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4055U -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4055U
CN214014055U CN202023044583.8U CN202023044583U CN214014055U CN 214014055 U CN214014055 U CN 214014055U CN 202023044583 U CN202023044583 U CN 202023044583U CN 214014055 U CN214014055 U CN 214014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in part
decay
phase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45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涛
田昊
谭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nbeix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nbeix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nbeix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nbeix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45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4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4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4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涉及衰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衰减主体,所述衰减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与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调节杆和调节环的结合,通过转动调节环能够使得衰减主体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便于调节衰减主体适应衰减位置,设置的减震弹簧能够间接的对衰减主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衰减主体在工作时稳定性不佳,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卡块的配合,能够自由调节是否需要对衰减主体进行减震,有利于提高衰减主体的使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衰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应用在抄表、信息采集等领域,但是由于缺少测试标准、缺乏测试设备,大量没有经过性能测试的产品流入市场,直接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目前在对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的过程中,由于衰减装置的安装环境不一,若是衰减装置周围的环境晃动幅度较大容易影响衰减的效率,进而达不到提高衰减装置在工作时稳定性的使用初衷,该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能够自主调节衰减主体是否具备减震缓冲的功能,解决目前不能根据安装的环境调节衰减主体减震缓冲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衰减主体与衰减点适应性不佳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衰减主体更好的适应衰减点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包括衰减主体,所述衰减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与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壁开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顶块、限位块、卡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支撑装置内侧壁与顶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顶块的外壁与限位块的一端焊接,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支撑装置的外壁焊接,所述支撑装置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支撑装置的内壁底部焊接,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顶块的底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内壁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与限位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开设有板槽,所述卡板的外壁与板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板的顶部与卡块的底部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衰减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变频电机一、变频电机二、丝杆、轴承和衰减片,所述变频电机一的顶部与衰减主体的内壁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二的顶部与衰减主体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一和变频电机二的驱动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壁与衰减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壁与丝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壁与衰减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限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位于滑槽的两侧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块的顶部与支撑板的顶部搭接,所述顶块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与支撑装置弹性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采用调节杆和调节环的结合,通过转动调节环能够使得衰减主体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便于调节衰减主体适应衰减位置,并且设置的支撑装置还能够对支撑板和以及衰减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其内部设置的减震弹簧能够间接的对衰减主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衰减主体在工作时稳定性不佳,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卡块的配合,能够自由调节是否需要对衰减主体进行减震,有利于提高衰减主体的使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通过采用变频电机一和变频电机二的组合设置,在其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衰减片转动的方向不同,从未提高了对三相四线制低压的衰减作用,并且设置的轴承能够保持丝杆的平衡性,提高了衰减片在转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衰减主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衰减主体;2、调节杆;3、调节环;4、支撑板;5、底板;6、支撑装置;7、卡槽;8、立杆;9、顶块;10、插槽;11、限位块;12、卡块;13、减震弹簧;14、板槽;15、卡板;16、变频电机一;17、变频电机二;18、丝杆;19、轴承;20、衰减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包括衰减主体1,衰减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2,调节杆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环3,调节杆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4,调节杆2的外壁与支撑板4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5,底板5的外壁开设有卡槽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杆2能够起到对衰减主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转动调节杆3能够带动调节杆2的转动并使调节杆2与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有利于调节衰减主体1与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便于掌握衰减主体1的衰减位置,而设置的卡槽7为了便于底板5和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衰减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变频电机一16、变频电机二17、丝杆18、轴承19和衰减片20,采用变频电机一16和变频电机二17的组合设置,由于其转动的方向可调节并且在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丝杆18的转动,从而使得衰减片20转动的方向不同,从未提高了对三相四线制低压的衰减作用,变频电机一16的顶部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底部螺纹连接,变频电机二17的顶部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变频电机一16和变频电机二17的驱动端与丝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18的外壁与衰减片20的一端固定连接,轴承19的内壁与丝杆18的外壁转动连接,轴承19的外壁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的轴承19能够保持丝杆18的平衡性,提高了衰减片20在转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支撑装置6包括顶块9、限位块11、卡块12和减震弹簧13,设置的支撑装置6还能够对支撑板4和以及衰减主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装置6内侧壁与顶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顶块9的外壁与限位块11的一端焊接,顶块9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顶部搭接,顶块9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13与支撑装置6弹性连接,设置的减震弹簧13能够间接的对衰减主体1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衰减主体1在工作时稳定性不佳,卡块12的一端与支撑装置6的外壁焊接,支撑装置6顶部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立杆8,立杆8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6的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限位块11的外壁滑动连接,卡块12位于滑槽的两侧对称设置,当限位块11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并且限位块11的顶部低于卡块12的底部时,手动调节限位块11内部中的卡板15,将卡板15向两侧拉出,由于限位块11向下移动压缩减震弹簧13并触发其弹性势能,由于卡块12的底部与卡板15的顶部相接触,从而抵挡了减震弹簧13的弹性势能,此时通过支撑装置6对支撑板4进行支撑,使得衰减主体1不具备减震缓冲的功能,当需要对衰减主体1进行减震时,只要将卡板15收回到限位块11的内部即可,减震弹簧13的底部与支撑装置6的内壁底部焊接,减震弹簧13的顶部与顶块9的底部焊接,限位块11的内壁设置有卡板15,卡板15的底部与限位块11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块11的外壁开设有板槽14,卡板15的外壁与板槽1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卡板15的顶部与卡块12的底部活动连接。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需要衰减的地点,通过启动变频电机一16和变频电机二17带动丝杆18的转动,使得衰减片20进行转动,实现了衰减的作用,当衰减主体1的安装点需要进行减震时,将卡板15收回限位块11的内部,减震弹簧13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带动限位块11和顶块9的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顶块9与支撑板4相接触,在减震弹簧13的作用下实现了衰减主体1的减震作用,若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减震时,只要将限位块11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并限位块11内部中的卡板15推出使其与卡块12相接触即可。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包括衰减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环(3),所述调节杆(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调节杆(2)的外壁与支撑板(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外壁开设有卡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包括顶块(9)、限位块(11)、卡块(12)和减震弹簧(13),所述支撑装置(6)内侧壁与顶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顶块(9)的外壁与限位块(11)的一端焊接,所述卡块(12)的一端与支撑装置(6)的外壁焊接,所述支撑装置(6)顶部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立杆(8),所述立杆(8)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3)的底部与支撑装置(6)的内壁底部焊接,所述减震弹簧(13)的顶部与顶块(9)的底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的内壁设置有卡板(15),所述卡板(15)的底部与限位块(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1)的外壁开设有板槽(14),所述卡板(15)的外壁与板槽(1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板(15)的顶部与卡块(12)的底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变频电机一(16)、变频电机二(17)、丝杆(18)、轴承(19)和衰减片(20),所述变频电机一(16)的顶部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二(17)的顶部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一(16)和变频电机二(17)的驱动端与丝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8)的外壁与衰减片(20)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9)的内壁与丝杆(18)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轴承(19)的外壁与衰减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的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限位块(11)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12)位于滑槽的两侧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9)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顶部搭接,所述顶块(9)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13)与支撑装置(6)弹性连接。
CN202023044583.8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Active CN214014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4583.8U CN2140140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4583.8U CN2140140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4055U true CN214014055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1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4583.8U Active CN2140140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4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9773A (zh) 一种伺服电机的减震底座
CN214014055U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低压同步衰减装置
CN209233645U (zh) 一种稳定型电机固定座
CN112555592B (zh) 一种铁路信号设备防护装置
CN214008301U (zh) 一种地铁建设用抗震稳定的管道支撑架
CN212156395U (zh)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气动马达
CN219994883U (zh) 一种可调节水泵支撑装置
CN212128567U (zh) 一种用于洗涤设备的支撑架
CN21360078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驻波测试仪
CN214850807U (zh) 一种带有缓冲减震器的电机安装总成
CN220784230U (zh) 一种多功能凭单装订机
CN216489266U (zh) 一种电气设备架设用支撑装置
CN220731682U (zh) 一种可调式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220368562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力矩电机
CN221034844U (zh) 一种电源设备用多功能摇架
CN217135635U (zh) 一种可调高式音响
CN113669251B (zh) 一种具备多缓冲角度调节的水泵用减震装置
CN219551855U (zh) 一种阀门静液压试验机紧固装置
CN21844936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安装的电缆支架
CN113572060B (zh) 一种隐形电气设备底座
CN215581009U (zh) 一种快速安装光伏板的光伏板支架
CN22021034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架
CN219492928U (zh) 一种电力设备隔振安装底座
CN215715757U (zh) 一种高效定压补水装置
CN215221932U (zh) 双偏心单相永磁步进电机一体式定子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