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4625U - 一种鼻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4625U
CN214074625U CN202020549498.8U CN202020549498U CN214074625U CN 214074625 U CN214074625 U CN 214074625U CN 202020549498 U CN202020549498 U CN 202020549498U CN 214074625 U CN214074625 U CN 214074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irator
air
nasal
respirator body
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94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丽萍
张耀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NGRU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NGRU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NGRU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NGRU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94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4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4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4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呼吸器本体还设有出气孔和转动设置的气片,在吸气过程中,所述气片能够自外侧覆盖所述出气孔,在呼气过程中,所述气片能够向外翻转、以暴露所述出气孔。采用上述结构,呼吸器本体上设有能够随着佩戴者呼气、吸气而自行转动的气片,在吸气时,受大气压作用,气片能够自外侧覆盖住出气孔,这一方面可以避免进气泄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外界空气的混入,以较好地保证佩戴者吸入气体的纯度,而在呼气时,呼吸器本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可以迫使气片向外翻转,进而将出气孔暴露出来,以便将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鼻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呼吸器。
背景技术
鼻枕、鼻罩等鼻呼吸器会对使用者的鼻孔进行封堵,供鼻孔呼吸的进气和出气会在同一个腔体内,如果直接在腔体的腔壁上设置出气孔,就有可能导致进气的泄漏,导致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呼吸器,既可以有效避免进气在出气孔处的泄漏,又能够及时地将呼出气体排出,以尽可能地避免呼出气体与进气混合而造成废气二次吸入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呼吸器本体还设有出气孔和转动设置的气片,在吸气过程中,所述气片能够自外侧覆盖所述出气孔,在呼气过程中,所述气片能够向外翻转、以暴露所述出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呼吸器本体上设有能够随着佩戴者呼气、吸气而自行转动的气片,在吸气时,受大气压作用,气片能够自外侧覆盖住出气孔,这一方面可以避免进气泄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外界空气的混入,以较好地保证佩戴者吸入气体的纯度,而在呼气时,呼吸器本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可以迫使气片向外翻转,进而将出气孔暴露出来,以便将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排出。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既可以有效避免进气在出气孔处的泄漏,又能够及时地将呼出气体排出,以尽可能地避免呼出气体与进气混合而造成废气二次吸入的现象。
可选地,所述气片与所述呼吸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气片为独立部件,其一端部通过铰轴与所述呼吸器本体相连;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气片,所述气片向外翻转的过程为所述弹性件变形量增大的过程。
可选地,所述出气孔的设置位置与出气气流相对。
可选地,还包括侧翼连接带,所述侧翼连接带与所述呼吸器本体相连,且所述侧翼连接带设有若干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侧翼连接带的内带面设有透气槽,一个所述透气槽与两个以上的所述透气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侧翼连接带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侧翼连接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呼吸器本体的两侧,且各所述侧翼连接带均设有一个所述透气槽,所述透气槽和其所在的所述侧翼连接带的各所述透气孔均连通。
可选地,所述侧翼连接带靠近所述呼吸器本体的部分的内带面设有缺口槽;和/或,所述呼吸器本体靠近所述侧翼连接带的部分的内侧面设有缺口槽。
可选地,所述呼吸器本体包括分体式的罩部和接鼻部,所述接鼻部设有两根鼻管,所述罩部设有所述出气孔,所述接鼻部密封卡装于所述罩部,以围合形成气腔。
可选地,所述罩部的外缘、所述接鼻部的外缘中,一者设有卡块,另一者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卡块卡装于所述卡槽;所述罩部、所述接鼻部中,一者设有卡勾,另一者设有卡孔,所述卡勾能够卡接于所述卡孔;且所述罩部与所述侧翼连接带为一体式部件,所述卡勾设于所述接鼻部,所述卡孔设于所述一体式部件,且所述缺口槽形成于所述卡孔靠内侧的孔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的进气口和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片与呼吸器本体为一体式部件时、鼻呼吸器内的气流示意图;
图3为气片铰接于呼吸器本体时、鼻呼吸器内的气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呼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截面图;
图6为罩部与侧翼连接带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接鼻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接鼻部与罩部的连接结构图。
图1-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呼吸器本体、11罩部、111进气口、112卡槽、113卡孔、114出气孔、115气片、115a铰轴、12接鼻部、121鼻管、122卡块、123卡勾;
2侧翼连接带、21透气孔、22透气槽、23缺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的进气口和气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片与呼吸器本体为一体式部件时、鼻呼吸器内的气流示意图,图3为气片铰接于呼吸器本体时、鼻呼吸器内的气流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1,呼吸器本体1连接有进气管,呼吸器本体1还设有出气孔114和转动设置的气片115,在吸气过程中,气片115能够自外侧覆盖出气孔114,在呼气过程中,气片115能够向外翻转、以暴露出气孔114。
采用上述结构,呼吸器本体1上设有能够随着佩戴者呼气、吸气而自行转动的气片115,在吸气时,受大气压作用(或者,还可以有其他作用力,具体参见后文描述),气片115能够自外侧覆盖住出气孔114,这一方面可以避免进气泄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外界空气的混入,以较好地保证佩戴者吸入气体的纯度,而在呼气时,呼吸器本体1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可以迫使气片115向外翻转,进而将出气孔114暴露出来,以便将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排出。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既可以有效避免进气在出气孔 114处的泄漏,又能够及时地将呼出气体排出,以尽可能地避免呼出气体与进气混合而造成废气二次吸入的现象。
在一种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气片115与呼吸器本体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此时,气片115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无外力作用时,气片115可以自然覆盖出气孔114。
在呼气时,呼吸器本体1内的气体压强可以增大,以克服气片115自身的弹性和外界大气压,并迫使气片115进行翻转,进而暴露出气孔114;而在吸气时,气片115所集聚的弹性力可以释放,以配合外界大气压,来驱使气片115进行复位。
在另一种方案中,如图3所示,气片115也可以为独立部件,其一端部可以通过铰轴115a与呼吸器本体1相连。
此时,为保证常态下气片115对于出气孔114是处于覆盖状态,还可以设置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以对气片115进行作用,且气片115向外翻转的过程即为弹性件的变形量增大的过程,以集聚弹性力。
具体而言,该弹性件可以为拉簧或者拉力绳等,其一端可以与气片115 相连,另一端可以与呼吸器本体1相连;或者,该弹性件也可以为扭簧,扭簧的一个伸出端可以与呼吸器本体1相作用,另一个伸出端可以与气片 115相作用;再或者,该弹性件还可以为与呼吸器本体1一体成型的弹性压片等,该弹性压片可以设在气片115的上方,并与气片115相接触。
这样,在呼气时,呼吸器本体1内的气体要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和外界大气压,才能够使得气片115翻转,以暴露出气孔114;而在吸气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以及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片115可以自然翻转,以重新覆盖出气孔114。
实际上,弹性件在常态下即可以处于预变形状态,这样,可以保证气片115对于出气孔114的压紧效果,也更有利于保证气密性。
比较而言,上述的两种方案均可以实现气片115的自动外翻和复位,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作为优选地,可以采用气片115与呼吸器本体1一体成型的方案,这种方案的结构相对简单。
需要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气片115和出气孔114的对应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为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个气片115仅覆盖一个出气孔 114,或者,气片115和出气孔114之间也可以为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气片115可以同时覆盖多个出气孔114。
进一步地,出气孔114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与出气气流相对,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出气气流与进气气流的混流。在具体实践中,该出气孔114 的位置可以结合相关的模拟实验进行确定。
请参考图4-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截面图,图6为罩部与侧翼连接带的连接结构图,图7为接鼻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接鼻部与罩部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还包括与呼吸器本体1 相连的侧翼连接带2,区别于现有技术,该侧翼连接带2设有若干透气孔 21。
如此设置,各透气孔21均可以形成透气通道,可用于排出气体和汗液,这样,在长时间佩戴时,侧翼连接带2与佩戴者面部之间不易捂汗,可较大程度地避免佩戴者面部出现红晕、过敏等现象,进而可以提升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限定上述透气孔21的结构形状以及排布方式等,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具体而言,该透气孔21可以为等径孔,也可以为变径孔,如台阶孔、锥形孔等,而该透气孔21的轴线可以与侧翼连接带2的带面相垂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
侧翼连接带2的内带面还可以设有透气槽22,一个透气槽22可以与两个以上的透气孔21相连通,这又能够进一步地扩大透气通道的范围,佩戴者的面部可以有更多区域被透气通道所覆盖,更有利于佩戴者面部汗液的排出。
本文中有关“内”、“外”的方位描述,是以该部件相对使用者面部的位置而言,对于任一部件而言,其相对靠近面部的一侧为内,相对远离面部的一侧为外。
侧翼连接带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侧翼连接带2可以分别设置在呼吸器本体1的两侧,且各侧翼连接带2均可以设有一个透气槽22,透气槽 22和其所在的侧翼连接带2的各透气孔21均可以连通,以最大程度地扩大两侧翼连接带2的透气通道的范围。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侧翼连接带2为一根或者三根以上的方案,此时,每一侧翼连接带2上均可以设有上述的透气槽22和透气孔21。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侧翼连接带和呼吸器本体为直接相连,二者之间并无避让结构,在患者进行佩戴时由于要拉扯侧翼连接带、以使侧翼连接带与面部相贴紧,这个过程中,侧翼连接带与呼吸器本体的连接处有可能会产生胶料堆积而凸起,进而影响呼吸器本体与使用者口鼻贴合的紧密性。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侧翼连接带2靠近呼吸器本体1的部分的内带面设置缺口槽23;和/或,可以在呼吸器本体1靠近侧翼连接带2的部分的内侧面设置缺口槽23。
换而言之,即可以在侧翼连接带2与呼吸器本体1的过渡连接位置设置缺口槽23,缺口槽23可以起避让作用,以避免侧翼连接带2与呼吸器本体1的连接处产生胶料堆积,进而可保证呼吸器本体1与使用者口鼻贴合的紧密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气等问题。
对于每一个侧翼连接带2而言,其与呼吸器本体1的连接过渡位置可以仅设有一个缺口槽23,也可以设置多个缺口槽23,具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该鼻呼吸器的种类,其可以为鼻罩,也可以为鼻枕,相比于鼻罩,鼻枕具有独立的气腔。
以鼻枕为例,结合附图,呼吸器本体1可以包括分体式的罩部11和接鼻部12,罩部11可以设有前述的出气孔114,接鼻部12可以设有两根鼻管121,鼻管121远离罩部11的端部可以为锥形端部,在佩戴时,该锥形端部可以完全堵塞使用者的鼻孔,使得进气气流和出气气流都要经过该鼻管121。
罩部11可以设有进气口111,该进气口111可用于连接进气管,或者,该罩部11还可以与进气管一体形成,接鼻部12可以密封连接于罩部11,以围合形成气腔。接鼻部12与罩部11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为卡接,这样,可以方便拆装。
详细而言,如图6-8所示,罩部11的外缘、接鼻部12的外缘中,一者可以设有呈环形的卡块122,另一者可以设有环形的卡槽112,组装时,卡块122可以卡装于卡槽112内,且卡块122与卡槽11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过盈配合,以保证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在附图中,卡块122可以设置于接鼻部12,卡槽112可以设置于罩部11。
进一步地,罩部11、接鼻部12中,一者还可以设有卡勾123,另一者可以设有卡孔113,在安装时,除了建立上述的卡块122与卡槽112的配合方式外,卡勾123还可以卡接于卡孔113,以保证罩部11和接鼻部12 的连接可靠性。
结合图6,罩部11与侧翼连接带2可以为一体式部件,卡勾123可以设置在接鼻部12,卡孔113可以设于上述的一体式部件,且缺口槽23可以形成在卡孔113靠内侧的孔段。
应当知晓,相比于鼻呼吸器的其他部位,卡勾123的硬度会比较大,在进行佩戴时,侧翼连接带2与卡勾123的接触处实际上是最容易引发堆胶的部位。而采用上述的方案后,如图5所示,缺口槽23可以形成避让结构,能够较好地规避侧翼连接带2在卡勾123处的堆胶。
需要指出,上述有关罩部11和接鼻部12具体连接结构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的描述,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鼻呼吸器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罩部11和接鼻部12 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该呼吸器本体1实际上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鼻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1),所述呼吸器本体(1)连接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本体(1)还设有出气孔(114)和转动设置的气片(115),在吸气过程中,所述气片(115)能够自外侧覆盖所述出气孔(114),在呼气过程中,所述气片(115)能够向外翻转、以暴露所述出气孔(114);
还包括侧翼连接带(2),所述侧翼连接带(2)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相连,且所述侧翼连接带(2)设有若干透气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片(115)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片(115)为独立部件,其一端部通过铰轴(115a)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相连;
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气片(115),所述气片(115)向外翻转的过程为所述弹性件变形量增大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14)的设置位置与出气气流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带(2)的内带面设有透气槽(22),一个所述透气槽(22)与两个以上的所述透气孔(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带(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侧翼连接带(2)分别设置在所述呼吸器本体(1)的两侧,且各所述侧翼连接带(2)均设有一个所述透气槽(22),所述透气槽(22)和其所在的所述侧翼连接带(2)的各所述透气孔(21)均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带(2)靠近所述呼吸器本体(1)的部分的内带面设有缺口槽(23);和/或,
所述呼吸器本体(1)靠近所述侧翼连接带(2)的部分的内侧面设有缺口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本体(1) 包括分体式的罩部(11)和接鼻部(12),所述接鼻部(12)设有两根鼻管(121),所述罩部(11)设有所述出气孔(114),所述接鼻部(12)密封卡装于所述罩部(11),以围合形成气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鼻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11)的外缘、所述接鼻部(12)的外缘中,一者设有卡块(122),另一者设有环形的卡槽(112),所述卡块(122)卡装于所述卡槽(112);
所述罩部(11)、所述接鼻部(12)中,一者设有卡勾(123),另一者设有卡孔(113),所述卡勾(123)能够卡接于所述卡孔(113);
且所述罩部(11)与所述侧翼连接带(2)为一体式部件,所述卡勾(123)设于所述接鼻部(12),所述卡孔(113)设于所述一体式部件,且所述缺口槽(23)形成于所述卡孔(113)靠内侧的孔段。
CN202020549498.8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鼻呼吸器 Active CN214074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9498.8U CN214074625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鼻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9498.8U CN214074625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鼻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4625U true CN21407462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1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9498.8U Active CN214074625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鼻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4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1472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呼吸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1472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呼吸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2776C2 (ru) Респираторная маска с приемной камерой чистого воздуха
US5765553A (en) Aerosol medication delivery facemask adapter
TWI577402B (zh) 呼吸面罩
CN214074625U (zh) 一种鼻呼吸器
CN111657605A (zh) 一种防护口罩
US7814909B2 (en) Breathing mask
CN209734715U (zh) 呼吸面罩的弯管、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11139624U (zh) 潜水全面罩
CN111248532A (zh) 一种定制化口罩的制作方法
CN113521472A (zh) 一种鼻呼吸器
KR200257107Y1 (ko) 방독마스크
CN215537896U (zh) 一种低氧面罩
US11358010B1 (en) Mask clip assembly with a housing having an exhaust port and one-way valve
CN214340293U (zh) 口鼻呼吸分离过滤口罩
CN212697796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13159054U (zh) 一种具有电动过滤送风装置的全脸式防护装备
US20210220679A1 (en) Filter-type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
CN212038647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双通道口罩
CN214074624U (zh) 一种呼吸器
CN212118799U (zh) 呼吸面罩
CN216169258U (zh) 呼吸装置
CN211798093U (zh) 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气路组件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19700761U (zh) 一种呼吸机用的外置呼吸阀和呼吸机
CN220070369U (zh) 包括双向流量控制阀的呼吸机
CN212118731U (zh) 呼吸面罩及通气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