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6081U - 可调节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6081U
CN214016081U CN202021850109.1U CN202021850109U CN214016081U CN 214016081 U CN214016081 U CN 214016081U CN 202021850109 U CN202021850109 U CN 202021850109U CN 214016081 U CN214016081 U CN 214016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mask
bandage
threading holes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01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
徐单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01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6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6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6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绑带,绑带在口罩本体一侧形成交叉,且绑带穿过穿线孔后松紧可调节。口罩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n个穿线孔,第三边缘设置有m个穿线孔,该可调节口罩方便佩戴者自行选择合适的绑紧程度,适用性、舒适性和严密性更佳;且由于至少两根绑带在口罩一侧交叉,佩戴者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口罩可在面前调节,调节更方便;且能避免长时间挂在耳朵上造成的耳朵不适。

Description

可调节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医用口罩的口罩本体和耳挂多为一体结构,且耳挂多设置为弹性绳,但弹性绳的调节范围小,导致口罩适用人群窄;另外,耳挂一般通过点焊连接在口罩本体一侧的两端,佩戴时口罩边缘密封不严,导致佩戴者吸入未过滤的空气,达不到佩戴口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口罩,所述可调节口罩为头戴式口罩,绑带长度可调,适用人群广;舒适性强,能避免绑带长时间挂在耳朵上造成的耳朵不适;绑带在后头部交叉,使得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且口罩本体两侧密封较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n个穿线孔,第三边缘设置有m个穿线孔,其中n和m独立地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其相互交叉;
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n-1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m-1个穿线孔。
所述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独立地设置4个、5个或6个穿线孔,且各穿线孔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扣相连接;所述第二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二调节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为热合包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包括热合包边和设置在热合包边外侧的连接包边,穿线孔设置在连接包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合包边和连接包边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缘贴合脸部的一侧设置有防雾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缘中设置有鼻夹。
进一步地,所述鼻夹包括金属条和金属条外包覆的可塑性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三层无纺布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口罩为头戴式口罩,绑带长度可调,佩戴者能够自行选择合适的绑紧程度,且由于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设置的多孔结构,使得口罩适用性、舒适性和严密性更佳;且由于至少两根绑带在口罩一侧交叉,佩戴更方便快捷;绑带在后头部交叉,使得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口罩,口罩的松紧调节可在面前进行,调节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口罩,以头带方式固定,能避免长时间挂在耳朵上造成的耳朵不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口罩无需将绑带点焊在口罩本体上,节约了口罩生产的点焊流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可调节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可调节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弹性条与口罩本体的侧视放大图。
图中:1、第一绑带;2、第二绑带;3、防雾层;4、热合包边;5、连接包边;6、弹性条;7、调节扣;8、第一穿线孔;9、第二穿线孔;10、口罩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n个穿线孔,第三边缘设置有m个穿线孔,其中n和m独立地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其相互交叉;
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n-1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m-1个穿线孔。
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的穿线孔数量可根据需要选择,如可设置3个、4个、5个或6个等,为了加工方便,所述穿线孔间的距离可相同;所述绑带的数量可为多个,如还可以为3根、4根或5根等,如为多根,使用前需先交叉,再穿进穿线孔,保证口罩本体一侧绑带相互交叉,从而方便佩戴;另外,由于绑带在口罩本体一侧交叉,佩戴后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所述可调节口罩绑带的两端均在面前,调节方便;且绑带两端位于第一边缘或第三边缘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可独立地位于第一边缘或第三边缘的下部、中部或上部;绑带的长度选择性较多,使用范围广,所述绑带还可以为弹性带,如松紧带等,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
上述穿线方式,保证佩戴时绑带的两端在第一边缘的中部及第三边缘的中部连接,使得绑带的调节更顺畅。绑带的两端也可交错穿过第一边缘或第三边缘的部分穿线孔或不依次穿过第一边缘或第三边缘的穿线孔,但该种设置,绑带调节效果较差;
所述可调节口罩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可直接系在一起,从而固定绑带的松紧;为了调节口罩更省时,所述绑带的两端可通过调节扣连接,如所述第一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扣相连接;所述第二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二调节扣相连接;绑带调节后调节扣能够直接固定绑带伸出调节扣的长度,相对于将绑带两端系在一起更省时。
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为热合包边,所述热合包边在起到压合口罩本体作用的同时,也为打孔提供了方便。
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设置穿线孔,相对于传统的绑带点焊在第一边缘两端和第二边缘两端的口罩,口罩的严密性更强,但是,由于绑带穿过穿线孔,导致绑带一部分位于佩戴者脸部与口罩本体之间,也存在空气不经过滤直接被佩戴者吸入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所述可调节口罩的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包括热合包边和设置在热合包边外侧的连接包边,穿线孔设置在连接包边上;热合包边为贴合佩戴者脸部设计,连接包边可为非贴合脸部的结构,优选为柔性较好的材质,如较薄较透气的纱布等,尺寸可较大。连接包边的设置使得调节口罩的松紧时不会影响热合包边与佩戴者脸部的贴合,避免绑带调节后热合包边由于绑带位于脸部和热合包边之间而产生空隙,进一步提高了可调节口罩的严密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合包边与佩戴者脸部的贴合性,所述热合包边和连接包边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凸起于口罩本体;弹性条使得可调节口罩的密封性更强,所述弹性条的材质优选为呼吸阻力高于口罩本体的呼吸阻力的材质,如弹性塑料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缘贴合脸部的一侧设置有防雾层,所述防雾层设置于第一热合包边的第一端和第二热合包边的第一端的连接线上。防雾层包括强吸水材料层,用于吸收呼气产生的水汽,防止眼镜片起雾。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缘中设置有鼻夹,其长度应不小于8cm,如可以为8cm、9cm、10cm或12.5cm等;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包括金属条和金属条外包覆的塑料,塑料可避免金属条刺穿口罩本体;所述鼻夹还可以是其他材质或形式,其能够起到紧贴鼻翼,防止空气不经过滤即吸入人体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三层无纺布层,依次是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优选面层材质为蓝色的纺粘无纺布;中间层材质为熔喷无纺布;底层材质为白色的纺粘无纺布,佩戴时底层贴合面部;口罩本体不局限于上述层数及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达到的过滤效果来确定口罩本体的层数及材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鼻夹和两根绑带;
口罩本体包括三层,依次是面层、中间层和底层,面层材质为蓝色的纺粘无纺布;中间层材质为熔喷无纺布;底层材质为白色的纺粘无纺布,佩戴时底层贴合面部;
口罩本体不局限于上述层数及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达到的过滤效果来确定口罩本体的层数及材质;
口罩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5个第一穿线孔8,第三边缘设置有5个第二穿线孔9;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穿线孔,如6个、7个或8个等,且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设置的穿线孔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第一绑带1与第二绑带2相互交叉;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绑带还可为3根或3根以上,其只要保证交叉后两端再穿过穿线孔即可;
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3个第一穿线孔8,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3个第一穿线孔8,佩戴者佩戴时将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一绑带的第二端连接,佩戴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连接方式,如将第一绑带的两端系在一起或穿过调节扣(未在图1中示出);
第二绑带2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3个第二穿线孔9,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3个第二穿线孔9,佩戴者佩戴时将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绑带的第二端连接,佩戴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第二绑带两端的连接方式,如系在一起或穿过调节扣(未在图1中示出);
口罩本体的第二边缘设有鼻夹,长度应不小于8cm,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包括金属条和金属条外包覆的塑料,塑料可避免金属条刺穿口罩本体;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鼻夹还可以是其他材质或形式,其能够起到紧贴鼻翼,防止空气不经过滤即吸入人体即可;
口罩本体第二边缘贴合面部的一侧还设置有防雾层3,防雾层包括强吸水材料层,用于吸收呼气产生的水汽,防止眼镜片起雾;
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为热合包边4,穿线孔设置在热合包边4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绑带为弹性带,如松紧带等。
所述可调节口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可调节口罩套戴于头上,使得头部处于绑带与口罩本体之间,将口罩本体包覆口鼻,通过调节两根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调节口罩的舒适性,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固定;或通过调节扣调节绑带的长短,使得口罩佩戴舒适。
上述可调节口罩为头戴式口罩,方便佩戴者调节绑带的长度,佩戴者能够自行选择合适的绑紧程度,且由于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设置的多孔结构,使得口罩适用性、舒适性和严密性更佳;且由于至少两根绑带在口罩一侧交叉,佩戴更方便快捷,绑带调节在面前进行,相对于在头部后面调节绑带,调节更方便,且绑带在后头部交叉,使得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以头带方式固定,能避免长时间挂在耳朵上造成的耳朵不适;无需将绑带点焊在口罩本体上,节约了口罩生产的点焊流程。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鼻夹和两根绑带;
口罩本体包括三层,依次是面层、中间层和底层,面层材质为蓝色的纺粘无纺布;中间层材质为熔喷无纺布;底层材质为白色的纺粘无纺布,佩戴时底层贴合面部;
口罩本体不局限于上述层数及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达到的过滤效果来确定口罩本体的层数及材质;
口罩本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5个第一穿线孔8,第三边缘设置有5个第二穿线孔9;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穿线孔,如6个、7个或8个等,且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设置的穿线孔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两根绑带为第一绑带1与第二绑带2,其相互交叉;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绑带还可为3根或3根以上,其只要保证交叉后两端再穿过穿线孔即可;
第一绑带1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3个第一穿线孔8,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3个第一穿线孔8,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一绑带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调节扣连接;
第二绑带2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3个第二穿线孔9,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3个第二穿线孔9,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绑带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调节扣连接;
口罩本体的第二边缘设有鼻夹,其长度应不小于8cm,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包括金属条和金属条外包覆的塑料,塑料可避免金属条刺穿口罩本体;
作为另外的实施例,鼻夹还可以是其他材质或形式,其能够起到紧贴鼻翼,防止空气不经过滤即吸入人体即可;
口罩本体10第二边缘贴合面部的一侧还设置有防雾层3,防雾层包括强吸水材料层,用于吸收呼气产生的水汽,防止眼镜片起雾;
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包括热合包边4和连接包边5,穿线孔设置在连接包边5上;热合包边4紧贴脸部;连接包边5为非紧贴脸部,优选为柔性较好的材质,如较薄较透气的纱布等,尺寸可较大;连接包边的设置使得调节口罩的松紧时不会影响热合包边与佩戴者脸部的贴合,避免绑带调节后热合包边由于绑带位于脸部和热合包边之间而产生空隙;
进一步地,为了热合包边4与脸部贴合得更严密,连接包边5与热合包边4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条6,该弹性条6使得可调节口罩的密封性更强,所述弹性条6的材质优选为呼吸阻力高于口罩本体的呼吸阻力的材质,如弹性塑料等。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可为弹性带,如松紧带等。
所述可调节口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可调节口罩套戴于头上,使得头部处于绑带与口罩本体之间,将口罩本体包覆口鼻,通过调节两根绑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调节口罩的舒适性,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固定;或通过调节扣调节绑带的长短,使得口罩佩戴舒适。
上述可调节口罩为头戴式口罩,方便佩戴者调节绑带的长度,佩戴者能够自行选择合适的绑紧程度,且由于弹性条及连接包边的设置,使得口罩适用性、舒适性和严密性更佳;且由于至少两根绑带在口罩一侧交叉,佩戴更方便快捷,绑带调节在面前进行,相对于在头部后面调节绑带,调节更方便,且绑带在后头部交叉,使得头部承受力的面积增大,佩戴更舒适,佩戴口罩后,口罩更不易变形;以头带方式固定,能避免长时间挂在耳朵上造成的耳朵不适;无需将绑带点焊在口罩本体上,节约了口罩生产的点焊流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且第一边缘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边缘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边缘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边缘设置有n个穿线孔,第三边缘设置有m个穿线孔,其中n和m独立地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其相互交叉;
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n-1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至少一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至少m-1个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第一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n/2个或(n+1)/2个穿线孔;
第二绑带的第一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一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第二绑带的第二端从第三边缘的第二端依次穿过m/2个或(m+1)/2个穿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扣相连接;
所述第二绑带的两端通过第二调节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为热合包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均包括热合包边和设置在热合包边外侧的连接包边,穿线孔设置在连接包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包边和连接包边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贴合脸部的一侧设置有防雾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中设置有鼻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包括金属条和金属条外包覆的可塑性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三层无纺布层。
CN202021850109.1U 2020-08-31 2020-08-31 可调节口罩 Active CN214016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0109.1U CN214016081U (zh) 2020-08-31 2020-08-31 可调节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0109.1U CN214016081U (zh) 2020-08-31 2020-08-31 可调节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6081U true CN214016081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0109.1U Active CN214016081U (zh) 2020-08-31 2020-08-31 可调节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6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4654B2 (en) Breathable face mask
CA2969454C (en) Fitted face mask
EP0906038B1 (en) Universal fit face mask
US11213702B1 (en) Hygiene mask with seal forming structure
US20220105369A1 (en) Adjustable facemask
US11484071B2 (en) Face mask
CN214016081U (zh) 可调节口罩
CN214016079U (zh) 一种可调节口罩
RU2550329C2 (ru) Полумаска фильтрующая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аэрозолей и пыли
US20220007774A1 (en) Helmet Faceguard Covering
TWM569564U (zh) Collar with mask function
CN216875140U (zh) 一次性防勒耳口罩
CN214386207U (zh) 一种贴合脸部的防护口罩
CN212036103U (zh) 一种绑带式口罩
CN215455616U (zh) 一种透气口罩
CN220024228U (zh) 防护口罩
CN213785510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CN2190695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防护贴合口罩
CN214317078U (zh) 一种采用ptfe薄棉材料制成的医用口罩
CN216723233U (zh) 一种魔术贴固定式平面耳带口罩
CN215455615U (zh) 一种扩容口罩
JP7464978B2 (ja) マスク
CN212852580U (zh) 一种防勒紧的口罩
CN213344431U (zh) 一种口罩
CN212590451U (zh) 一种三角巾防护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