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2312U -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2312U
CN214012312U CN202023268115.9U CN202023268115U CN214012312U CN 214012312 U CN214012312 U CN 214012312U CN 202023268115 U CN202023268115 U CN 202023268115U CN 214012312 U CN214012312 U CN 214012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81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国安
李陈逸文
尚林桦
刘鑫鑫
李陈逸武
申鹏远
杜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ao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ao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ao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ao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81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2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2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2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计仿真平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沙盘不能够进行转动,从而降低检测效率、以及沙盘质量较大,移动需要消耗较多人力物力的问题,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腔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杆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进行转动,增加检测效率、以及方便进行对其沙盘进行移动的好处。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计仿真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力系统运行中,针对电力网络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是保证电力网络运行安全性的重要路径,而采取电力网络规划与设计一体化系统能够提升电力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可靠性,为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优化创造了条件,像现有的沙盘一般都是采用了电力设计的原理实现目的。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沙盘一般都是固定设置的,不能够进行转动,在需要多方位进行检测观察沙盘情况时,需要移动设备才能够进行检测观察,将会降低检测的效率,沙盘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在移动时不方便进行移动,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屋里才能够将其移动,不方便操作者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沙盘不能够进行转动,从而降低检测效率、以及沙盘质量较大,移动需要消耗较多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一滑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滑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二滑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周向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通过第二滑轴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表面,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杆滑动插接在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四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均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周向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数量均为若干,且呈环形等间距的阵列均匀分布在底座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滑轴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可以通过第一滑轴为圆心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插接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板能够以转轴为圆心进行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当需要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板时,首先通过用手向上扳动把手,把手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固定轴为圆心进行转动,即可带动第一限位杆向上滑动脱离第一限位槽,由于第一滑槽和第一滑轴的设置,所以第一连接杆转动将会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以第二固定轴为圆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二滑槽和第二滑轴的设置,所以第二连接杆将会带动第二限位杆向上滑动脱离至第二限位槽,此时即可转动第一转动板,达到了方便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板的效果;
2)、当移动完成后需要将沙盘进行固定,通过向上抬起底座,此时向外侧拉动挡杆,直至挡杆位于第二凹槽内的一端从第二转动板上方脱离,由于弹簧受到的挤压力取消了,所以弹簧将会反弹挡板,挡板将会反弹支架带动滑轮进行转动,支架将会带动环形杆滑动,环形杆则会带动第二转动板以转轴为圆心在第二凹槽内进行转动,当滑轮完全收进第二凹槽内,向内侧推动挡杆,使挡杆插进第二凹槽内,即可进行对滑轮进限位,以防滑出底座摩擦地面,即达到能够将滑轮收起的效果,当需要移动沙盘时,向上抬起底座,此时向外侧拉动挡杆,由于转轴的一端伸出在底座的外部,此时转动转轴,转轴将会带动第二转动板转动,即带动支架致使滑轮转动,当支架与底座呈垂直状态即可停止转动转轴,此时向内侧推动挡杆,限制住第二转动板,即可进行推动沙盘进行移动,达到了方便进行移动整个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转动板;3、第一凹槽;4、第一连接杆;5、第一固定轴;6、把手;7、第一限位杆;8、第一限位槽;9、凹口;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固定轴;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轴;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轴;16、第二限位杆;17、第二限位槽;18、转动槽;19、固定块;20、转动块;21、第二凹槽;22、转轴;23、第二转动板;24、环形杆;25、支架;26、滑轮;27、弹簧;28、挡板;29、通孔;30、挡杆;3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8,转动槽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转动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2,第一转动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内腔设有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一固定轴5,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7,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8,第一限位杆7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槽8内,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第一连接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凹口9,凹口9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固定轴11,第二连接杆10靠近第一连接杆4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一滑轴13,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一滑轴13连接,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杆4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二滑轴15,第二连接杆10的周向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杆16,第二限位杆16通过第二滑轴15连接在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第二限位杆16滑动插接在第二限位槽17内,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21,四个第二凹槽21的内腔均转动插接有转轴22,转轴22的一端为深处底座1的设置,转轴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23,第二转动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杆24,环形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5,支架25的底部连接有滑轮26,第二凹槽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7,两个弹簧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8,底座1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9,通孔29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挡杆30,挡杆30的周向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31。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滑轮2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轮26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滑轮26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在移动的时候更加的平稳,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弹簧2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27均固定连接在挡板28的侧面,两个弹簧27的设置,能够使得挡板28更加的稳固。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7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7的数量均为若干,且呈环形等间距的阵列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顶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第一转动板2能够进行多方位的转动,从而能够更加的方便进行检测。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一滑轴13连接,且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10可以通过第一滑轴13为圆心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第一连接杆4带动第二连接杆1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达到方便带动第二限位杆16滑动的效果。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转轴22的两端转动插接在第二凹槽21的侧壁上,第二转动板23能够以转轴22为圆心进行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进行收缩滑轮26,使得在整个装置固定时更加的稳固,以防沙盘发生晃动的问题。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板2时,首先通过用手向上扳动把手6,把手6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杆4以第一固定轴5为圆心进行转动,即可带动第一限位杆7向上滑动脱离第一限位槽8,由于第一滑槽12和第一滑轴13的设置,所以第一连接杆4转动将会带动第二连接杆10进行以第二固定轴11为圆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二滑槽14和第二滑轴15的设置,所以第二连接杆10将会带动第二限位杆16向上滑动脱离至第二限位槽17,此时即可转动第一转动板2;
当移动完成后需要将沙盘进行固定,通过向上抬起底座1,此时向外侧拉动挡杆30,直至挡杆30位于第二凹槽21内的一端从第二转动板23上方脱离,由于弹簧27受到的挤压力取消了,所以弹簧27将会反弹挡板28,挡板28将会反弹支架25带动滑轮26进行转动,支架25将会带动环形杆24滑动,环形杆24则会带动第二转动板23以转轴22为圆心在第二凹槽21内进行转动,当滑轮26完全收进第二凹槽21内,向内侧推动挡杆30,使挡杆30插进第二凹槽21内,即可进行对滑轮26进限位,以防滑出底座1摩擦地面,即达到能够将滑轮26收起的效果,当需要移动沙盘时,向上抬起底座1,此时向外侧拉动挡杆30,由于转轴22的一端伸出在底座1的外部,此时转动转轴22,转轴22将会带动第二转动板23转动,即带动支架25致使滑轮26转动,当支架25与底座1呈垂直状态即可停止转动转轴22,此时向内侧推动挡杆30,限制住第二转动板23,即可进行推动沙盘进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8),所述转动槽(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2),所述第一转动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腔设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一固定轴(5),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7),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8),所述第一限位杆(7)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槽(8)内,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凹口(9),所述凹口(9)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转动插接有第二固定轴(11),所述第二连接杆(10)靠近第一连接杆(4)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一滑轴(13),所述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一滑轴(1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杆(4)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腔滑动插接有第二滑轴(15),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周向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二限位杆(16)通过第二滑轴(15)连接在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所述第二限位杆(16)滑动插接在第二限位槽(17)内,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21),四个所述第二凹槽(21)的内腔均转动插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23),所述第二转动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杆(24),所述环形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5),所述支架(25)的底部连接有滑轮(26),所述第二凹槽(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7),两个所述弹簧(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8),所述底座(1)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9),所述通孔(29)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挡杆(30),所述挡杆(30)的周向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26)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27)均固定连接在挡板(28)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7)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7)的数量均为若干,且呈环形等间距的阵列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一滑轴(13)连接,且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10)可以通过第一滑轴(13)为圆心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的两端转动插接在第二凹槽(2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板(23)能够以转轴(22)为圆心进行转动。
CN202023268115.9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Active CN214012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8115.9U CN21401231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8115.9U CN21401231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2312U true CN21401231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3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8115.9U Active CN21401231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2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68153U (zh) 侧轴棱筒旋转拖把清洗甩干器
CN105966425A (zh) 一种港口运输用卸料小车
CN214012312U (zh) 一种电力设计用仿真平台
CN210372729U (zh) 一种玩具早教机的站立支撑结构
CN207997339U (zh) 一种隔离膜多角度分切装置
CN206166524U (zh) 一种快速的晾鞋装置
CN209910143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10726527U (zh) 一种搅面机
CN210849765U (zh) 一种可拆卸结构的上下位送板机
CN207482767U (zh) 一种建筑用搬砖机
CN210144303U (zh) 一种仓库物品仓储货物架
CN208700867U (zh) 一种用于河道环保清理的淤泥处理装置
CN209124505U (zh) 一种硅片清洗用装载装置
CN208629407U (zh) 一种配电网检修工具箱
CN112798952A (zh) 一种电动机检测养护装置
CN202537449U (zh) 侧轴棱筒弹簧升降拖把清洗甩干器
CN215829639U (zh) 具有方便移动和固定功能的工地用移动板房
CN220784293U (zh) 一种加工粉末防尘装置
CN219359798U (zh) 一种青瓷制作自动揉泥设备
CN213802726U (zh) 一种滤棒输送栈台的满盘暂储顶升装置
CN21429897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起吊装置
CN219331057U (zh) 一种移动式的橱柜
CN215701610U (zh) 一种新型用于微电机减速箱自动化装配的配件存放装置
CN212049399U (zh) 一种可将砖坯翻转90度的自动化翻砖机
CN218168251U (zh) 一种大盘高效流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