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0369U -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0369U
CN214050369U CN202120011783.9U CN202120011783U CN214050369U CN 214050369 U CN214050369 U CN 214050369U CN 202120011783 U CN202120011783 U CN 202120011783U CN 214050369 U CN214050369 U CN 214050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limiting
spring
fixed cas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17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佩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Subei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0117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0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0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0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包括壳体、柔性套和固定箱,还包括避免手指受损的防护结构、避免训练器掉落的固定结构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的调节结构,所述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柔性套,所述壳体内部的下端安装有柔性辊,且柔性辊上方的壳体内部安装有固定箱,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固定箱正面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端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箱外部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指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适量添加或缩减复位弹簧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变本训练器弹力的大小,避免弹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患者的不适,保证不同患者的最佳康复效果。

Description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种突发性疾病发病率也在随之增高,而有些疾病会导致患者手脚不灵活,进而影响自身的生活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手脚进行康复训练,以便达到更快的康复,但是现有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使用时没有防护结构,在手指训练时,手指与指环接触面积较小,导致训练时手指压迫力较大,造成患者的不适。
第二,传统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使用时没有固定结构,由于患者手部不便,而传统训练器与患者手部不能很好固定,易导致训练器的掉落,造成损坏。
第三,传统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使用时没有调节结构,无法调节训练力度的大小,不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防护、不便固定和不便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包括壳体、柔性套和固定箱,还包括避免手指受损的防护结构、避免训练器掉落的固定结构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的调节结构;
所述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柔性套,且固定结构设置在柔性套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壳体内部的下端安装有柔性辊,且柔性辊上方的壳体内部安装有固定箱,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固定箱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端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箱外部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指环,且防护结构设置在指环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铰接在固定箱正面的中间位置处,且盖板内部顶端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盖板顶端的固定箱内部两侧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弹簧,且限位弹簧底端的限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安装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杆、滑杆、活动块、弧形板和防护弹簧,所述滑杆安装在指环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滑杆表面的中间位置处缠绕有防护弹簧,所述防护弹簧两侧的滑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顶端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铰接有延伸至指环外部的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柔性辊底端的两侧开设有手指槽,且手指槽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拉紧条、固定槽、预留块、固定弹簧、固定块、预留槽和固定孔,所述拉紧条铰接在柔性套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且拉紧条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预留块,所述预留块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柔性套内部顶端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与预留块相配合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两端的柔性套内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一端安装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卡块,且活动架内部底端和固定箱内部底端均等间距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活动架两侧底端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设置弧形板,增大指环与患者手指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弯曲时,手指会带动弧形板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杆偏转带动活动块在滑杆表面滑动压缩防护弹簧,利用防护弹簧的弹力和弧形板,减少患者手指与指环之间的挤压力,避免二者接触产生的挤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手指的不适,进而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降低患者康复的效率;
(2)通过设置有柔性套和固定结构,患者将手穿过柔性套后,拉动拉紧条,使得预留块卡入相应的预留槽内部,此时在固定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块移动卡入固定孔内部,实现拉紧条调节后的限位固定,便于对患者手腕处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患者训练一段时间导致手部的无力,进而易引起壳体的掉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通过设置有卡槽、卡块和盖板,通过拨动限位杆至与限位孔脱离,之后将盖板打开,再利用卡槽和卡块的配合,适量添加或缩减复位弹簧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变本训练器弹力的大小,便于不同患者进行使用,避免弹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患者的不适,保证最佳的康复效果,提高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处局部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防护结构;201、连接杆;202、滑杆;203、活动块;204、弧形板;205、防护弹簧;3、活动架;4、滑块;5、滑槽;6、柔性辊;7、手指槽;8、柔性套;9、固定结构;901、拉紧条;902、固定槽;903、预留块;904、固定弹簧;905、固定块;906、预留槽;907、固定孔;10、卡槽;11、复位弹簧;12、卡块;13、固定箱;14、指环;15、盖板;16、限位块;17、限位孔;18、限位杆;19、限位弹簧;20、限位槽;2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包括壳体1、柔性套8和固定箱13,还包括避免手指受损的防护结构2、避免训练器掉落的固定结构9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的调节结构;
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柔性套8,且固定结构9设置在柔性套8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壳体1内部的下端安装有柔性辊6,且柔性辊6上方的壳体1内部安装有固定箱13,调节结构设置在固定箱13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固定箱13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顶端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箱13外部的活动架3,活动架3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指环14,且防护结构2设置在指环14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
请参阅图1-4,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还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盖板15,盖板15铰接在固定箱13正面的中间位置处,且盖板15内部顶端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17,盖板15顶端的固定箱13内部两侧开设有通槽21,且通槽2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槽20,限位槽20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弹簧19,且限位弹簧19底端的限位槽2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一端安装有与限位孔17相配合的限位杆18;
柔性辊6底端的两侧开设有手指槽7,且手指槽7的形状为弧形;
复位弹簧11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卡块12,且活动架3内部底端和固定箱13内部底端均等间距开设有与卡块12相配合的卡槽10;
固定箱13内部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一侧与活动架3两侧底端焊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拨动限位杆18至与限位孔17脱离,之后将盖板15打开,再利用卡槽10和卡块12的配合,适量添加或缩减复位弹簧11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变本训练器弹力的大小,便于不同患者进行使用,保证最佳的康复效果,且对称设置的手指槽7,便于患者左右手大拇指更加舒适的放置,保证训练效果,同时利用滑块4在滑槽5内部的滑动,保证活动架3上下滑动的平稳性。
实施例2:防护结构2包括连接杆201、滑杆202、活动块203、弧形板204和防护弹簧205,滑杆202安装在指环14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滑杆202表面的中间位置处缠绕有防护弹簧205,防护弹簧205两侧的滑杆202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03,且活动块203顶端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201,且连接杆201顶端铰接有延伸至指环14外部的弧形板204;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设置弧形板204,增大指环14与患者手指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弯曲时,手指会带动弧形板204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杆201偏转带动活动块203在滑杆202表面滑动压缩防护弹簧205,利用防护弹簧205的弹力和弧形板204,减少患者手指与指环14之间的挤压力,避免二者接触产生的挤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手指的不适,进而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
实施例3:固定结构9包括拉紧条901、固定槽902、预留块903、固定弹簧904、固定块905、预留槽906和固定孔907,拉紧条901铰接在柔性套8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且拉紧条90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预留块903,预留块903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907,且柔性套8内部顶端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与预留块903相配合的预留槽906,预留槽906两端的柔性套8内部开设有固定槽902,且固定槽90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弹簧904,固定弹簧904一端安装有与固定孔907相配合的固定块905;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患者将手穿过柔性套8后,拉动拉紧条901,使得预留块903卡入相应的预留槽906内部,此时在固定弹簧90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块905移动卡入固定孔907内部,实现拉紧条901调节后的限位固定,便于对患者手腕处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壳体1的掉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患者实际需求来调节本训练器的弹力大小,通过拨动限位杆18,使得限位块16在限位槽20内部滑动压缩限位弹簧19直至限位杆18与限位孔17脱离,之后将盖板15打开,再利用卡槽10和卡块12的配合,适量添加或缩减复位弹簧11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变本训练器弹力的大小,保证不同患者最佳的康复效果;
之后拉动拉紧条901一端,使得预留块903与预留槽906完全脱离,然后患者将手穿过柔性套8,再拉动拉紧条901,使得预留块903卡入相应的预留槽906内部,此时在固定弹簧90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块905移动卡入固定孔907内部,实现拉紧条901调节后的限位固定,便于对患者手腕处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壳体1的掉落;
然后患者手指依次穿过指环14,再将大拇指放置在手指槽7上,之后手部做弯曲状,使得指环14带动活动架3在固定箱13内部滑动压缩复位弹簧11,之后在复位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活动架3恢复原位,进而将患者手部展开,重复上述操作,开设康复训练,同时对称设置的手指槽7,便于患者左右手大拇指更加舒适的放置;
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设置弧形板204,增大指环14与患者手指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弯曲时,手指会带动弧形板204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杆201偏转带动活动块203在滑杆202表面滑动压缩防护弹簧205,利用防护弹簧205的弹力和弧形板204,减少患者手指与指环14之间的挤压力,便于造成患者手指的不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包括壳体(1)、柔性套(8)和固定箱(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免手指受损的防护结构(2)、避免训练器掉落的固定结构(9)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的调节结构;
所述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柔性套(8),且固定结构(9)设置在柔性套(8)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壳体(1)内部的下端安装有柔性辊(6),且柔性辊(6)上方的壳体(1)内部安装有固定箱(13),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固定箱(13)正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固定箱(13)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顶端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固定箱(13)外部的活动架(3),所述活动架(3)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指环(14),且防护结构(2)设置在指环(14)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盖板(15),所述盖板(15)铰接在固定箱(13)正面的中间位置处,且盖板(15)内部顶端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17),所述盖板(15)顶端的固定箱(13)内部两侧开设有通槽(21),且通槽(2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弹簧(19),且限位弹簧(19)底端的限位槽(2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一端安装有与限位孔(17)相配合的限位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连接杆(201)、滑杆(202)、活动块(203)、弧形板(204)和防护弹簧(205),所述滑杆(202)安装在指环(14)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滑杆(202)表面的中间位置处缠绕有防护弹簧(205),所述防护弹簧(205)两侧的滑杆(202)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03),且活动块(203)顶端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201),且连接杆(201)顶端铰接有延伸至指环(14)外部的弧形板(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6)底端的两侧开设有手指槽(7),且手指槽(7)的形状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9)包括拉紧条(901)、固定槽(902)、预留块(903)、固定弹簧(904)、固定块(905)、预留槽(906)和固定孔(907),所述拉紧条(901)铰接在柔性套(8)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且拉紧条(90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预留块(903),所述预留块(903)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907),且柔性套(8)内部顶端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与预留块(903)相配合的预留槽(906),所述预留槽(906)两端的柔性套(8)内部开设有固定槽(902),且固定槽(90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弹簧(904),所述固定弹簧(904)一端安装有与固定孔(907)相配合的固定块(9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1)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卡块(12),且活动架(3)内部底端和固定箱(13)内部底端均等间距开设有与卡块(12)相配合的卡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3)内部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一侧与活动架(3)两侧底端焊接。
CN202120011783.9U 2021-01-04 2021-01-04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Active CN214050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1783.9U CN214050369U (zh) 2021-01-04 2021-01-04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1783.9U CN214050369U (zh) 2021-01-04 2021-01-04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0369U true CN214050369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6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1783.9U Active CN214050369U (zh) 2021-01-04 2021-01-04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0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50369U (zh) 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器
CN213724677U (zh) 一种卧床患者腿部锻炼装置
CN208838411U (zh) 一种普外科用颈部固定装置
CN109126035B (zh)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器材
CN108968978B (zh) 一种血液内科用抽血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970015A (zh) 一种便于调整握把紧固程度的握力棒
CN211724613U (zh) 一种武术教学安全装置
CN211327988U (zh) 一种体育体操柔韧性训练器
CN214512543U (zh) 一种手指功能训练仪
CN113876551A (zh) 一种骨科病人手肘康复锻炼装置
CN218165451U (zh) 一种手指手腕牵拉器
CN107837137B (zh) 一种多功能的手功能锻炼工具
CN209884690U (zh) 手指伸展功能恢复装置
CN217661348U (zh) 上肢复健辅助装置
CN215384096U (zh) 智能手部功能康复评估和训练装置
CN212592251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
CN211674785U (zh) 一种骨折恢复用恢复装置
CN205924867U (zh) 手指分离运动辅助训练装置
CN212941252U (zh) 一种新型康复医学科手部训练装置
CN213100659U (zh) 一种下肢肺康复防弹脚蹬拉力带
CN213099151U (zh) 骨科术后病人早期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18129064U (zh) 一种可帮助牵伸下肢内收肌高肌张力的电动开腿器
CN215025774U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219681603U (zh) 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
CN215351856U (zh) 一种多功能手部康复护理功能护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