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3945U -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 Google Patents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3945U
CN214073945U CN202023128161.9U CN202023128161U CN214073945U CN 214073945 U CN214073945 U CN 214073945U CN 202023128161 U CN202023128161 U CN 202023128161U CN 214073945 U CN214073945 U CN 214073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bed
frame
board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81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Baib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Baib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Baib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Baib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81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3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3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3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包括床架、床头、床尾以及水平设置在床架顶面的床板组件;床板组件包括第一前床板、第二前床板、第一后床板和第二后床板;第一前床板和第一后床板沿床头到床尾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前床板和第二后床板设置在床架宽度方向的同侧;第二前床板与第一前床板铰接,第二后床板与第二前床板铰接,第二后床板与第一后床板铰接;第一前床板的底面与床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后床板的底面与床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分别控制对应的床板,使老人不需其他人的帮助就可实现随时坐起和随时翻身需求。

Description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室家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背景技术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当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慢慢退化,多病缠身,需要经常躺卧在病床上,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种种原因,无法实时对老人进行照顾。目前的病床虽然样式比较多,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随时坐起和翻身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以解决现有的养老病床存在的因功能单一而不能满足老年人随时坐起和翻身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包括床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一端的床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床尾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床架顶面的床板组件;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第一前床板、第二前床板、第一后床板和第二后床板;
所述第一前床板和所述第一后床板沿床头到床尾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前床板和所述第一后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架宽度方向的同侧;所述第一前床板与第二前床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靠近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前床板和所述第二后床板沿床头到床尾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前床板和所述第二后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架宽度方向的同侧;
所述第一后床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顶面,所述第一前床板与所述第一后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前床板与所述第一前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后床板与所述第二前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后床板与所述第一后床板铰接;
所述第一前床板的底面与所述床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前床板倾斜角度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后床板的底面与所述床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后床板倾斜角度的第二升降装置。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前床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后床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前床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前床板的底面。
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后床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前床板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老人需要坐起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升降装置使第一前床板和第二前床板同时向上抬起,这样可以使老人不需要外人的帮助下即可坐起;老人想要躺下时,也可通过控制第一升降装置使第一前床板和第二前床板同时向下降落,直至第一前床板、第二前床板、第一后床板、第二后床板的顶面均在同一水平面,老人即可顺利躺下。当老人需要翻身时,只需平躺在第二前床板和第二后床板上(平时老人身体全部躺在该侧的床板或身体一侧躺在该侧的床板均可),然后控制第二升降装置使得该侧对应的床板升起,即可使老人顺利翻身。老人需要平躺时,只需控制第二升降装置使得该侧对应的床板放平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分别控制对应的床板,分别满足了随时坐起和随时翻身的需求,使老人不需其他人的帮助就可实现这些需求,即可以随时满足老人坐起和翻身的需求,也能减少子女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2、床头;3、床尾;11、边框;12、支腿;13、上加强连杆;14、下加强连杆;41、第一前床板;42、第二前床板;43、第一后床板;44、第二后床板;51、第一支撑架;52、第一电动推杆;61、第二支撑架;62、第二电动推杆;7、脚轮;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包括床架1、固定设置在床架1的长度方向一端的床头2、固定设置在床架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床尾3以及水平设置在床架1顶面的床板组件。床板组件包括第一前床板41、第二前床板42、第一后床板43和第二后床板44。床头2的顶端、床尾3的顶端均高于床架1的顶端。床架1包括边框11和设置在所述边框11底端的两组支腿12,边框11为一矩形框结构,边框11水平设置。两组支腿12分别位于边框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每组支腿12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边框11宽度方向的两侧,靠近床头一侧的两个支腿12之间的顶端固定设置上加强连杆13。任意相邻的两个支腿12之间的中部或下部固定设置下加强连杆14,下加强连杆14均位于同一高度。每个支腿12的底端均设置带有制动装置的脚轮7,便于护理人员将病床移至合适的位置。
第一前床板41和第一后床板43沿床头2到床尾3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前床板41和第一后床板43设置在床架1宽度方向的同侧;第一前床板41与第二前床板42并排设置在床架1的靠近床头2的一侧;第二前床板42和第二后床板44沿床头2到床尾3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二前床板42和第二后床板44设置在床架1宽度方向的同侧。第一前床板41和第二前床板42分别位于床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后床板43固定设置在床架1的顶面,即,第一后床板43固定设置在床架1的边框11上。第一前床板41与第一后床板43铰接,在本实施里中,第一前床板41的远离床头2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第一后床板43铰接。第二前床板42与第一前床板41铰接,第二后床板44与第二前床板42铰接,第二后床板44与第一后床板43铰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前床板41的底面与床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一前床板41倾斜角度的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51和第一电动推杆52,第一支撑架51固定设置在第一前床板41的底面,第一电动推杆52的推杆端与第一支撑架51铰接。第一支撑架5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前床板4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前床板42的底面。第一支撑架51呈条形结构,第一支撑架51可由角铁制成,第一支撑架51的轴向与床架1的宽度方向平行,即第一支撑架51的轴向与边框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支撑架51与第一前床板41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第一前床板41铰接端的距离。第一支撑架51的轴向的中部对位于第一前床板41与第二前床板42的相接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推杆52的推杆端与第一支撑架51轴向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2的与推杆端相对的一端与床架1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推杆52的与推杆端相对的一端与下加强连杆14轴向的中部铰接。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后床板44的底面与床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后床板44倾斜角度的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61和第二电动推杆62,第二支撑架61固定设置在第二后床板44的底面,第二电动推杆62的推杆端与第二支撑架61铰接。第二支撑架6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后床板44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前床板42的底面。第二支撑架61呈条形结构,第二支撑架61可由角铁制成,第二支撑架61的轴向与床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即第二支撑架61的轴向与边框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支撑架61与第二后床板44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第二后床板44铰接端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动推杆62的推杆端与第二支撑架61轴向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62的与推杆端相对的一端与床架1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动推杆62的与推杆端相对的一端与下加强连杆14铰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升降装置也可设置在第一后床板43的底面与床架1之间,可使病人进行另一侧的翻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将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后床板43的底面与床架1之间,或者将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二后床板44的底面与床架1之间。
第一前床板41、第二前床板42、第一后床板43、第二后床板44处于同一水平面时,第一支撑架51的靠近第二支撑架6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61支架具有间隙,这样使得第一支撑架51的端部未延伸至第二支撑架61支架,使两者不冲突,以将各床板放平。在床架1四个顶角处的顶端设置挡板8,便于将床垫卡设于床架的顶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床架1上设置分别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按钮,按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按钮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的电机、第二电动推杆的电机电连接,该电连接结构为本领域常见结构,并且电动推杆也是本领域现有的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根据现有技术实施。
如图1-图3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老人需要坐起时,本人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52使第一前床板41和第二前床板42同时向上抬起,这样可以使老人不需要外人的帮助下即可坐起;老人想要躺下时,也可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52使第一前床板41和第二前床板42同时向下降落,直至第一前床板、第二前床板、第一后床板、第二后床板的顶面均在同一水平面,老人即可顺利躺下。当老人需要翻身时,只需平躺在第二前床板和第二后床板上(平时老人身体全部躺在该侧的床板或身体一侧躺在该侧的床板均可),然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2使得该侧对应的床板升起,即可使老人顺利翻身。老人需要平躺时,只需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2使得该侧对应的床板放平即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一端的床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床尾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床架顶面的床板组件;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第一前床板、第二前床板、第一后床板和第二后床板;
所述第一前床板和所述第一后床板沿床头到床尾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前床板和所述第一后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架宽度方向的同侧;所述第一前床板与第二前床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靠近所述床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前床板和所述第二后床板沿床头到床尾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前床板和所述第二后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架宽度方向的同侧;
所述第一后床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顶面,所述第一前床板与所述第一后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前床板与所述第一前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后床板与所述第二前床板铰接,所述第二后床板与所述第一后床板铰接;
所述第一前床板的底面与所述床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前床板倾斜角度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后床板的底面与所述床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后床板倾斜角度的第二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前床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后床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前床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前床板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慧养老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后床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前床板的底面。
CN202023128161.9U 2020-12-23 2020-12-23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Active CN214073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8161.9U CN214073945U (zh) 2020-12-23 2020-12-23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8161.9U CN214073945U (zh) 2020-12-23 2020-12-23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3945U true CN21407394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8161.9U Active CN214073945U (zh) 2020-12-23 2020-12-23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3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73945U (zh) 新型智慧养老病床
CN111419574A (zh) 老年助眠床
CN202044435U (zh) 一种内科护理床
CN207928441U (zh) 新型可调病床
CN202537819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1356354U (zh) 一种二次调节翻身床
CN211863164U (zh) 一种医疗病床
CN211382342U (zh) 一种便于急危重症患者翻身用的床垫
CN214511786U (zh) 四电机驱动的垂直升降及垂头仰卧结构
CN212416159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医疗护理床
CN112674965A (zh) 一种轮椅护理床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814534U (zh) 医用护理床
CN209827310U (zh) 滑动式护理床
CN212140770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多功能病床
CN210056519U (zh) 一种截瘫护理床
CN209966872U (zh) 一种泌尿外科多功能护理床
TW201813554A (zh) 輔助座椅
CN112618203A (zh) 一种单独驱动源全机械设计的医疗用变形护理床
CN207590919U (zh) 一种多体位诊断床
CN112754803A (zh) 一种妇产科用护理床
CN219480656U (zh) 一种老年护理床
CN211723735U (zh) 护理床电动坐卧系统
CN215307557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医疗用护理床
CN217611791U (zh) 一种具有下沉腿坐姿结构的医用电动床
CN218165513U (zh) 一种新型康复治疗综合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