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3231U - 电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93231U CN213993231U CN202022206976.8U CN202022206976U CN213993231U CN 213993231 U CN213993231 U CN 213993231U CN 202022206976 U CN202022206976 U CN 202022206976U CN 213993231 U CN213993231 U CN 213993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ob
- handle
- furnace body
- encoder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炉体;手柄,手柄与炉体连接;旋钮,能够相对于手柄转动,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通过使手柄与炉体连接,使得用户抓握手柄就能移动炉体,便于电加热器具的移动,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过于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避免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在手柄上设置旋钮,将旋钮可转动的连接在手柄上,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柄上的旋钮实现对于炉体的操控,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可有效避免炉体上的锅具对操作部位进行遮挡,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电器中的电加热器具在使用或移动过程中,由于电加热器具的表面温度较高而存在烫伤用户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受到电加热器具小型化、便携式的发展趋势影响,如何提升电加热器具的可操作性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炉体;手柄,手柄与炉体连接;旋钮,能够相对于手柄转动,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包括炉体、手柄和旋钮。通过使手柄与炉体连接,为炉体配置手柄,使得用户抓握手柄就能移动炉体,便于电加热器具的移动,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过于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避免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手柄即可实现炉体的拿取,安全性能较高,从而解决了在炉体较小的情况下,烹饪过程中及烹饪结束后炉体的温度较高,不便于用户操作、挪移炉体等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由于手柄具有一定长度,能够避免通过直接触碰炉体的方式来移动炉体位置而导致的用户烫伤现象,用户通过单手就能对炉体的移动进行操作,使得炉体的使用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
另外,通过在手柄上设置旋钮,将旋钮可转动的连接在手柄上,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柄上的旋钮实现对于炉体的操控,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使得烹饪过程中,用户无需近距离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便可对炉体的工作状态进行操控,进一步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性能。而且,由于旋钮设置在手柄上,可有效避免炉体上的锅具对操作部位进行遮挡,方便用户使用。
在具体应用中,旋钮能够相对于手柄转动,从而可实现炉体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的,炉体的工作状态包括炉体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炉体中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炉体中加热组件的加热时长等等工作参数。通过对旋钮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多个功能的切换。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体上设置手柄,从而可以避免用户过于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避免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通过手柄即可实现拿取,安全性能较高。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旋钮设置在手柄上,一方面用户通过对位于手柄上的旋钮进行调控,就可以实现炉体的工作状态的切换,电加热器具的操作过程被简化,从而能够提升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具体地,用户可以单手移动电加热器具,同时也可以单手实现操作件的调控,此外,用户还可以配合烹饪过程中对食材的处理手段,增加烹饪的趣味性,也能够便于老年人或小朋友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将旋钮设置在远离高温炉体的手柄上,从而可以避免高温影响旋钮的正常使用,延长旋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电加热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智能锅具等。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加热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旋钮还能够被按压,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该设计中,旋钮还能通过按压的方式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使旋钮受力产生向下位移,从而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增加了对旋钮的操作方式,从而有利于对炉体的工作状态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增加对炉体的控制功能。
在具体应用中,可通过旋转旋钮进行炉体档位功能的切换,通过按压旋钮进行炉体开启关闭状态的切换。具体地,按压旋钮为开启状态,再次按压旋钮为关闭状态,旋转旋钮为调节档位状态。当然,还可使旋转旋钮为开启状态,继续旋转旋钮调节档位状态,直至旋转旋钮至极限位置,使炉体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旋钮可为弹性结构也可为非弹性结构,当旋钮为弹性结构时,向下按压旋钮时,旋钮产生向下位移,由于旋钮为弹性结构,在按压过程中积攒了弹性势能,并在按压力消失后,弹性势能被释放,从而使得旋钮恢复初始位置。当旋钮为非弹性结构时,可在旋钮的下部设置弹性构件,如弹簧,当按压旋钮产生向下位移时,旋钮将按压力传递至位于下部的弹簧,弹簧被挤压,积攒弹性势能,当按压力消失,弹簧势能被释放,弹簧带动旋钮恢复初始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旋钮竖立设置在手柄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旋钮竖立设置在手柄内部,并使旋钮的一部分位于手柄内部,另一部外露,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滑动外露部分的旋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合理设置旋钮的外露部分体积够确保旋钮的可滑动性,旋钮外露部分过大导致旋钮重心过高,极易产生脱出现象,旋钮外露部分过小则用户使用不便。根据手柄的形状合理设置旋钮的外露部分体积,从而使旋钮与手柄匹配,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旋钮设置于手柄远离炉体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将旋钮设置在手柄远离炉体的一端。一方面,方便用户操作,用户单手即可滑动旋钮,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旋钮远离炉体,能够在炉体进行烹饪工作时,旋钮能够有效远离高温区域,从而保证了旋钮的使用寿命,并且旋钮与炉体存在一定的距离,能够降低旋钮被油烟污染的可能性,从而较少对旋钮的清洗工作,缩短了用户不必要的清洁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柄远离炉体的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旋钮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安装槽。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手柄远离炉体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安装槽,使旋钮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安装槽内,以使旋钮能够在第一安装槽内进行旋转。有利于使旋钮的外侧面和手柄的其余外侧面相平齐,从而提高外观美化度,提高用户握持手柄的手感。
具体地,当手柄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在手柄最外端的圆周面设置第一安装槽,安装槽沿手柄周向首尾相连,将旋钮侧壁的一部分插入安装槽,以使旋钮的侧壁与手柄的外侧面重合,旋钮能够沿第一安装槽的周向方向旋转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当然也能按压旋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此时采用圆柱状手柄,方便用户抓取,且圆柱状为常用形状,方便加工,避免了不必要的生产流程。
当手柄为非圆柱状的情况下,手柄可以为长方体、椭圆体结构或者其他异形结构,此时还可在手柄的远离炉体的端部设置内嵌式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为圆环形,并设置与其相配适的旋钮,旋钮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安装槽内部。可通过旋动旋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能通过按压旋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旋钮横置在手柄上。
在该设计中,将旋钮横置在手柄上,可以使旋钮的可操作面增大,从而提高了旋钮的可控性,而且方便用户旋转旋钮。具体地,旋钮横置在手柄上,用户单手抓握手柄时,手指能够完全覆盖旋钮,不需要大幅度移动手指就能完成炉体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地,可以沿旋钮的周向方向旋转旋钮和/或按压旋钮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柄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平台,旋钮设置于安装平台。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手柄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平台,能够为旋钮提供安装空间,而且有利于旋钮平稳地安装在手柄上,尤其在手柄的外侧面为圆柱面的情况下,安装平台的存在,有利于旋钮稳定安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使手柄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与旋钮形状相同,尺寸略大于旋钮,以使安装平台能够很好的容纳旋钮。具体地,旋钮与安装平台可拆卸的连接,以便在旋钮工作中,误入异物造成旋钮卡顿时,可将旋钮拆卸,清理安装后继续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编码器,设置在手柄内,旋钮与编码器的转轴连接,旋钮能够带动编码器的转轴转动,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该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编码器。编码器设置在手柄内部,旋钮与编码器的转轴连接,以使通过转动旋钮时,转轴转动,从而使编码器能够输出相应的信号来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编码器和旋钮相配合,实现对炉体工作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控制稳定性好。而且,编码器设置在手柄内部,远离炉体,还可有效避免炉体温度较高而影响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编码器设有转轴,旋钮设有与编码器的转轴相配适的轴孔,以使旋钮转动时,通过转轴带动编码器同步转动,以完成炉体工作状态的切换。
具体地,可根据编码器的转动方向切换炉体的不同工作状态。例如正向旋转旋钮时,编码器设置输出功率增加,以增大炉体的加热档位,从而实现快速烹饪。而反向旋转旋钮时,编码器设置输出功率减小,以减小炉体的加热档位,实现小火烹饪,从而通过滑动旋钮的不同方向调整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的长度方向同向;或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的宽度方向同向;或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的厚度方向同向。
在该设计中,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长度方向同向,即转轴的设置方向与手柄的长度方向相同,此时,沿手柄宽度方向旋转旋钮便能够带动编码器的转轴转动。方便用户握持手柄时,左右方向滚动旋钮。此时,旋钮可以竖立在手柄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旋钮也可以位于手柄远离炉体的一端。
还可以使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宽度方向同向,即转轴的设置方向与手柄的宽度方向相同,此时,沿手柄长度方向滑动旋钮能够通过转轴带动编码器转动。方便用户握持手柄时,前后方向滚动旋钮。此时,旋钮可以竖立在手柄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
还可以使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手柄厚度方向同向,即转轴的设置方向与手柄的厚度方向相同,此时,旋钮横置在手柄上,通过旋钮的周向方向旋转旋钮能够通过转轴带动编码器转动。具体地,可依据旋钮的工作方式安装编码器的转轴位置,以使旋钮与编码器相配合使用,从而提高编码器的可控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编码器的转轴靠近旋钮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和/或旋钮设置有装配槽,编码器的转轴与装配槽过盈配合。
在该设计中,使编码器的转轴靠近旋钮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即编码器的转轴与旋钮连接的一端横截面为非圆形面,使编码器的转轴为非回转体,有利于旋钮转动过程中,带动转轴同步旋转,以准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而通过在旋钮上设置装配槽,并使编码器的转轴与装配槽过盈配合,此时编码器的转轴和装配槽属于紧配合状态,进一步保证旋钮能够带动转轴同步旋转,以准确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手柄内,编码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该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手柄内部,与编码器电连接。具体地,在旋钮带动编码器的转轴转动过程中,编码器生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切换炉体的工作状态。具体地,控制器可拆卸的设置在手柄上,若控制器受损,则方便维修更换。控制器可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制电路板具有可高密度化、高可靠性、可设计性、可生产性、可测试性,能够实现高集成度的电路布置、长期性地可靠工作,同时可以根据电机的控制需求对印制电路板进行设计,印制电路板可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能够确保质量一致性,印制电路板也具有较为完整的测试方法、测试标准,进而在控制器装配至手柄之前就可以鉴定印制电路板的合格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印制电路板还可以与各种其他元件组装形成更大部件、系统等,且印制电路板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快速、方便灵活地进行更换,能够迅速恢复系统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器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内部。
在该设计中,控制器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内部。螺纹件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卡扣连接是一种应用较多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既满足了装配要求,又能节约产品成本。
当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柄内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手柄类型和其他手柄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安装空间,视情况而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显示窗,设置于手柄;显示组件,设置于手柄,并经显示窗外露。
在该设计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显示窗和显示组件。显示窗设置在手柄上,用户可以通过显示窗观察到显示组件上关于炉体的加热信息或档位信息。另外,将显示组件设置在手柄上,可以避免显示组件被放置炉体上的锅具遮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组件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于手柄。
在该设计中,显示组件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内部,以使显示组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设置在手柄内部。螺纹件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卡扣连接是一种应用较多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既满足了装配要求,又能节约产品成本。
当然,显示组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柄内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手柄类型和其他手柄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安装空间,视情况而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柄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编码器设置在容纳腔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拆开,而进行编码器以及容纳腔内部其他元件的拆装工序,能够在容纳腔内部元件损坏时,及时进行更换,不会影响炉体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钮和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爆炸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爆炸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加热器具,110炉体,111加热组件,120手柄,121第一壳体,122第二壳体,123安装平台,124第一安装槽,130旋钮,131装配槽,140编码器,141转轴,150控制器,160显示窗,170显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加热器具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100,包括炉体110、手柄120和旋钮130。其中,手柄120与炉体110连接;旋钮130能够相对于手柄120转动,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100包括炉体110、手柄120和旋钮130。通过使手柄120与炉体110连接,为炉体110配置手柄120,使得用户抓握手柄120就能移动炉体110,便于电加热器具100的移动,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过于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110,避免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手柄120即可实现炉体110的拿取,安全性能较高,从而解决了在炉体110较小的情况下,烹饪过程中及烹饪结束后炉体110的温度较高,不便于用户操作、挪移炉体110等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由于手柄120具有一定长度,能够避免通过直接触碰炉体110的方式来移动炉体110位置而导致的用户烫伤现象,用户通过单手就能对炉体110的移动进行操作,使得炉体110的使用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
另外,通过在手柄120上设置旋钮130,将旋钮130可转动的连接在手柄120上,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柄120上的旋钮130实现对于炉体110的操控,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使得烹饪过程中,用户无需近距离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110,便可对炉体110的工作状态进行操控,进一步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性能。而且,由于旋钮130设置在手柄120上,可有效避免炉体110上的锅具对操作部位进行遮挡,方便用户使用。
在具体应用中,旋钮130能够相对于手柄120转动,从而可实现炉体110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的,炉体110的工作状态包括炉体110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炉体110中加热组件111的加热功率、炉体110中加热组件111的加热时长等等工作参数。通过对旋钮130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多个功能的切换。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体110上设置手柄120,从而可以避免用户过于靠近温度较高的炉体110,避免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通过手柄120即可实现拿取,安全性能较高。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旋钮130设置在手柄120上,一方面用户通过对位于手柄120上的旋钮130进行调控,就可以实现炉体110的工作状态的切换,电加热器具100的操作过程被简化,从而能够提升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具体地,用户可以单手移动电加热器具100,同时也可以单手实现操作件的调控,此外,用户还可以配合烹饪过程中对食材的处理手段,增加烹饪的趣味性,也能够便于老年人或小朋友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将旋钮130设置在远离高温炉体110的手柄120上,从而可以避免高温影响旋钮130的正常使用,延长旋钮13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电加热器具100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智能锅具等。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旋钮130还能够被按压,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旋钮130还能通过按压的方式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使旋钮130受力产生向下位移,从而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增加了对旋钮130的操作方式,从而有利于对炉体110的工作状态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增加对炉体110的控制功能。
在具体应用中,可通过旋转旋钮130进行炉体110档位功能的切换,通过按压旋钮130进行炉体110开启关闭状态的切换。具体地,按压旋钮130为开启状态,再次按压旋钮130为关闭状态,旋转旋钮130为调节档位状态。当然,还可使旋转旋钮130为开启状态,继续旋转旋钮130调节档位状态,直至旋转旋钮130至极限位置,使炉体110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旋钮130可为弹性结构也可为非弹性结构,当旋钮130为弹性结构时,向下按压旋钮130时,旋钮130产生向下位移,由于旋钮130为弹性结构,在按压过程中积攒了弹性势能,并在按压力消失后,弹性势能被释放,从而使得旋钮130恢复初始位置。当旋钮130为非弹性结构时,可在旋钮130的下部设置弹性构件,如弹簧,当按压旋钮130产生向下位移时,旋钮130将按压力传递至位于下部的弹簧,弹簧被挤压,积攒弹性势能,当按压力消失,弹簧势能被释放,弹簧带动旋钮130恢复初始位置。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限定旋钮130竖立设置在手柄120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1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旋钮130竖立设置在手柄120内部,并使旋钮130的一部分位于手柄120内部,另一部外露,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滑动外露部分的旋钮130,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合理设置旋钮130的外露部分体积够确保旋钮130的可滑动性,旋钮130外露部分过大导致旋钮130重心过高,极易产生脱出现象,旋钮130外露部分过小则用户使用不便。根据手柄120的形状合理设置旋钮130的外露部分体积,从而使旋钮130与手柄120匹配,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进一步限定旋钮130设置于手柄120远离炉体110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将旋钮130设置在手柄120远离炉体110的一端。一方面,方便用户操作,用户单手即可滑动旋钮130,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旋钮130远离炉体110,能够在炉体110进行烹饪工作时,旋钮130能够有效远离高温区域,从而保证了旋钮130的使用寿命,并且旋钮130与炉体110存在一定的距离,能够降低旋钮130被油烟污染的可能性,从而较少对旋钮130的清洗工作,缩短了用户不必要的清洁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手柄120远离炉体110的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24,旋钮130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安装槽124。
通过在手柄120远离炉体110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安装槽124,使旋钮130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安装槽124内,以使旋钮130能够在第一安装槽124内进行旋转。有利于使旋钮130的外侧面和手柄120的其余外侧面相平齐,从而提高外观美化度,提高用户握持手柄120的手感。
具体地,当手柄120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在手柄120最外端的圆周面设置第一安装槽124,安装槽沿手柄120周向首尾相连,将旋钮130侧壁的一部分插入安装槽,以使旋钮130的侧壁与手柄120的外侧面重合,旋钮130能够沿第一安装槽124的周向方向旋转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当然也能按压旋钮130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此时采用圆柱状手柄120,方便用户抓取,且圆柱状为常用形状,方便加工,避免了不必要的生产流程。
当手柄120为非圆柱状的情况下,手柄120可以为长方体、椭圆体结构或者其他异形结构,此时还可在手柄120的远离炉体110的端部设置内嵌式第一安装槽124,第一安装槽124为圆环形,并设置与其相配适的旋钮130,旋钮130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安装槽内部。可通过旋动旋钮130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能通过按压旋钮130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另外,使第一安装槽124靠近炉体110的槽壁与旋钮130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向炉体110所在方向按压旋钮130。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进一步限定旋钮130横置在手柄120上。
在该实施例中,将旋钮130横置在手柄120上,可以使旋钮130的可操作面增大,从而提高了旋钮130的可控性,而且方便用户旋转旋钮130。具体地,旋钮130横置在手柄120上,用户单手抓握手柄120时,手指能够完全覆盖旋钮130,不需要大幅度移动手指就能完成炉体110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地,可以沿旋钮130的周向方向旋转旋钮130和/或按压旋钮130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手柄120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平台123,旋钮130设置于安装平台12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手柄120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平台123,能够为旋钮130提供安装空间,而且有利于旋钮130平稳地安装在手柄120上,尤其在手柄120的外侧面为圆柱面的情况下,安装平台123的存在,有利于旋钮130稳定安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使手柄120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安装平台123,安装平台123与旋钮130形状相同,尺寸略大于旋钮130,以使安装平台123能够很好的容纳旋钮130。具体地,旋钮130与安装平台123可拆卸的连接,以便在旋钮130工作中,误入异物造成旋钮130卡顿时,可将旋钮130拆卸,清理安装后继续正常工作。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图5、图8、图9、图14和图15所示,进一步限定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编码器140,编码器140设置在手柄120内,旋钮130与编码器140的转轴141连接,旋钮130能够带动编码器140的转轴141转动,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编码器140。编码器140设置在手柄120内部,旋钮130与编码器140的转轴141连接,以使通过转动旋钮130时,转轴141转动,从而使编码器140能够输出相应的信号来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编码器140和旋钮130相配合,实现对炉体110工作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控制稳定性好。而且,编码器140设置在手柄120内部,远离炉体110,还可有效避免炉体110温度较高而影响编码器14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编码器140设有转轴141,旋钮130设有与编码器140的转轴141相配适的轴孔,以使旋钮130转动时,通过转轴141带动编码器140同步转动,以完成炉体110工作状态的切换。
具体地,可根据编码器140的转动方向切换炉体110的不同工作状态。例如正向旋转旋钮130时,编码器140设置输出功率增加,以增大炉体110的加热档位,从而实现快速烹饪。而反向旋转旋钮130时,编码器140设置输出功率减小,以减小炉体110的加热档位,实现小火烹饪,从而通过滑动旋钮130的不同方向调整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的延伸方向与手柄120长度方向同向,即转轴141的设置方向与手柄120的长度方向相同,此时,沿手柄120宽度方向旋转旋钮130便能够带动编码器140的转轴141转动。方便用户握持手柄120时,左右方向滚动旋钮130。此时,旋钮130可以竖立在手柄120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120;旋钮130也可以位于手柄120远离炉体110的一端。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的延伸方向与手柄120宽度方向同向,即转轴141的设置方向与手柄120的宽度方向相同,此时,沿手柄120长度方向滑动旋钮130能够通过转轴141带动编码器140转动。方便用户握持手柄120时,前后方向滚动旋钮130。此时,旋钮130可以竖立在手柄120内,并部分外露于手柄12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的延伸方向与手柄120厚度方向同向,即转轴141的设置方向与手柄120的厚度方向相同,此时,旋钮130横置在手柄120上,通过旋钮130的周向方向旋转旋钮130能够通过转轴141带动编码器140转动。具体地,可依据旋钮130的工作方式安装编码器140的转轴141位置,以使旋钮130与编码器140相配合使用,从而提高编码器140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如图10、图11、图16和图17所示,编码器140的转轴141靠近旋钮130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和/或旋钮130设置有装配槽131,编码器140的转轴141与装配槽131过盈配合。
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靠近旋钮130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即编码器140的转轴141与旋钮130连接的一端横截面为非圆形面,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为非回转体,有利于旋钮130转动过程中,带动转轴141同步旋转,以准确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而通过在旋钮130上设置装配槽131,并使编码器140的转轴141与装配槽131过盈配合,此时编码器140的转轴141和装配槽131属于紧配合状态,进一步保证旋钮130能够带动转轴141同步旋转,以准确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6所示,编码器140的转轴141靠近旋钮130的一端的横截面呈D型或正多边形。方便加工。
实施例七:
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如图8、图9、图13、图14和图15所示,进一步限定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控制器150,设置在手柄120内,编码器140与控制器15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控制器150,控制器150设置在手柄120内部,与编码器140电连接。具体地,在旋钮130带动编码器140的转轴141转动过程中,编码器140生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50,从而通过控制器150切换炉体11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控制器150可拆卸的设置在手柄120上,若控制器150受损,则方便维修更换。控制器150可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制电路板具有可高密度化、高可靠性、可设计性、可生产性、可测试性,能够实现高集成度的电路布置、长期性地可靠工作,同时可以根据电机的控制需求对印制电路板进行设计,印制电路板可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能够确保质量一致性,印制电路板也具有较为完整的测试方法、测试标准,进而在控制器150装配至手柄120之前就可以鉴定印制电路板的合格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印制电路板还可以与各种其他元件组装形成更大部件、系统等,且印制电路板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快速、方便灵活地进行更换,能够迅速恢复系统工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50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120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50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120内部。螺纹件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卡扣连接是一种应用较多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既满足了装配要求,又能节约产品成本。
当然,控制器150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柄120内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手柄120类型和其他手柄120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安装空间,视情况而定。
实施例八: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进一步限定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显示窗160和显示组件170,显示窗160设置于手柄120;显示组件170设置于手柄120,并经显示窗160外露。
在该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具100还包括显示窗160和显示组件170。显示窗160设置在手柄120上,用户可以通过显示窗160观察到显示组件170上关于炉体110的加热信息或档位信息。另外,将显示组件170设置在手柄120上,可以避免显示组件170被放置炉体110上的锅具遮挡。
进一步地,显示窗160可以采用玻璃材质,玻璃光亮性好,耐化学腐蚀,且清洗方便。显示窗160还可以采用亚克力材质,亚克力地轻,硬度高,能够加工不同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手柄120。另外,可以将显示窗160设置在手柄120上,并使显示窗160与手柄120的外侧面重合,避免显示窗160凸起或凹陷造成手柄120外侧面不平,从而避免手柄120在使用过程中容纳污垢,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显示窗160能够对显示组件17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显示组件170外漏,能够提高显示组件170的使用寿命。
或进一步地,使显示窗160为开口,也即开设在手柄120上的开口,而直接将显示组件170在开口处,此时,显示组件170具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显示窗160可以采用放大镜的形式设置,以使通过显示窗160更方便的观察内部的显示组件170,避免灯光昏暗或者灯光过强影响用户的观察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显示组件170可以采用LED显示屏,并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并在切换工作状态时以闪亮几秒或常亮几秒的形式提醒用户切换成功,避免内部元件的损坏使用户误以为切换成功,从而导致用户并不知晓当前烹饪状态,造成烹饪失败或者延长烹饪时间的现象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可将显示组件170和显示窗160设置在旋钮130靠近炉体110位置的一侧,即使用户拨动旋钮130也不会对显示窗160造成遮挡,使用户能够直观的观察内部的显示组件170,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70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于手柄120。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70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手柄120内部,以使显示组件170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设置在手柄120内部。螺纹件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卡扣连接是一种应用较多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既满足了装配要求,又能节约产品成本。
当然,显示组件170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柄120内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手柄120类型和其他手柄120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安装空间,视情况而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15所示,手柄120还包括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第二壳体122与第一壳体121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122和第一壳体121形成容纳腔,编码器140设置在容纳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手柄120包括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并使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将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拆开,而进行编码器140以及容纳腔内部其他元件的拆装工序,能够在容纳腔内部元件损坏时,及时进行更换,不会影响炉体11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
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炉体连接;
旋钮,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转动,以切换所述炉体的工作状态;
所述旋钮还能够被按压,以切换所述炉体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竖立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手柄远离所述炉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远离所述炉体的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旋钮的侧壁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横置在所述手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
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旋钮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连接,所述旋钮能够带动所述编码器的转轴转动,以切换所述炉体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同向;或
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同向;或
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柄的厚度方向同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的转轴靠近所述旋钮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和/或
所述旋钮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编码器的转轴与所述装配槽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在所述手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
显示窗,设置于所述手柄;
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并经所述显示窗外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组件通过螺纹件或卡扣固定于所述手柄。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腔,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06976.8U CN213993231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电加热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06976.8U CN213993231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电加热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93231U true CN213993231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29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06976.8U Active CN213993231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电加热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93231U (zh)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22206976.8U patent/CN2139932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90982B (zh) | 用于火炉的自动安全装置和方法 | |
JP2525736B2 (ja) | 電気オ―ブンの電気消費体の制御装置 | |
US8415573B2 (en) | Appliance timer | |
CN213993231U (zh) | 电加热器具 | |
CN20543327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484284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101536702A (zh) | 电煎烤机控制装置 | |
EP4014820A1 (en) | Blender | |
EP4014815A1 (en) | Blender | |
CN219496902U (zh) | 一种定时装置及定时供电系统 | |
EP2955734B1 (en) | Switch | |
CN208547008U (zh) | 一种智能灶 | |
CN215731445U (zh) | 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 | |
CN213043857U (zh) | 电加热器具 | |
CN213934560U (zh) | 一种电子定时器及电烤箱 | |
EP4014814A1 (en) | Blender | |
CN213395448U (zh) | 电加热器具 | |
CN209863480U (zh) | 烹饪状态控制装置及自动控制烹饪状态的煎烤器 | |
CN212408763U (zh) | 家用电器 | |
CN203609305U (zh) | 一种煎烤机 | |
CN108420296B (zh) | 加热烹调器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212108527U (zh) | 烹饪器具 | |
US20220202255A1 (en) | Blender | |
CN209963015U (zh) | 一种电子式飞梭温度定时二合一控制器 | |
CN201767808U (zh) | 电热油炸锅的微电脑控制网篮自动升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