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1571U -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1571U
CN214061571U CN202022508317.XU CN202022508317U CN214061571U CN 214061571 U CN214061571 U CN 214061571U CN 202022508317 U CN202022508317 U CN 202022508317U CN 214061571 U CN214061571 U CN 214061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lag
layer
foundation structure
mattress
composite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83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天助
张红日
梁军
郭鸥
张仰鹏
罗世毅
牛红梅
罗韦当
官少龙
杨济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83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1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1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1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包括:砾砂垫层,其铺设于地基上,地基包括软土层和持力层;钢渣褥垫层,其铺设于所述砾砂垫层上,该钢渣褥垫层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钢渣褥垫层、土工格栅和上层钢渣褥垫层;以及若干个钢渣混凝土桩,所有的该钢渣混凝土桩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地基的软土层上,每个该钢渣混凝土桩的上端穿过所述砾砂垫层并延伸至所述钢渣褥垫层内,下端贯穿所述软土层并延伸至所述软土层底部的持力层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地基结构,能够节约砂石资源,提高钢渣的利用率,并提高复合地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具有更强的横向增强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道路、铁路、建筑等项目建设活动越来越频繁,而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尤其需要大量的砂石,其中,砂石是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大量、最广泛的材料,价格较贵,而我国对砂石的年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砂石处于过度开采状态。由于对砂石的过度开采,目前我国的砂石市场处在“饥饿”状态,很多河道由于过度开采砂石,导致河床变形、景观破坏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寻找新的砂石替代资源越来越重要,而目前大部分固体废弃物资源,如钢渣却得不到充分利用,利用率较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从而克服现有道路、铁路和建筑等工程中主要运用砂石作为原材料,价格较贵、过度开采,以及固体废弃物钢渣利用率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包括:砾砂垫层,其铺设于地基上,所述地基包括软土层和持力层;钢渣褥垫层,其铺设于所述砾砂垫层上,该钢渣褥垫层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钢渣褥垫层、土工格栅和上层钢渣褥垫层;以及若干个钢渣混凝土桩,所有的该钢渣混凝土桩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地基的所述软土层上,每个该钢渣混凝土桩的上端穿过所述砾砂垫层并延伸至所述钢渣褥垫层内,下端贯穿所述软土层并延伸至所述软土层底部的所述持力层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直径为500~700mm,相邻两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间距不小于所述钢渣混凝土的直径的2倍。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上端伸入所述钢渣褥垫层的长度为30~50mm,且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下端伸入所述持力层的长度为500~100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砾砂垫层由钢渣砂组成,所述钢渣砂的粒径为0.075~4.75mm,且所述砾砂垫层的厚度为15~2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层钢渣褥垫层和所述上层钢渣褥垫层的材料均为陈化≥1年且未筛分的钢渣集料,所述钢渣集料的粒径≤20mm,不均匀系数大于5,曲率系数为1~3;其中,所述钢渣褥垫层的厚度为300~50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和所述下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土工格栅抗拉强度≥35KN/m,延伸率<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复合地基结构的钢渣褥垫层和钢渣混凝土桩均运用钢渣来替代原有的砂石,能够降低原料价格,节省工程材料造价,且能够减少砂石开采,节约砂石资源,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渣的利用率;钢渣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随时间的推移慢慢板结,板结后的钢渣集料之间的咬合力增强,具有一定的抗拉特性,再加上土工格栅的抗拉作用,能够提高该复合地基结构的刚度,具有更强的横向增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钢渣褥垫层,2-土工格栅,3-钢渣混凝土桩,4-砾砂垫层,5-软土层,6-持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下列实施例所用的各组分原料均市售可得,其中,钢渣粗集料的密度为3387kg/m3,钢渣细集料的密度为3389kg/m3,机制砂的密度为2650kg/m3,天然碎石的密度为2700kg/m3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复合地基结构包括砾砂垫层4、钢渣褥垫层1以及若干个钢渣混凝土桩3。参考图1,砾砂垫层4铺设于地基上,地基包括软土层5和持力层6,以增强地基的横向排水功能。钢渣褥垫层1铺设于砾砂垫层4上,钢渣褥垫层1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钢渣褥垫层、土工格栅2和上层钢渣褥垫层,在砾砂垫层上铺筑钢渣褥垫层1,且钢渣褥垫层1内铺设有土工格栅2,能够提高地基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减少地基沉降。所有的钢渣混凝土桩3间隔的设置于地基的软土层5上,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穿过砾砂垫层4并延伸至钢渣褥垫层1内,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下端贯穿软土层5并延伸入软土层5底部的持力层6中,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地基沉降。采用本实用新型复合地基结构的钢渣褥垫层1和钢渣混凝土桩3均运用钢渣来替代原有的砂石,能够降低原料价格,节省工程材料造价,并能够减少砂石开采,节约砂石资源,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渣的利用率;且钢渣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随时间的推移慢慢板结,板结后的钢渣集料之间的咬合力增强,且相互胶结,具有一定的抗拉特性,再加上土工格栅2的抗拉作用,能够提高该复合地基结构的刚度,与普通混凝土桩的复合地基结构相比,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具有更强的横向增强作用。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钢渣混凝土桩3的原料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钢渣粗集料738份、钢渣细集料496份、机制砂388份、天然碎石588份、水泥283份、水170份、缓凝型减水剂4.25份,且钢渣粗集料的体积与天然碎石的体积相同,钢渣细集料的体积与机制砂的体积相同。其中,钢渣粗集料和钢渣细集料的陈化时间均≥1年,钢渣细集料粒径≤4.75mm,钢渣粗集料的粒径为5~20mm,天然碎石为卵石,且天然碎石的粒径为5~20mm。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直径为500mm,相邻两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间距为1000mm,且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伸入钢渣褥垫层1的长度为30~50mm,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下端伸入持力层6的长度为500mm。位于地基上的砾砂垫层4由粒径为0.075~4.75mm的钢渣砂组成,砾砂垫层4的厚度为15~20mm。其中,下层钢渣褥垫层和上层钢渣褥垫层的材料均为粒径≤20mm、陈化时间≥1年且未筛分的钢渣集料,钢渣集料的不均匀系数为11.2,曲率系数为1.9;钢渣褥垫层1的厚度为300mm,且上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和下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均为150mm。而土工格栅2的抗拉强度为45KN/m,延伸率为8%。
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钢渣混凝土桩3的原料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钢渣粗集料742份、钢渣细集料509份、机制砂399份、天然碎石592份、水泥236份、水175份、缓凝型减水剂3.55份,且钢渣粗集料的体积与天然碎石的体积相同,钢渣细集料的体积与机制砂的体积相同。其中,钢渣粗集料和钢渣细集料的陈化时间均≥1年,钢渣细集料粒径≤4.75mm,钢渣粗集料的粒径为5~20mm,天然碎石为卵石,且天然碎石的粒径为5~20mm。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直径为600mm,相邻两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间距为1750mm,且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伸入钢渣褥垫层1的长度为30~50mm,且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下端伸入持力层6的长度为750mm。位于地基上的砾砂垫层4由粒径为0.075~4.75mm的钢渣砂组成,砾砂垫层4的厚度为15~20mm。其中,下层钢渣褥垫层和上层钢渣褥垫层的材料均为粒径≤20mm、陈化时间≥1年且未筛分的钢渣集料,钢渣集料的不均匀系数为13.2,曲率系数为2.3;钢渣褥垫层1的厚度为400mm,且上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和下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均为200mm。而土工格栅2的抗拉强度为43KN/m,延伸率为7.5%。
实施例4
参照实施例1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钢渣混凝土桩3的原料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钢渣粗集料731份、钢渣细集料523份、机制砂409份、天然碎石583份、水泥206份、水183份、缓凝型减水剂3.08份,且钢渣粗集料的体积与天然碎石的体积相同,钢渣细集料的体积与机制砂的体积相同。其中,钢渣粗集料和钢渣细集料的陈化时间均≥1年,钢渣细集料粒径≤4.75mm,钢渣粗集料的粒径为5~20mm,天然碎石为卵石,且天然碎石的粒径为5~20mm。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直径为700mm,相邻两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间距为2500mm,且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伸入钢渣褥垫层1的长度为30~50mm,每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下端伸入持力层6的长度为1000mm。位于地基上的砾砂垫层4由粒径为0.075~4.75mm的钢渣砂组成,砾砂垫层4的厚度为15~20mm。其中,下层钢渣褥垫层和所述上层钢渣褥垫层材料均为粒径≤20mm、陈化时间≥1年且未筛分的钢渣集料,钢渣集料的不均匀系数为15.1,曲率系数为2.1;钢渣褥垫层1的厚度为500mm,上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和下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均为250mm。而土工格栅2的抗拉强度为46KN/m,延伸率为6%。
实施例5
实施例中2-4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施工,即如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地表处理:清理地基上的杂草和树枝等障碍物,并平整地基的地表。
(2)铺筑工作垫层:完成地基的平整后,在地基上铺筑工作垫层;其中,工作垫层采用C组以上填料铺筑,工作垫层的填料粒径≤30mm,且工作垫层铺筑的厚度应确保满足施工机械的行走和施工荷载下的承载力要求,工作垫层的厚度一般为500~800mm。
(3)布设钢渣混凝土桩3的桩位:完成工作垫层的铺筑后,在工作垫层上采用插入钢筋条的方式来定位所有的钢渣混凝土桩的桩位。
(4)施工钢渣混凝土桩3: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钢渣混凝土桩3,将长螺旋钻机移动至其中一个钢渣混凝土桩3的桩位上,并使长螺旋钻机的钻杆垂直对准该桩位的中心,进行钻孔操作,当钻孔深度满足要求后,一边拔取钻杆,一边采用混凝土泵通过钻杆向钻孔内泵送钢渣混凝土,施工钢渣混凝土桩3,并使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高出其设计标高500mm以上,当该钢渣混凝土桩3施工完成后,先停止长螺旋钻机,再停止混凝土泵泵送混凝土,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密实;重复该操作,直至所有的钢渣混凝土桩3完成施工。在钢渣混凝土桩3施工的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长螺旋转机每天应做2组150mm×150mm×150mm的试块,在温度范围为20±2℃,湿度为95%的条件下,养护7天和28天后,测其抗压强度。
(5)桩间清土及截桩:当钢渣混凝土桩3养护7天后,清理钢渣混凝土桩3之间的浮土,并标注钢渣混凝土桩3的设计标高,然后采用环切工艺将钢渣混凝土桩3的上端高出设计标高的部分切除。
(6)铺筑砾砂垫层4:当完成钢渣混凝土桩3间清土和截桩后,在地基上铺筑砾砂垫层4。
(7)铺筑钢渣褥垫层1:当完成砾砂垫层4的铺筑后,在砾砂垫层4上铺筑钢渣褥垫层1。先铺筑下层钢渣褥垫层,再铺设土工格栅2,土工格栅2的技术指标严格按《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02)执行;最后在土工格栅2上铺筑上层钢渣褥垫层。在铺筑上层钢渣褥垫层和下层钢渣褥垫层时,根据材料的干湿程度,适当地洒水,以保持钢渣集料的最佳含水量,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震动碾压前应先静压,静压不少于2遍,震动碾压不少于3遍,压路机的轮距搭接长度≥500mm,碾压合格后找平。在铺设土工格栅2时,土工格栅2的主要受力方向为垂直于地基的轴线方向;土工格栅2之间的连接采用人工绑扎搭接,搭接宽度≥100mm,并沿垂直于地基的轴线方向,对土工格栅2搭接部分,每隔1000mm用8号铁丝进行穿插连接,并在铺设的土工格栅2上,每隔1500mm~2000mm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
其中,实施例2-4中的钢渣混凝土桩的组分配比及其强度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759186170000071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砾砂垫层,其铺设于地基上,所述地基包括软土层和持力层;
钢渣褥垫层,其铺设于所述砾砂垫层上,该钢渣褥垫层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层钢渣褥垫层、土工格栅和上层钢渣褥垫层;以及
若干个钢渣混凝土桩,所有的该钢渣混凝土桩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地基的所述软土层上,每个该钢渣混凝土桩的上端穿过所述砾砂垫层并延伸至所述钢渣褥垫层内,下端贯穿所述软土层并延伸至所述软土层底部的所述持力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直径为500~700mm,相邻两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间距不小于所述钢渣混凝土的直径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上端伸入所述钢渣褥垫层的长度为30~50mm,且每个所述钢渣混凝土桩的下端伸入所述持力层的长度为500~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砂垫层由钢渣砂组成,所述钢渣砂的粒径为0.075~4.75mm,且所述砾砂垫层的厚度为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渣褥垫层和所述上层钢渣褥垫层的材料均为陈化≥1年且未筛分的钢渣集料,所述钢渣集料的粒径≤20mm,不均匀系数大于5,曲率系数为1~3;其中,所述钢渣褥垫层的厚度为3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和所述下层钢渣褥垫层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抗拉强度≥35KN/m,延伸率<13%。
CN202022508317.XU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Active CN214061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8317.XU CN21406157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8317.XU CN21406157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1571U true CN214061571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8317.XU Active CN21406157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1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2557B (zh) 一种临时道路路面结构及筑路方法
CN204059124U (zh) 一种砂桩排水强夯后注浆地基加固结构
CN101545234A (zh) 利用建筑垃圾修筑路基和基层的方法
CN204940030U (zh) 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路面拼接结构
CN211816174U (zh) 一种严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基础结构
CN106676993B (zh)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及其加固方法
CN108412016A (zh) 地下管体包管施工方法
CN111962350A (zh) 土工格室加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面层板厚度计算方法
CN111074715A (zh) 一种抗裂路基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7342A (zh)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70720U (zh) 一种路基加宽涵洞地基
CN103195060B (zh) 软土地基预应力锚杆加固结构及其用途
CN104480956B (zh) 一种小直径模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CN206625096U (zh)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
CN203684022U (zh) 一种预制管桩路堤结构
CN102839683A (zh) 散体桩-透水性混凝土桩新型二元复合地基及处理方法
CN214061571U (zh) 一种掺钢渣的复合地基结构
CN108191309B (zh) 一种改性路基粉砂土及利用其进行路基填筑的方法
CN109537389B (zh) 一种eps下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884292U (zh) 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CN106245546A (zh) 一种波纹钢管廊结构
CN216275588U (zh) 一种型钢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作用的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CN204530685U (zh) 一种水泥土劲性复合桩
CN103449784B (zh) 适用于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堑基床的水泥基防水抗裂材料
CN113186951A (zh) 一种松散粗粒混合土边坡生态加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