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4456U -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74456U CN214074456U CN202021967373.3U CN202021967373U CN214074456U CN 214074456 U CN214074456 U CN 214074456U CN 202021967373 U CN202021967373 U CN 202021967373U CN 214074456 U CN214074456 U CN 2140744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siphon
- pressure control
- bag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917 intracrani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2403 Encephalocel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8985 Haemorrhage intracranial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8574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75 cerebrospinal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85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和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能够避免引流袋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为了降低颅内压力、引流血性脑脊液常常会放置引流管,一端在颅内,另一端接引流袋。根据引流管颅内留置的位置分为脑室内引流、蛛网膜下腔引流、硬膜下引流、硬膜外引流、术区残腔引流等。引流量、颜色及流速是神经外科医生和护士非常关心的重要指标。如果引流太慢会出现堵管或达不到降低颅压目的,若短时间内引流较快或较多,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力骤然下降,导致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脑疝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外科引流装置主要有植入体内引流装置和体外引流装置。植入体内引流装置即脑室腹腔分流管,一般为可调压抗虹吸引流管,仅用于脑室大需要进行分流手术患者,因需植入体内,所以结构相对复杂且费用较贵;对于临床上常用到的体外引流装置一般仅仅为一根普通引流管,需要医生护士根据需要调整引流袋的位置来监测引流量,费时、费力、且有引流太快风险。目前临床上尚无体外压力控制引流速度且抗虹吸的神经外科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和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能够避免引流袋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进一步,所述三通输液阀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种设置将体外引流管通过三通输液阀与压力控制结构的管路水平连通,且需要向颅内注药时则关闭引流通路输注药物即可。
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进一步,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的一端设置软管,软管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通过软管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此种软管的设置使得三通输液阀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有一段距离的管路,从而使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和抗虹吸结构与患者的头部存在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抗虹吸结构包括一球囊和单向进液阀,球囊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与球囊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进一步,在所述球囊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出液管一端与球囊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与球囊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与引流袋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用于挂置引流袋的架体,架体设置在底座上端且与底座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的挂钩,挂钩与架体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挂在挂钩上即可。
进一步,在设置所述挂钩的架体的对侧外侧壁上也设置挂钩。此种设置的挂钩可以用于挂置输液袋或其他物品,使架体具有多用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高度测量结构,高度测量结构与架体滑动连接。挂置引流袋时通过高度测量结构确定引流袋的高度,保证引流袋位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进一步,所述高度测量结构设置为高度测量尺,高度测量尺位于设置挂钩的架体外侧壁的相邻外侧壁上。此种设置便于观察引流袋的挂置位置。
进一步,所述高度测量尺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
进一步,所述高度测量尺的最小刻度值为0cm,最大刻度值为20-40cm。
进一步,所述高度测量尺的长度设置为20-40cm。此种设置的高度测量尺足够临床使用。
进一步,在所述高度测量尺的背面设置滑块,在所述架体的对应位置设置与滑块匹配的滑槽,滑块位于滑槽内,高度测量尺通过滑块与架体滑动连接。使用时,将高度测量尺的任一刻度线与最低点的参照物位于同一水平线,然后以此为零点参考标准将引流袋挂置在合适的高度即可。
进一步,所述滑块设置为工字形滑块。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置为梯形底座。此种底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与底座一体连接。此种设置能够避免底座移位。
与现有技术的颅部引流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具有抗虹吸的压力控制的双重功能,且需要向颅内用药时,通过三通输液阀将引流通路关闭即可向颅内注药。
2、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通过体外引流的方式即可很好地完成颅部引流,操作简单,患者的痛苦小,且治疗效果好。
3、引流袋通过固定架挂置,且可以通过高度测量尺确定引流袋的位置,使引流袋位于合适的高度,确保颅内压处于正常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引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患者引流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通输液阀与体外引流管和软管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和抗虹吸结构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和抗虹吸结构连接处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引流袋挂置在挂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度测量尺与架体滑动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高度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两侧外侧壁设置挂钩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体外引流管;2、三通输液阀;3、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1、软管;4、抗虹吸结构;41、球囊;42、单向进液阀;5、引流袋;51、出液管;6、架体;61、挂钩;62、滑槽;63、高度测量尺;631、滑块;6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和单向进液阀均为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没有进行具体结构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非常轻易的实施,因此本技术方案不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1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1,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4和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1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4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4能够避免引流袋5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5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所述抗虹吸结构4包括一球囊41和单向进液阀42,球囊4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5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42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42与球囊41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42,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在所述球囊41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一端与球囊4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5与球囊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5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51与引流袋5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5。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64和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架体6,架体6设置在底座64上端且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架体6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挂钩61,挂钩61与架体6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5挂在挂钩61上即可。
实施例2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1,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4和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1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4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4能够避免引流袋5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5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所述三通输液阀2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1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1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种设置将体外引流管1通过三通输液阀2与压力控制结构的管路水平连通,且需要向颅内注药时则关闭引流通路输注药物即可。
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的一端设置软管31,软管31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通过软管31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此种软管31的设置使得三通输液阀2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有一段距离的管路,从而使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和抗虹吸结构4与患者的头部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述抗虹吸结构4包括一球囊41和单向进液阀42,球囊4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5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42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42与球囊41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42,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在所述球囊41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一端与球囊4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5与球囊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5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51与引流袋5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5。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64和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架体6,架体6设置在底座64上端且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架体6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挂钩61,挂钩61与架体6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5挂在挂钩61上即可。
在设置所述挂钩61的架体6的对侧外侧壁上也设置挂钩61。此种设置的挂钩61可以用于挂置输液袋或其他物品,使架体6具有多用性。
使用时,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和抗虹吸结构4放置在患者床上,以免牵拉体外引流管1而引发脱管增加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重新置管的工作量。
实施例3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1,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4和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1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4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4能够避免引流袋5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5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所述三通输液阀2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1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1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种设置将体外引流管1通过三通输液阀2与压力控制结构的管路水平连通,且需要向颅内注药时则关闭引流通路输注药物即可。
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的一端设置软管31,软管31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通过软管31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此种软管31的设置使得三通输液阀2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有一段距离的管路,从而使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和抗虹吸结构4与患者的头部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述抗虹吸结构4包括一球囊41和单向进液阀42,球囊4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5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42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42与球囊41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42,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在所述球囊41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一端与球囊4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5与球囊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5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51与引流袋5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5。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64和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架体6,架体6设置在底座64上端且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架体6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挂钩61,挂钩61与架体6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5挂在挂钩61上即可。
在设置所述挂钩61的架体6的对侧外侧壁上也设置挂钩61。此种设置的挂钩61可以用于挂置输液袋或其他物品,使架体6具有多用性。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高度测量结构,高度测量结构与架体6滑动连接。挂置引流袋5时通过高度测量结构确定引流袋5的高度,保证引流袋5位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所述底座64设置为梯形底座64。此种底座6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4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1,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4和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1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4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4能够避免引流袋5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5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所述三通输液阀2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1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1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种设置将体外引流管1通过三通输液阀2与压力控制结构的管路水平连通,且需要向颅内注药时则关闭引流通路输注药物即可。
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的一端设置软管31,软管31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通过软管31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此种软管31的设置使得三通输液阀2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有一段距离的管路,从而使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和抗虹吸结构4与患者的头部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述抗虹吸结构4包括一球囊41和单向进液阀42,球囊4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5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42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42与球囊41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42,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在所述球囊41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一端与球囊4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5与球囊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5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51与引流袋5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5。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64和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架体6,架体6设置在底座64上端且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架体6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挂钩61,挂钩61与架体6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5挂在挂钩61上即可。
在设置所述挂钩61的架体6的对侧外侧壁上也设置挂钩61。此种设置的挂钩61可以用于挂置输液袋或其他物品,使架体6具有多用性。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高度测量结构,高度测量结构与架体6滑动连接。挂置引流袋5时通过高度测量结构确定引流袋5的高度,保证引流袋5位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所述高度测量结构设置为高度测量尺63,高度测量尺63位于设置挂钩61的架体6外侧壁的相邻外侧壁上。此种设置便于观察引流袋5的挂置位置。
所述高度测量尺63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
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最小刻度值为0cm,最大刻度值为30cm。
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长度设置为35cm。此种设置的高度测量尺63足够临床使用。
在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背面设置滑块631,在所述架体6的对应位置设置与滑块631匹配的滑槽62,滑块631位于滑槽62内,高度测量尺63通过滑块631与架体6滑动连接。使用时,将高度测量尺63的任一刻度线与最低点的参照物位于同一水平线,然后以此为零点参考标准将引流袋5挂置在合适的高度即可。
所述底座64设置为梯形底座64。此种底座6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5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1,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4和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1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4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固定架。通过压力控制结构能够稳定引流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因引流导致颅内压力升高或降低,抗虹吸结构4能够避免引流袋5内的液体回流入患者颅内而导致颅内感染,固定架用于将引流袋5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安全引流。
所述三通输液阀2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1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1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种设置将体外引流管1通过三通输液阀2与压力控制结构的管路水平连通,且需要向颅内注药时则关闭引流通路输注药物即可。
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此种设置适用于颅部引流。
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的一端设置软管31,软管31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通过软管31与三通输液阀2组合连接。此种软管31的设置使得三通输液阀2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有一段距离的管路,从而使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和抗虹吸结构4与患者的头部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述抗虹吸结构4包括一球囊41和单向进液阀42,球囊4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3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5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42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42与球囊41内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在进液口设置单向进液阀42,从而阻止引流液向患者端回流,避免引发感染。
在所述球囊41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一端与球囊4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此种设置使得引流袋5与球囊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引流袋5提供了调整高度的距离,且出液管51与引流袋5插接,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引流袋5。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64和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架体6,架体6设置在底座64上端且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使固定架整体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架体6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5的挂钩61,挂钩61与架体6一体连接。使用时,将引流袋5挂在挂钩61上即可。
在设置所述挂钩61的架体6的对侧外侧壁上也设置挂钩61。此种设置的挂钩61可以用于挂置输液袋或其他物品,使架体6具有多用性。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高度测量结构,高度测量结构与架体6滑动连接。挂置引流袋5时通过高度测量结构确定引流袋5的高度,保证引流袋5位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所述高度测量结构设置为高度测量尺63,高度测量尺63位于设置挂钩61的架体6外侧壁的相邻外侧壁上。此种设置便于观察引流袋5的挂置位置。
所述高度测量尺63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
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最小刻度值为0cm,最大刻度值为25cm。
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长度设置为25cm。此种设置的高度测量尺63足够临床使用。
在所述高度测量尺63的背面设置滑块631,在所述架体6的对应位置设置与滑块631匹配的滑槽62,滑块631位于滑槽62内,高度测量尺63通过滑块631与架体6滑动连接。使用时,将高度测量尺63的任一刻度线与最低点的参照物位于同一水平线,然后以此为零点参考标准将引流袋5挂置在合适的高度即可。
所述滑块631设置为工字形滑块631。
所述底座64设置为梯形底座64。此种底座6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所述底座64的底面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与底座6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能够避免底座64移位。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包括体外引流管,压力控制结构,抗虹吸结构和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引流管一端位于患者颅内,另一端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所述抗虹吸结构的其中一端与压力控制结构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输液袋组合连接;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的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输液阀的其中两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平行,另一个管路与引流管路垂直,体外引流管与其中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压力控制结构与另一个与引流管平行的管路组合连接,体外引流管与压力控制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结构为小流量液体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流量液体调节阀的一端设置软管,软管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固定连接,小流量液体调节阀通过软管与三通输液阀组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虹吸结构包括一球囊和单向进液阀,球囊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小流量液体调节阀紧密连接,出液口与引流袋紧密连接;单向进液阀设置在进液口,单向进液阀与球囊内壁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囊的出液口设置出液管,出液管一端与球囊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用于挂置引流袋的架体,架体设置在底座上端且与底座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挂置引流袋的挂钩,挂钩与架体一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高度测量结构,高度测量结构与架体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测量结构设置为高度测量尺,高度测量尺位于设置挂钩的架体外侧壁的相邻外侧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7373.3U CN214074456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7373.3U CN214074456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74456U true CN214074456U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4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6737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74456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744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3193A (zh) * | 2021-09-11 | 2021-11-30 | 久洋(中山)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颅脑外引流系统 |
-
2020
- 2020-09-10 CN CN202021967373.3U patent/CN2140744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3193A (zh) * | 2021-09-11 | 2021-11-30 | 久洋(中山)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颅脑外引流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82286B2 (en) | Gastri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 enteral feeding | |
CN214074456U (zh) | 一种神经外科压力控制抗虹吸引流装置 | |
CN211066666U (zh) | 一种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的装置 | |
CN211050404U (zh) | 一种压力可调的脑脊液引流装置 | |
CN111494782A (zh) | 一种气囊压力监测式导尿管及其监测方法 | |
CN201194955Y (zh) | 腰大池持续引流装置 | |
CN204840629U (zh) | 精密调节脑室外引流装置 | |
CN212854207U (zh) | 一种颅脑引流装置 | |
CN205215917U (zh) | 脑室静脉窦分流装置 | |
CN201783056U (zh) | 开口式弹头形盲端多侧孔引流管及采用该引流管的腰大池引流装置 | |
CN214414818U (zh) | 一种膀胱测压装置 | |
CN210384504U (zh) | 一种床头引流袋放置架 | |
CN219251117U (zh) | 一种双腔颅内引流管 | |
CN208552612U (zh) | 一种改进的匀速腰大池外引流装置 | |
CN210785606U (zh) | 一种导尿管 | |
CN201596160U (zh) | 一次性使用引流器 | |
CN215875701U (zh) | 体外引流系统和引流导管 | |
CN216986025U (zh) | 一种导尿管 | |
CN215605750U (zh) | 一次性膀胱测压专用输液器 | |
CN219022585U (zh) | 一体式膀胱灌注与引流两用装置 | |
CN207785553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用测量固定装置 | |
CN213282957U (zh) | 一种膀胱检测及治疗设备的收纳装置 | |
CN220256467U (zh) | 血管通路系统及血液采集装置 | |
CN221358097U (zh) | 非集成式血管通路系统 | |
CN212997911U (zh) | 一种尿管气囊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