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8014U -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8014U
CN214088014U CN202022833014.5U CN202022833014U CN214088014U CN 214088014 U CN214088014 U CN 214088014U CN 202022833014 U CN202022833014 U CN 202022833014U CN 214088014 U CN214088014 U CN 214088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purifier
cask
way pipe
rectangul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30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ier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ier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ier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ier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30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8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8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8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包括上水桶和净水桶,所述上水桶安装在净水桶的上端,且所述上水桶通过过滤装置与净水桶相连通,且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安装有陶瓷膜滤芯,所述上水桶的上端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竖管,所述上水桶内安装有螺旋管,所述竖管与螺旋管相互连通,所述螺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混气砂头,所述竖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与竖管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三通管的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与其相通的输送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成螺旋分布的多个第一混气砂头,可以高效的向清水中充入臭氧分子,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清水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02258969.4的一种多重杀菌过滤净水器,包括上水桶、净水桶和臭氧发生器,上水桶设置在净水桶的上面,且上水桶通过过滤装置与与净水桶相通,臭氧发生器设置在上水桶的顶部或侧部,臭氧发生器内设有气泵,气泵的出气口与胶管的一端相接,胶管的另一端设有混气砂头,且混气砂头位于上水桶的下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臭氧氧化杀灭水中的多种细菌微生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再经过陶瓷膜滤芯超强过滤,过滤装置过滤、吸附、矿化、活化和磁化,通过饮水机为人们提供干净卫生的富氧饮用水。
上述专利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单个的混气砂头向清水内充入臭氧分子进行杀菌的效率交底,如此会增加杀菌的效率,好费时间较长,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通过设置成螺旋分布的多个第一混气砂头,可以高效的向清水中充入臭氧分子,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清水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有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包括上水桶和净水桶,所述上水桶安装在净水桶的上端,且所述上水桶通过过滤装置与净水桶相连通,且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安装有陶瓷膜滤芯,所述上水桶的上端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竖管,所述上水桶内安装有螺旋管,所述竖管与螺旋管相互连通,所述螺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混气砂头。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混气砂头均匀分布在螺旋管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竖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与竖管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三通管的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与其相通的输送管,两个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混气砂头。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管内的横块,所述横块上下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短轴,所述短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桨叶,所述短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三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块上贯穿安装有轴承,所述短轴贯穿轴承的内环并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和三通管均为不锈钢材质,且所述输送管和三通管均为圆形管。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矩形框,所述陶瓷膜滤芯安装在矩形框的上端,所述净水桶的上端安装有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上端均与矩形框的上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净水桶上端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筒的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上端与矩形框的上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矩形框的底部嵌设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与净水桶的上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活塞筒、L型块和矩形框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螺旋管和多个第一混气砂头,可以有效快速的向清水充入臭氧分子,从而可以对清水进行有效快速的杀菌。
2、当气体冲击到桨叶上时,桨叶会发生转动(与风车发电远原理相同),桨叶转动带动短轴转动,进而实现连接杆和三通管转动,从而实现两个输送管和两个第二混气砂头转动,通过转动的第二混气砂头向清水中充入臭氧分子,效果更好且效率更高,相应的第二混气砂头的数量较少,对清水杀菌的效率更高。
3、当需要对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材质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手动向上移动L型块并转动L型块,使其不与矩形框相抵,如此矩形框不再被限位,从而可以将矩形框与过滤装置取下,可以对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材质进行更换;安装时相反操作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成螺旋分布的多个第一混气砂头,可以高效的向清水中充入臭氧分子,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清水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中螺旋管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水桶、2净水桶、3臭氧发生器、4竖管、5三通管、6输送管、7第二混气砂头、8陶瓷膜滤芯、9过滤装置、10螺旋管、11第一混气砂头、12横块、13短轴、14桨叶、15连接杆、16活塞筒、17活塞、18弹簧、19L型块、20密封垫、21矩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包括上水桶1和净水桶2,上水桶1安装在净水桶2的上端,且上水桶1通过过滤装置9与净水桶2相连通,且过滤装置9的上端安装有陶瓷膜滤芯8,上水桶1的上端安装有臭氧发生器3,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安装有竖管4,竖管4与臭氧发生器3上的气泵相连接。
上水桶1内安装有螺旋管10,竖管4与螺旋管10相互连通,螺旋管10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混气砂头11,多个第一混气砂头11均匀分布在螺旋管10的上端,通过设置螺旋管10和多个第一混气砂头11,可以有效快速的向清水充入臭氧分子,从而可以对清水进行有效快速的杀菌。
实施例2
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竖管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三通管5,三通管5与竖管4之间设有驱动机构,三通管5的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与其相通的输送管6,两个输送管6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混气砂头7。
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管4内的横块12,横块12上下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短轴13,横块12上贯穿安装有轴承,短轴13贯穿轴承的内环并与其固定连接;短轴1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桨叶14,短轴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与三通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
输送管6和三通管5均为不锈钢材质,且输送管6和三通管5均为圆形管,防止被清水腐蚀。
本实施例中,当臭氧发生器3工作时,气体通过竖管4内三通管5内,接着通过输送管6输送至第二混气砂头7内并充入清水中;
当气体冲击到桨叶14上时,桨叶14会发生转动(与风车发电远原理相同),桨叶14转动带动短轴13转动,进而实现连接杆15和三通管5转动,从而实现两个输送管6和两个第二混气砂头7转动,通过转动的第二混气砂头7向清水中充入臭氧分子,效果更好且效率更高,相应的第二混气砂头7的数量较少,对清水杀菌的效率更高。
实施例3
参照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9的上端安装有矩形框21,矩形框21的底部嵌设安装有密封垫20,密封垫20的底部与净水桶2的上端相抵,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陶瓷膜滤芯8安装在矩形框21的上端,净水桶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限位机构,两个限位机构的上端均与矩形框21的上端相抵;过滤装置9和陶瓷膜滤芯8均通过螺栓与矩形框21相连接。
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净水桶2上端的活塞筒16,活塞筒1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7,活塞17与活塞筒16的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活塞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19,L型块19的上端与矩形框21的上端相抵;活塞筒16、L型块19和矩形框21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过滤装置9内的过滤材质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手动向上移动L型块19并转动L型块19,使其不与矩形框21相抵,如此矩形框21不再被限位,从而可以将矩形框21与过滤装置9取下,可以对过滤装置9内的过滤材质进行更换;安装时相反操作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包括上水桶(1)和净水桶(2),所述上水桶(1)安装在净水桶(2)的上端,且所述上水桶(1)通过过滤装置(9)与净水桶(2)相连通,且所述过滤装置(9)的上端安装有陶瓷膜滤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桶(1)的上端安装有臭氧发生器(3),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安装有竖管(4),所述上水桶(1)内安装有螺旋管(10),所述竖管(4)与螺旋管(10)相互连通,所述螺旋管(10)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混气砂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混气砂头(11)均匀分布在螺旋管(1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与竖管(4)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三通管(5)的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与其相通的输送管(6),两个所述输送管(6)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混气砂头(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管(4)内的横块(12),所述横块(12)上下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短轴(13),所述短轴(1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桨叶(14),所述短轴(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与三通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块(12)上贯穿安装有轴承,所述短轴(13)贯穿轴承的内环并与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6)和三通管(5)均为不锈钢材质,且所述输送管(6)和三通管(5)均为圆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9)的上端安装有矩形框(21),所述陶瓷膜滤芯(8)安装在矩形框(21)的上端,所述净水桶(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上端均与矩形框(21)的上端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净水桶(2)上端的活塞筒(16),所述活塞筒(1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7),所述活塞(17)与活塞筒(16)的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活塞(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19),所述L型块(19)的上端与矩形框(21)的上端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1)的底部嵌设安装有密封垫(20),所述密封垫(20)的底部与净水桶(2)的上端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6)、L型块(19)和矩形框(21)均为不锈钢材质。
CN202022833014.5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Active CN214088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014.5U CN214088014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014.5U CN214088014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8014U true CN214088014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5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3014.5U Active CN214088014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8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1154B (zh) 一种集成催化氧化和负载催化剂的超滤膜再生水处理装置
CN107915348A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处理设备
CN106007104A (zh) 一种移动式无动力饮用水装置及其处理饮用水的方法
CN106277637A (zh) 一种处理黑臭地表水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36037A (zh) 一种多级过滤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4088014U (zh) 一种多重杀菌净水器
CN212982719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净化槽
CN211471056U (zh) 一种布料印染用印染废水净化装置
CN211226799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218778814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循环过滤装置
CN20939284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过滤器
CN218041294U (zh) 光伏物联网智慧一体化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CN215559752U (zh) 一种自来水厂用节能环保型净水装置
CN102351370A (zh) 去除饮用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一体化反应器及其方法
CN215711947U (zh) 一种防垢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N10492604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装置
CN214192828U (zh) 一种废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12740974U (zh) 一种低噪音用于化工废水的吸附氧化罐
CN208038261U (zh)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872604U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锅炉废水净化装置
CN202519125U (zh) 一种沉淀协同生物滤池组合式反应器
CN208684687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92878U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处理设备
CN206109043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211311188U (zh) 一种高效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