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6650U -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6650U
CN214036650U CN202022859813.XU CN202022859813U CN214036650U CN 214036650 U CN214036650 U CN 214036650U CN 202022859813 U CN202022859813 U CN 202022859813U CN 214036650 U CN214036650 U CN 214036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ay valve
piston
impact platform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98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元
胡红生
欧阳青
苏博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Nany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Nany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Nany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xing Nany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28598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6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6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6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装置,包括第一冲击平台、第二冲击平台、活塞筒和补偿装置;第一冲击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冲击平台上;第二冲击平台通过活塞杆与活塞筒连接;补偿装置位于活塞筒的下方;活塞筒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筒、中筒和内筒;外筒的冷却液筒;中筒为磁流变液筒;内筒内固定有活塞,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活塞内固定有S型阻尼通道和线圈;上腔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下腔体内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S型阻尼通道的上端设有第五单向阀;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补偿装置安装有第二弹簧,装置内充满氮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也将磁流变液进行循环,防止了磁流变液的沉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半主动能量吸收器,这种阻尼器因为具有连续和可顺逆调节的阻尼力,以及大的可调范围、很快的响应速度等优良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经在车辆悬挂系统、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海洋平台结构的减振及高层建筑的隔振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磁流变阻尼器技术依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与制造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虽然国内外很多单位都在磁流变液的研制上作了大量的工作,研制了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沉降的磁流变液,但从根本上来说,由于其密度的不同造成的沉降,在长时间的静置过程中总是很难彻底避免。另一方面,如今磁流变阻尼器装置有着各种各样化,但大多过于复杂化和重量化,特别是维修起来极不方便。而磁流变液的沉淀问题和阻尼器结构直接影响到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其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在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也将磁流变液进行循环,防止了磁流变液的沉淀。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包括冲击平台、活塞杆、活塞筒和补偿装置;冲击平台通过活塞杆与活塞筒相连接;补偿装置固定在活塞筒的下方;
其中的冲击平台包括第一冲击平台和第二冲击平台;第一冲击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冲击平台上;第二冲击平台包括活塞杆、第一弹簧和平台;平台和活塞杆成一体,活塞杆的外侧包围有第一弹簧;
活塞筒,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筒、中筒和内筒;外筒上开有冷却液注入口,外筒内充满冷却液;外筒一侧设有中筒,中筒上开有磁流变液注入口,中筒内充满磁流变液;内筒内安装有活塞,将内筒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下腔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单向阀,另一侧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活塞内固定有阻尼通道和线圈;线圈固定在活塞的内壁,阻尼通道位于线圈内;阻尼通道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阻尼通道的上端设有第五单向阀,阻尼通道与上腔体不连通;
下腔体内的磁流变液通过阻尼通道,再通过第五单向阀到达上腔体;再通过上腔体中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流向中筒内,再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到达下腔体内,磁流变液形成了循环。
补偿装置,呈圆柱形,位于活塞筒的下方;补偿装置内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弹簧;补偿装置内充满有气体。
进一步的,第一冲击平台呈T型。
进一步的,阻尼通道呈S型。
进一步的,第二弹簧有四个,均匀的分布在补偿装置内。
进一步的,气体为氮气。
进一步的,第一冲击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平台上。
进一步的,下腔体内的磁流变液,不超过下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筒的下腔体内有磁流变液,当本装置受到冲击力时,第一冲击平台将冲击力通过平台传递到活塞杆上,活塞杆在往下移动的同时,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将吸收一定冲击力,其余冲击力将推动活塞在内筒做往下的运动,当运动到下腔体时,磁流变液将通过活塞内部S型阻尼通道,此时S型阻尼通道内部将存在大量磁流变液,由于阻尼通道外侧设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垂直通过S型阻尼通道水平方向,此时S型阻尼通道内磁流变液由于磁场的缘故,瞬间变得粘稠,增加了活塞往下运动的阻尼力,充分利用了磁流变液的使用效率。当活塞继续往下运动时,S型阻尼通道上部因离开磁场位置,磁流变液由粘稠状又变成液体状存在于活塞上方位置,由于阻尼通道的上方设有第五单向阀,磁流变液进入上腔体内而不能顺着通道往下运动。在活塞压缩过程中,磁流变液也由于压力作用往下产生一定压力,此时补偿装置中由于第二弹簧和气体的作用,可防止因瞬间压力过大而导致内筒底部变形,同时氮气还可以保障磁流变液不尝试空穴现象,影响磁流变阻尼器的使用效果。在吸收冲击力后,由于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拉动活塞杆往上运动,上腔体内的磁流变液将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流入中筒中,当磁流变液到达中筒底部时,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又流入到下腔体中,在循环过程中,外筒中装有冷却液,可对刚工作完成的高温磁流变液进行冷却,提高磁流变液的使用寿命。同时,冷却液可通过冷却液注入口倒出或倒入,对外筒内部冷却液进行更换。第一冲击平台采用螺栓连接,为可拆卸式,当第一弹簧损坏时,可通过螺栓对第一弹簧4进行更换,不需要整体更换磁流变阻尼器,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包括第一冲击平台1和第二冲击平台2;第一冲击平台呈T型;第一冲击平台1通过螺栓2固定在第二冲击平台3的平台33上;第二冲击平台包括活塞杆31、第一弹簧32和平台33;平台33和活塞杆31成一体,活塞杆31的外侧包围有第一弹簧32;活塞杆31与活塞筒4相连接;补偿装置5固定在活塞筒4的下方;
活塞筒4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筒41、中筒42和内筒43;外筒41上开有冷却液注入口411,外筒内充满冷却液;外筒41一侧设有中筒42,中筒42上开有磁流变液注入口421,中筒42内充满磁流变液;内筒43内安装有活塞44,将内筒分成上腔体432和下腔体431;下腔体431内有磁流变液,且磁流变液不超过下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
上腔体43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33,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34;下腔体43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单向阀435,另一侧安装有第四单向阀436;活塞44内固定有阻尼通道441和线圈442;线圈442固定在活塞44的内壁,S型阻尼通道441位于线圈442内;S型阻尼通道441的下端与下腔体431相连通;S型阻尼通道的上端设有第五单向阀443,S型阻尼通道441与432上腔体不连通;
补偿装置5呈圆柱形;补偿装置5内均匀固定有四个第二弹簧51;补偿装置5内充满氮气52。

Claims (7)

1.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平台、活塞杆、活塞筒和补偿装置;所述的冲击平台通过活塞杆与活塞筒相连接;所述的补偿装置固定在所述的活塞筒的下方;
其中,所述的冲击平台,包括第一冲击平台和第二冲击平台;第一冲击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冲击平台上;第二冲击平台包括活塞杆、第一弹簧和平台;所述的平台和所述的活塞杆成一体,所述的活塞杆的外侧包围有第一弹簧;
所述的活塞筒,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筒、中筒和内筒;所述的外筒上开有冷却液注入口,外筒内充满冷却液;外筒一侧设有中筒,中筒上开有磁流变液注入口,中筒内充满磁流变液;内筒内安装有活塞,将内筒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下腔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单向阀,另一侧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活塞内固定有阻尼通道和线圈;线圈固定在活塞的内壁,阻尼通道位于线圈内;阻尼通道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阻尼通道的上端设有第五单向阀;
下腔体内的磁流变液通过阻尼通道,再通过第五单向阀到达上腔体;再通过上腔体中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流向中筒内,再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到达下腔体内,磁流变液形成了循环;
所述的补偿装置,呈圆柱形,位于活塞筒的下方;补偿装置内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弹簧;补偿装置内充满有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冲击平台呈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通道呈S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簧有四个,均匀的分布在补偿装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为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冲击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腔体内的磁流变液,不超过下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
CN202022859813.X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Active CN214036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813.XU CN214036650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813.XU CN214036650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6650U true CN21403665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8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9813.XU Active CN214036650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6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619B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102889332B (zh) 一种汽车悬架用磁流变阻尼器
CN204961669U (zh) 液电馈能式半主动控制减振器系统
CN106523574B (zh) 一种多工况阻尼自适应油气弹簧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23364A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CN104976266A (zh) 一种液电馈能式半主动控制减振器系统
CN109915533B (zh) 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多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
CN108533659A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调节压强黏滞阻尼器
CN105003585A (zh) 变截面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5114513B (zh) 速度位移双锁限压式粘滞阻尼器
CN214036650U (zh)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装置
CN106763438B (zh) 液压缓冲器
CN203532614U (zh) 适用于高速冲击/低速振动控制系统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4372028U (zh) 振幅相关阻尼特性减振器
CN103061250A (zh) 一种桥梁液压速度锁定装置
CN2067704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101117145A (zh) 一种小型三轮汽车及摩托车用前悬架
CN112360914A (zh) 一种流固耦合惯容器
CN110439951A (zh) 应急救援车辆用集成式半主动悬挂液压作动器
CN202992002U (zh) 一种主动式压电液压阻尼器
CN205278218U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减震器
CN112696452A (zh)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车辆悬架系统阻尼控制方法
CN108916296A (zh) 一种换流阀阀厅
CN108105318A (zh) 一种多级径向磁流变减振器
CN209115595U (zh) 一种节流口式可调阻尼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