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1405U -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1405U
CN214091405U CN202021954000.2U CN202021954000U CN214091405U CN 214091405 U CN214091405 U CN 214091405U CN 202021954000 U CN202021954000 U CN 202021954000U CN 214091405 U CN214091405 U CN 214091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locking
lock
bolt
lo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40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均霭
张蕊
杨永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Wei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Wei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Wei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Wei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540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1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1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1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该锁芯设置有锁壳和前锁胆,前锁胆插装在锁壳上,前锁胆设置有电机、驱动块、驱动块复位装置、锁闭阻栓和锁闭栓,驱动块的第一端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驱动块的第二端与锁闭阻栓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块复位装置与驱动块配合设置,锁闭阻栓的周壁上设置有与锁闭栓对应设置的锁闭栓容纳孔,锁壳设置有锁闭栓卡槽,锁闭栓卡槽有与锁闭栓配合设置;前锁胆还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驱动块和锁闭阻栓同轴设置。该智能锁应用该锁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无源智能锁芯工作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智能锁芯,还涉及应用该无源智能锁芯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目前在锁业中发展最快的智能锁,指纹、刷卡、密码等电子开锁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使用上的便利,减少了使用有源钥匙开锁的麻烦。
公开号为CN11086371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源智能锁芯,该智能锁芯的前锁胆设置有控制电路板、马达、驱动块、驱动块复位装置、锁闭阻栓和锁闭栓,可通过控制电路板驱动马达,马达通过驱动块带动锁闭阻栓转动,使得锁闭栓容纳孔可容纳锁闭栓,从而可进行开锁操作,且通过驱动块复位装置可带动驱动块,从而带动锁闭阻栓转动,使得锁闭栓容纳孔偏离锁闭栓正对位置,锁闭栓容纳孔在闭锁时不再容纳锁闭栓。
但是,该方案中,马达仅放置在马达安装位,缺少固定,电机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位移,从而导致锁芯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的无源智能锁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的智能锁。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源智能锁芯设置有锁壳和前锁胆,前锁胆插装在锁壳上,前锁胆设置有电机、驱动块、驱动块复位装置、锁闭阻栓和锁闭栓,驱动块的第一端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驱动块的第二端与锁闭阻栓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块复位装置与驱动块配合设置,锁闭阻栓的周壁上设置有与锁闭栓对应设置的锁闭栓容纳孔,锁壳设置有锁闭栓卡槽,锁闭栓卡槽有与锁闭栓配合设置;前锁胆还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驱动块和锁闭阻栓同轴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无源智能锁芯通过在前锁胆上设置电机支架,用以夹紧电机,使得电机在工作时不易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无源智能锁芯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且电机、驱动块和锁闭阻栓同轴设置,可保障电机驱动锁闭阻栓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方案中,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可拆卸安装;电机支架可拆卸安装在前锁胆座上。
由此可见,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可拆卸安装,电机支架可拆卸安装在前锁胆座上,可便于锁芯的拆装。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设置有电机安装孔,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孔内。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电机安装孔,可便于电机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还设置有锁闭阻栓安装孔,锁闭阻栓安装孔与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锁闭阻栓转动式安装在锁闭阻栓安装孔内。
由此可见,锁闭阻栓安装孔与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可便于电机与锁闭阻栓的安装对位,减少调试。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还设置有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驱动块容纳槽位于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之间。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可便于观测驱动复位装置与驱动块的对位安装。
进一步的方案中,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可拆卸安装;电机支架设置在前锁胆盖上。
由此可见,将电机支架设置在前锁胆盖上,可便于零部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设置有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孔内;电机支架还设置有锁闭阻栓安装孔,锁闭阻栓安装孔与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锁闭阻栓转动式安装在锁闭阻栓安装孔内。
由此可见,锁闭阻栓安装孔与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可便于电机与锁闭阻栓的安装对位,减少调试。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还设置有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驱动块容纳槽位于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之间。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可便于观测驱动复位装置与驱动块的对位安装。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机支架与前锁胆盖一体成型。
由此可见,电机支架与前锁胆盖一体成型,可提高电机支架的稳定性,同时节省安装的麻烦。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包括无源智能锁芯和有源钥匙,有源钥匙与无源智能锁芯可插拔设置;无源智能锁芯应用上述的无源智能锁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无源智能锁芯通过在前锁胆上设置电机支架,用以夹紧电机,使得电机在工作时不易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无源智能锁芯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前锁胆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前锁胆座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前锁胆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电机支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电机、驱动块、驱动块复位装置、锁闭阻栓和锁闭栓的结构安装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块复位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块复位装置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块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锁闭阻栓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推块与锁胆连接组件的结构安装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锁胆连接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后锁胆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拨头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有源钥匙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有源钥匙的结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二实施例中前锁胆的结构分解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二实施例中电机、驱动块、锁闭阻栓与电机支架的结构安装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二实施例中电机支架的结构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三实施例中前锁胆的结构分解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三实施例中前锁胆的结构剖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三实施例中电机、驱动块、锁闭阻栓与电机支架的结构安装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第三实施例中前锁胆盖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锁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包括无源智能锁芯1和有源钥匙2,有源钥匙2与无源智能锁芯1可插拔设置,有源钥匙2向无源智能锁芯1的电路模块提供电源。
参见图2和图3,无源智能锁芯1包括锁壳3、前锁胆4、拨头5、锁胆连接组件6和后锁胆7,前锁胆4插装在锁壳3的前锁胆孔31内,拨头5设置在锁壳3的拨头槽32,后锁胆7插装在锁壳3的后锁胆孔33内。拨头5与后锁胆7配合连接,后锁胆7通过锁胆连接组件6与前锁胆4配合连接,后锁胆7带动拨头5转动。
参见图4,前锁胆4包括前锁胆座41、前锁胆盖42、控制电路板43、电机44、驱动块45、驱动块复位装置46、锁闭阻栓47、锁闭栓48(见图3)和电机支架49。前锁胆座41和前锁胆盖42可拆卸安装,本实施例中,前锁胆座41和前锁胆盖42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由图3可知,锁壳3还设置有锁闭栓卡槽34,锁闭栓卡槽34有与锁闭栓48配合设置,锁闭栓48在闭锁时可插入锁闭栓卡槽34。
参见图5和图6,前锁胆座41设置有钥匙孔411、电路板腔412、支架安装孔413、复位安装腔414和锁闭阻栓槽415,电路板腔412、支架安装孔413、复位安装腔414和锁闭阻栓槽415沿钥匙孔411开口朝内延伸的方向上依次设置。钥匙孔411沿前锁胆座41的长度方向贯穿锁胆41。控制电路板43安装在电路板腔412内。驱动块复位装置46安装在复位安装腔414内,复位安装腔414与钥匙孔411相通设置,锁闭阻栓47安装在锁闭阻栓槽415。前锁胆座41还设置有锁闭栓孔416,锁闭栓孔416由锁闭阻栓槽415的底部向前锁胆座41的外周壁延伸,锁闭栓48插装在锁闭栓孔416内。
电机支架49可拆卸安装在前锁胆座41上,电机44安装在电机支架49上。电机44、驱动块45和锁闭阻栓47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电机支架49设置有固定孔491和电机安装孔492,固定孔491通过螺丝与支架安装孔413可拆卸连接,电机44安装在电机安装孔492内。
前锁胆座41还设置有导电探针孔417,导电探针孔417与钥匙孔411相通设置。参见图8,控制电路板43设置有导电探针431和锁芯控制芯片(未示出),导电探针431与锁芯控制芯片电连接,导电探针431插装在导电探针孔417内,导电探针431的一部分伸入钥匙孔411内,导电探针431用于与有源钥匙2进行电触接,可用于进行导电以及通信,导电探针431的数量可根据控制电路板43中控制电路与有源钥匙2的通信方式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导电探针431的数量为三个。
由图8可知,电机44与控制电路板43的锁芯控制芯片电连接,驱动块45的第一端安装在电机44的转轴上,驱动块45的第二端与锁闭阻栓47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块复位装置46与驱动块45配合设置。电机44用于开锁时带动驱动块45转动,驱动块45带动锁闭阻栓47转动,驱动块复位装置46用于闭锁时推动驱动块45转动进行复位。
参见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驱动块复位装置46包括静复位片461、动复位片462和弹簧件463,静复位片461设置有第一弹簧孔4611,动复位片462设置有第二弹簧孔4621,第一弹簧孔4611和第二弹簧孔4621配合形成安装弹簧件463的弹簧孔。在弹簧件463的伸缩方向上,静复位片461的长度大于动复位片462的长度。动复位片462还设置有第一凸块4622和第二凸块4623,第一凸块4622和第二凸块4623分别位于动复位片462相背的两侧。第一凸块4622与驱动块45抵接,第二凸块4623的一部分伸入钥匙孔411。
参见图11,驱动块45设置有第一斜面451,第一斜面451与第一凸块4622抵接。驱动块45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安装孔452,电机44的转轴过盈配合插装在安装孔452内。
参见图12,锁闭阻栓47的周壁上设置有与锁闭栓48对应设置的锁闭栓容纳槽471,锁闭栓容纳槽471在开锁时可容纳锁闭栓48的一部分。锁闭阻栓47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槽472,驱动块45的第二端与卡槽472卡合。锁闭阻栓47还设置限位凸块473,限位凸块473位于锁闭阻栓47的第二端,锁闭阻栓47的第二端与锁闭阻栓47的第一端相背设置。由图5可知,前锁胆座41还设置有限位槽419,限位凸块473与限位槽419配合设置,可限制锁闭阻栓47转动的角度。
为了便于锁闭栓48插入锁闭栓容纳槽471,锁闭栓容纳槽471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锁闭栓48插入锁闭栓容纳槽471的一端设置有半球面。本实施例中,由图8可知,锁闭栓48包括弹簧481和栓体482,弹簧481套装在栓体482上。栓体482背离锁闭阻栓47的一端设置有半球面,可减小前锁胆转动时的机械摩擦。在开锁时,栓体482向压缩弹簧481的方向运动,在闭锁时,栓体482在弹簧481弹力作用下向锁闭栓卡槽34运动。
由图3可知,钥匙孔411靠近拨头5的一端设置推块9,推块9在钥匙孔411内滑动设置。参见图13,推块9设置有限位部91和避位槽92,限位部91位于推块9靠近锁胆连接组件6的一端,避位槽92的开口朝向锁闭栓48。
参见图14,锁胆连接组件6包括前拨仔61、后拨仔62、顶柱63、顶柱弹簧64和后拨仔弹簧65,后拨仔62、顶柱63、顶柱弹簧64和后拨仔弹簧65均安装在后锁胆7的连接件腔71(见图16)内。由图5可知,前锁胆座41靠近拨头5的一端设置有前导向卡槽419,前拨仔61的第一端611设置有前锁胆卡块613,前锁胆卡块613卡接在前导向卡槽419内。前拨仔61的第一端611还与推块9抵接,后拨仔62靠近前拨仔61的一端设置有后导向卡槽621,前拨仔61的第二端612与后导向卡槽621配合。后拨仔62设置有与后导向卡槽621相通的顶柱通孔622,顶柱63安装在顶柱通孔622内,顶柱63的第一端631与前拨仔61的第二端632抵接,顶柱63的第二端632与顶柱弹簧64的第一端641抵接,顶柱弹簧64的第二端642与连接件腔71的内壁抵接。顶柱63的第二端632设置有固定柱633,顶柱弹簧64套装在顶柱弹簧64上。后拨仔弹簧65的第一端651与后拨仔62的第二端624抵接,后拨仔弹簧65的第二端652与连接件腔71的内壁抵接。
参见图15,后锁胆7靠近拨头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卡槽72,后拨仔62的外周壁设置有连接卡块623,连接卡块623卡接在连接件卡槽72内。
由图2和图3还可知,无源智能锁芯1还包括后旋钮8,后旋钮8可拆卸安装在后锁胆7背离拨头5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后旋钮8设置有插孔81,后锁胆7背离拨头5的一端设置有插柱73,插柱73插装在插孔81内,插柱73和插孔81通过螺栓82可拆卸固定。
参见图16,拨头5靠近后锁胆7的一侧设置有后锁胆容纳槽51,后锁胆7插入后锁胆容纳槽51。后锁胆容纳槽51内设置有锁胆卡块52,锁胆卡块52与连接件卡槽72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在工作状态时,若插入有源钥匙2推动推块9,推块9向后锁胆7方向移动时,推块9推动前拨仔61,使得前拨仔61的第二端612与后拨仔62的后导向卡槽621卡接,同时,由于连接卡块623卡接在连接件卡槽72内,从而使得前锁胆4与后锁胆7连接,此时可通过前锁胆4带动后锁胆7转动,从而带动拨头5转动。若拔出钥匙2时,推块9向远离后锁胆7的方向移动时,顶柱63在顶柱弹簧64的作用力下推动前拨仔61,使前拨仔61的第二端612退出后拨仔62的后导向卡槽621,从而使得前锁胆4与后锁胆7断开连接,此时,仅可通过后锁胆7带动拨头5转动。此外,由于后锁胆7开锁过程中需要旋转,可能会导致前拨仔61的第二端与后拨仔62的后导向卡槽621错位,使得前拨仔61的第二端不能插入后导向卡槽621,从而导致插入钥匙时无法推动推块9,造成钥匙无法完全插入而无法开锁的情况,因此,设置后拨仔弹簧65,可使得在前拨仔61的第二端与后拨仔62的后导向卡槽错位621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钥匙推动推块9,在钥匙与前锁胆4匹配后,可通过转动钥匙带动前拨仔61的第二端与后拨仔62的后导向卡槽621复位,从而实现前拨仔61与后拨仔62的连接。
参见图17和图18,本实施例中,有源钥匙2包括电路盒上盖21和电路盒下盖22,电路盒上盖21和电路盒下盖22可拆卸连接,电路盒上盖21和电路盒下盖22配合形成电路腔23。
电路腔23设置有钥匙控制电路板24和电池26,电池26与钥匙控制电路板24电连接。
有源钥匙2还包括钥匙本体25,钥匙本体25设置有触点电路板251、电触点252和牙花253,触点电路板251嵌入在钥匙本体25上,电触点252设置在触点电路板251上,触点电路板251与钥匙控制电路板24电连接,电触点252和牙花253设置在钥匙本体25的同一侧,电触点252与钥匙控制电路板24电连接。牙花253与动复位片462的第二凸块4623配合设置,电触点252与导电探针431配合设置,电触点252的数量与导电探针43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电触点252的数量与导电探针431的数量均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中,钥匙控制电路板24可根据需要进行电路模块设置。本实施例中,钥匙控制电路板24设置有钥匙控制芯片、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触点、无线通信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均与钥匙控制芯片电连接。电源管理模块向钥匙控制芯片、电触点、无线通信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提供电源。钥匙控制芯片采用公知的单片机,用于接收锁芯控制芯片的验证码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后向锁芯控制芯片发送验证反馈信息。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NB-iot模块、4G模块、5G模块或WiFi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声光报警模块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声光报警模块,用于进行报警。电源管理模块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池26进行电源管理。
此外,钥匙控制电路板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指纹模块、数字按键模块和以及OLED显示模块,指纹模块、数字按键模块和以及OLED显示模块均与钥匙控制芯片电连接,指纹模块、数字按键模块和以及OLED显示模块均采用公知的电路模块,指纹模块用于进行指纹验证,数字按键模块用于输入密码,OLE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在上锁状态时,第一凸块4622抵接第一斜面451,锁闭栓48插入锁闭栓卡槽34,锁闭栓容纳槽471偏离锁闭栓孔416,从而锁定前锁胆4。当需要开锁时,将有源钥匙2的钥匙本体25插入钥匙孔411中,使得电触点252与导电探针431电触接,此时,电池26可通过电触点252向锁芯控制芯片提供电源。锁芯控制芯片启动后,向钥匙控制芯片23发送验证码,钥匙控制芯片23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后向锁芯控制芯片发送验证反馈信息。当验证通过时,锁芯控制芯片向电机44发送开锁控制信号。在有源钥匙2插入钥匙孔411后,由于牙花253对第二凸块4623产生力的作用,带动第一凸块4622远离驱动块45的第一斜面451,使得驱动块45具有转动空间,此时,锁芯控制芯片向电机44发送开锁控制信号后,电机44带动驱动块45使第一斜面451向第一凸块4622方向移动,锁闭阻栓47跟随驱动块45转动,使锁闭栓容纳槽471正对锁闭栓孔416,从而使得锁闭栓48可缩入锁闭栓容纳槽471。同时,钥匙本体25插入钥匙孔411时推动推块9向后锁胆7方向移动,前锁胆4与后锁胆5连接,使用有源钥匙2转动前锁胆4,可实现开锁。当需要闭锁时,使用有源钥匙2转动前锁胆4,使得锁闭栓48插入锁闭栓卡槽34,将有源钥匙拔出后,动复位片462在弹簧件463的作用力下,推动驱动块45转动,从而带动锁闭阻栓47,使锁闭栓容纳槽471偏离锁闭栓孔416,锁闭栓48被锁定,从而锁定前锁胆。
智能锁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与上述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区别仅在于电机支架的设置,下面仅针对电机支架相关的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410、前锁胆盖420、电机440、驱动块450、驱动块复位装置460、锁闭阻栓470和电机支架490。前锁胆座410和前锁胆盖420可拆卸安装。
电机支架490可拆卸安装在前锁胆座410上,电机440、驱动块450和锁闭阻栓470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0和图21,电机支架490设置电机安装孔4901、锁闭阻栓安装孔4902和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460的驱动块容纳槽4903,锁闭阻栓安装孔4902与电机安装孔4901同轴设置,驱动块容纳槽位4903于电机安装孔4901和锁闭阻栓安装孔4902之间。电机440安装在电机安装孔4901内,锁闭阻栓470转动式安装在锁闭阻栓安装孔4902内,驱动块450位于驱动块容纳槽位4903内。
智能锁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与上述智能锁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区别仅在于电机支架的设置,下面仅针对电机支架相关的部件进行说明。
参见图22和图23,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10、前锁胆盖20、电机40、驱动块50、驱动块复位装置60、锁闭阻栓70和电机支架90。前锁胆座10和前锁胆盖20可拆卸安装,电机40、驱动块50和锁闭阻栓70同轴设置。
电机支架90设置在前锁胆盖20上,电机支架90与前锁胆盖2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4和图25,电机支架90设置电机安装孔901、锁闭阻栓安装孔902和开口朝向驱动块复位装置60的驱动块容纳槽903,锁闭阻栓安装孔902与电机安装孔901同轴设置,驱动块容纳槽位903于电机安装孔901和锁闭阻栓安装孔902之间。电机40安装在电机安装孔901内,锁闭阻栓70转动式安装在锁闭阻栓安装孔902内,驱动块50位于驱动块容纳槽位903内。
当然,电机支架90除了可以和前锁胆盖20一体成型外,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可拆卸安装在前锁胆盖20上,与智能锁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机支架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源智能锁芯,设置有锁壳和前锁胆,所述前锁胆插装在所述锁壳上,所述前锁胆设置有电机、驱动块、驱动块复位装置、锁闭阻栓和锁闭栓,所述驱动块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锁闭阻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块复位装置与所述驱动块配合设置,所述锁闭阻栓的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锁闭栓对应设置的锁闭栓容纳孔,所述锁壳设置有锁闭栓卡槽,所述锁闭栓卡槽有与所述锁闭栓配合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锁胆还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所述驱动块和所述锁闭阻栓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所述前锁胆座和所述前锁胆盖可拆卸安装;
所述电机支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前锁胆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电机安装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还设置有锁闭阻栓安装孔,所述锁闭阻栓安装孔与所述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锁闭阻栓转动式安装在所述锁闭阻栓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还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所述驱动块容纳槽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锁胆包括前锁胆座和前锁胆盖,所述前锁胆座和所述前锁胆盖可拆卸安装;
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前锁胆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孔内;
所述电机支架还设置有锁闭阻栓安装孔,所述锁闭阻栓安装孔与所述电机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锁闭阻栓转动式安装在所述锁闭阻栓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还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驱动块复位装置的驱动块容纳槽,所述驱动块容纳槽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孔和锁闭阻栓安装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前锁胆盖一体成型。
10.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源智能锁芯和有源钥匙,所述有源钥匙与所述无源智能锁芯可插拔设置;
所述无源智能锁芯应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无源智能锁芯。
CN202021954000.2U 2020-09-08 2020-09-08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Active CN214091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4000.2U CN2140914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4000.2U CN2140914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1405U true CN21409140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1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4000.2U Active CN2140914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1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0948A (zh) * 2024-01-25 2024-03-01 珠海唯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锁芯部件安装的防呆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0948A (zh) * 2024-01-25 2024-03-01 珠海唯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锁芯部件安装的防呆治具
CN117620948B (zh) * 2024-01-25 2024-04-02 珠海唯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锁芯部件安装的防呆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15710B2 (ja) 前面プラグイン装置
US200901812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utomated Battery Arrangement
CN205445203U (zh) 电子锁具
CN214091405U (zh)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CN110863713A (zh)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CN212406388U (zh) 锁芯和门锁
CN209891876U (zh) 一种具有两个锁定机构的锁
CN112012580A (zh) 锁芯和门锁
CN211736737U (zh) 无源智能锁芯和智能锁
CN210924703U (zh) 有源钥匙和智能锁
CN211115238U (zh) 一种电子锁组件及电子锁
CN209837950U (zh) 一种智能锁芯总成
CN210422185U (zh) 解锁机构及具有其的电脑钥匙
CN213539980U (zh) 一种快拆式智能门锁
CN219491975U (zh) 一种锁芯及锁具
CN216133424U (zh) 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CN218541876U (zh) 一种新型的开锁方式多样的电气柜锁
CN110714660A (zh) 一种电子锁的双开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锁
WO2023174384A1 (zh) 卡托、卡座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21056992U (zh) 一种共享移动电源锁止装置
CN216130711U (zh) 一种防误固定锁
CN220645564U (zh) 挂锁
CN114578453B (zh) 一种用于体应变仪的检测仪
CN108460168B (zh) 模拟钥匙更换装置及数据采集器
CN213540010U (zh) 一种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