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3576U -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3576U
CN214073576U CN202022817684.8U CN202022817684U CN214073576U CN 214073576 U CN214073576 U CN 214073576U CN 202022817684 U CN202022817684 U CN 202022817684U CN 214073576 U CN214073576 U CN 21407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unit
flexible endoscope
flexible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76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于涛
林鹏
武文杰
何啸
闫斌
彭丽华
杨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28176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3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及设置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上的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及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连接,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通过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连接;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用于与软式内窥镜连接且控制软式内窥镜动作;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设置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上,用于夹持和输送软式内窥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软式内窥镜的精准操控,结合远程遥操作,避免X射线对医生的辐射,融合传感信息,实现智能化机器人介入。

Description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消化、泌尿、呼吸等自然腔道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比如胃癌、胆管癌、肺癌、膀胱癌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软式内窥镜如胃镜、支气管镜、泌尿软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等介入治疗因其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已经成为自然腔道或者经自然腔道疾病的最主要治疗方式。
由于自然腔道的手术操作空间狭窄且封闭,操作过程精细复杂,所以手术器械需要非常高的灵巧性去顺应腔道的解剖结构,并需要精细的控制来指向目标靶点,但现有技术中用于软式内镜的手术器械缺乏独立的自由度,仅依靠内镜的弯曲来实现器械的运动,并且需要医生护士协调完成器械的手动控制,控制精度低且劳动强度大,非常容易造成生理疲劳。在一些狭窄的空间作业时,往往由于器械灵巧度不够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去调整器械的位置及方向,降低了手术的效率及安全性。而一些复杂的手术如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由于其涉及的手术器械种类多,并且需要多支器械协同操作,因而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作,这也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手术效果的不可控性。此外,现有器械的视觉反馈仅局限于软式内镜前端集成的相机,器械本身并不具备力觉传感,当器械进入狭窄的腔道后无法准确获取输送力信息,超选插管完全依靠经验来进行试探性的手术操作,给手术带来了非常高的并发症风险,软式内镜操作与把持都需要医生来完成,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会造成医生的疲劳并且影响手术效果。上述技术障碍都直接影响着软式内镜手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师操作手术器械需要多人协同、长时间操作存在疲劳、无法准确获取软式内窥镜介入力信息且会受到X射线辐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及设置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上的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所述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及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其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与所述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通过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用于与软式内窥镜连接,并且控制软式内窥镜动作;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上,用于夹持和输送所述软式内窥镜。
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关节、法兰、第一连杆、转接板及持镜臂,其中第一关节和法兰设置于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接板与持镜臂连接,所述持镜臂与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连接。
所述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跟随单元第二连杆、跟随单元第二关节、跟随单元第三连杆、跟随单元第三关节、跟随单元第四连杆、跟随单元第四关节、关节连接件及过渡连杆,其中跟随单元第二连杆与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连接,所述过渡连杆与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连接。
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包括安装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转接固定板、大波轮操作器、小波轮操作器、抬钳器操作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其中小波轮操作器、大波轮操作器及抬钳器操作器由内到外同轴安装且均可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分别与抬钳器操作器、大波轮操作器及小波轮操作器传动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通过转接固定板与安装底板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软式内窥镜,所述软式内窥镜与抬钳器操作器、大波轮操作器及小波轮操作器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小齿轮、大齿轮及电机安装板,其中电机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底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并且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所述大齿轮与所述抬钳器操作器连接,并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小同步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小同步带与所述大波轮操作器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大同步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大同步带与所述小波轮操作器传动连接。
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单元框架及安装在该输送单元框架上的第一级同步带、传感器固定法兰、扭矩传感器、电机Ⅰ、主动轮、被动轮、第二级同步带及夹紧机构,其中电机Ⅰ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级同步带与传感器固定法兰连接,传感器固定法兰与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一主动轮连接,该主动轮通过第二级同步带与另一主动轮连接;所述夹紧机构上设有两个被动轮,两个被动轮分别与两个主动轮协同作用下实现所述软式内窥镜的夹持和输送。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电机Ⅱ、齿条、齿轮、活动板及直线滑块,其中活动板通过直线滑块与所述输送单元框架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活动板上,且与直线滑块平行;所述电机Ⅱ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框架上,其输出端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两个所述被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
所述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包括底盘、底盘外壳、升降滑台、立柱、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其中底盘的底部设有车轮,底盘外壳罩设于底盘的外侧;所述升降滑台设置于底盘外壳的顶部,所述立柱与所述升降滑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
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还包括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所述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包括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驱动器电机盒、可弯曲鞘管、导丝输送夹紧机构及导丝,其中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和导丝输送夹紧机构设置于驱动器电机盒上,所述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通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与所述软式内窥镜连接;可弯曲鞘管的一端与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后插入软式内窥镜内,所述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可弯曲鞘管弯曲;所述导丝输送夹紧机构用于输送导丝,所述导丝插设于可弯曲鞘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与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机器人相配合,通过机器人的主从操作能够辅助医师进行远程操作,从而降低医师被X射线辐射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与软式内窥镜定位输送单元相互协同,实现软式内窥镜柔顺介入,同时软式内窥镜操控单元可以实现软式内窥镜的灵活操控,从而辅助医生精准、高效完成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视觉图像信息,让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直观,在图像引导的条件下,让医生有的放矢,更加便于操作,能够通过感知的增加提升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扭矩传感器、长度传感器,能够提取量化的操作数据,更加直观的规范人的操作,增加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机器人系统代替医师手动操作,通过传感器信息融合,大大地减小了手术风险,有望提高软式内镜介入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输送、跟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0为患者,200为病床,300为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1为第一关节,302为法兰,303为第一连杆,304为转接板,305为持镜臂,400为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1为第一级同步带,402为传感器固定法兰,403为扭矩传感器,404为电机Ⅰ,405为电机Ⅱ,406为输出轴,407为主动轮,408为被动轮,409为第二级同步带,410为夹紧机构,411为齿条,412为齿轮,413为活动板,414为直线滑块,450为软式内窥镜,500为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1为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2为转接固定板,503为安装底板,504为小齿轮,505为大波轮操作器,506为小波轮操作器,507为抬钳器操作器,508为第一电机,509为第二电机,510为小同步带,511为大齿轮,512为电机安装板,513为第三电机,514为大同步带,600为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1为跟随单元第二连杆,602为跟随单元第二关节,603为跟随单元第三连杆,604为跟随单元第三关节,605为跟随单元第四连杆,606为跟随单元第四关节,607为关节连接件,608为过渡连杆,700为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1为车轮,702为底盘,703为底盘外壳,704为升降滑台,705为立柱,706为第一支撑臂,707为第二支撑臂707,800为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900为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1为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2为驱动器电机盒,903为可弯曲鞘管,904为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5为导丝,907为绕线轮,908为固定底板,909为可弯曲鞘管固定件,910为弹簧管压紧件,911为绕线轮轴固定机构,913为输送夹紧机构固定底板,914为导丝输送轮,915为导丝夹紧机构,916为螺旋微动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及设置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上的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及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其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连接,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通过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连接;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用于与软式内窥镜450连接,并且控制软式内窥镜450动作;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设置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上,用于夹持和输送软式内窥镜45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包括底盘702、底盘外壳703、升降滑台704、立柱705、第一支撑臂706、第二支撑臂707,其中底盘702的底部设有车轮701,底盘外壳703罩设于底盘702的外侧;升降滑台704设置于底盘外壳703的顶部,立柱705与升降滑台704连接,使立柱705及其上方部件可以上下移动。第一支撑臂706的一端与立柱705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关节与第二支撑臂707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及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组成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包括第一关节301、法兰302、第一连杆303、转接板304及持镜臂305,其中第一关节301和法兰302设置于第一连杆303的一端,第一关节301作为底座与支撑单元700的第二支撑臂707相连接,第一连杆303的另一端通过转接板304与持镜臂305连接,持镜臂305与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连接。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包括依次连接的跟随单元第二连杆601、跟随单元第二关节602、跟随单元第三连杆603、跟随单元第三关节604、跟随单元第四连杆605、跟随单元第四关节606、关节连接件607及过渡连杆608,其中跟随单元第二连杆601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的法兰302连接,过渡连杆608与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连接。
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也可通过改变各个零件的组成顺序来达到软式内镜跟随输送的目的。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包括安装底板503及设置于安装底板503上的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转接固定板502、大波轮操作器505、小波轮操作器506、抬钳器操作器507、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其中小波轮操作器506、大波轮操作器505及抬钳器操作器507由内到外同轴安装且均可转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分别与抬钳器操作器507、大波轮操作器505及小波轮操作器506传动连接;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通过转接固定板502与安装底板503连接;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用于固定软式内窥镜450,软式内窥镜450与抬钳器操作器507、大波轮操作器505及小波轮操作器506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08、小齿轮504、大齿轮511及电机安装板512,其中电机安装板512与安装底板503连接,第一电机508安装在电机安装板512上并且输出端与小齿轮504连接;大齿轮511与抬钳器操作器507连接,并且与小齿轮504啮合。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09和小同步带510,第二电机509的输出端通过小同步带510与大波轮操作器505传动连接;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513和大同步带514,第三电机513的输出端通过大同步带514与小波轮操作器506传动连接。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450为机构的操控对象。软式内窥镜450为市购产品,型号以奥林巴斯TJF-Q190V为例,其结构包含抬钳器451、大拨轮452、小拨轮453、手术器械腔道454、镜体455。上述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以软式内窥镜为操控对象,通过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将软式内窥镜定位,随后通过大波轮操作器505、小波轮操作器506、抬钳器操作器507分别控制抬钳器451、大拨轮452、小拨轮453,实现内窥镜前端弯曲,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通过摩擦力实现镜体455的输送。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包括输送单元框架及安装在该输送单元框架上的第一级同步带401、传感器固定法兰402、扭矩传感器403、电机Ⅰ404、主动轮407、被动轮408、第二级同步带409及夹紧机构410,其中电机Ⅰ404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同步带401连接,第一级同步带401与扭矩传感器403的输入端连接,扭矩传感器403通过传感器固定法兰402安装在输送单元框架上,扭矩传感器403的输出端与一主动轮407连接,该主动轮407通过第二级同步带409与另一主动轮407连接,经第二级同步带409实现两个主动轮407同步旋转运动;夹紧机构410上设有两个被动轮408,两个被动轮408分别与两个主动轮407协同作用下实现软式内窥镜450的夹持和输送。本实施例中,第一级同步带401与第二级同步带409平行设置于输送单元框架的两端。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紧机构410包括电机Ⅱ405、齿条411、齿轮412、活动板413及直线滑块414,其中活动板413通过直线滑块414与输送单元框架连接;齿条411设置于活动板413上,且与直线滑块414平行;电机Ⅱ405设置于输送单元框架上,其输出端与齿轮412连接,齿轮412与齿条411啮合;两个被动轮408可转动地设置于活动板413上。电机Ⅱ405与齿轮412连接,通过齿条411和齿轮412的相互配合带动活动板413上下运动,活动板413与被动轮408固连,从而实现夹紧运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还包括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0,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0设置于另一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上,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与同轴辅助器械操作机器人相互配合完成植介入手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0包括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驱动器电机盒902、可弯曲鞘管903、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及导丝905,其中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和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设置于驱动器电机盒902上,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通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800与软式内窥镜450连接;可弯曲鞘管903的一端与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连接,另一端穿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800后插入软式内窥镜450内,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用于驱动可弯曲鞘管903弯曲;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用于输送导丝905,导丝905插设于可弯曲鞘管903内。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800通过设置中间腔道达到限位的目的,中间腔道的起始端与软式内镜的器械插入端相连接,中间腔道的另一端与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同轴器械操作单元相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包括固定底板908及设置于固定底板908上的绕线轮907、可弯曲鞘管固定件909、弹簧管压紧件910及绕线轮轴固定机构911,其中绕线轮907设置于绕线轮轴固定机构911和固定底板908之间,用于缠绕可弯曲鞘管903的驱动腱;可弯曲鞘管固定件909和弹簧管压紧件910设置于绕线轮907的前端,可弯曲鞘管固定件909用于固定可弯曲鞘管903,弹簧管压紧件910用于压紧可弯曲鞘管903驱动腱外侧的弹簧管。驱动器电机盒902驱动绕线轮907转动,绕线轮907转动实现驱动腱的缠绕或释放,进而通过驱动腱的拉动实现可弯曲鞘管903的弯曲动作。
本实施例中,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包括输送夹紧机构固定底板913及设置于输送夹紧机构固定底板913上的导丝输送轮914、导丝夹紧机构915及螺旋微动旋钮916,其中导丝夹紧机构915可沿靠近或远离导丝输送轮914的方向移动,螺旋微动旋钮916与导丝夹紧机构915连接,用于调整导丝夹紧机构915的位置。具体地,导丝夹紧机构915包括导丝夹紧轮,导丝夹紧轮与导丝输送轮914夹紧导丝905,并且通过转动实现导丝905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通过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与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机器人相配合,通过机器人的主从操作能够辅助医师进行远程操作,从而降低医师被X射线辐射的概率。本实用新型将操作方式从“依靠经验、尝试性操作”转变为“依据视觉信息引导的精细化机器人操作”,大大地减小了手术风险,通过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提高了软式内镜介入的智能化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及设置于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上的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所述软式内窥镜主操作机器人包括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及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其中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与所述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通过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与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用于与软式内窥镜(450)连接,并且控制软式内窥镜(450)动作;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设置于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上,用于夹持和输送所述软式内窥镜(4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包括第一关节(301)、法兰(302)、第一连杆(303)、转接板(304)及持镜臂(305),其中第一关节(301)和法兰(302)设置于第一连杆(303)的一端,第一连杆(303)的另一端通过转接板(304)与持镜臂(305)连接,所述持镜臂(305)与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内窥镜跟随单元(600)包括依次连接的跟随单元第二连杆(601)、跟随单元第二关节(602)、跟随单元第三连杆(603)、跟随单元第三关节(604)、跟随单元第四连杆(605)、跟随单元第四关节(606)、关节连接件(607)及过渡连杆(608),其中跟随单元第二连杆(601)与所述软式内窥镜定位单元(300)连接,所述过渡连杆(608)与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内窥镜操作单元(500)包括安装底板(503)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503)上的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转接固定板(502)、大波轮操作器(505)、小波轮操作器(506)、抬钳器操作器(507)、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其中小波轮操作器(506)、大波轮操作器(505)及抬钳器操作器(507)由内到外同轴安装且均可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分别与抬钳器操作器(507)、大波轮操作器(505)及小波轮操作器(506)传动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通过转接固定板(502)与安装底板(503)连接;所述软式内窥镜固定机构(501)用于固定软式内窥镜(450),所述软式内窥镜(450)与抬钳器操作器(507)、大波轮操作器(505)及小波轮操作器(50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08)、小齿轮(504)、大齿轮(511)及电机安装板(512),其中电机安装板(512)与所述安装底板(503)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08)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512)上并且输出端与小齿轮(504)连接;所述大齿轮(511)与所述抬钳器操作器(507)连接,并且与所述小齿轮(50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09)和小同步带(510),所述第二电机(509)的输出端通过小同步带(510)与所述大波轮操作器(505)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513)和大同步带(514),所述第三电机(513)的输出端通过大同步带(514)与所述小波轮操作器(506)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内窥镜输送单元(400)包括输送单元框架及安装在该输送单元框架上的第一级同步带(401)、传感器固定法兰(402)、扭矩传感器(403)、电机Ⅰ(404)、主动轮(407)、被动轮(408)、第二级同步带(409)及夹紧机构(410),其中电机Ⅰ(40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级同步带(401)与传感器固定法兰(402)连接,传感器固定法兰(402)与扭矩传感器(403)的一端连接,扭矩传感器(403)的另一端与一主动轮(407)连接,该主动轮(407)通过第二级同步带(409)与另一主动轮(407)连接;所述夹紧机构(410)上设有两个被动轮(408),两个被动轮(408)分别与两个主动轮(407)协同作用下实现所述软式内窥镜(450)的夹持和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410)包括电机Ⅱ(405)、齿条(411)、齿轮(412)、活动板(413)及直线滑块(414),其中活动板(413)通过直线滑块(414)与所述输送单元框架连接;所述齿条(411)设置于活动板(413)上,且与直线滑块(414)平行;所述电机Ⅱ(405)设置于所述输送单元框架上,其输出端与齿轮(412)连接,所述齿轮(412)与所述齿条(411)啮合;两个所述被动轮(408)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4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内窥镜支撑单元(700)包括底盘(702)、底盘外壳(703)、升降滑台(704)、立柱(705)、第一支撑臂(706)、第二支撑臂(707),其中底盘(702)的底部设有车轮(701),底盘外壳(703)罩设于底盘(702)的外侧;所述升降滑台(704)设置于底盘外壳(703)的顶部,所述立柱(705)与所述升降滑台(70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706)的一端与所述立柱(70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707)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0),所述软式内窥镜同轴器械操作单元(900)包括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驱动器电机盒(902)、可弯曲鞘管(903)、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及导丝(905),其中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和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设置于驱动器电机盒(902)上,所述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通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800)与所述软式内窥镜(450)连接;可弯曲鞘管(903)的一端与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连接,另一端穿过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连接单元(800)后插入软式内窥镜(450)内,所述可弯曲鞘管驱动机构(901)用于驱动可弯曲鞘管(903)弯曲;所述导丝输送夹紧机构(904)用于输送导丝(905),所述导丝(905)插设于可弯曲鞘管(903)内。
CN202022817684.8U 2020-11-30 2020-11-30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Active CN21407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7684.8U CN214073576U (zh) 2020-11-30 2020-11-30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7684.8U CN214073576U (zh) 2020-11-30 2020-11-30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3576U true CN214073576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5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7684.8U Active CN214073576U (zh) 2020-11-30 2020-11-30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35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3496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CN115040056A (zh) * 2022-08-12 2022-09-13 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向取出镜体的软式内镜输送装置
CN115919474A (zh) * 2023-01-09 2023-04-07 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3496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CN115040056A (zh) * 2022-08-12 2022-09-13 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向取出镜体的软式内镜输送装置
CN115040056B (zh) * 2022-08-12 2022-10-28 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向取出镜体的软式内镜输送装置
CN115919474A (zh) * 2023-01-09 2023-04-07 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3496A (zh) 一种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CN214073576U (zh) 软式内窥镜操控机器人
JP7080986B2 (ja) 器具ベースの挿入アーキテクチャ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993614B2 (en) Components for multiple axis control of a catheter in a catheter positioning system
EP1755727B1 (en) Transmission for a remote catheterization system
US20040254566A1 (en) Apparatus for the maneuvering of flexible catheters in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system
CN209474796U (zh) 适用于软镜的手术辅助系统
CN108472030A (zh) 机器人手术装置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09452975A (zh) 适用于软镜的手术辅助系统
CN109567947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61184A1 (zh) 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和力传递装置
US9533121B2 (en)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accommodating guidewire catheters on a catheter controller system
CN107157585B (zh) 一种辅助腹腔微创手术的机器人
WO2021236677A1 (en) Robotic-assisted navigation and control for airway management procedures, assemblies and systems
CN115715702A (zh) 一种软式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CN117442345B (zh) 一种软式内镜器械机器人工作站
CN114732528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
CN113633388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导丝导管控制装置
CN112426224B (zh) 一种毫米级超自由度精准智能微创设备及系统
CN109171978B (zh) 主从式胃部手术机器人系统
CN111374630A (zh) 磁性超细可吞服内窥镜
EP3508159A1 (en) Flexible surgical instrument system with prepositioned drive input
CN210962301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
CN209847477U (zh) 可视状态下的支架植入装置
CN113384349A (zh) 一种消化内镜用辅助机械手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