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3876U - 一种电容补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补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3876U
CN214013876U CN202023228098.6U CN202023228098U CN214013876U CN 214013876 U CN214013876 U CN 214013876U CN 202023228098 U CN202023228098 U CN 202023228098U CN 214013876 U CN214013876 U CN 214013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ta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witch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80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咏
郑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Guangzh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郑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郑重 filed Critical 郑重
Priority to CN2020232280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3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3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3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补偿器涉及一种电动机配套辅助装置,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容补偿器电容器损坏,导致电动机停机或者烧毁的问题,包括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包括第一常用电容C11、欠流继电器KA1、开关K1、第一备用电容C12、第一接触器KM1;且K1和KM1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三相电的U相通过K1的一边与C11的一端电气连接,C11的另一端通过KA1的线圈和K1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三相电的U相还通过KM1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C12的一端电气连接,C12的另一端通过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KA1的常闭触点和KM1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U相与V相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补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配套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种电容补偿器。
背景技术
在大量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工矿企业的配电网中,为满足供电部门所要求的功率因数指标,一般都是在配电网入端进行无功补偿,降低配电损耗。节能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已广泛应用,由于电机分散安装在各机械装备上,其对应的由配电室向各个电机配电所形成的输配电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无功电流,导致相应的损耗,且取决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际的运行工况,进线端的功率因数亦随之变化,远不能满足理想的无功补偿的需求。这就需要电容补偿器进行无功补偿。
而由于电容器的是电器元件,就有损坏的风险,如果电容器损坏,就会造成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流不平衡,以及停机或者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容补偿器电容器损坏,导致电动机停机或者烧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种电容补偿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包括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
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包括第一常用电容C11、欠流继电器KA1、开关K1、第一备用电容C12、第一接触器KM1;且开关K1和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U相通过开关K1的一边与第一常用电容C1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常用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1的线圈和开关K1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U相还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一备用电容C12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备用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U相与V相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常用补偿电容损坏时,能够立即投入新的备用电容,不仅保证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保证了安全生产,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能够在不停机状态下更换电容,保障了工作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机配套辅助装置中电路部分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机配套辅助装置中壳体和接线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包括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
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包括第一常用电容C11、欠流继电器KA1、开关K1、第一备用电容C12、第一接触器KM1;且开关K1和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U相通过开关K1的一边与第一常用电容C1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常用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1的线圈和开关K1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U相还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一备用电容C12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备用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U相与V相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
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包括第二常用电容C21、欠流继电器KA2、开关K2、第二备用电容C22、第二接触器KM2;且开关K2和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V相通过开关K2的一边与第二常用电容C2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二常用电容C2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2的线圈和开关K2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V相还通过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二备用电容C22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二备用电容C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二相电的V相与W相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
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包括第三常用电容C31、欠流继电器KA3、开关K3、第三备用电容C32、第三接触器KM3;且开关K3和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W相通过开关K3的一边与第三常用电容C3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三常用电容C3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3的线圈和开关K3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C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W相还通过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三备用电容C3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三备用电容C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3的常闭触点和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V相与W相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还包括第一故障指示灯HL1,第一故障指示灯HL1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并联;
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还包括第二故障指示灯HL2,第二故障指示灯HL2与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并联;
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还包括第三故障指示灯HL3,第三故障指示灯HL3与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并联。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4和接线柱5;
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和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均位于壳体4中;
接线柱5固定在壳体4的侧壁,接线柱5包括U相、V相、W相、A相、B相和C相接线柱;
三相电的U相、V相和W相线分别与U相、V相和W相接线柱电气连接;
电动机的A相、B相和C相绕组引出线头分别与A相、B相和C相接线柱电气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匹配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其参数标称值取决于配套的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特殊电磁设计。
以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为例,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在原有的第一常用电容C11的基础上增加一只(也可多支)第一备用电容C12,在正常使用时,开关K1是闭合的,欠流继电器KA1的线圈得电(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开启),一旦第一常用电容C11损坏,该线路上的运行电流就会变为0,欠流继电器KA1就会动作(失电导致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闭合,从而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致使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将第一备用电容C12投入运行,保证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同时第一故障指示灯HL1亮,通知维修人员更换损坏的第一常用电容,更换新的第一常用电容,合上开关K1(在更换第一常用电容时要拉开),使新的第一常用电容投入运行,欠流继电器KA1的线圈得电,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开启,断开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电流,进而将第一备用电容C12切断。同时第一故障指示灯HL1熄灭,继续作为后备保护。
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和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工作原理同理。

Claims (5)

1.一种电容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
所述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包括第一常用电容C11、欠流继电器KA1、开关K1、第一备用电容C12、第一接触器KM1;且开关K1和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U相通过开关K1的一边与第一常用电容C1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常用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1的线圈和开关K1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U相还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一备用电容C12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一备用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A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U相与V相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
所述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包括第二常用电容C21、欠流继电器KA2、开关K2、第二备用电容C22、第二接触器KM2;且开关K2和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V相通过开关K2的一边与第二常用电容C2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二常用电容C2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2的线圈和开关K2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V相还通过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二备用电容C22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二备用电容C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二相电的V相与W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
所述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包括第三常用电容C31、欠流继电器KA3、开关K3、第三备用电容C32、第三接触器KM3;且开关K3和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均为双刀开关式;
三相电的W相通过开关K3的一边与第三常用电容C3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三常用电容C31的另一端通过欠流继电器KA3的线圈和开关K3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C相电气连接;
三相电的W相还通过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一边与第三备用电容C31的一端电气连接,第三备用电容C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边与电动机的B相电气连接;
欠流继电器KA3的常闭触点和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串联后接入三相电的V相与W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还包括第一故障指示灯HL1,所述第一故障指示灯HL1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并联;
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还包括第二故障指示灯HL2,所述第二故障指示灯HL2与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并联;
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还包括第三故障指示灯HL3,所述第三故障指示灯HL3与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和接线柱(5);
第一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1)、第二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2)和第三相电容补偿投入电路(3)均位于壳体(4)中;
接线柱(5)固定在壳体(4)的侧壁,所述接线柱(5)包括U相、V相、W相、A相、B相和C相接线柱;
三相电的U相、V相和W相线分别与U相、V相和W相接线柱电气连接;
电动机的A相、B相和C相绕组引出线头分别与A相、B相和C相接线柱电气连接。
CN202023228098.6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电容补偿器 Active CN214013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8098.6U CN2140138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电容补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8098.6U CN2140138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电容补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3876U true CN214013876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8098.6U Active CN21401387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电容补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3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2404C (zh) 配电网综合动态补偿装置
CN110912109A (zh) 低压直流供配电设备及方法
CN214013876U (zh) 一种电容补偿器
CN202159979U (zh) 智能无功功率调节补偿设备
CN206060608U (zh) 一种燃气轮机励磁回路的开关控制结构
CN100459012C (zh) 组合式智能交流控制与保护器
CN204696691U (zh) 一种模块化的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装置
CN2838143Y (zh) 整体双电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5544306U (zh) 低压电容补偿柜
CN200990575Y (zh) 电梯变频器外挂式能量回馈装置
CN202817775U (zh) 调压调容一体式无功补偿装置
CN2802829Y (zh) 电磁平衡补偿节电器
CN205385291U (zh) 一种控制复合开关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CN217956679U (zh) 同步磁阻控制器及电机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CN214798851U (zh) 一种三相交流电相序自动切换及保护装置
CN2535965Y (zh) 双功率节能电动机
CN216929593U (zh) 一种基于双涡流式快速断路器的双驱抗晃装置
CN213185620U (zh) 一种双电源智能控制柜
CN2607647Y (zh) 电站用变压器
CN2136546Y (zh) 多功能单相交流电动机
CN219145022U (zh) 企业厂用电源系统拓扑结构
CN210517773U (zh) 一种电机缺相保护电路及三相电机装置
CN211701903U (zh) 移动式变频回路切换车
CN202856351U (zh) 直流变频空调供电电路及直流变频空调
CN210517772U (zh) 一种电机缺相保护电路及三相电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325000 room 2301, building 1, Lianhua building, Lianhua Road, Danan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zhou Guangz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Xisi Road, Didao District, Jix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 Z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