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4317U -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4317U
CN214034317U CN202022295875.2U CN202022295875U CN214034317U CN 214034317 U CN214034317 U CN 214034317U CN 202022295875 U CN202022295875 U CN 202022295875U CN 214034317 U CN214034317 U CN 21403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od
block
groov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58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沅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antai Color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antai Color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antai Color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antai Color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958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4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杆、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和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设计的拉手、第四活动杆、第二活动块和第一通槽,便于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手带动第二活动块运动,然后第二活动块带动第四活动杆开始远离第一通槽,从而便于装置拆卸后携带,解决了因装置体积大导致不便携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一般吊顶都是靠重力吊挂在的顶板上的,安装不牢固,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这时需要用到反支撑装置对吊顶进行支撑固定,然而市面上出现的反支撑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现有的反支撑装置在使用后,由于装置自身一体化连接,导致其拆卸不便,从而使得装置不便于携带,继而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反支撑装置在使用后,由于装置自身一体化连接,导致其拆卸不便,从而使得装置不便于携带,继而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杆、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和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一活动块的顶部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拉手的剖面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四活动杆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沿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槽的横截面面积等于螺栓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所述第一活动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活动块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一螺纹杆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二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拉手、第四活动杆、第二活动块和第一通槽,便于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手带动第二活动块运动,然后第二活动块带动第四活动杆开始远离第一通槽,从而便于装置拆卸后携带,解决了因装置体积大导致不便携带的问题。
2、通过设计的第二把手、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螺纹杆和第一活动杆,便于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然后转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从而调节了装置的高度,解决了装置的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2、第一活动杆;3、第一把手;4、第二活动杆;5、第一活动块;6、第一螺纹杆;7、第三活动杆;8、底板;9、第二把手;10、第一固定块;11、连接块;12、第一通槽;13、第二通槽;14、拉手;15、弹簧; 16、第二固定块;17、第四活动杆;18、第二活动块;19、转动杆;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第二螺纹杆;23、第三通槽;24、螺栓;25、第三把手;26、第一放置槽;27、第二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杆1、第一活动块5、第二活动块18和第一活动杆2,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固定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板8,底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13,第二通槽13 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动杆17,第二活动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4,第四活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8,第二活动块1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2,第一活动块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7。
本实施方案中,首先,通过施加一个外力使得拉手14带动第二活动块18 的一端开始往远离连接块11的方向进行运动,接着,第二活动块18带动了第四活动杆17开始运动,使得第四活动杆17的一端从第一通槽12的内部逐渐脱离,此时,弹簧15受到了往右的作用力,使得弹簧15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当第四活动杆17的一端完全远离连接块11的外表面时,此时底板8与连接块 11的运动不受限制,在需要更换装置作业地点时,对该装置进行拆卸,便于携带,当需要使用装置时,方向操作即可完成对装置的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块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9,转动杆1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第一锥齿轮2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2,第一活动杆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槽23,第一固定块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栓24。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高装置的高度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对第二把手9 施加一个外力,使得第二把手9带动转动杆19进行转动,接着,在转动杆19 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一锥齿轮20和第二锥齿轮21开始运动,然后,由于第二锥齿轮21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22,从而使得第二螺纹杆22开始往靠近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运动,当第二螺纹杆22的顶部运动接触到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时,第二螺纹杆22继续运动,带动了第一活动杆2在第一固定块10的内部开始往上运动,当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停止转动第二把手9,此时,转动螺栓24,使得螺栓24的一端开始往靠近第一活动杆2的方向进行运动,当螺栓24运动接触到第一活动杆2的外表面时,继续运动,直到螺栓24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杆 2内部的第三通槽23卡合,此时,停止转动螺栓24,完成了对第一活动杆2在第一固定块10中位置的固定,当需要降低装置的高度时,方向操作即可。
具体的,连接杆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块5,第一活动块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4,第二活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第一活动块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25,第一活动块5的顶部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6,第一活动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7。
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转动第一把手3,在第一把手3的作用力下第二活动杆4开始往远离第一活动块5顶部的一端运动,直到第二活动杆4的底部完全脱离第一活动块5的顶部,接着,转动第三把手25,会带动第一螺纹杆6开始转动,直到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完全脱离第一活动块5的内部,此时第三活动杆7的运动不受到任何限制,当需要固定第三活动杆7运动的位置时,反向操作即可。
具体的,拉手14的剖面形状为L形,第一通槽12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四活动杆17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本实施例中,便于施加一个外力,使得拉手14开始运动;便于第四活动杆 17运动接触到第一通槽12时,底板8与连接块11更稳固的连接。
具体的,第一锥齿轮20的外沿与第二锥齿轮21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21 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2相匹配的圆孔。
本实施例中,便于第一锥齿轮20与第二锥齿轮21接触,使得第一锥齿轮 20带动第二锥齿轮21进行运动;便于第二锥齿轮21运动时,带动第二螺纹杆 22开始上下运动。
具体的,第三通槽23的横截面面积等于螺栓24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第一活动块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活动块5分别位于连接杆1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螺栓24运动到第一活动杆2的外表面时,螺栓24继续运动接触到第三通槽23,便于固定第一活动杆2的位置;通过设置四个第一活动块 5,便于装置调节高度时,对第三活动杆7的位置进行固定。
具体的,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2相匹配的卡接槽,第二放置槽27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一螺纹杆6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二倍。
本实施例中,便于第二螺纹杆22运动接触到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时,与第一活动杆2更好的卡合;便于第一螺纹杆6在第二放置槽27的内部运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杆(1)、第一活动块(5)、第二活动块(18)和第一活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13),所述第二通槽(1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动杆(17),所述第二活动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4),所述第四活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8),所述第二活动块(1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9),所述转动杆(1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2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2),所述第一活动杆(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槽(23),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栓(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块(5),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4),所述第二活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25),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顶部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6),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4) 的剖面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通槽(12)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四活动杆(17)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0)的外沿与第二锥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2)相匹配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槽(23)的横截面面积等于螺栓(24)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一倍,所述第一活动块(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活动块(5)分别位于连接杆(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2)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第二放置槽(27)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一螺纹杆(6)的横截面面积的一点二倍。
CN202022295875.2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03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5875.2U CN214034317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5875.2U CN214034317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4317U true CN21403431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5875.2U Active CN214034317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4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9061U (zh) 一种建筑用瓷砖钻孔定位装置
CN214034317U (zh) 一种吊顶反支撑装置
CN110380185B (zh) 室外5g天线安装支架
CN208709174U (zh) 一种室内装饰装修连接结构
CN204176275U (zh) 一种便携电子设备的支架
CN206220316U (zh) 一种可变角度的连接装置及其斜面构件式幕墙
CN205013998U (zh) 伸缩式自拍杆
CN20987640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教学用投影装置
CN204048951U (zh) 移动式窗台花架
CN103244913B (zh) 工作灯
CN209893251U (zh) 一种杯体式吊灯
CN203676448U (zh) 一种阅读架
CN207332084U (zh) 一种天花吊顶结构
CN218921913U (zh) 一种雨伞握柄头结构
CN20995456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板安装机构
CN212527781U (zh) 一种自动翻面定位自动化机械夹具
CN216896436U (zh) 一种便携式人员追踪装置
CN21670739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打孔装置
CN204962431U (zh) 可调led台灯
CN205047137U (zh) 便携可拆卸防滑安全梯
CN21613062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支撑装置
CN210650354U (zh) 一种附加于多轴上的小夹具
CN204232824U (zh) 可调型挂钩
CN21544625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多角度照明灯
CN21298704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的节能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