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2192U -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2192U
CN214042192U CN202022286707.7U CN202022286707U CN214042192U CN 214042192 U CN214042192 U CN 214042192U CN 202022286707 U CN202022286707 U CN 202022286707U CN 214042192 U CN214042192 U CN 214042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finger vein
light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67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新
王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67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2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2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2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主机板、主板、电源、硬盘、光盘驱动器以及显卡,所述机箱本体内设置有指静脉识别装置,所述机箱本体上开设有识别口,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显露于所述识别口,所述识别口用于插入手指进行指静脉识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采用现在安全系数非常高的指静脉识别技术来锁定电脑,可以有效防止电脑数据失窃。

Description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电脑,一般只有电脑系统设置密码,并且采用的是输入设定的密码的方式来解锁电脑,而电脑主机是极少设置密码的,而现在的字母数字密码的安全系数太低,很容易被破解,导致电脑内部的数据容易失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采用现在安全系数非常高的指静脉识别技术来锁定电脑终端,可以有效防止电脑数据失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主机板、主板、电源、硬盘、光盘驱动器以及显卡,所述机箱本体内设置有指静脉识别装置,所述机箱本体上开设有识别口,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显露于所述识别口,所述识别口用于插入手指进行指静脉识别。
优选的,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均固定于机箱本体内的控制器、发光件、光线传递组件以及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发光件用于产生光亮到所述识别口内,所述光线传递组件用于将识别口中的光线传递到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将采集到的光线图像数据传递到控制器中。
优选的,所述发光件包括灯板以及装设于灯板上的若干个LED灯,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光腔,所述光腔与所述识别口连通,所述光腔的腔壁开设有若干透光孔,若干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穿透所述透光孔进入所述光腔。
优选的,所述光线传递组件包括透镜以及反光镜,所述透镜装设于所述光腔的底部,所述反光镜装设于透镜的下方,所述透镜装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发出的方向,所述反光镜用于将穿过透镜的光线图像传递到图像采集器上。
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前盖、后盖以及侧板,所述前盖、后盖以及侧板之间形成矩形的箱体;所述识别口开设于前盖,所述前盖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灯板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设置有第二条形槽,所述透镜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中,所述光腔固定于第二支架并位于透镜和灯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板以及与第三支架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反光镜安装于第三支架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装设于前盖的内侧;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第四支架板以及第四支架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图像采集器安装于第四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装设于前盖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硬盘以及光盘驱动器,所述安装架包括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安装区,所述安装板位于安装区内的一侧凸设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装设有若干助推装置,所述助推装置用于辅助将硬盘或光盘驱动器由安装区内推出。
优选的,所述助推装置包括把手以及与把手连接的助推部,所述助推部凸设有若干顶块以及两个卡块,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上凸设有若干凸片,该安装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硬盘和光盘驱动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凸片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卡槽,若干所述凸片并排间隔设置,所述助推部的两个卡块分别卡接在相邻的卡槽中后,所述顶块装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所述助推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装设有第一弧形压片,所述第一弧形压片向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弧形压片上设有所述顶块;另一个所述安装板靠近安装区的一侧凸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压片,所述第二弧形压片向安装区内弯曲。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盘安装板、隔板以及硬盘安装板,所述隔板均垂直设置于所述光盘安装板和所述硬盘安装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区分隔成光盘驱动器的安装区和硬盘的安装区。
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还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前盖、后盖和若干侧板均装设于长方体框架上;所述安装架与前盖之间装设有散热风扇以及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可拆卸安装于散热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板与安装架之间,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后盖上装设有电源支撑板,所述侧板装设有电源支撑块,所述电源支撑板以及电源支撑块均用于支撑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在机箱本体上设置指静脉识别装置,用户通过指静脉识别装置录入自己的指静脉,将电脑锁住,使得电脑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保障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部分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部分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隐藏助推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硬盘、光盘驱动器、电源以及部分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助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支撑板以及电源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静脉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指静脉识别装置以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光腔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3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1-长方体框架,12-前盖,13-后盖,14-侧板,15-散热风扇,16-散热板,17-散热孔,18-电源支撑板,19-电源支撑块,2-电源,3-硬盘, 4-光盘驱动器,5-安装架,6-安装板,61-凸片,62-第一通孔,63-卡槽,64-第二弧形压片,65-光盘安装板,66-隔板,67-硬盘安装板, 7-安装区,8-支撑板,9-助推装置,91-把手,92-助推部,93-顶块, 94-卡块,95-矩形孔,96-第一弧形压片,10-第二通孔,101-识别口, 102-灯板,103-LED灯,104-透镜,105-反光镜,106-图像采集器,107- 光腔,108-透光孔,109-第一支架板,110-第一条形槽,111-第二支架板,112-第二条形槽,113-第三支架板,114-第一固定板,115-第四支架板,116-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图2、图3以及图11所示,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主机板、主板、电源2、硬盘3、光盘驱动器4以及显卡,所述机箱本体内设置有指静脉识别装置,所述机箱本体上开设有识别口101,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显露于所述识别口101,所述识别口101用于插入手指进行指静脉识别。
具体地,在机箱本体上设置指静脉识别装置,用户通过指静脉识别装置录入自己的指静脉,以指静脉为密码将电脑锁住,用手指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指静脉的图像特征,是手指活体时才存在的特征,使用时包括了活体识别、内部特征和非接触式3个方面的特征,确保了使用者的手指静脉特征很难被伪造,所以指静脉识别系统安全等级高,使得电脑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保障数据的安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1至图13,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均固定于机箱本体内的控制器(附图中未示出)、发光件、光线传递组件以及图像采集器106,所述图像采集器106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发光件用于产生光亮到所述识别口101内,所述光线传递组件用于将识别口101中的光线传递到图像采集器106,图像采集器106将采集到的光线图像数据传递到控制器中。
具体地,用户将手指放入识别口101中,接着发光件发出光照射手指,由光线传递组件将光线以及手指透出的静脉特征传递到图像采集器106上,图像采集器106收集手指的静脉特征并传输到控制器中存储识别,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可以为机箱本体内的主机板、主板等控制结构,图像采集器106采用摄像头。通过本实施例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录入用户的手指静脉特征,保证本实施例的电脑终端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其中,如图11至图13,所述发光件包括灯板102以及装设于灯板102上的若干个LED灯103,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光腔107,所述光腔107与所述识别口101连通,所述光腔107的腔壁开设有若干透光孔108,若干所述LED灯103发出的光穿透所述透光孔108进入所述光腔107;所述光线传递组件包括透镜104以及反光镜105,所述透镜104装设于所述光腔107的底部,所述反光镜105装设于透镜104的下方,所述透镜104装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发出的方向,所述反光镜105用于将穿过透镜104的光线图像传递到图像采集器 106上。
具体地,LED灯103优选采用发射红外光的LED灯103,LED 灯103的发光端正对透光孔108,将红外光传递到光腔107中照射手指,再透过透镜104传递到反射镜,反射镜再将手指信息反射到图像采集器106上进行手指静脉特征的收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户只需要将手指轻轻通过识别口101放入光腔107中,便可以进行识别,适用性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1至图13,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前盖12、后盖13以及侧板14,所述前盖12、后盖13以及侧板14之间形成矩形的箱体;所述识别口101开设于前盖12,所述前盖1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板109,所述第一支架板109 设置有第一条形槽110,所述灯板102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一条形槽110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板111,所述第二支架板 111设置有第二条形槽112,所述透镜104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112中,所述光腔107固定于第二支架并位于透镜104和灯板102之间;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板113以及与第三支架板113 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14,所述反光镜105安装于第三支架板113 上,所述第一固定板114装设于前盖12的内侧;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第四支架板115以及第四支架板115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116,所述图像采集器106安装于第四支架板115上,所述第二固定板116装设于前盖12的内侧。
具体地,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四支架将指静脉识别装置装设到前盖12,便于用户使用,也便于拆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至图7,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用于安装硬盘3以及光盘驱动器4,所述安装架5包括有两个安装板6,两个所述安装板6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的安装区7,所述安装板6位于安装区7内的一侧凸设有若干支撑板8,若干所述支撑板8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架5上装设有若干助推装置9,所述助推装置用于辅助将硬盘 3或光盘驱动器4从安装区7内推出。
具体地,安装架5的两个安装板6之间形成安装区7,两个安装板6上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板8,两个安装板6上的支撑板8一一对应,从而形成多个硬盘3的安装区7和光盘驱动器4的安装区7,安装时将光盘驱动器4插入光盘驱动器4的安装区7,通过支撑板8支撑固定,并且光盘驱动器4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支撑板8抵触,从而可以防止光盘驱动器4松动,硬盘3与光盘驱动器4的安装原理一样,硬盘 3插入硬盘3的安装区7后也通过支撑板8支固定,硬盘3的顶部和底部也均与支撑板8抵触,并且安装后的硬盘3两侧和光盘驱动器4 的两侧均与安装板6抵接,使得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安装的更稳固,因而不需要通过螺丝便可以将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安装固定好,拆卸时,通过助推装置9将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推出便可。本实施例的电脑终端,可以减少螺丝的使用,且便于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 的拆装,可以节省拆电脑终端的装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3、图4和图8,所述助推装置9包括把手91以及与把手91连接的助推部92,所述助推部92凸设有若干顶块93以及两个卡块94,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 上凸设有若干凸片61,该安装板6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62,所述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凸片61与安装板 6之间形成卡槽63,若干所述凸片61并排间隔设置,所述助推部92 的两个卡块94分别卡接在相邻的卡槽63中后,所述顶块93装配于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10中。进一步的,所述助推部92开设有矩形孔95,所述矩形孔95装设有第一弧形压片96,所述第一弧形压片 96向靠近安装板6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弧形压片96上设有所述顶块93。
具体地,助推装置9的结构如图8所示,把手91与助推部92不属于同一平面,即把手91与助推部92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便于用于直接拉动把手91将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推出。两个卡块94分别设置在助推部92的边缘,从而将卡块94分别插入到与其相邻的卡槽63中后,可以将助推部92固定在安装板6上,若干顶块93设置在助推部92安装于安装板6的一侧,所以当卡块94插入卡槽63后,顶块93便依次装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10中,在助推装置9没有动作时,顶块93可以进一步将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 固定住,实际使用时,如图8的方向所示,用户直接拉动把手91逆时针转动,则助推部92也逆时针转动,此时位于第一弧形压片96上的顶块93便与第二通孔10的内壁抵触,将硬盘3或光盘驱动器4向左方向推出,实现助推的目的,便于用户将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 拆卸。实际上,两个安装板6中只需有一个安装有助推装置9便可,另一个安装板6靠近安装区7的一侧凸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压片64,第二弧形压片64向安装区7内弯曲,该第二弧形压片64与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的侧面抵触,从而将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固定的更稳,而第二弧形压片64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助推装置9将硬盘3 或者光盘驱动器4推出时,第二弧形压片64受到挤压,弧度变小,降低对硬盘3或者光盘驱动器4的限制,从而便于助推装置9将硬盘 3或者光盘驱动器4推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7,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盘安装板65、隔板66以及硬盘安装板66,所述隔板66均垂直设置于光盘安装板65和硬盘安装板66,所述隔板66将所述安装区7分隔成光盘驱动器4的安装区7和硬盘3的安装区7。
具体地,如图5,光盘驱动器4的宽度大于硬盘3的宽度,所以通过设置隔板66来连接光盘安装板65和硬盘安装板66,可以将安装区7分为宽度不同的光盘驱动器4的安装区7和硬盘3的安装区7,便于将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同时安装到本实施例的安装架5上,而不需要另外再设置其他安装架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和图2,所述安装架5与前盖12之间装设有散热风扇15以及散热板16,所述散热板 16与前盖12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5可拆卸安装于散热板16 上,所述散热风扇15位于散热板16与安装架5之间,所述散热板 16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7。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机箱本体设置为多个侧板14和前盖12、后盖13的结构,便于先将安装架5安装到长方体框架11上,再将侧边和前盖12、后盖13安装到长方体框架11 上,便可以完成本实施例的电脑终端的安装。设置散热板16和散热风扇15有助于帮助硬盘3和光盘驱动器4散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如图10,所述后盖13上装设有电源支撑板18,所述侧板14装设有电源支撑块19,所述电源支撑板18以及电源支撑块19均用于支撑电源20。
具体地,机箱本体顶部的侧板14与电源支撑板18、电源支撑块 19之间形成电源20的安装区7,实际安装时,先将电源20放置到电源支撑板18和电源支撑块19上,再将机箱本体的顶部的侧板14安装好便可,使得电源20的安装更快速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主机板、主板、电源、硬盘、光盘驱动器以及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设置有指静脉识别装置,所述机箱本体上开设有识别口,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显露于所述识别口,所述识别口用于插入手指进行指静脉识别;所述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均固定于机箱本体内的控制器、发光件、光线传递组件以及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发光件用于产生光亮到所述识别口内,所述光线传递组件用于将识别口中的光线传递到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将采集到的光线图像数据传递到控制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包括灯板以及装设于灯板上的若干个LED灯,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光腔,所述光腔与所述识别口连通,所述光腔的腔壁开设有若干透光孔,若干所述LED灯发出的光穿透所述透光孔进入所述光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传递组件包括透镜以及反光镜,所述透镜装设于所述光腔的底部,所述反光镜装设于透镜的下方,所述透镜装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发出的方向,所述反光镜用于将穿过透镜的光线图像传递到图像采集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前盖、后盖以及侧板,所述前盖、后盖以及侧板之间形成矩形的箱体;所述识别口开设于前盖,所述前盖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灯板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设置有第二条形槽,所述透镜的两侧均装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中,所述光腔固定于第二支架并位于透镜和灯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板以及与第三支架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反光镜安装于第三支架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装设于前盖的内侧;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第四支架板以及第四支架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图像采集器安装于第四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装设于前盖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装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硬盘以及光盘驱动器,所述安装架包括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安装区,所述安装板位于安装区内的一侧凸设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装设有若干助推装置,所述助推装置用于辅助将硬盘或光盘驱动器从安装区内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装置包括把手以及与把手连接的助推部,所述助推部凸设有若干顶块以及两个卡块,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上凸设有若干凸片,该安装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硬盘和光盘驱动器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凸片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卡槽,若干所述凸片并排间隔设置,所述助推部的两个卡块分别卡接在相邻的卡槽中后,所述顶块装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所述助推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装设有第一弧形压片,所述第一弧形压片向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弧形压片上设有所述顶块;另一个所述安装板靠近安装区的一侧凸设有若干第二弧形压片,所述第二弧形压片向安装区内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盘安装板、隔板以及硬盘安装板,所述隔板均垂直设置于所述光盘安装板和所述硬盘安装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区分隔成光盘驱动器的安装区和硬盘的安装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还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前盖、后盖和若干侧板均装设于长方体框架上;所述安装架与前盖之间装设有散热风扇以及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可拆卸安装于散热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板与安装架之间,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装设有电源支撑板,所述侧板装设有电源支撑块,所述电源支撑板以及电源支撑块均用于支撑所述电源。
CN202022286707.7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Active CN214042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6707.7U CN21404219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6707.7U CN21404219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2192U true CN214042192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2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6707.7U Active CN21404219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2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4700B2 (en) Case of server
TWI487469B (zh) 硬碟組合架
JP2001338486A (ja) 情報記憶装置
TW201241318A (en) Fan assembly and fan device thereof
US20030016494A1 (en) Snap-in computer casing structure
TW200949826A (en)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capable of being disassembled easily
CN102445964A (zh) 电脑机箱及其硬盘模组
CN214042192U (zh)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TW201322881A (zh) 硬碟背板固定裝置
CN112364320B (zh) 一种指静脉电脑终端
US20120057290A1 (en) All-in-one computer
KR200442623Y1 (ko) 컴퓨터 케이스
TWI237933B (en) A computer assembly having a bulkhead component and bulkhead connectors for mating with storage drive connectors
CN21378083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脑终端
CN113632042A (zh) 计算机主机系统
TWM610315U (zh) 轉接支架組件以及具有轉接支架組件的計算系統
CN216719495U (zh) 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
TWM582750U (zh) 免工具拆裝裝置
TW201350000A (zh) 伺服器
CN217739838U (zh) 一种实现安全启动Linux的设备
CN210222436U (zh) 液晶电视背光灯条的散热机构
TWI799180B (zh) 伺服器
CN210924381U (zh) 组装方便的机箱电源系统
CN218298706U (zh) 一种背光源散热模组
CN216905078U (zh) 视频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5, Zhengwei fifth road,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unda Road,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OHOO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