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7869U -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7869U
CN214057869U CN202022693013.5U CN202022693013U CN214057869U CN 214057869 U CN214057869 U CN 214057869U CN 202022693013 U CN202022693013 U CN 202022693013U CN 214057869 U CN214057869 U CN 21405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d body
direction change
speed reduction
deep sea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30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彤
陆凯
徐华源
周吉祥
杨源
单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6930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7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7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包括减速变向机构和急停机构,利用电机带动侧翼旋转并配合推进器实现减速变向机构的减速功能和变向功能,急停机构通过释放阻力伞,并利用阻力伞的流体阻力实现急停机构的急停功能,克服传统的通过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进行避障的方法的滞后性以及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缺点,保证拖体在遇到海山等突变海底地形时可智能、自主、连续的完成应急避障,提高拖体在应急避障时的响应速度和避障效率,不仅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成本,而且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设备受损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拖体应急避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人类探索海洋的一种重要工具,深海拖曳系统(深拖系统)是由拖船、拖缆(缆绳)、拖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综合探测系统,它可应用于海底地貌拍摄、海洋资源勘探、沉没物体搜寻等水下作业;拖体可以在航行中连续、快速、大面积地测量各种海洋要素,并能及时将数据传送到船只用计算机进行实时处理。
深拖系统在深水崎岖海底作业时,海山等海底地形的突变对深拖设备安全影响极大,因此需要拖体在作业过程中碰到海山时能够及时避障。常见的应急避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来调节拖体高度,但常用的拖缆绞车平均速率为0.5m/s,拖体高度响应速率为0.17m/s,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在调节拖体高度方面存在滞后性,且该方法作业方案单一,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会对设备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拖体通过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来躲避海山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以提高拖体在应急避障时的响应速度和避障效率,降低设备受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包括承载拖体的拖体框架、减速变向机构和急停机构,拖体框架的前端安装有声呐,拖体框架内安装有控制装置和仪器舱,减速变向机构、急停机构和仪器舱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减速变向机构对称固定安装在拖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减速变向机构包括侧翼、推进器和电机,推进器固定安装在侧翼上,侧翼与电机输出轴相连,通过电机驱动侧翼以电机输出轴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在竖直面内旋转;
所述急停机构安装在拖体框架的尾部,包括伞舱、阻力伞、以及弹出机构,阻力伞与弹出机构相连并折叠安装在伞舱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翼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安装有驱动轴和联轴器,侧翼通过锁紧螺母与驱动轴转接,驱动轴与联轴器的一端相连,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簧组件、释放机构和冲击板,弹簧组件安装在冲击板和伞舱的内侧壁之间,释放机构一端与伞舱内侧壁相连,另一端与冲击板相连,释放机构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正常工作时,弹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阻力伞安装在伞舱内并处于折叠状态,在控制装置控制下释放释放机构,使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组件推动冲击板进而将阻力伞弹出。
进一步的,所述拖体框架的顶部安装有浮力部件,拖体框架内还安装有配重块,可通过调节配置块的重量调节拖体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拖体框架尾部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尾翼,所述尾翼和侧翼均选用NACA0012 翼型。
进一步的,所述仪器舱中搭载有多普勒速度计程仪以及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应答器和深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方案通过在拖体框架上设计减速变向机构和急停机构,利用电机带动侧翼旋转并配合推进器实现减速变向机构的减速功能和变向功能,急停机构通过释放阻力伞,并利用阻力伞的流体阻力实现急停机构的急停功能,可根据控制装置的判定灵活选择变向、减速、急停三种避障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设备受损的风险;克服传统的通过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进行避障的方法的滞后性以及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缺点,保证拖体在遇到海山等突变海底地形时可智能、自主、连续的完成应急避障,提高拖体在应急避障时的响应速度和避障效率,不仅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成本,而且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设备受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拖体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速变向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急停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急停机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避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尾部、后方等位置关系,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尾翼10所在位置方向为尾部或后方,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拖体框架6、配重块7、减速变向机构8和急停机构9,拖体框架6内安装有控制装置2和仪器舱3,仪器舱3和控制装置2分别通过对应的子系统支撑架5固定在拖体框架6上,减速变向机构8通过电机支撑架13固定在拖体框架6上,拖体框架6的顶部安装有浮力部件1,拖体框架6尾部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尾翼10,拖体框架6的前端安装有声呐4;所述浮力部件1,配重块7,声呐4,急停机构9以及尾翼11直接固定在拖体框架6上,其中浮力部件采用泡棉、XPE等浮力材料,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
所述减速变向机构8对称安装在拖体框架6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减速变向机构8 包括侧翼11、推进器17、电机12和电机支撑架13,推进器17固定安装在侧翼11的后方侧棱上,侧翼11通过锁紧螺母16与一驱动轴15转接,电机12固定在电机支撑架13上并通过联轴器14和驱动轴15带动侧翼11以电机输出轴所在直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为了提高结构强度,也可以采用双轴或多轴驱动侧翼旋转。
另外,考虑到减速变向机构直接暴露在水下环境中,且要求对侧翼旋转角度有很高的控制精度,所述电机12为防水伺服电机;为使拖体在水下运动时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所述尾翼10和侧翼11均选用NACA0012翼型。
所述急停机构9安装在拖体框架6的尾部,如图3所示,急停机构9包括伞舱18、阻力伞19以及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簧组件20、释放机构21和冲击板22,弹簧组件20安装在冲击板22和伞舱18的内侧壁之间,释放机构21一端与伞舱内侧壁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环扣并与冲击板22相连,释放机构2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正常工作时,伞舱门关闭,弹簧组件20处于压缩状态,阻力伞19安装在伞舱18内并处于折叠状态,在控制装置控制下释放释放机构,使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组件20推动冲击板22进而将阻力伞弹出,后续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当然,所述弹出机构除了采用上述方式外,亦可将采用其他设计形式,能够将阻力伞顺利弹出即可。
其中,所述释放机构21为已有成熟部件,可采用熔断释放机构,其原理是给固定连接用的金属合金丝通电,加速金属丝的电化学反应,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腐蚀,释放相应的连接机构,其释放速度取决于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大小,电流越大则释放速度越快,该形式的释放机构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有效、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海洋仪器装备,具体不做详细阐述。
所述仪器舱3中搭载有多普勒速度计程仪(DVL)、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的应答器和深度传感器,以采集相应的航速、位置及深度等参数。
正常工作时,两侧翼8保持完全张开状态以保持拖体的稳定姿态,急停机构9中的阻力伞19处于压缩状态并置于伞舱18中,当拖体上的声呐探测到前方存在海山等障碍物时,若控制装置2判定已无法通过减速变向机构8进行避障,如图4,则启动急停机构9,打开伞舱门并张开阻力伞19,利用阻力伞19提供的流体阻力迫使拖体急停,从而避免拖体受损,同时母船停船回收拖体并进行后续的重新布放。
若控制装置2判定可通过减速变向机构8进行避障并判定可通过变向功能进行避障,则电机上电并驱动侧翼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如图1,X方向为主视图),同时推进器启动,带动拖体上升直至完全避开障碍物,当通过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检测到拖体完全越过海山山体后,电机驱动侧翼顺时针旋转180度,推进器反向驱动拖体直至拖体回到初始深度,推进器断电,电机驱动侧翼逆时针旋转90度,侧翼回归初始状态;若控制装置判定已无法通过变向功能进行避障,则通过机构的减速功能进行避障,电机驱动侧翼直接旋转180度,推进器反向推进,迫使拖体减速直至停止运动,从而避免拖体受损,可选择通过母船回收拖缆进行拖体的后续避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应急避障机构自主驱动拖体进行水下避障,克服传统的通过收放拖缆和调节船速进行避障的方法的滞后性以及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缺点,提高了拖体在应急避障时的响应速度和避障效率,降低了设备受损的几率;且该应急避障机构控制流程为闭环控制,可通过应急避障机构进行实时、连续避障,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智能自主的选择多种避障方式,从而避免拖体在拖曳过程中受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包括承载拖体的拖体框架(6),拖体框架(6)的前端安装有声呐(4),拖体框架(6)内安装有控制装置(2)和仪器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变向机构(8)和急停机构(9),减速变向机构(8)、急停机构(9)和仪器舱(3)均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
所述减速变向机构(8)对称固定安装在拖体框架(6)的左右两侧,包括侧翼(11)、推进器(17)和电机(12),推进器(17)固定安装在侧翼(11)上,侧翼(11)与电机(12)输出轴相连,通过电机(12)驱动侧翼(11)以电机输出轴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在竖直面内旋转;
所述急停机构(9)安装在拖体框架(6)的尾部,包括伞舱(18)、阻力伞(19)以及弹出机构,阻力伞(19)与弹出机构相连并折叠安装在伞舱(1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11)与电机(12)输出轴之间安装有驱动轴(15)和联轴器(14),侧翼(11)通过锁紧螺母(16)与驱动轴(15)相连接,驱动轴(15)与联轴器(14)的一端相连,联轴器(14)的另一端与电机(12)输出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簧组件(20)、释放机构(21)和冲击板(22),弹簧组件(20)安装在冲击板(22)和伞舱(18)的内侧壁之间,释放机构(21)一端与伞舱内侧壁相连,另一端与冲击板(22)相连,释放机构(2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体框架(6)的顶部安装有浮力部件(1),拖体框架(6)内还安装有配重块(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体框架(6)尾部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尾翼(10),所述尾翼(10)和侧翼(11)均选用NACA0012翼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舱(3)中搭载有多普勒速度计程仪、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应答器以及深度传感器。
CN202022693013.5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Active CN214057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013.5U CN2140578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013.5U CN2140578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7869U true CN214057869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2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3013.5U Active CN2140578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78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588A (zh) * 2022-10-13 2022-12-16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走航式连续温盐剖面观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588A (zh) * 2022-10-13 2022-12-16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走航式连续温盐剖面观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581091A (en) Guide cable bas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manned vehicle recovering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CN106986011B (zh) 一种多旋翼空潜无人飞行器
CN107878670B (zh) 小回转半径箱式连接桥远距离海水采样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108312151B (zh) 漂流探测水下机器人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600821A (zh) 全向浮游爬壁水下机器人
CN110254648B (zh) 一种利用dp协助船舶进出港的控制系统
CN1709766A (zh) 浮力和推进器双驱动方式远程自治水下机器人
CN111268071A (zh) 分体拖缆式水面—水下无人航行器
CN214057869U (zh) 一种实现深海拖体减速、变向及急停的装置
KR20190108353A (ko) 수중 이동장치
CN108423118A (zh) 一种利用波浪推进的无人船
CN112960078A (zh) 一种无人帆船自动驾驶系统及其方法
CN112389612B (zh) 一种深海拖体应急避障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16573B (zh) 带可操纵翼型稳定侧体的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太阳能无人船
CN113665750B (zh) 航行器
CN113665749B (zh) 航行器
CN208198727U (zh) 一种利用波浪推进的无人船
CN211731772U (zh) 分体拖缆式水面—水下无人航行器
CN116280035B (zh) 一种海洋移动捕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9241290U (zh) 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
CN110696962A (zh) 一种无人艇传感器稳固升降装置
CN112298504B (zh) 一种有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
CN109533243A (zh) 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
CN115489350A (zh) 一种用于auv无线充电的动态对接平台
CN112319719B (zh) 一种无人艇用的可伸缩式减摇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