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4742U -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4742U
CN213994742U CN202023225484.XU CN202023225484U CN213994742U CN 213994742 U CN213994742 U CN 213994742U CN 202023225484 U CN202023225484 U CN 202023225484U CN 213994742 U CN213994742 U CN 21399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force
board
rope
fitness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54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琴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 Longshuai
Original Assignee
Zhu Longshu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 Longshuai filed Critical Zhu Longshuai
Priority to CN2020232254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4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包括健身板主体,所述健身板主体上设有若干钩挂部,且健身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绕绳组件,所述绕绳组件径向侧面与健身板主体间留有空隙,设有拉力绳的一端钩挂于健身板主体的钩挂部上,另一端从健身板主体的上表面经间隙绕至绕绳组件的下方,并从绕绳组件的下方穿出,拉力绳受拉力作用,拉力绳另一端绕至健身板主体上方受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拉力绳使用时均能绕至绕绳组件上,即拉力绳均能绕至健身板主体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受力,健身板受力均匀,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受力处的安装配件,简化结构。

Description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涉及健身板,尤其涉及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多功能健身板做拉力器使用时,健身板上设有多个用于钩拉拉力绳的活动圈,部件多且安装麻烦,并且使用者站于健身板上拉动拉力绳时,健身板上的受力部均为活动圈与健身板的连接处,若拉力绳连接活动圈的两端位置不对称会导致健身板受力不均,容易损坏,健身板的使用寿命短。
现提供一种能使健身板受拉力绳作用受力均匀,能延长使用寿命且部件少、结构简单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健身板受拉力绳作用受力均匀,能延长使用寿命且部件少、结构简单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包括健身板主体,所述健身板主体上设有若干钩挂部,且健身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绕绳组件,所述绕绳组件径向侧面与健身板主体间留有空隙,设有拉力绳钩挂连接健身板主体的钩挂部,拉力绳一端设有钩挂端,钩挂端钩挂连接钩挂部,拉力绳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从健身板主体的上表面经过间隙并绕至绕绳组件的下方,拉力绳的活动端从绕绳组件的下方穿出,拉力绳受拉力作用,拉力绳活动端绕至健身板主体上方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绕绳组件包括转轴和转动件,转动件呈中间细两头粗的圆筒结构,且转轴两端延伸出转动件两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与转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与转轴分体设置,转动件上设有轴孔,转轴插入轴孔且转轴两端伸出转动件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健身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处安装部,绕绳组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部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设于健身板主体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且安装部呈凹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前后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两位置相对的第一槽口,且安装槽设有朝向健身板主体下方开设的第二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绕绳组件的转轴从安装槽的第二槽口装入,转动件位于安装部两相对的第一槽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健身板主体下方设有凹于底面的固定面,第二槽口连通固定面,设有盖板固定于固定面上,盖板限位绕绳组件从健身板主体的下方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健身板主体的钩挂部下方设有增厚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拉力绳使用时均能绕至绕绳组件上,即拉力绳均能绕至健身板主体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受力,健身板受力均匀,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受力处的安装配件,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多功能健身板连接吸附底座及拉力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健身板连接拉力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健身板主体与绕绳组件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绕绳组件与健身板主体间的爆炸图;
图6为功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多功能健身板连接吸附底座及仰卧起坐辅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仰卧起坐辅助件连接吸附底座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转动连接件连接功能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转动连接件与功能板间的爆炸图;
图13为转动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14为仰卧起坐辅助件的爆炸图;
图15为吸附底座的爆炸图。
图中:001、健身板主体,1、功能板,1-1、钩挂部,1-2、通槽,1-3、安装部一,1-4、安装槽, 1-5、固定面,1-6、安装部二,1-7、抵止部,1-8、半圆孔一,002、绕绳组件,2、转轴一,3、转动件,003、转动连接件,4、连接主体,4-1、安装孔,4-2、插孔,5、限位板,5-1、穿孔,5-2、插口,6、转轴二,004、仰卧起坐辅助件,7、连接管,7-1、管孔,7-2、销孔,8、功能件一,8-1、插杆,8-2、弹销,005、吸附底座,9、螺纹吸盘,9-1、螺杆,9-2、吸附盘,9-3、凸部,9-4、抵止面,10、抵止件,11、盖板一,12、盖板二,12-1、半圆孔二,13、拉力绳,13-1、钩挂端,13-2、活动端,14、增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现有多功能健身板做拉力器使用时,健身板上设有多个用于钩拉拉力绳的活动圈,部件多且安装麻烦,并且使用者站于健身板上拉动拉力绳时,健身板上的受力部均为活动圈与健身板的连接处,若拉力绳连接活动圈的两端位置不对称会导致健身板受力不均,容易损坏,健身板的使用寿命短。
本实施例主要对能使健身板受拉力绳作用受力均匀,能延长使用寿命且部件少、结构简单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如图1~6所示,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包括健身板主体001,健身板主体001上设有若干钩挂部1-1,且健身板主体00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绕绳组件002,两绕绳组件002分别设于健身板主体001的左右两侧转动安装。
绕绳组件002的径向侧面与健身板主体001间留有间隙,设有拉力绳13钩挂连接健身板主体001的钩挂部1-1,拉力绳13一端设有钩挂端13-1,钩挂端13-1钩挂连接钩挂部1-1,拉力绳13另一端为活动端13-2,活动端13-2从健身板主体001的上表面经过间隙并绕至绕绳组件002的下方,拉力绳13的活动端13-2从绕绳组件002的下方穿出,拉力绳13受拉力作用,拉力绳13活动端13-2绕至健身板主体001上方受力。
为增强健身板主体001钩挂部1-1处的受拉强度,健身板主体001下表面上通过胶水粘贴或螺纹螺纹固定有增厚块14。
健身板主体001上钩挂部1-1处设有上下贯穿通槽1-2,钩挂部1-1为凸出于通槽1-2内设置的凸起。
健身板主体001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部一1-3,安装部一1-3位于健身板主体001左右侧的中心位置,且安装部呈凹口设置。
绕绳组件002设于安装部一1-3内转动连接,且绕绳组件002的转动轴心朝向健身板主体001的前后方。
绕绳组件002包括转轴一2和转动件3,转轴一2与转动件3一体成型,或转动件3设有转孔,转轴一2插入转孔中转动连接,且转轴一2的两端伸出转动件3的两侧,转动件3能绕转轴一2的轴心转动。
健身板主体001安装部一1-3处的前后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设有两位置相对的第一槽口,且安装槽1-4设有朝向健身板下方开设的第二槽口。
绕绳组件002两端的转轴从健身板主体001下方的第二槽口处装入安装槽1-4内,转轴位于安装槽1-4的第一槽口内,且转动件3位于两第一槽口之间。
优选的,转动件3呈中间细两头粗的圆筒结构。
健身板主体001的下方设有凹于健身板底面的固定面1-5,第二槽口设于固定面1-5上,设有盖板一11通过胶水粘贴或螺丝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面1-5上,盖板一11限制绕绳组件002从安装槽1-4的第二槽口处脱出。
如图7~13所示,健身板主体001包括转动连接件003和两块功能板1,两块功能板1两块功能板1设于转动连接件003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功能板1上设有若干钩挂部1-1,且位于左边的功能板1上的钩挂部1-1凸出朝向右侧,而位于右边的功能板1上的钩挂部1-1凸出朝向左侧,即两功能板1相对转动连接件003的中心镜像对称。
使用者锻炼使用时,双脚分别站于两功能板1上,将拉力绳13从绕绳组件002的下方穿出的活动端13-2朝向健身板主体001的上表面拉动锻炼。
转动连接件003上方设有仰卧起坐辅助件004,且转动连接件003下方设有吸附底座005,仰卧起坐辅助件004螺纹连接吸附底座005,吸附底座005中心沿螺纹轴心上抬,吸附底座005吸附接触面固定。
功能板1靠近转动连接件003的一侧设有安装部二1-6,安装部二1-6凹于功能板1侧面设置,且转动连接件003位于两功能板1安装部二1-6之间,功能板1安装部二1-6的前后端面间设有转孔,转动连接件003的前后侧面左右侧各延伸出一根转轴二6,转动连接件003的转轴二6插入功能板1的转孔中安装,功能板1能绕转轴二6的轴心转动。
功能板1设有安装部二1-6的侧面上另设有两个抵止部1-7,两抵止部1-7分设于安装部二1-6的前后位置,当功能板1绕转轴二6转动且两功能板1的上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两功能板1的抵止部1-7相互抵触,限制功能板1绕转轴二6继续向上转动。
转动连接件003包括连接主体4,连接主体4的前后侧面各延伸出两根转轴二6,优选的,转轴二6与连接主体4一体成型,或连接主体4上设有两个安装转轴二6的安装孔4-1,安装孔4-1前后贯穿连接主体4,转轴二6插入安装孔4-1中安装,且转轴二6的两端伸出连接主体4的前后侧面。
连接主体4设于两功能板1的安装部二1-6内,且连接主体4上的转轴二6插入安装部二1-6上的转孔,优选的,转孔呈C形结构,转轴二6卡入转孔安装;或功能板1安装部二1-6的下方设有半圆柱凹口结构的半圆孔一1-8,半圆孔一1-8的径向开口朝向功能板1下方,且设有盖板二12径向封盖在半圆孔一1-8处,盖板二12上设有另一半圆柱凹口结构的半圆孔二12-1,半圆孔一1-8与半圆孔二12-1配合组成完整圆孔结构的轴孔,转轴带动连接主体4从两功能板1下方装入两功能板1的安装部二1-6之间,且转轴位于半圆孔一1-8内,盖板二12通过胶水粘胶或螺丝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功能板1下方。
转动连接件003还包括限位板5,连接主体4的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插孔4-2,且连接主体4的下方或内侧下方固定有限位板5,限位板5通过胶水粘胶或螺丝螺纹固定在连接主体4上,限位板5上开设有穿孔5-1,穿孔5-1与连接主体4的插孔4-2同轴心分布,限位板5的下表面设有插口5-2,插口5-2中心位于穿孔5-1的轴心线上。
优选的,转动连接件003的连接主体4、转轴及限位板5均可一体成型。
如图14所示,仰卧起坐辅助件004包括连接管7和呈T形结构的功能件一8,功能件一8上设有插杆8-1,插杆8-1插入连接管7的管孔7-1中,且插杆8-1上设有弹销8-2,连接管7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沿连接管7管孔7-1方向呈一字形排列的销孔7-2,通过弹销8-2伸缩插入不同的销孔7-2限位,功能件通过插杆8-1插入连接管7伸缩调节。
连接管7的下端封闭且开设有与管孔7-1同轴向的螺纹孔,优选的,螺纹孔与连接管7管孔7-1同轴心设置。
如图15所示,吸附底座005包括螺纹吸盘9和抵止件10,螺纹吸盘9设有螺杆9-1和吸附盘9-2,吸附盘9-2固定于螺杆9-1轴向位置的一端,吸附盘9-2上设有凸部9-3,螺杆9-1凸出于凸部9-3的上端,且凸部9-3下端设有尺寸大于凸部9-3的抵止面9-4,抵止件10穿套在凸部9-3上且下端面贴合于抵止面9-4上,吸附盘9-2限制抵止件10沿螺杆9-1轴向移动,螺纹吸盘9的螺杆9-1穿出抵止件10。
优选的,抵止件10的厚度小于凸部9-3的长度。
健身板吸附固定时,吸附底座005螺纹吸盘9的吸附盘9-2下表面贴合接触面,抵止件10的上表面位于连接主体4/限位板5的下表面与接触面之间,螺纹吸盘9吸附盘9-2上的凸部9-3插入限位板5的插口5-2中,且螺纹吸盘9的螺杆9-1局部伸出至连接主体4的插孔4-2中。
仰卧起坐辅助件004的连接管7插入连接主体4的插孔4-2中,且连接管7封闭的一端抵止于限位部的上表面,转动仰卧起坐辅助件004,连接管7封闭一端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吸盘9的螺杆9-1,螺杆9-1沿螺纹轴心上移并带动吸附盘9-2的中心上抬,且抵止件10的上表面抵止于连接主体4/限位板5的下表面上限位,吸附盘9-2下表面与接触面间形成负压腔,吸附盘9-2吸附接触面固定。
吸附底座005吸附接触面固定,使用者不站立于两功能板1上亦可将拉力绳13从绕绳组件002下方穿出的活动端13-2朝向健身板主体001的上表面拉动锻炼。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包括健身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板主体上设有若干钩挂部,且健身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绕绳组件,所述绕绳组件径向侧面与健身板主体间留有空隙,设有拉力绳钩挂连接健身板主体的钩挂部,拉力绳一端设有钩挂端,钩挂端钩挂连接钩挂部,拉力绳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从健身板主体的上表面经过间隙并绕至绕绳组件的下方,拉力绳的活动端从绕绳组件的下方穿出,拉力绳受拉力作用,拉力绳活动端绕至健身板主体上方受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组件包括转轴和转动件,转动件呈中间细两头粗的圆筒结构,且转轴两端延伸出转动件两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转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转轴分体设置,转动件上设有轴孔,转轴插入轴孔且转轴两端伸出转动件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处安装部,绕绳组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于健身板主体左右两侧的中心位置,且安装部呈凹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前后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两位置相对的第一槽口,且安装槽设有朝向健身板主体下方开设的第二槽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组件的转轴从安装槽的第二槽口装入,转动件位于安装部两相对的第一槽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板主体下方设有凹于底面的固定面,第二槽口连通固定面,设有盖板固定于固定面上,盖板限位绕绳组件从健身板主体的下方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板主体的钩挂部下方设有增厚块。
CN202023225484.XU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Active CN21399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5484.XU CN2139947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5484.XU CN2139947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4742U true CN21399474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5484.XU Active CN2139947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4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5587A (zh) 桌上支架
CN213994742U (zh) 多功能健身板的拉力绳钩拉结构
CN205956714U (zh) 桌上支架
CN101938097B (zh) 一种折叠式飞车
CN113339394A (zh) 一种新型五金万向球头连接件
CN209069564U (zh) 一种合页负重测试装置
CN212242826U (zh) 一种新型万向脚轮
CN217593494U (zh) 一种可调节挂钩伸出长度的输液杆结构
CN106907691B (zh) 一种吊装支架
CN201322277Y (zh) 一种导轨式灯座
CN213994723U (zh) 多功能健身板的仰卧起坐辅助固定结构
CN219362395U (zh) 一种衣架吊挂装置
CN219673083U (zh) 一种转动臂的阻尼铰接座
CA2353112A1 (en) Safety brake assembly
CN205304494U (zh) 具有防倒转功能的电机设备
CN2564608Y (zh) 电动升降晾衣架
CN213307137U (zh) 一种挂面刀
CN208681482U (zh) 一种便捷易使用灯具安装工具
WO2014063423A1 (zh) 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及其悬吊器
CN214463766U (zh) 一种悬窗用平衡自重结构
CN211066354U (zh) 一种挂杆组件
CN216471973U (zh) 一种具有同轴双槽的滑轮
CN218157336U (zh) 一种电源插头试验装置
CN212817912U (zh) 一种用于肩关节术后的锻炼器
CN110993325B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的绕线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