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0371U - 一种云核心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核心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0371U
CN214070371U CN202120198996.7U CN202120198996U CN214070371U CN 214070371 U CN214070371 U CN 214070371U CN 202120198996 U CN202120198996 U CN 202120198996U CN 214070371 U CN214070371 U CN 214070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ase
frame
interface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89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uit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ui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uit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ui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89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0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0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0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云核心终端,涉及云终端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器,采集器的底部分别设有上机箱、散热箱和下机箱,散热箱内靠近两侧壁位置设有调节组件,上机箱设置于散热箱顶部并与散热箱连通,散热箱底部部分嵌入设置于下机箱内并通过调节组件相连接,上机箱表面的一侧具有开口,且在该开口表面设有接口组件,上机箱内部设有镂空的上安装部和散热部,下机箱、的内部设有镂空的下安装部,下安装部的边缘设有卡槽,有效梳理了线束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能够防止接口处进灰尘和损坏,而且大大提高了终端内的热量空间,有效保证终端内热量能够快速散发。

Description

一种云核心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云核心终端。
背景技术
云终端作为实现云桌面的载体,其功能是将云端的系统桌面呈现到前端来,其主要作用是显示云端的桌面和将云终端的输出输入数据重定向到云端服务器上;云终端适用硬件有云终端、平板、手机、瘦客户机、笔记本电脑、PC电脑主机、大数据服务器等,它运用自身的云桌面技术(通常是指VDI、RDS、SPICE等云桌面技术通信协议,然而VOI、IDV并不属于云桌面技术通信协议),远程访问后端服务器主机,并且没有用户数量限制,大大降低成本。
然而现有的云终端由于体积小接口多,线束过于集中所以容易导致线束和接头损坏,不方便工作人员维护和检修,同时由于终端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较高,传统散热孔无法有效将终端内小区域的热量进行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云核心终端,有效梳理了线束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能够防止接口处进灰尘和损坏,而且大大提高了终端内的热量空间,有效保证终端内热量能够快速散发。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云核心终端,包括采集器,采集器的底部分别设有上机箱、散热箱和下机箱,散热箱内靠近两侧壁位置设有调节组件,上机箱设置于散热箱顶部并与散热箱连通,散热箱底部部分嵌入设置于下机箱内并通过调节组件相连接,上机箱表面的一侧具有开口,且在该开口表面设有接口组件,上机箱内部设有镂空的上安装部和散热部,下机箱、的内部设有镂空的下安装部,下安装部的边缘设有卡槽,散热箱底部的边缘位置设有凸出的插脚,且插脚与卡槽之间相适配,插脚和卡槽的内侧设有散热网。
进一步的,接口组件由接口板、翻板和保护框构成,翻板与上机箱铰接,接口板固定连接于翻板一侧的底部,保护框连接于接口板的侧面,通过设置的接口组件为云终端的硬件接口,该接口板为隐藏式,翻板底端具有一定的磁性与上机箱保持缩合,在维修和接口插接过程中,只需要将翻板打开即可,便于维修和防尘,保护框不仅能够将线束进行集中梳理,同时还能够对线束进行保护,防止线头与接头松动,提高接头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由剪叉架、微型马达和安装板构成,安装板呈上下对称分别对应设置于散热箱顶壁和下机箱底壁,安装板的内侧设有滑槽,剪叉架一端铰接于安装板上,剪叉架另一端设有滑轴,且滑轴嵌入设置于滑槽内并与滑槽保持活动连接,微型马达安装于位于底部位置的安装板一侧,微型马达传动轴端连接有螺杆,剪叉架靠近底部位置的内侧连接有螺套,且螺杆与螺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为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散热箱和下机箱的两侧位置,微型马达位于其中一侧剪叉架,两剪叉架之间通过剪叉架中间的活动轴相连接的,通过微型马达带动螺杆正反转并与螺套之间形成相对运动,随后螺套带动剪叉架尾端的滑轴在滑槽中进行运动,使散热箱与下机箱之间进行开合,当散热箱与下机箱之间撑开后,位于插脚底部的散热网则会撑开,从而使得散热空间增大,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终端运行稳定。
进一步的,位于上机箱内的接口板顶部形成有整理部,整理部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单接口,单接口尾端设有软排线,且单接口尾端均集成至软排线,通过设置的整理部顶部敞开便于工作人员将外部线束接入单接口,软排线采用集中式,减小上机箱的占用空间,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为处理器、内存等硬件的安装,散热部用于将安装部内硬件工作热量散发。
进一步的,保护框侧面敞开并连通至整理部且在该保护框内侧底壁及表面均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嵌入设置有插接板,插接板侧面开设有多个插口,保护框内侧的插槽能够使得插接板保持平稳的插入,同时插接板边缘较硬而中间采用硅胶制成,所以插口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且相对于标准的数据线直径较小,能够将数据线包裹卡紧,即能够保护数据线内部接头,又能够有效将线束整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体现为:
优点1:通过设置的接口组件为云终端的硬件接口,该接口板为隐藏式,翻板底端具有一定的磁性与上机箱保持缩合,在维修和接口插接过程中,只需要将翻板打开即可,便于维修和防尘,保护框不仅能够将线束进行集中梳理,同时还能够对线束进行保护,防止线头与接头松动,提高接头的使用寿命,保护框内侧的插槽能够使得插接板保持平稳的插入,同时插接板边缘较硬而中间采用硅胶制成,所以插口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且相对于标准的数据线直径较小,能够将数据线包裹卡紧,即能够保护数据线内部接头,又能够有效将线束整理。
优点2: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为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散热箱和下机箱的两侧位置,微型马达位于其中一侧剪叉架,两剪叉架之间通过剪叉架中间的活动轴相连接的,通过微型马达带动螺杆正反转并与螺套之间形成相对运动,随后螺套带动剪叉架尾端的滑轴在滑槽中进行运动,使散热箱与下机箱之间进行开合,当散热箱与下机箱之间撑开后,位于插脚底部的散热网则会撑开,从而使得散热空间增大,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终端运行稳定。
优点3:通过设置的整理部顶部敞开便于工作人员将外部线束接入单接口,软排线采用集中式,减小上机箱的占用空间,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为处理器、内存等硬件的安装,散热部用于将安装部内硬件工作热量散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云核心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格式:采集器1、上机箱2、上安装部21、散热部22、散热箱3、插脚31、接口组件4、接口板41、整理部411、单接口412、软排线413、翻板42、保护框43、插接板431、插口432、插槽433、下机箱5、下安装部51、散热网52、卡槽53、调节组件6、剪叉架61、滑轴611、螺套612、微型马达62、螺杆621、安装板63、滑槽6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云核心终端,如说明书附图1-5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采集器1,采集器1的底部分别设有上机箱2、散热箱3和下机箱5,散热箱3内靠近两侧壁位置设有调节组件6,上机箱2设置于散热箱3顶部并与散热箱3连通,散热箱3底部部分嵌入设置于下机箱5内并通过调节组件6相连接,上机箱2表面的一侧具有开口,且在该开口表面设有接口组件4,上机箱2内部设有镂空的上安装部21和散热部22,下机箱5、的内部设有镂空的下安装部51,下安装部51的边缘设有卡槽53,散热箱3底部的边缘位置设有凸出的插脚31,且插脚31与卡槽53之间相适配,插脚31和卡槽53的内侧设有散热网52,采集器1为高清摄像头,能够有效将用户信息进行录入,散热箱3两侧本身具有一定的散热孔,加上散热网52采用丝网编制,当散热网52完全撑开后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当插脚31与卡槽53进行插接后,散热网52也能够进行收纳。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接口组件4由接口板41、翻板42和保护框43构成,翻板42与上机箱2铰接,接口板41固定连接于翻板42一侧的底部,保护框43连接于接口板41的侧面,通过设置的接口组件4为云终端的硬件接口,该接口板41为隐藏式,翻板42底端具有一定的磁性与上机箱2保持缩合,在维修和接口插接过程中,只需要将翻板42打开即可,便于维修和防尘,保护框43不仅能够将线束进行集中梳理,同时还能够对线束进行保护,防止线头与接头松动,提高接头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6由剪叉架61、微型马达62和安装板63构成,安装板63呈上下对称分别对应设置于散热箱3顶壁和下机箱5底壁,安装板63的内侧设有滑槽631,剪叉架61一端铰接于安装板63上,剪叉架61另一端设有滑轴611,且滑轴611嵌入设置于滑槽631内并与滑槽631保持活动连接,微型马达62安装于位于底部位置的安装板63一侧,微型马达62传动轴端连接有螺杆621,剪叉架61靠近底部位置的内侧连接有螺套612,且螺杆621与螺套6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6为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散热箱3和下机箱5的两侧位置,微型马达62位于其中一侧剪叉架61,两剪叉架61之间通过剪叉架61中间的活动轴相连接的,通过微型马达62带动螺杆621正反转并与螺套612之间形成相对运动,随后螺套612带动剪叉架61尾端的滑轴611在滑槽631中进行运动,使散热箱3与下机箱5之间进行开合,当散热箱3与下机箱5之间撑开后,位于插脚31底部的散热网52则会撑开,从而使得散热空间增大,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终端运行稳定。
如图2、4所示,位于上机箱2内的接口板41顶部形成有整理部411,整理部411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单接口412,单接口412尾端设有软排线413,且单接口412尾端均集成至软排线413,通过设置的整理部411顶部敞开便于工作人员将外部线束接入单接口412,软排线413采用集中式分别接入硬件中,减小上机箱2的占用空间,上安装部21和下安装部51为处理器、内存等硬件的安装,散热部22用于将安装部内硬件工作热量散发。
如图5所示,保护框43侧面敞开并连通至整理部411且在该保护框43内侧底壁及表面均开设有插槽433,插槽433内嵌入设置有插接板431,插接板431侧面开设有多个插口432,保护框43内侧的插槽433能够使得插接板431保持平稳的插入,同时插接板431边缘较硬而中间采用硅胶制成,所以插口432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且相对于标准的数据线直径较小,能够将数据线包裹卡紧,即能够保护数据线内部接头,又能够有效将线束整理,数据线穿过保护框43和接口板41进入整理部411,并根据单接口412的排布分别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云核心终端,有效梳理了线束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能够防止接口处进灰尘和损坏,而且大大提高了终端内的热量空间,有效保证终端内热量能够快速散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云核心终端,包括采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1)的底部分别设有上机箱(2)、散热箱(3)和下机箱(5),所述散热箱(3)内靠近两侧壁位置设有调节组件(6),所述上机箱(2)设置于散热箱(3)顶部并与散热箱(3)连通,所述散热箱(3)底部部分嵌入设置于下机箱(5)内并通过调节组件(6)相连接,所述上机箱(2)表面的一侧具有开口,且在该开口表面设有接口组件(4),所述上机箱(2)内部设有镂空的上安装部(21)和散热部(22),所述下机箱(5)、的内部设有镂空的下安装部(51),所述下安装部(51)的边缘设有卡槽(53),所述散热箱(3)底部的边缘位置设有凸出的插脚(31),且插脚(31)与卡槽(53)之间相适配,所述插脚(31)和卡槽(53)的内侧设有散热网(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云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组件(4)由接口板(41)、翻板(42)和保护框(43)构成,所述翻板(42)与上机箱(2)铰接,所述接口板(41)固定连接于翻板(42)一侧的底部,所述保护框(43)连接于接口板(4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云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由剪叉架(61)、微型马达(62)和安装板(63)构成,所述安装板(63)呈上下对称分别对应设置于散热箱(3)顶壁和下机箱(5)底壁,所述安装板(63)的内侧设有滑槽(631),所述剪叉架(61)一端铰接于安装板(63)上,剪叉架(61)另一端设有滑轴(611),且滑轴(611)嵌入设置于滑槽(631)内并与滑槽(631)保持活动连接,所述微型马达(62)安装于位于底部位置的安装板(63)一侧,所述微型马达(62)传动轴端连接有螺杆(621),所述剪叉架(61)靠近底部位置的内侧连接有螺套(612),且螺杆(621)与螺套(6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云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机箱(2)内的接口板(41)顶部形成有整理部(411),所述整理部(411)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单接口(412),单接口(412)尾端设有软排线(413),且单接口(412)尾端均集成至软排线(4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云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43)侧面敞开并连通至整理部(411)且在该保护框(43)内侧底壁及表面均开设有插槽(433),所述插槽(433)内嵌入设置有插接板(431),所述插接板(431)侧面开设有多个插口(432)。
CN202120198996.7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云核心终端 Active CN214070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8996.7U CN2140703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云核心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8996.7U CN2140703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云核心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0371U true CN214070371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8996.7U Active CN2140703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云核心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0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1101B (zh) 电子装置
US20040268163A1 (en)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device
CN209659365U (zh) 终端设备
US6967837B2 (en) Computer apparatus assembled wirelessly
CN214070371U (zh) 一种云核心终端
CN215006490U (zh) 工控机
CN209167966U (zh) 显示装置
CN207651764U (zh) 适配器
CN218728890U (zh) 一种可更换核心运算模块的终端设备
CN220623488U (zh) 一种插座式可折叠微型云终端
CN211857366U (zh) 一种互联网运行模块运维用系统处理器外壳
CN212411131U (zh) 一种互联网计算机用数据接口
CN217064319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多元集成电路
CN211016454U (zh) 显示屏控制器
CN210864467U (zh) 一种多功能网络储存器
CN217182570U (zh) 接口转接装置
CN213635176U (zh) 一种显示屏单元
CN218497447U (zh) 主板结构及工控机
CN220829681U (zh) 一种ai显卡的外置扩展装置
CN221040411U (zh) 一种显示屏一体机
CN213545082U (zh) 一种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管理的可编程控制器
CN212542908U (zh) 一种复合连接线连接结构
CN218242444U (zh) 一种PoE转接器
CN219738073U (zh) 一种融合式云终端
CN209765487U (zh) 一种台式计算机无盘扩展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