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9576U -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9576U
CN214019576U CN202022509909.3U CN202022509909U CN214019576U CN 214019576 U CN214019576 U CN 214019576U CN 202022509909 U CN202022509909 U CN 202022509909U CN 214019576 U CN214019576 U CN 214019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grid
rotating rod
dwang
treatment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99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99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9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9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9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水平设置且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污水处理池前侧的轴承座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间隔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数量为四块,且相邻格栅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挖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为90°,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格栅板的宽度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中的污染物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悬浮态、胶体和溶解态。污水物理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可能堵塞水泵叶轮和管道阀门及增加后续处理单元负荷的悬浮物和部分的胶体,因此污水的物理处理一般又称为废水的固液分离处理。格栅是污水泵站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于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
目前通常将格栅直接固定于污水处理池中用于截留废水中粗大污物的处理,格栅在使用时容易被污水中的杂质堵塞格栅孔而导致过滤效率低,影响废水处理效率。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污水处理池内的格栅进行清理。但是现有技术中格栅固定于污水处理池中,工作人员对格栅清洗非常不方便,同时在清洗时需要停止对污水进行处理,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污水处理池中的格栅需要清洗时能将其从污水处理池中移出,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同时不会影响污水处理池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水平设置且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污水处理池前侧的轴承座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间隔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数量为四块,且相邻格栅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挖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为90°,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格栅板的宽度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工作时转动杆上其中一块格栅板呈竖直状态位于污水处理池中,且格栅板的底部位于弧形槽的上表面处,污水中的粗大污物不能从格栅板的底部通过。刚需要对该格栅板进行清理时,只需控制伺服电机使转动杆顺时针旋转90°,使原本位于转动杆左侧的格栅板旋转至污水处理池中并使其对污物进行阻挡。需要清理的格栅板将被旋转至水平状态且位于转动杆的左侧,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对残留在格栅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当需要清理的格栅板底部离开污水处理池的底面时,下一块格栅板的底部正好接触污水处理池的底面,从而保证在更换格栅板时也能对粗大污物进行截留,使该装置能够进行连续作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板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格栅板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能对格栅板相互之间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格栅板在对污水中杂质进行截留时造成格栅板剧烈晃动,使处于污水处理池中的格栅板能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水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中污水进水口进入到污水处理池,并且通过位于污水处理池中的格栅板后从出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板左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的长度和格栅板的长度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料盒能对被格栅板截留的杂质进行收集,防止杂质在污水处理池底部推积。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板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软刮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在转动时软刮片能对粘附于弧形槽的杂质刮除,同时不会对污水处理池的底面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截面为T形的卡槽,所述格栅板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通过卡块卡设于转动杆的卡槽中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端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端盖能将卡块限位于卡槽内,防止卡块自行从卡槽中滑出而导致格栅板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G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格栅板顺时针转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污水处理池;2、轴承座;3、转动杆;4、驱动电机;5、格栅板;6、弧形槽;7、连接杆;8、污水进水口;9、出水口;10、接料盒;11、软刮片;12、卡槽;13、卡块;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1,污水处理池1的左侧设置有污水进水口8,污水处理池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9。污水处理池1两侧壁上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轴承座2,轴承座2之间设置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转轴两端分别固定于轴承座2中,转动杆3水平设置且转动杆3的长度方向和污水处理池1的宽度方向平行。污水处理池1前侧的轴承座2离转动杆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和转动杆3前端的转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为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能带动转动杆3进行旋转。
转动杆3上开设有截面为T形的卡槽12,卡槽12的一端贯穿至转动杆3的端面。卡槽12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卡槽12之间的间隔相同。转动杆3上间隔设置有格栅板5,格栅板5的数量为四块,且相邻格栅板5之间的夹角为90°。格栅板5靠近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卡块13,卡块13卡接于卡槽12内,格栅板5通过卡块13卡设于转动杆3的卡槽12中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卡槽12贯穿至转动杆3端面一侧设置有端盖14,端盖14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动杆3的端部。端盖14能将卡块13限位于卡槽12内,防止卡块13自行从卡槽12中滑出而导致格栅板5松动。
格栅板5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格栅板5远离转动杆3的一端,连接杆7能对格栅板5相互之间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格栅板5在对污水中杂质进行截留时造成格栅板5剧烈晃动,使处于污水处理池1中的格栅板5能更加稳定。格栅板5远离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软刮片11,格栅板5在转动时软刮片11能对粘附于弧形槽6的杂质刮除,同时不会对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造成损坏。格栅板5左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接料盒10,接料盒10的长度和格栅板5的长度相同,接料盒10能对被格栅板5截留的杂质进行收集,防止杂质在污水处理池1底部推积。
污水处理池1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挖设有弧形槽6,弧形槽6的圆心角为90°,转动杆3和弧形槽6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格栅板5的宽度相同。正常工作时转动杆3上其中一块格栅板5呈竖直状态位于污水处理池1中,且格栅板5的底部位于弧形槽6的上表面处,污水中的粗大污物不能从格栅板5的底部通过。刚需要对该格栅板5进行清理时,只需控制伺服电机使转动杆3顺时针旋转90°,使原本位于转动杆3左侧的格栅板5旋转至污水处理池1中并使其对污物进行阻挡。需要清理的格栅板5将被旋转至水平状态且位于转动杆3的左侧,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对残留在格栅板5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当需要清理的格栅板5底部离开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时,下一块格栅板5的底部正好接触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从而保证在更换格栅板5时也能对粗大污物进行截留,使该装置能够进行连续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1)两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之间设置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水平设置且所述转动杆(3)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污水处理池(1)前侧的轴承座(2)离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和转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上间隔设置有格栅板(5),所述格栅板(5)的数量为四块,且相邻格栅板(5)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挖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圆心角为90°,所述转动杆(3)和所述弧形槽(6)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格栅板(5)的宽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格栅板(5)之间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格栅板(5)远离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左侧设置有污水进水口(8),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格栅板(5)左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接料盒(10),所述接料盒(10)的长度和格栅板(5)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格栅板(5)远离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软刮片(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杆(3)上开设有截面为T形的卡槽(12),所述格栅板(5)靠近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卡块(13),所述卡块(13)卡接于所述卡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杆(3)的端部。
CN202022509909.3U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Active CN214019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9909.3U CN21401957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9909.3U CN21401957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9576U true CN21401957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9909.3U Active CN21401957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95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250A (zh) * 2022-04-20 2022-07-12 南通炜冠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件镀锌前酸洗搅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250A (zh) * 2022-04-20 2022-07-12 南通炜冠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件镀锌前酸洗搅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6556B2 (ja) 3方向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12039223U (zh) 一种稀土金属新材料加工用废液处理装置
CN214019576U (zh) 一种便于清洗和连续使用的污水处理格栅装置
CN210786393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111804033B (zh) 一种河道治理淤泥清理、杂物分离一体化处理方法
CN210473190U (zh) 一种循环式水过滤器
CN214971966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泥斜板沉淀池
CN214570992U (zh) 一种给排水污水厂生物滤池装置
CN214738686U (zh) 一种公共应急事故池给排水结构的清淤装置
CN211819932U (zh) 一种抽排工业废水装置
CN213349268U (zh) 带有水循环装置的螺旋洗砂机
CN211836625U (zh) 一种河道污水过滤结构
CN218622531U (zh) 一种河道排水口杂物过滤器
CN21127366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水流截断净化设备
CN220779220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5609544U (zh) 一种湿式集尘机水箱刮泥装置
CN216937522U (zh) 一种水中栈桥污水收集清洗装置
CN219491131U (zh) 防堵型水利工程用淤泥清理设备
CN21682514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全自动免维护精细格栅
CN216837364U (zh) 一种水质污染清除装置
CN213467082U (zh)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管网净化装置
CN220802259U (zh) 一种滚筒微滤设备
CN213433158U (zh) 一种减轻固体悬浮物的净水处理装置
CN219815382U (zh) 一种中心刮泥与格栅清污一体机
CN218901131U (zh) 一种防堵溢流式磷酸沉降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