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3403U -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3403U
CN214073403U CN202022861529.6U CN202022861529U CN214073403U CN 214073403 U CN214073403 U CN 214073403U CN 202022861529 U CN202022861529 U CN 202022861529U CN 214073403 U CN214073403 U CN 214073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inner core
core needle
spring
sty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15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婵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ai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nai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nai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nai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615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3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3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3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包括内芯针、外管针以及后端弹射装置,后端弹射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滑块,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对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在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移动,下壳体内设置有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按键组件以及单第二按键组件,滑块与内芯针击发组件、外管针击发组件抵接并可使内芯针、外管针至下压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于留有足够安全空间的病灶组织,可以实现一键操作,完成内芯针和外管针的逐步击发,对于操控安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先将内芯针击发到位,再从预先已定位的套管针通道内伸出,并逐步控制伸出套管针的距离,从而能有效控制在病灶区域的行走位移。

Description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背景技术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病变,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升级提高,使诊断的准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一次性使用活检针是一种用于在超声或CT影像下经皮穿刺器官或组织,以切割的方式获得组织学标本,用于病理诊断。
目前,活检针主要包括外管针、内芯针、内芯针上设有取样槽,外管针套装在内芯针外部,一起安装在针座上,由可控弹射装置控制获得标本,使用时,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到取样部位时,内芯针先刺入使取样槽位于病灶处,随后弹射装置将外管针射出,外管针前冲,将病变部位的组织切割在内芯针取样槽内,拔出活检针即可获得取样标本。
现有的活检针包含全自动活检针和半自动活检针,区别在弹射装置上,全自动活检针的弹射装置为一键击发,同时完成外管针和内芯针的发射,而半自动活检针的弹射装置为多次击发,先进行内芯针的击发,而后完成外管针的击发。这两种活检针在临床的使用不能灵活调用,碰到穿刺风险高的病灶,没有办法转换成半自动的双键击发的方式,对临床操作要求高,由此我们开发了一款全自动和半自动一体的活检针,能同时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的弹射装置,并随意切换。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上较常用的活检枪,如BARD公司的全自动活检枪,手柄比较粗大且笨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太重,而不适合在CT下穿刺,从而导致临床在CT下使用的活检枪多为半自动活检枪,操作不够简便。再者,目前常规活检针的弹射装置的按压和推送由于结构原因,比如BARD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活检针,都比较费力,在穿刺到位后,击发时,常常会因为要费力推送按键,而导致活检针移动位置,影响穿刺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击发活检枪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包括前端设有切割槽的内芯针、外管针以及后端弹射装置,所述后端弹射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滑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对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在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移动,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可以依次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的第一按键组件以及单独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的第二按键组件,所述滑块与内芯针击发组件、外管针击发组件抵接并可使内芯针、外管针至下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内芯针击发组件包括内芯针弹簧固定件、内芯针弹簧以及内芯针固定件,所述内芯针弹簧固定件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后端的凹槽内,内芯针弹簧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与内芯针弹簧固定件之间,所述内芯针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上,所述外管针击发组件包括外管针弹簧固定件、外管针弹簧以及外管针固定件,所述外管针弹簧固定件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后端的凹槽内,外管针弹簧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与外管针弹簧固定件之间,所述外管针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上,所述滑块与外管针固定件的前端抵接,所述滑块可与内芯针固定件自由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前端与上壳体连接,第一按键的自由端翘起角度,按键的不同位置触发按压行程不同,所述内芯针固定件以及外管针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以及外管针弹性触发件,在初始状态下,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位于第一按键的短行程处,外管针固定件位于第一按键的长行程处,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以及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外管针弹性触发件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第一凸起相互卡合以及第二限位台阶、第二凸起相互卡合构成下压状态,所述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按键,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位于第二按键按压处。
优选地,所述滑块前端设置有限位弹簧组件,所述限位弹簧组件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接限位件,所述限位弹簧压缩时,所述限位件抵接外管针固定件,所述限位弹簧伸长时,所述限位件抵接内芯针固定件,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滑块复位弹簧,所述滑块复位弹簧一端固接在外管针固定件上,另一端抵接滑块。
优选地,所述外管针固定件与限位件抵接处设置有斜坡。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内芯针缓冲垫、外管针缓冲垫,所述内芯针缓冲垫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端面触碰,外管针缓冲垫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端面触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击发活检枪,实现了全自动与半自动一体的设计,对于留有足够安全空间的病灶组织,可以实现一键操作,完成内芯针和外管针的逐步击发,对于操控安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先将内芯针击发到位,再从预先已定位的套管针通道内伸出,并逐步控制伸出套管针的距离,从而能有效控制在病灶区域的行走位移,避开前进路上的血管或重要脏器,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轻巧,能同时匹配CT和B超下进针,且按键击发轻松,不会影响穿刺的精度,同时,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击发活检枪的下壳体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内部视图;
图4为3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击发活检枪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内芯针1、外管针2以及后端弹射装置3,上壳体4、下壳体5以及滑块6,滑槽7,第一按键组件8,第二按键组件9,内芯针弹簧固定件10,内芯针弹簧11以及内芯针固定件12,外管针弹簧固定件13,外管针弹簧14以及外管针固定件15,外管针弹性触发件16,第一按键17,内芯针弹性触发件18,外管针弹性触发件19,第一限位台阶20,第二限位台阶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第二按键24,限位弹簧25,限位件26,滑块复位弹簧27,内芯针缓冲垫28,外管针缓冲垫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双击发活检枪,包括前端设有切割槽的内芯针1、外管针2以及后端弹射装置3,所述后端弹射装置3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5以及滑块6,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内部对应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块6的一端设置在滑槽7内并可沿着滑槽7移动,所述下壳体5内设置有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所述上壳体4内设置有可以依次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的第一按键组件8以及单独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的第二按键组件9,所述滑块6与内芯针击发组件、外管针击发组件抵接并可使内芯针1、外管针2至下压状态,操作第一按键组件8可使内芯针1、外管针2逐步击发,实现快速取样,实现全自动功能,操作第二按键组件9可单独击发内芯针1,实现半自动功能。所述内芯针击发组件包括内芯针弹簧固定件10、内芯针弹簧11以及内芯针固定件12,所述内芯针弹簧固定件10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4后端的凹槽内,内芯针弹簧11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12与内芯针弹簧固定件10之间,所述内芯针1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12上,所述外管针击发组件包括外管针弹簧固定件13、外管针弹簧14以及外管针固定件15,所述外管针弹簧固定件13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4后端的凹槽内,外管针弹簧14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15与外管针弹簧固定件13之间,所述外管针2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15上,所述滑块6与外管针固定件15的前端抵接,所述滑块6可与内芯针固定件12自由抵接,第一次按压滑块6时,滑块6只与外管针固定件15的前端抵接,可不与内芯针固定件12抵接,当外管针2下压至下压状态时,滑块6复位后滑块6与内芯针固定件12抵接。所述第一按键组件8包括第一按键17,所述第一按键17前端与上壳体4连接,第一按键17的自由端翘起角度,按键的不同位置触发按压行程不同,所述内芯针固定件12以及外管针固定件15上分别设置有内芯针弹性触发件18以及外管针弹性触发件16,在初始状态下,内芯针弹性触发件18位于第一按键17的短行程处,外管针固定件15位于第一按键17的长行程处,所述上壳体4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20以及第二限位台阶21,第一限位台阶20以及第二限位台阶21的设置可使内芯针固定件12和外管针固定件15运动到预期位置后,能卡住限位,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18、外管针弹性触发件19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凸起22以及第二凸起23,所述第一限位台阶20、第一凸起22相互卡合以及第二限位台阶21、第二凸起23相互卡合构成下压状态,所述第二按键组件9包括第二按键24,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18位于第二按键24按压处。所述滑块6前端设置有限位弹簧组件,所述限位弹簧组件包括限位弹簧25以及限位件26,所述限位弹簧25一端固定在滑块6上,另一端固接限位件26,所述滑块6通过限位件26与外管针固定件15的前端抵接,所述滑块6通过位件26可与内芯针固定件12自由抵接,所述限位弹簧25压缩时,所述限位件26抵接外管针固定件15,所述限位弹簧25伸长时,所述26抵接内芯针固定件12,所述下壳体5内还设置有滑块复位弹簧27,所述滑块复位弹簧27一端固接在外管针固定件15上,另一端抵接滑块6。所述外管针固定件15与限位件26抵接处设置有斜坡,所述限位件26随着外管针固定件15上的斜坡移动。所述下壳体5内还设置有内芯针缓冲垫28、外管针缓冲垫29,所述内芯针缓冲垫28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12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5端面触碰,外管针缓冲垫29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15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5端面触碰。
本实用新型活检枪的操作过程:
1)通过CT或B超,获得患者影像数据,查找病灶区域,规划穿刺路径;
2)初始状态下,由于外管针固定件在上壳体的顶部,将限位件向左侧按压,致使内芯针固定件与滑块脱离。
3)第一次下压滑块,滑块带动外管针固定件一起向下运动,外管针固定件带动外管针从内芯针表面运动,直至外管针固定件上的第二凸起与上壳体上的第二台阶接触,被卡位,此时内芯针切割槽露出外管针,外管针运动到位。
4)松开滑块,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归初始位置。
5)外管针固定件运动到下壳体的底端时,限位件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右归位,限位件抵住内芯针固定件。
6)第二次下压滑块,安装在滑块上的限位件一起向下运动,从而带领内芯针固定件向下运动,直至第一凸起与上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台阶接触,从而定位,内芯针运动到位。
7)选择一键击发模式:
7.1)按压上壳体表面的第一按键,第一按键在向下按压的过程中,先接触到内芯针固定件的第一凸起,向内挤压第一凸起,使第一凸起从上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台阶处剥离,从而在内芯针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向前运动,内芯针头部的切割槽从组织中穿过,组织填充在切割槽内,直至内芯针固定件的头部弹垫接触壳体,从而停止运动。
7.2)第一按键继续下压,而后接触到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向内挤压第二凸起,使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从上壳体内表面的第二台阶处剥离,从而在外管针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外管针固定件失去定位,向前运动,外管针从内芯针的切割槽外穿过,对内芯针切割槽内的组织进行切削,此时组织被切割停留在内芯针的切割槽内,直至内芯针固定件头部的弹垫接触壳体,从而停止运动,此时完成产品的取样动作。
7.3)第三次下压滑块,同步骤3),使得外管针下压运动到位,此时可以通过工具取出内芯针切割槽上的活体组织。
7.4)按压上壳体表面的第一按键,第一按键接触到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向内挤压第二凸起,使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从上壳体内表面的台阶处剥离,从而在外管针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外管针固定件失去定位,向前运动,直至内芯针固定件头部的弹垫接触壳体,从而停止运动,产品回归至初始状态。
8)选择双键击发模式:
8.1)按压上壳体表面的第二按键,第二按键在向下按压的过程中,先接触到内芯针固定件的第一凸起,向内挤压第一凸起,使弹性固定件的第一凸起从上壳体内表面的第一台阶处剥离,从而在内芯针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向前运动,内芯针头部的切割槽从组织中穿过,组织填充在切割槽内,直至内芯针固定件的头部弹垫接触壳体,从而停止运动。
8.2)按压上壳体表面的第一按键,第一按键接触到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向内挤压第二凸起,使外管针固定件的第二凸起从上壳体内表面的第二台阶处剥离,从而在外管针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外管针固定件失去定位,向前运动,外管针从内芯针的切割槽外穿过,对内芯针切割槽内的组织进行切削,此时组织被切割停留在内芯针的切割槽内,直至内芯针固定件头部的弹垫接触壳体,从而停止运动。此时完成产品的取样动作。
8.3)重复7.3)和7.4)的动作,完成活体组织条的取出,以及产品回归至初始状态。
综合本实用新型的双击发活检枪的结构以及操作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全自动与半自动一体的设计,对于留有足够安全空间的病灶组织,可以实现一键操作,完成内芯针和外管针的逐步击发,对于操控安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先将内芯针击发到位,再从预先已定位的套管针通道内伸出,并逐步控制伸出套管针的距离,从而能有效控制在病灶区域的行走位移,避开前进路上的血管或重要脏器,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轻巧,能同时匹配CT和B超下进针,且按键击发轻松,不会影响穿刺的精度,同时,操作方便简单。

Claims (6)

1.一种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设有切割槽的内芯针、外管针以及后端弹射装置,所述后端弹射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滑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对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在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移动,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可以依次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以及外管针击发组件的第一按键组件以及单独按压内芯针击发组件的第二按键组件,所述滑块与内芯针击发组件、外管针击发组件抵接并可使内芯针、外管针至下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针击发组件包括内芯针弹簧固定件、内芯针弹簧以及内芯针固定件,所述内芯针弹簧固定件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后端的凹槽内,内芯针弹簧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与内芯针弹簧固定件之间,所述内芯针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上,所述外管针击发组件包括外管针弹簧固定件、外管针弹簧以及外管针固定件,所述外管针弹簧固定件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后端的凹槽内,外管针弹簧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与外管针弹簧固定件之间,所述外管针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上,所述滑块与外管针固定件的前端抵接,所述滑块可与内芯针固定件自由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前端与上壳体连接,第一按键的自由端翘起角度,按键的不同位置触发按压行程不同,所述内芯针固定件以及外管针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以及外管针弹性触发件,在初始状态下,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位于第一按键的短行程处,外管针固定件位于第一按键的长行程处,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以及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外管针弹性触发件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第一凸起相互卡合以及第二限位台阶、第二凸起相互卡合构成下压状态,所述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按键,所述内芯针弹性触发件位于第二按键按压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前端设置有限位弹簧组件,所述限位弹簧组件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接限位件,所述限位弹簧压缩时,所述限位件抵接外管针固定件,所述限位弹簧伸长时,所述限位件抵接内芯针固定件,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滑块复位弹簧,所述滑块复位弹簧一端固接在外管针固定件上,另一端抵接滑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针固定件与限位件抵接处设置有斜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击发活检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内芯针缓冲垫、外管针缓冲垫,所述内芯针缓冲垫固定安装在内芯针固定件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端面触碰,外管针缓冲垫固定安装在外管针固定件头端面,初始状态下与下壳体端面触碰。
CN202022861529.6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Active CN214073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1529.6U CN2140734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1529.6U CN2140734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3403U true CN214073403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5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1529.6U Active CN2140734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3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7168A (zh) * 2023-05-16 2023-07-11 杭州丽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病灶标记物置入功能的活检装置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7168A (zh) * 2023-05-16 2023-07-11 杭州丽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病灶标记物置入功能的活检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6407168B (zh) * 2023-05-16 2023-10-03 杭州丽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病灶标记物置入功能的活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80628B2 (ja) ハンドル・針セットを備えた生検器具
US5188118A (en) Automatic biopsy instrument with independently actuated stylet and cannula
US5183052A (en) Automatic biopsy instrument with cutting cannula
EP1679039B1 (en) Biopsy instrument with improved penetration of tissue by needle
US11832802B2 (en) Biopsy device arming mechanism
CN108433754A (zh) 芯针活检装置
JP2005288175A (ja) 外科生検装置を用いてマーカーを配置するためのマーカー装置及び方法
CN214073403U (zh)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CN108577900A (zh) 一种可半自动全自动切换的经皮穿刺活检针
CN111358506A (zh) 一种一次性细胞学活检针
CN215899740U (zh) 一种可换挡位的全半自动一体式活检枪
CN112315517A (zh) 一种双击发活检枪
CN113261997A (zh) 一种端切活检枪
CN106037847A (zh) 腔镜吻合器单手可调整吻合机构
CN218045194U (zh) 一种可单手工作的半自动活检针
CN110292401A (zh) 多级定位组织活检装置
JP6678674B2 (ja) 完全コア生検装置のための改善
CN215078934U (zh) 一种带侧面安全锁的双击发活检枪
CN214336612U (zh) 一种带底部安全锁的双击发活检枪
CN218922650U (zh) 一种新型活检针
CN112869783A (zh) 一种带侧面安全锁的双击发活检枪
CN219661776U (zh) 一种组织切割长度可调式半自动活检枪
CN214387537U (zh) 一种活检针
CN219166479U (zh) 手动取样活检装置
CN220158299U (zh) 一种带标记物的活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