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2613U -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 Google Patents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2613U
CN213992613U CN202022186937.6U CN202022186937U CN213992613U CN 213992613 U CN213992613 U CN 213992613U CN 202022186937 U CN202022186937 U CN 202022186937U CN 213992613 U CN213992613 U CN 213992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layer
mask body
woven fabric
elastic
novel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69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宇
高健
董洪选
于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f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Shengjing Stem Cel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Qifu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f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Shengjing Stem Cel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Qifu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f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Shengjing Stem Cell Technology Co ltd, Liaoning Qifu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f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69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2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2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2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用具,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穿戴在医护人员的头部,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本体、第一弹力绳、口罩本体、限位槽、鼻梁夹、第二弹力绳、第三弹力绳和连接绳;防护帽本体套设在头部;第一弹力绳沿防护帽本体的周向绕设在防护帽本体边缘的外侧,且第一弹力绳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口罩本体由疏水无纺布层、过滤布层和亲肤无纺布层压合而成;限位槽位于疏水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之间;鼻梁夹嵌入限位槽内;两个第二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的一端的两侧边与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两个第三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另一端的两侧边与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四个连接绳的一端分别与口罩本体的四角相连接。

Description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防护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医用外科口罩与医用一次性帽子经常用在实验室及临床中操作中。常用的口罩和帽子需要分开佩戴,不够方便。在有些实验操作中,我们需要严格的防护,而医用口罩和帽子的分开佩戴不够安全,且取用不便,因此可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现有的一次性口罩或帽子,不能全方位防护,在工作时间比较久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脱落的状况,这给实验人员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且帽子与口罩的分开取用也使防护过程变的更加繁琐,不利于实验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用具,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穿戴在医护人员的头部,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本体、第一弹力绳、口罩本体、限位槽、鼻梁夹、第二弹力绳、第三弹力绳和连接绳;防护帽本体套设在头部;第一弹力绳沿防护帽本体的周向绕设在防护帽本体边缘的外侧,且第一弹力绳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口罩本体由疏水无纺布层、过滤布层和亲肤无纺布层压合而成;疏水无纺布层位于口罩本体远离嘴部的一侧;过滤布层位于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且过滤布层与疏水无纺布层相连接;亲肤无纺布层位于过滤布层远离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亲肤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相连接,且亲肤无纺布层与嘴部相贴合;限位槽位于疏水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之间;鼻梁夹嵌入限位槽内;两个第二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的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两个第三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另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三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四个连接绳的一端分别与口罩本体的四角相连接,位于口罩本体上端的两个连接绳相连接,且位于口罩本体下端的两个连接绳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防护帽本体套设在头部,第一弹力绳沿防护帽本体的周向绕设在防护帽本体边缘的外侧,且第一弹力绳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以使防护帽本体通过第一弹力绳环绕一周固定在头部,以通过第一弹力绳将防护帽本体勒紧在头部,避免防护帽本体从头部脱离;其次,口罩本体由疏水无纺布层、过滤布层和亲肤无纺布层压合而成,通过使疏水无纺布层位于口罩本体远离嘴部的一侧,以通过疏水无纺布层防止飞沫和水进入口罩本体里面,起到阻挡液体的作用;再次,通过使过滤布层位于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且过滤布层与疏水无纺布层相连接,以使进入口罩本体的微小颗粒和细菌进行过滤,以实现阻挡细菌和灰尘的作用;再次,将亲肤无纺布层位于过滤布层远离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亲肤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相连接,且亲肤无纺布层与嘴部相贴合,以使亲肤无纺布层吸收嘴部呼出的湿气,避免气体液化成水滴,从而降低嘴部的不适感,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再次,将限位槽位于疏水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之间,以使限位槽固定在疏水无纺布层与过滤布层之间,并使鼻梁夹嵌入限位槽内,以实现鼻梁夹设置在限位槽进行限位,以便于通过鼻梁夹对口罩本体进行限位,并调节口罩本体与鼻梁之间的距离,使口罩本体更贴近皮肤,从而避免飞沫从口罩本体与皮肤支间的间隙进入口鼻,确保防护效果;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的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二弹力绳将口罩本体和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同时可调节口罩本体与防护帽本体之间的距离;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三弹力绳分别与口罩本体另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三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三弹力绳将口罩本体和防护帽本体相连接,使口罩本体与防护帽本体连接更加稳定,并通过第二弹力绳和第三弹力绳的弹性,使产品适配不同的使用者,从而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再次,通过将四个连接绳的一端分别与口罩本体的四角相连接,位于口罩本体上端的两个连接绳相连接,且位于口罩本体下端的两个连接绳相连接,以实现通过四个连接绳将口罩本体进行固定,通过四个连接绳调节长度,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脸部,使口罩本体与脸部更贴合,提高产品的舒适度和实用性。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将第一弹力绳设置在防护帽本体上,使防护帽本体可以固定在头部,再使第二弹力绳和第三弹力绳将口罩本体与防护帽本体相连接,可实现防护帽本体与口罩本体一体式结构,由于口罩本体的四角与四个连接绳相连接,可根据脸部大小调节连接绳的长度,使口罩本体更加稳固,避免掉落和偏移,有效防止帽子佩戴过程中的脱落现象;通过使防护帽本体和口罩本体一体化,使产品取用的过程更加方便,无需分开佩戴,直接采用套头式的设计,使防护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并为临床及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防护,从而为科研及临床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也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对耳部造成的压迫,本产品与传统的帽子口罩相比更加安全舒适,并为为科研及临床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措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滤布层为熔喷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过滤布层为熔喷布,以实现口罩本体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以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具体的,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从而实现过滤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折皱带;三个折皱带设置在口罩本体的表面上,折皱带向靠近嘴部的方向凸起,且折皱带向背离鼻梁夹方向弯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三个折皱带设置在口罩本体的表面上,折皱带向靠近嘴部的方向凸起,且折皱带向背离鼻梁夹方向弯折,当褶皱带展开时,可增大口罩本体的面积,以将脸部覆盖,以使口罩本体周边与人脸部紧密贴合,减少空气泄漏,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呈弧形,支撑架与口罩本体相连接,且支撑架向背离嘴部的方向凸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撑架呈弧形,支撑架与口罩本体相连接,且支撑架向背离嘴部的方向凸起,以避免嘴部接触到口罩本体,使嘴部在口罩本体内部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嘴部呼出的气体在此空间内降温,从而使长期佩戴本产品的医护人员呼吸顺畅,提升舒适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弹力绳的长度小于防护帽本体的周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弹力绳的长度小于防护帽本体的周长,以使防护帽本体适配不同的使用者,并避免防护帽本体与头部之间存在缝隙,使防护帽本体更贴合头部,使佩戴人员得到防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弹力绳绕设在头部的后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弹力绳绕设在头部的后方,以实现固定口罩本体,使口罩本体不掉落不偏移;并可实现直接将产品套头穿戴的技术效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防护帽本体,12第一弹力绳,14口罩本体,141疏水无纺布层,142 过滤布层,143亲肤无纺布层,16限位槽,18鼻梁夹,20第二弹力绳,22 第三弹力绳,24连接绳,26折皱带,2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用具,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穿戴在医护人员的头部,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本体10、第一弹力绳12、口罩本体14、限位槽16、鼻梁夹18、第二弹力绳20、第三弹力绳22和连接绳24;防护帽本体10 套设在头部;第一弹力绳12沿防护帽本体10的周向绕设在防护帽本体10 边缘的外侧,且第一弹力绳12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口罩本体14由疏水无纺布层141、过滤布层142和亲肤无纺布层143压合而成;疏水无纺布层141位于口罩本体14远离嘴部的一侧;过滤布层142位于疏水无纺布层 141的一侧,且过滤布层142与疏水无纺布层141相连接;亲肤无纺布层 143位于过滤布层142远离疏水无纺布层141的一侧,亲肤无纺布层143 与过滤布层142相连接,且亲肤无纺布层143与嘴部相贴合;限位槽16位于疏水无纺布层141与过滤布层142之间;鼻梁夹18嵌入限位槽16内;两个第二弹力绳20分别与口罩本体14的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弹力绳20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两个第三弹力绳22分别与口罩本体14另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三弹力绳22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四个连接绳24的一端分别与口罩本体14的四角相连接,位于口罩本体14上端的两个连接绳24相连接,且位于口罩本体14下端的两个连接绳2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防护帽本体10套设在头部,第一弹力绳 12沿防护帽本体10的周向绕设在防护帽本体10边缘的外侧,且第一弹力绳12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以使防护帽本体10通过第一弹力绳12环绕一周固定在头部,以通过第一弹力绳12将防护帽本体10勒紧在头部,避免防护帽本体10从头部脱离;其次,口罩本体14由疏水无纺布层141、过滤布层142和亲肤无纺布层143压合而成,通过使疏水无纺布层141位于口罩本体14远离嘴部的一侧,以通过疏水无纺布层141防止飞沫和水进入口罩本体14里面,起到阻挡液体的作用;再次,通过使过滤布层142位于疏水无纺布层141的一侧,且过滤布层142与疏水无纺布层141相连接,以使进入口罩本体14的微小颗粒和细菌进行过滤,以实现阻挡细菌和灰尘的作用;再次,将亲肤无纺布层143位于过滤布层142远离疏水无纺布层 141的一侧,亲肤无纺布层143与过滤布层142相连接,且亲肤无纺布层 143与嘴部相贴合,以使亲肤无纺布层143吸收嘴部呼出的湿气,避免气体液化成水滴,从而降低嘴部的不适感,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再次,将限位槽16位于疏水无纺布层141与过滤布层142之间,以使限位槽16 固定在疏水无纺布层141与过滤布层142之间,并使鼻梁夹18嵌入限位槽 16内,以实现鼻梁夹18设置在限位槽16进行限位,以便于通过鼻梁夹18 对口罩本体14进行限位,并调节口罩本体14与鼻梁之间的距离,使口罩本体14更贴近皮肤,从而避免飞沫从口罩本体14与皮肤支间的间隙进入口鼻,确保防护效果;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弹力绳20分别与口罩本体 14的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弹力绳20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二弹力绳20将口罩本体14和防护帽本体 10相连接,同时可调节口罩本体14与防护帽本体10之间的距离;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三弹力绳22分别与口罩本体14另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第三弹力绳22的另一端同时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三弹力绳22将口罩本体14和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使口罩本体14与防护帽本体10连接更加稳定,并通过第二弹力绳20和第三弹力绳22的弹性,使产品适配不同的使用者,从而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再次,通过将四个连接绳24的一端分别与口罩本体14的四角相连接,位于口罩本体14上端的两个连接绳24相连接,且位于口罩本体14下端的两个连接绳24相连接,以实现通过四个连接绳24将口罩本体14进行固定,通过四个连接绳24调节长度,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脸部,使口罩本体14与脸部更贴合,提高产品的舒适度和实用性。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将第一弹力绳12设置在防护帽本体10上,使防护帽本体10可以固定在头部,再使第二弹力绳20和第三弹力绳22将口罩本体14与防护帽本体10相连接,可实现防护帽本体10与口罩本体14一体式结构,由于口罩本体14的四角与四个连接绳24相连接,可根据脸部大小调节连接绳24的长度,使口罩本体14更加稳固,避免掉落和偏移,有效防止帽子佩戴过程中的脱落现象;通过使防护帽本体10和口罩本体14一体化,使产品取用的过程更加方便,无需分开佩戴,直接采用套头式的设计,使防护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并为临床及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防护,从而为科研及临床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也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对耳部造成的压迫,本产品与传统的帽子口罩相比更加安全舒适,并为为科研及临床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措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过滤布层142 为熔喷布。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过滤布层142为熔喷布,以实现口罩本体14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以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具体的,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从而实现过滤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折皱带26;三个折皱带26设置在口罩本体14的表面上,折皱带26向靠近嘴部的方向凸起,且折皱带26向背离鼻梁夹18方向弯折。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三个折皱带26设置在口罩本体14的表面上,折皱带26向靠近嘴部的方向凸起,且折皱带26向背离鼻梁夹18方向弯折,当褶皱带展开时,可增大口罩本体14的面积,以将脸部覆盖,以使口罩本体14周边与人脸部紧密贴合,减少空气泄漏,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支撑架28;支撑架28呈弧形,支撑架28与口罩本体 14相连接,且支撑架28向背离嘴部的方向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架28呈弧形,支撑架28与口罩本体14相连接,且支撑架28向背离嘴部的方向凸起,以避免嘴部接触到口罩本体 14,使嘴部在口罩本体14内部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嘴部呼出的气体在此空间内降温,从而使长期佩戴本产品的医护人员呼吸顺畅,提升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弹力绳12 的长度小于防护帽本体10的周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弹力绳12的长度小于防护帽本体10的周长,以使防护帽本体10适配不同的使用者,并避免防护帽本体10与头部之间存在缝隙,使防护帽本体10更贴合头部,使佩戴人员得到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弹力绳22绕设在头部的后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弹力绳22绕设在头部的后方,以实现固定口罩本体14,使口罩本体14不掉落不偏移;并可实现直接将产品套头穿戴的技术效果,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医用防护用具,所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穿戴在医护人员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包括:
防护帽本体,所述防护帽本体套设在所述头部;
第一弹力绳,所述第一弹力绳沿所述防护帽本体的周向绕设在所述防护帽本体边缘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弹力绳与所述防护帽本体相连接;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由疏水无纺布层、过滤布层和亲肤无纺布层压合而成;
所述疏水无纺布层位于所述口罩本体远离嘴部的一侧;
所述过滤布层位于所述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且所述过滤布层与疏水无纺布层相连接;
所述亲肤无纺布层位于所述过滤布层远离所述疏水无纺布层的一侧,所述亲肤无纺布层与所述过滤布层相连接,且所述亲肤无纺布层与嘴部相贴合;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疏水无纺布层与所述过滤布层之间;
鼻梁夹,所述鼻梁夹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第二弹力绳,两个所述第二弹力绳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防护帽本体相连接;
第三弹力绳,两个所述第三弹力绳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另一端的两侧边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弹力绳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防护帽本体相连接;
连接绳,四个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四角相连接,位于所述口罩本体上端的两个所述连接绳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口罩本体下端的两个所述连接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布层为熔喷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
折皱带,三个所述折皱带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表面上,所述折皱带向靠近嘴部的方向凸起,且所述折皱带向背离所述鼻梁夹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医用防护用具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弧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口罩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向背离所述嘴部的方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力绳的长度小于所述防护帽本体的周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医用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弹力绳绕设在所述头部的后方。
CN202022186937.6U 2020-09-29 2020-09-29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Active CN213992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6937.6U CN2139926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6937.6U CN2139926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2613U true CN21399261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6937.6U Active CN2139926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2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6745A (zh) * 2022-03-29 2022-07-15 重庆义康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6745A (zh) * 2022-03-29 2022-07-15 重庆义康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7036B2 (en) Unpowered respiratory protective headset and body suit and additional improvements to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DE69731559T2 (de) Gesichts- und atemschutzsystem
US5878742A (en) Airvisor delivery system
ES2682106T3 (es) Respirador doblado de forma plana sin mantenimiento que incluye una lengüeta de sujeción
US6098624A (en) Simple mask for protection of respiratory system
KR20210111291A (ko) 호기 필터를 구비한 밀착형 호흡기 및 밀착형 호흡기용 호기 필터
CN213992613U (zh) 新型医用防护用具
CN212754379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佩戴松紧度的医用口罩
WO2015005955A1 (en) Respiratory hood capable of being worn with external head gear
WO2021159637A1 (zh) 一种防护隔离装置
CN212141186U (zh) 防护头罩
CN106307709A (zh) 防雾霾口罩
CN212994588U (zh) 一种杯型口罩
CN209950437U (zh) 一种半身一体化防护装置
CN211021069U (zh) 一种预防医学用多功能防护口罩
CN213908611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13215471U (zh) 手术室用护理口罩
CN213344431U (zh) 一种口罩
CN218978091U (zh) 一种舒适型医用口罩
CN214483357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口罩
WO2001089330A2 (en) Disposable respirator
CN220192260U (zh) 一种佩戴舒服的玻尿酸蚕丝防护口罩
CN215685018U (zh) 一种具有鼻托的防雾装置
CN212414817U (zh) 一种带有眼罩的可拆卸口罩
CN212306908U (zh) 一种呼吸传染科的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