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7317U - 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7317U
CN214007317U CN202022868060.9U CN202022868060U CN214007317U CN 214007317 U CN214007317 U CN 214007317U CN 202022868060 U CN202022868060 U CN 202022868060U CN 214007317 U CN214007317 U CN 21400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supply system
gas
gas suppl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80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红光
王培起
李萌
宋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680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7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体和燃气供给系统;本体内具有主燃烧室、预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主燃烧室与预燃烧室连通,点火装置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内;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和预燃气供给系统;主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主燃烧室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给主燃烧室提供稀薄燃气;预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预燃烧室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给预燃烧室提供浓燃气,这样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的燃气更易点着,热效率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解决了现有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稀薄燃气而火花塞点火装置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火花塞点火装置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由于环保以及经济等原因,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正在引起关注,这种发动机可以用于发电。
目前,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包括:燃气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和空气控制系统等,通过燃气供给系统和空气控制系统给发动机提供天然气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统对混合气进行点火以驱动发动机发电。
然而,由于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的是稀薄燃气,火花塞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火花塞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以解决由于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的是稀薄燃气,火花塞点火装置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火花塞点火装置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体和燃气供给系统;
本体内具有主燃烧室、与主燃烧室连通的预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内;
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和预燃气供给系统;
主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主燃烧室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预燃烧室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以及主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均用于与气源连通。
如此设置,主燃气供给系统可以给主燃烧室提供稀薄燃气,主燃烧室中稀薄燃气的燃烧可以满足清洁排放的要求,随着空燃比的增加,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预燃气供给系统可以给预燃烧室提供浓度较大的浓燃气,预燃烧室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块,预燃烧室空间小,快速的燃烧将产生高温高压的火焰,从预燃烧室向主燃烧室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的燃气更易点着,还可以拓宽稀燃极限,改善排放。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通过进气管路与预燃烧室连通,且进气管路与预燃烧室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包括:喷气阀,喷气阀的出气口与进气管路背离预燃烧室的一端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断阀,喷气阀位于第一切断阀和单向阀之间,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与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调压器和压力传感器,调压器和压力传感器设在第一切断阀和喷气阀之间,调压器的进气口与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连通,调压器的出气口与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压力传感器与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滤清器,第一滤清器位于调压器和第一切断阀之间,第一滤清器的进气口与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滤清器的出气口与调压器的进气口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通过进气门与主燃烧室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节气门,节气门的出气口与进气门的进气口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出气口与节气门的进气口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气缸盖和气缸机体,气缸盖内设置预燃烧室和点火装置,气缸机体内设置主燃烧室,预燃烧室底端与主燃烧室之间通过点火通道连通。包括:第一桌面以及第一桌腿;第一桌面包括第一桌板以及第一连接件,第一桌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缺口围设成第一容置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通过包括本体和燃气供给系统;本体内具有主燃烧室、预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主燃烧室与预燃烧室连通,点火装置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内;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和预燃气供给系统;主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主燃烧室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用于与气源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用于给主燃烧室提供稀薄燃气;预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预燃烧室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用于与气源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给预燃烧室提供浓燃气。点火时,点火装置点燃预燃烧室内的浓燃气,预燃烧室内气体压力、温度快速上升,高于此时主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力,在两个燃烧室压力差的驱动下,预燃烧室内高温高压气体由预燃烧室喷射进入主燃烧室,点燃主燃烧室内的稀薄燃气。由于预燃烧室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块,预燃烧室空间小,快速的燃烧将产生高温高压的火焰,从预燃烧室向主燃烧室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的燃气更易点着。同时,主燃烧室中稀薄燃气的燃烧可以满足清洁排放的要求,随着空燃比的增加,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经济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解决了现有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稀薄燃气而火花塞点火装置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火花塞点火装置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的预燃气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的主燃气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的本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本体;
20:预燃气供给系统;
30:主燃气供给系统;
101:主燃烧室;
102:预燃烧室;
103:点火装置;
104:进气管路;
105:单向阀;
106:进气门;
107:气缸盖;
201:喷气阀;
202:第一切断阀;
203:调压器;
204:压力传感器;
205:第一滤清器;
301:节气门;
302:混合器;
303:第二切断阀;
304:第二滤清器;
305:减压器;
306:流量阀;
307:增压器;
308:中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碳烟和微粒较少,在稀燃条件下由于燃烧温度低,氮氧化物排放少,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天然气的着火界限宽,可燃浓度范围大,可以通过稀燃技术提高热效率和经济性。由于环保以及经济等原因,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正在引起关注,这种发动机可以用于发电。
相关技术中,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包括:燃气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和空气控制系统等,通过燃气供给系统和空气控制系统给发动机提供天然气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统对混合气进行点火以驱动发动机发电。由于稀薄燃气中的燃气与空气中的氧分子接触更多,燃烧完全,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料的经济性。采用稀薄燃气时气缸内压力低、温度低、不易发生爆炸。其最高温度降低,使通过汽缸壁的传热损失减小,同时使燃烧产物的接力损失减小,提高了热效率。因此,将稀燃技术应用于发动机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有效途径。
然而,由于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的是稀薄燃气,点火装置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点火装置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天然气本身具有热值相对较低,燃烧速度慢等特性,通常点火装置只有一个着火点,在大缸径发动机中火焰传播速度慢,使得完全燃烧更加困难,燃烧效率降低,导致其燃烧经济型,燃烧稳定性较差。
在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中利用预燃烧室燃烧时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扩宽稀然极限,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改善氮氧化物的排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通过包括本体和燃气供给系统,本体内具有主燃烧室、与主燃烧室连通的预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内;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和预燃气供给系统;主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主燃烧室连通,通过主燃气供给系统给主燃烧室供给稀薄燃气;预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预燃烧室连通,通过预燃气供给系统给预燃烧室供给浓燃气。主燃烧室中稀薄燃气的燃烧可以满足清洁排放的要求,随着空燃比的增加,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预燃烧室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块,预燃烧室空间小,快速的燃烧将产生高温高压的火焰,从预燃烧室向主燃烧室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的燃气更易点着,还可以拓宽稀燃极限,改善排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体10和燃气供给系统,燃气供给系统可以给本体10提供燃气。本体10内具有主燃烧室101,主燃烧室101中的燃气燃烧用以给发动机提供动能。
本实施例中,本体10内具有预燃烧室102和点火装置103,预燃烧室102与主燃烧室101连通,点火装置103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102内,预燃烧室102中的燃气通过点火装置103点燃,燃烧后产生的火焰用于点燃主燃烧室101中的燃气。
本实施例中,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30和预燃气供给系统20,主燃气供给系统30的一端与主燃烧室101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30的另一端用于与气源连通,通过主燃气供给系统30给主燃烧室101供给燃气并对燃气浓度进行控制,示例性的,主燃气供给系统30给主燃烧室101供给的燃气是稀薄燃气,燃烧完全,不易发生爆炸,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经济性。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的一端与预燃烧室102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20的另一端用于与气源连通,通过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供给燃气并对燃气浓度进行控制,示例性的,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供给的燃气可以是浓燃气,预燃烧室102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快,从预燃烧室102向主燃烧室101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101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101的稀薄燃气更易点着,拓宽稀燃极限,进一步改善排放。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和预燃气供给系统20可以连通同一气源或不同气源。示例性的,主燃气供给系统30和预燃气供给系统20可以连通同一气源,气源的唯一性使其对发动机占用空间少,有利于减小发动机的体积。当然的主燃气供给系统30和预燃气供给系统20也可以连通不同气源,当气源分开,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连通低压燃气,方便给主燃烧室101提供稀薄燃气;预燃气供给系统20可以连通高压燃气,方便给预燃烧室102提供浓燃气。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供给的燃气可以是天然气、氢气等清洁能源。示例性的,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供给的燃气可以是天然气,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碳烟和微粒较少,较为环保和经济;当然的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供给的燃气也可以是氢气,氢气的燃烧速度更快,可以加快主燃烧室101的点火,且氢气的产物是水,更加清洁环保。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通过包括本体10和燃气供给系统;本体10内具有主燃烧室101、预燃烧室102以及点火装置103,主燃烧室101与预燃烧室102连通,点火装置103的一端位于预燃烧室102内;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30和预燃气供给系统20;主燃气供给系统30的一端与主燃烧室101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30的另一端用于与低压燃气连通,主燃气供给系统30给主燃烧室101提供稀薄燃气;预燃气供给系统20的一端与预燃烧室102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20的另一端用于与高压燃气连通,预燃气供给系统20给预燃烧室102提供浓燃气。点火时,点火装置103点燃预燃烧室102内的浓燃气,预燃烧室102内气体压力、温度快速上升,高于此时主燃烧室101内气体的压力,在两个燃烧室压力差的驱动下,预燃烧室102内高温高压气体由预燃烧室102喷射进入主燃烧室101,点燃主燃烧室101内的稀薄燃气。由于预燃烧室102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块,预燃烧室102空间小,快速的燃烧将产生高温高压的火焰,从预燃烧室102向主燃烧室101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101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101的燃气更易点着。同时,主燃烧室101中稀薄燃气的燃烧可以满足清洁排放的要求,随着空燃比的增加,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经济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解决了现有燃气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稀薄燃气而火花塞点火装置周围的燃气浓度较低以致火花塞点火装置点燃时放出的热量少、燃烧效果差、不易点着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通过进气管路104与预燃烧室102连通,为了防止预燃烧室102中的燃气点燃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进气管路104,对进气管路104另一端的部件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与大量较浓燃气反应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在进气管路104与预燃烧室102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105。单向阀105作为燃气进气的保护单元,是基于压差来控制单向阀105的开启和关闭的。当进气管路104内的压力高于预燃烧室102内压力时,单向阀105打开,预燃气供给系统20提供的燃气将进入预燃烧室102;当预燃烧室102内点火产生的爆发压力高于进气管路104内压力时,单向阀105关闭,起保护作用,防止预燃烧室102内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进气管路104内,避免高温高压气体倒流引发危险。进一步的,单向阀105可以是机械单向阀,机械单向阀结构可靠、容易安装。当然的单向阀105也可以是电子单向阀,电子单向阀控制过程更加方便精确。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包括喷气阀201,喷气阀201的出气口D2与进气管路104背离预燃烧室102的一端连通,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与气源连通。喷气阀201作为燃气进气的流量单元,用于预燃烧室102的进气喷射,喷气阀201根据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和喷气阀201的出气口D2压差大小来调整燃气进气量大小,以控制燃气进气量。浓燃气依次经过喷气阀201,进气管路104和单向阀105,当进气管路104内的压力大于预燃烧室102时,单向阀105开启,浓燃气进入预燃烧室102。示例性的,喷气阀201可以是电子喷气阀。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还包括第一切断阀202,喷气阀201位于第一切断阀202和单向阀105之间,第一切断阀202的出气口A2与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连通,第一切断阀202的进气口A1与气源连通。第一切断阀202用于切断或恢复燃料供给,是燃气管路上的安全保护开关,停机状态下处于常闭状态。示例性的,第一切断阀202可以是电磁切断阀,可以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其开关,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还包括调压器203和压力传感器204,调压器203和压力传感器204设在第一切断阀202和喷气阀201之间。调压器203的进气口C1与第一切断阀202的出气口A2连通,调压器203的出气口C2与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连通;压力传感器204与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连通,用于测量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的压力。示例性的,调压器203可以是电子调压器,压力传感器204测定喷气阀201的进气口D1的压力并反馈给电子调压器,电子调压器根据反馈并结合发动机的负荷及功率,适时调整喷气阀201进气口D1压力,从而保证燃气进气量根据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预燃气供给系统20还包括第一滤清器205,第一滤清器205用于过滤燃气中的杂质,是燃气管路中的清洁部件。第一滤清器205位于调压器203和第一切断阀202之间,第一滤清器205的进气口B1与第一切断阀202的出气口A2连通,第一滤清器205的出气口B2与调压器203的进气口C1连通。燃气在输送过程中,气源中杂质会影响输气质量、损坏管道上的计量、调压等设备,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燃气,如果燃气不经过第一滤清器205,杂质吸入本体10中,就会加速本体10做功时各部件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通过进气门106与主燃烧室101连通。进气门106根据发动机做功情况打开或关闭,当进气门106开启时,燃气进去主燃烧室101,当进气门106关闭时,阻止燃气进入主燃烧室101。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节气门301,节气门301的出气口M2与进气门106的进气口连通。示例性的,节气门301可以是电子节气门,电子节气门内部有执行器和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节气阀门的实际位置,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时,通过限制电子节气门开度来限制发动机的运行;当发动机工作时,根据需要工作功率的大小,控制电子节气门开度大小,进而控制进气流量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混合器302,混合器302的出气口J2与节气门301的进气口M1连通。混合器302是燃气和空气混合的部件,主燃气供给系统30通过混合器302可以与空气控制系统连通。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使其燃烧更柔和、稳定。示例性的,混合器302的进气口J1包括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用于与空气控制系统连通,燃气进气口用于与气源连通,空气和燃气进入混合器302后充分混合,再通过混合器302出气口J2到达节气门301。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流量阀306,流量阀306出气口H2与混合器302进气口J1连通,流量阀306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控制进入混合器302的燃气流量,在混合器302中形成设定好空燃比的混合气,保证发动机在设定的空燃比下运行。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减压器305,减压器305出气口G2与流量阀306进气口H1连通,减压器305可以把储存在气源中压力较高的燃气,减压为压力较低的燃气,使通过流量阀306进入混合器302中的燃气量减少,以便与进入混合器302中的空气形成稀薄燃气。减压器305还可以保证所需的工作压力自始至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减压器305是降低燃气压力、并保持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的调节装置。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第二切断阀303,第二切断阀303的出气口E2与减压器305进气口G1连通。示例性的,第二切断阀303可以是电磁切断阀,其原理在预燃气供给系统20已经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第二滤清器304,第二滤清器304位于第二切断阀303和减压器305之间,第二滤清器304出气口F2与减压器305进气口G1连通,第二滤清器304的进气口F1与第二切断阀303出气口E2连通,其工作原理在预燃气供给系统20已经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增压器307,增压器307位于混合器302和节气门301之间,增压器307的进气口K1余混合器302的出气口J2连通,增压器307出气口K2与节气门301进气口M1连通。增压器307将进入的稀薄燃气进行压缩,可以向主燃烧室101提供更多的压缩稀薄燃气,由于压缩后的稀薄燃气气压较高,进入主燃烧室101后流速较高,提高了主燃烧室101内燃气的燃烧速度。另一方面,随着压缩比增加,点火时刻燃气温度增加,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示例性的,增压器307可以是机械增压器或涡轮增压器等。
进一步的,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还包括中冷器308,中冷器308位于节气门301和增压器307之间,中冷器308进气口L1与增压器307出气口K2连通,中冷器308出气口L2与节气门301进气口M1连通。由于燃气经过增压器307增压后会升温,中冷器308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燃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本实施例中,本体10可以包括气缸盖107和气缸机体,气缸盖107内设置预燃烧室102和点火装置103,气缸机体内设置主燃烧室101,预燃烧室102底端与主燃烧室101之间通过点火通道连通,点火通道可以是多个。当然的,预燃烧室102也可以设置在气缸盖107顶面或气缸盖107底面。
进一步的,气缸盖107与气缸机体可以组成气缸,气缸可以是多个。示例性的,气缸可以8个,12个,16个等。当气缸为多个时,每个气缸都分别设置有主燃烧室101和预燃烧室102,一个主燃烧室101单独与一个进气门106连通,一个预燃烧室102单独与一个单向阀105和一个喷气阀201连通,如此设置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气缸的进气,每个气缸可以依次轮流进气,需要时也可以同时进气,以加快系统反应速度。
本实施例中,点火装置103可以是火花塞,高压线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传递给火花塞,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预燃烧室102内的燃气。
本实施例中,该发动机可以是一种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主燃气供给系统30进气口连通低压燃气。低压燃气依次流过电磁切断阀,滤清器,减压器305,流量阀306,混合器302,增压器307,中冷器308等控制调节部件,得到满足工作要求的稀薄燃气,电子节气门根据需要工作功率的大小,控制节气门301开度大小,进而控制进气流量的大小。进气门106打开时,稀薄燃气通过进气门106进入到主燃烧室101。同时,预燃气供给系统20进气口连通高压燃气,高压燃气依次流过电磁切断阀,滤清器,电子调压器后,将满足工作的浓燃气经喷气阀201喷射至进气管路104,当进气管路104内的压力高于预燃烧室102内压力时,单向阀105打开,预燃气供给系统20提供的燃气进入预燃烧室102。通过火花塞点着预燃烧室102内的浓燃气,预燃烧室102内气体压力、温度快速上升,高于此时主燃烧室101内气体的压力,在两个燃烧室压力差的驱动下,预燃烧室102内高温高压气体由预燃烧室102喷射进入主燃烧室101,点燃主燃烧室101内的稀薄燃气,主燃烧室101内气体在燃烧作用下急剧膨胀,促使活塞做功,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从主燃烧室101的顶端活动至底端,又从底端活动至顶端,以驱动发动机发电。由于预燃烧室102中燃气较浓,容易点着,燃烧速度块,预燃烧室102空间小,快速的燃烧将产生高温高压的火焰,从预燃烧室102向主燃烧室101喷出的高温射流在主燃烧室101内形成分布式点火,可增强点火能量,使主燃烧室101的燃气更易点着。同时,主燃烧室101中稀薄燃气的燃烧可以满足清洁排放的要求,随着空燃比的增加,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经济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燃气供给系统;
所述本体内具有主燃烧室、与所述主燃烧室连通的预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预燃烧室内;
所述燃气供给系统包括主燃气供给系统和预燃气供给系统;
所述主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所述主燃烧室连通,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的一端与所述预燃烧室连通,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主燃气供给系统的另一端均用于与气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预燃烧室连通,且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预燃烧室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包括:喷气阀,所述喷气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背离所述预燃烧室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断阀,所述喷气阀位于所述第一切断阀和所述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与所述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调压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调压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一切断阀和所述喷气阀之间,所述调压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调压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喷气阀的进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第一滤清器,所述第一滤清器位于所述调压器和所述第一切断阀之间,所述第一滤清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切断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滤清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调压器的进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供给系统通过进气门与所述主燃烧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节气门,所述节气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门的进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供给系统还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节气门的进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气缸盖和气缸机体,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所述预燃烧室和所述点火装置,所述气缸机体内设置所述主燃烧室,所述预燃烧室底端与所述主燃烧室之间通过点火通道连通。
CN202022868060.9U 2020-12-03 2020-12-03 发动机 Active CN21400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8060.9U CN214007317U (zh) 2020-12-03 2020-12-03 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8060.9U CN214007317U (zh) 2020-12-03 2020-12-03 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7317U true CN21400731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8060.9U Active CN214007317U (zh) 2020-12-03 2020-12-03 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7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424A (zh) * 2022-06-17 2022-09-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瞬态补偿超稀燃燃气发动机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424A (zh) * 2022-06-17 2022-09-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瞬态补偿超稀燃燃气发动机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16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in generator gas engine
CN106870186A (zh) 双燃料发动机燃料喷射方式
CA2406267C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x emissions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5781799B (zh) 燃气发动机的燃气供应和点火装置
EP2826978A1 (en) A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ethod operating a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converting a two-stroke engine
US9828905B2 (en) Combustion pre-chamb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8644034B (zh) 基于臭氧助燃的大功率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方法
CN110318858B (zh) 一种柴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5114174A (zh) 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CN111997744B (zh) 一种缸内喷水的纯氢氧燃料二冲程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18910A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673281B (zh) 一种气/液双燃料缸内/缸外双喷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006928A (zh) 具有预燃室的发动机及其工作方式
CN214007317U (zh) 发动机
JP5325019B2 (ja) 副室式エンジン
CN204677293U (zh) 一种直喷型lng-柴油双燃料系统
CN109944684A (zh) 一种氢氧转子发动机及控制方法
CN211316244U (zh) 一种应用于dle式燃烧筒的气体燃料供应系统
CN100419231C (zh) 预混预燃缸内喷射的燃气内燃机
CN205154394U (zh) 基于egr系统的稀燃气体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
CN110821638B (zh) 一种具有高能点火燃料的点火室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348569A1 (en) Combustion Pre-Chamb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7701299B (zh) 一种驱动车辆发动机启动或/和运行的方法及发动机
CN114233465A (zh) 氨燃料燃烧系统、发动机及燃烧控制方法
KR20120064214A (ko) 수소-산소 혼합기를 이용한 고효율 청정 엔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