh) 一种双面按摩刷
CN218220274U (zh) 输液针及其手柄
CN214105165U (zh) 筋膜枪
CN217489237U (zh) 筋膜枪
CN112089616A (zh) 筋膜枪
CN21382243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9022160U (zh) 一种肩颈推揉按摩器
CN209940949U (zh) 一种机能皂
CN211244465U (zh) 多功能按摩辊
CN216962986U (zh) 筋膜枪
CN211835281U (zh) 一种手持式脊椎按摩器
CN217245485U (zh) 一种多层壳体结构的按摩棒
CN214285818U (zh) 一体式铝合金外壳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柄且小巧的筋膜枪
CN211097029U (zh) 颈部按摩器及其手柄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