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6755U -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 Google Patents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6755U
CN214076755U CN202023015626.XU CN202023015626U CN214076755U CN 214076755 U CN214076755 U CN 214076755U CN 202023015626 U CN202023015626 U CN 202023015626U CN 214076755 U CN214076755 U CN 21407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sel
ring
preventing
sleev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56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礼健
杨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fleet Therapeutics Shanghai Inc
Original Assignee
Genfleet Therapeutics Shangha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fleet Therapeutics Shanghai Inc filed Critical Genfleet Therapeutics Shanghai Inc
Priority to CN2020230156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本器皿套包括环形件和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环形件的内侧面;环形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支撑件的上下两端;环形件的第一部分用于周向环绕器皿,环形件的第二部分用于周向环绕搅拌器加热圈;支撑件用于支撑器皿的底部。本器皿套可以防止器皿滑出加热装置,避免烫伤实验人员,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背景技术
结晶皿是实验室加热装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验仪器,在日常实验中,经常或出现结晶皿在磁力搅拌器的加热圈上来回滑动,甚至可能直接滑落在实验台上,导致结晶皿的热硅油或热水直接洒落在磁力搅拌器以及工作台面上,由此伴随触电以及烫伤实验人员的风险。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磁力搅拌器的加热圈的部分外圈也会裸露在外,稍不注意就容易烫伤实验人员。由此急需一种实验装置来有效避免上述可能的意外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本器皿套可防止器皿滑出加热装置,避免烫伤实验人员,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包括环形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所述环形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环形件的第一部分用于周向环绕器皿,所述环形件的第二部分用于周向环绕搅拌器加热圈;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器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器皿套件,本器皿套件包括上述的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以及器皿,所述器皿内设有防触底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器皿套在不需改动原有器皿结构的情况下防止器皿滑出加热装置,避免烫伤实验人员,且成本较低。而器皿套件的器皿内设有防触底层,可以有效防止加热容器放入器皿内时可能撞击器皿底部而造成容器或器皿破裂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内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与所述第二内径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示支撑件在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沿周向延伸并形成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器皿的底部直径且所述支撑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搅拌器加热圈的顶部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多个抵持件,所述多个抵持件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至少一对抵持件,所述至少一对抵持件相对布置并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环形件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环形件径向方向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件具有横向通孔,所述器皿套还包括至少一对紧固件,所述至少一对紧固件布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并包括横杆和手柄,所述横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横向通孔并位于所述环形件的内部,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环形件的外部并与所述手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紧固件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横向通孔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杆朝向所述环形件内侧方向的端部还设有一个压持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环形件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位于 5mm-30mm之间或者8mm-20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器皿套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件的外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器皿套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环形件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并在一端连接至所述环形件的外侧面,另一端设置夹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支撑柱一体形成;更佳地,所述支撑柱包括连接在所述环形件的外表面的竖直部和从所述竖直部向所述环形件的内部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形成所述夹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为与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弯曲形成的夹持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环形件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搅拌器加热圈、器皿及其器皿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A-A的另一变型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A-A的另一变型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括抵持件的器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抵持件的另一变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括紧固件的器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括把手的器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括支撑柱和夹持件的器皿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器皿套包括环形件1和支撑件2,环形件1的内侧面设有支撑件2。环形件 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分别位于支撑件2的上下两端。其中,第一部分11具有第一内径,第二部分12具有第二内径。优选地,第一内径和第二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通过器皿套连接上方的器皿3和下方的搅拌器加热圈4。其中,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用于周向环绕器皿3。优选地,第一内径和器皿3的底部直径匹配,使得器皿3的底部可以刚好卡入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内,且由支撑件2支撑器皿3的底部。支撑件2在环形件1的内侧面沿周向延伸并形成支撑环,支撑环的内径小于器皿的底部直径。但可理解,支撑件2也可以是设置在环形件1的内侧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用以支撑器皿的底部即可,凸起结构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数量和形式不作限制。
环形件1的第二部分12用于周向环绕搅拌器加热圈4,优选地,第二部分12的第二内径和搅拌器加热圈4的直径匹配,使得搅拌器加热圈4的顶部可以刚好卡入到第二部分12内,并与支撑件2的下表面相抵,从而有效防止器皿3和搅拌器加热圈4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避免器皿滑落搅拌器的加热圈。支撑件2在环形件1的内侧面沿周向延伸并形成的支撑环的内径应小于搅拌器加热圈4的顶部直径。可理解,搅拌器的加热圈4的直径也可以小于第二部分12的内径,由于第二部分12周向环绕搅拌器加热圈4,即便器皿3和搅拌器加热圈4之间产生部分相对运动,环形件1的第二部分12仍可以有效的阻止器皿滑出加热圈。
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与支撑件2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分体式连接。例如,第一部分11位于支撑件2的上端,第二部分 12位于支撑件2的下端。第一部分的第一内径和第二部分的第二内径可以相同(如图3所示)。或者第一部分的第一内径和第二部分的第二内径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内径大于第二内径(如图4所示)、或者第一内径小于第二内径(如图5所示),具体可以根据器皿3和搅拌器加热圈4的直径做相应调整。但可理解,环形件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中的圆环形,当器皿3以及搅拌器加热圈4的形状发生改变时,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形状也可以做相应改变。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 12与支撑件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器皿套在不需改动原有器皿结构的情况下防止器皿滑出加热装置,避免烫伤实验人员,且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环形件1的内侧面还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多个抵持件5,且多个抵持件5位于支撑件2的同一侧。优选地,抵持件 5沿环形件1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支撑件2沿环形件1径向方向的长度,以保证在抵持件5存在的情况下,支撑件2至少部分仍能支撑到器皿3的底部。支撑件2沿环形件1径向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实现足以支撑器皿又不妨碍加热圈对器皿的加热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沿环形件1 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位于5mm-30mm之间或者8mm-20mm之间。
另外,抵持件5可以与环形件1的第一部分11或第二部分12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抵持件5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一种弹性机构,例如弹簧。器皿3一般会有一定的尺寸误差,通过抵持件5可以补偿器皿3的尺寸误差,卡住不同误差的器皿3,甚至可以卡住不同直径的器皿3,增加器皿套的兼容性。抵持件5可以是一个、二个或二个以上。优选地,抵持件5为2个或4个等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抵持件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抵持件5的顶部还具有导向部51,导向部51可以引导器皿3的底部进入环形件1内,更方便将器皿3 插入环形件1内,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环形件上具有横向通孔(图中未示出),器皿套还包括紧固件6,紧固件6布置于支撑件2的同一侧,紧固件6包括横杆61和手柄62,横杆61的一端穿过横向通孔且位于环形件1的内部,横杆61的另一端与手柄62连接且位于环形件1的外部,旋转手柄可调节横杆位于环形件内部的长度。优选地,横杆61朝向环形件1内侧方向的端部还设有一个压持部63。压持部63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压持部63可以保证在压紧的过程中,被压持物不会因刚性受力太大而导致意外损坏。紧固件6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2个以上,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器皿套还包括把手7,把手7设置在环形件1的外侧面。把手7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在不需要把手7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拆除或在损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把手7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防烫把手。另外,把手7也可以与器皿套一体连接。把手7的数量通常为2个,也可以其他数量,这不作限制。应理解,图9所示的器皿套可优选地还包括上文所述的抵持件5或紧固件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器皿套还设置有支撑柱8,支撑柱8 沿环形件1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并在一端连接至环形件1的外侧面,另一端设置夹持件9,以用于夹持测温装置,例如温度计。具体地说,器皿套与支撑柱8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使用温度计时,可以将支撑柱8拆除。夹持件9与支撑柱8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支撑柱8包括连接在环形件1的外表面的竖直部81和从竖直部向环形件1的内部弯折形成的弯折部82,弯折部82的端部形成夹持件9。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82可相对于器皿转动设置,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转动弯折部82使其远离器皿3。另外,优选地,夹持件9可以是与弯折部82的端部弯曲形成的夹持环。应理解,图10所示的器皿套可优选地还包括上文所述的抵持件5或紧固件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器皿套件,本器皿套件包括上述的器皿套;以及器皿,器皿内设有防触底层。防触底层可以是器皿底上的隔板,隔板可以直接放置在器皿底,也可以与器皿底间隔一段距离放置,例如与器皿底间隔2cm放置,隔板上可以设置若干个通孔,呈网状结构,便于隔板上下液体进行对流。隔板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硅胶等,也可以由其他非玻璃类材料制成,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器皿套在不需改动原有器皿结构的情况下防止器皿滑出加热装置以及避免烫伤实验人员,且成本较低。而器皿套件的器皿内设有防触底层,可以有效防止加热容器放入器皿内时可能撞击器皿底部而造成容器或器皿破裂损坏。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套包括环形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所述环形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环形件的第一部分用于周向环绕器皿,所述环形件的第二部分用于周向环绕搅拌器加热圈;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器皿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内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与所述第二内径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示支撑件在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沿周向延伸并形成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器皿的底部直径且所述支撑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搅拌器加热圈的顶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多个抵持件,所述多个抵持件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环形件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环形件径向方向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具有横向通孔,所述器皿套还包括至少一对紧固件,所述至少一对紧固件布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并包括横杆和手柄,所述横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横向通孔并位于所述环形件的内部,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环形件的外部并与所述手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套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件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套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环形件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并在一端连接至所述环形件的外侧面,另一端设置夹持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环形件可拆卸连接。
10.一种器皿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器皿,所述器皿内设有防触底层。
CN202023015626.XU 2020-12-15 2020-12-15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Active CN21407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5626.XU CN2140767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5626.XU CN2140767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6755U true CN21407675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7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5626.XU Active CN2140767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6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267B2 (en) Reaction block for supporting flasks of different sizes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hot plate stirrer
US9980612B2 (en) Cooking thermometer suspens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03745095U (zh) 测温探头及采用该测温探头的电炊具
CN214076755U (zh) 器皿套件及其用于防止器皿滑落搅拌器加热圈的器皿套
CN203184039U (zh) 新型水浴锅
CN214811003U (zh) 一种用于恒温水浴锅的支架
CN216879447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水浴锅
EP2803414B1 (en) Hot-plate stirrer with I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holder for a glass container for chemicals
CN215783442U (zh) 一种化学烧瓶
CN202823451U (zh) 水浴锅专用试管架
CN213493805U (zh) 恒温水浴锅比色管固定装置
KR20130054192A (ko) 냄비바닥 온도센서용 부착구
CN212284091U (zh) 一种恒温水浴锅
KR101215046B1 (ko) 주방용 조리기구
US11266992B2 (en) Test tube suspender
CN209735635U (zh) 水浴支架及水浴装置
CN107781863B (zh) 燃气灶用可翻转锅支架及带有该锅支架的燃气灶
CN210171488U (zh)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恒温水浴锅
CN210058309U (zh) 一种水浴锅
CN202027390U (zh) 搅拌锅
CN113289708A (zh) 烧瓶置放机构以及水浴锅
CN214439211U (zh) 一种恒温水浴锅
CN218131998U (zh) 一种新型恒温水浴锅
CN113926505B (zh) 烧瓶直立置放器以及水浴锅
CN205815692U (zh) 防污染反应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