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0948U -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0948U
CN213990948U CN202022801771.4U CN202022801771U CN213990948U CN 213990948 U CN213990948 U CN 213990948U CN 202022801771 U CN202022801771 U CN 202022801771U CN 213990948 U CN213990948 U CN 213990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phone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microphon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17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琦春
雷长友
陈德斌
王志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17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0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0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0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主要是将电控发光装置与麦克风装置在物理上进行直接整合,形成一个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麦克风组件产品,其可以安装在任何所需的电子设备上,用户可以通过该麦克风组件中的发光装置的透光件,观察到透光件中灯光电路模块发出的光线。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佳地替代传统的屏幕观察方式,可直接实时地观察麦克风,便可知晓其采录音频信号的状态,同时规避了设备局限性以及屏幕耗能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背景技术
麦克风组件作为常见的音频输入装置,是手机、录音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件。麦克风组件在工作时会实时采集用户输入的音频,但由于音频信号是非可见信号,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而言,并不能通过麦克风组件直观地辨识出是否正处于实时的拾音状态。一般来说,目前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的屏幕观察拾音状态,例如当麦克风组件接收到音频输入后,设备内置的处理模块触发屏幕中显示的录音按钮从圆形变为矩形,或者接收音频后处理模块触发显示波形等。
此种观察屏幕的方式需要点亮屏幕,不仅耗电耗能,并且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不便于保持亮屏操作;此外,此种方式对电子设备提出特定要求,即需要电子设备具备可观察的屏幕器件,然而,电子设备的种类各式各样,有些可以采录音频的设备并未配置屏幕;再者,通过屏幕观察麦克风拾音状态,对于电子产品用户而言,此方式较为陈旧、传统、单一,缺乏较佳的视觉体验感,与日新月异的电子设备产品的更新迭代不匹配。
因而,上述从外界观察麦克风拾音状态的传统方式具有局限性、耗能、操作不便以及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通过对器件的结构改进,将发光功能与麦克风结合,形成一个可用于电子设备产品的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且能够便于从外界直接观察到麦克风状态的新型麦克风组件,从而可以解决基于屏幕观察麦克风拾音情况的现有方式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中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装置和麦克风装置;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透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件的灯光电路模块;
所述透光件与所述麦克风装置配合连接。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灯光电路模块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若干发光器件;
当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时,所述透光件整体向外透射出均匀的光线。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LED,且在所述LED上设有具有聚光作用的导光罩。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按预设的数量和预设的角度布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件包括发光部和连接部;
所述灯光电路模块整体嵌入所述发光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麦克风装置连接。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装置包括用于容置麦克风器件的麦克风支座,所述麦克风支座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支座为中空结构,所述麦克风器件内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并且所述麦克风支座与所述连接部套设固接。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辅助支撑设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内的所述麦克风器件。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支座的侧壁设有镂空区域;
所述发光麦克风组件还包括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用于防止所述透光件透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镂空区域漏出。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形成有多个网孔的罩网;
所述罩网设于所述麦克风支座的侧壁的内部或外部;
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遮光胶布,所述遮光胶布设置在所述罩网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主要是将电控发光装置与麦克风装置在物理上进行直接整合,形成一个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麦克风组件产品,其可以安装在任何所需的电子设备上,用户可以通过该麦克风组件中的发光装置的透光件,观察到透光件中灯光电路模块发出的光线。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佳地替代传统的屏幕观察方式,可直接实时地观察麦克风,便可知晓其采录音频信号的状态,同时规避了设备局限性以及屏幕耗能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发光装置中灯光电路模块的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可以使透光件透射出的光线更为均匀且便于观察,从而提升视觉友好度,更益于用户接受和使用电子设备产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发光装置和麦克风装置二者配合连接方式的优化,还可以使得发光装置辅助麦克风单元在麦克风装置中的稳固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针对特定的麦克风装置的结构,还提出采用相应的遮光手段确保发光装置透射出的光线不会由麦克风装置射出,一方面提升发光装置的聚光效果,另一方面解决整个麦克风组件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光电路模块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待改善的发光器件布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光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支座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解决前文提及的技术问题,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装置1和麦克风装置2,这里需先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为一种外置麦克风组件的示意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应用位置,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发光麦克风组件既可以内置于设备,也可以外置于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外置的麦克风组件可以使用户直接观察该麦克风的状态,而内置的所述发光麦克风组件可以配置在具有特定本体结构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某些电子设备的本体外壳采用透光材质或者具备可视内部构造的窗口等,因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所述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内置形式或外置形式。
接续前文,结合图2所示,其中发光装置1具体可以包括透光件11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件的灯光电路模块12,灯光电路模块12的作用是在电气层面提供光源,透光件11的作用顾名思义,即是向外透射灯光电路模块12所发出的光线,以便被用户从外界观察到;再者,所述透光件11的另一作用是与前述麦克风装置2配合连接,二者具体的机械连接方式后文将做说明,此处需先指出的是,二者合为一体后,可以通过电气设计使麦克风在接收音频时,灯光电路模块12发出光线,而具体的电气控制方式则可以借鉴常规的触发方式,例如前文介绍的当麦克风采集到音频后,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触发显示屏中的波形发生变化或者显示某些动态的画面等,此处仅需要将处理器提供的触发信号给到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以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电能即可,当然更佳地,还可以借鉴呼吸灯等类似已有产品的控制方式,例如根据麦克风接收到的音频分贝大小调整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发出的光线强弱,这些电气层面的设计均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重点,在实施时具体采用何种控制灯光的方式可以参考已有的相关产品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的麦克风组件的整体硬件结构。
站位于结构角度,前述灯光电路模块12是该麦克风组件的光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多种已经成熟的发光器件予以实现,这里给出一种灯光电路模块12的示意性参考,结合图2和图3所示,可以包括设置在电路板122上的若干发光器件121,这样,当所述发光器件121发光时,前述透光件11可以向外透射出光线,这里所述透光件11其选材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较硬材质,例如但不限于有机玻璃等。关于透光件11后文将做说明,此处继续对灯光电路模块12的优选方案进行具体介绍:所述发光器件121具体可以选用LED,且在所述LED上可以设置具有聚光作用的导光罩1211,以此在提升对所发射光线的导向性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透射光线的亮度,如图3所示,在所述LED上可以设置或附带一个半圆形的有机玻璃材质的导光罩1211,该导光罩1211实施例的相对两个端面为平面,中间所夹为弧面,这样可将LED光源以180°的角度汇聚后发散出去,即每个LED光源形成半圆的导光区。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3仅为示意性介绍,所述导光罩1211具体采用何种材质、何种形状,可结合实际所需进行选择和调整,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限定。
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当所述发光器件121发光时,透光件11更佳地还可以整体向外透射出均匀的光线,而不是仅在透光件11的局部可见发光,或者透射出的光线有亮有暗。为了达到整体均匀的透光效果,一方面需要考虑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与所述透光件11的相对位置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依据透光件11的形状,所述发光器件121在所述电路板122上的布局,以前述示例而言,就是所述LED的数量和角度布置。无论上述哪一方面,主要的设置构思就是平均,即透光件11可以均匀地包含或覆盖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而不能仅在透光件11的某一位置设有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此外,发光器件121在电路板122上也应均匀分布。尤其对于发光器件121的布局而言,如果仅仅做到均匀分布,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难以实现整体均匀透光的需求,这里结合图1~图4做如下说明。
图1和图2示例中所述透光件11为长圆形结构,因而图2、图3和图4具体示出在透光件11的中央下方设置一个圆角矩形的电路板122,前述LED自带半圆形导光罩且立式焊接在电路板122上,一方面,圆角矩形的电路板122的边缘(受光面)被所述透光件11均匀覆盖;另一方面,四个LED均匀分布在电路板122上。但是,图4相对图3而言,四个LED的布局不太合理,只能在电路板122的两侧形成导光区,而位于两排LED中间的区域在属于未导光区,这就意味着电路板122此中间区域相应的左右两个弧形边缘成为非受光面,即,透光件11对应此左右两个弧形边缘的位置无法透射出光线或透射光线不足;此外,由于图4中LED为平行设置,使得任一排的LED在导光区会出现两个LED的光线重叠,即在相应的直线边缘处形成重复受光面,相应地,透光件11对应位置所透射的光线亮度会强于其他位置,以上综合原因会导致实际发光效果强弱不一致,达不到整体、均匀的要求。
而图3则为图4的改进方案,当基于圆角矩形结构时,且采用四个立式安装、带有半圆导光罩的LED时,可以调整四个LED的设置角度,即分别对应电路板122的四个角,且可以通过调整相互之间的距离保证覆盖所有受光面的同时不会产生光线重叠。综上可知,为了达到透光件11整体均匀发光的目的,可以根据透光件11的形状以及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的位置,设计相应的发光器件121的数量及其布置位置和角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举例过程中提及的圆角矩形、半圆导光罩、四个LED等信息皆为示意性的,并不是对前述实现整体均匀发光的技术构思的限定。
关于透光件11,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计多种结构形式,例如扁圆环形(方框形)、立式环形(方框形)等,此处不做枚举,为了便于说明,仅一其中立式环形为例,具体地,可以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并且,前文提及所述透光件11与所述麦克风装置2配合连接,这里进一步提供一种具体的连接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透光件11可以包括具体发光部111和连接部112,这里的发光部111优选是指麦克风装置2与发光装置1合为一体后,用户从外界可见的发光区域,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连接部112也可以透射出光线,因为基于电子设备该特定的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麦克风组件本身尺寸并不大,为便于制造加工,其中透光件11可以采用通体统一材质,例如通体透明的有机玻璃,因此,整个透光件11皆可透射光线。之所在在此优选实施例中提及将透光件11区分出发光部111和连接部112两个部分,主要为了体现:一方面、前述灯光电路模块12可以整体嵌入所述发光部111,确保发光部111整体均匀受光,例如可以将前述灯光电路模块12放置于所述发光部111下部的电路板槽位1113中;另一方面、前述连接部112的主要作用不是透光,而是用于与所述麦克风装置2连接。
对于二者的连接,需要结合麦克风装置2的具体构造进行关联介绍,因而再参考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提出,前述麦克风装置2可以包括用于容置麦克风器件21的麦克风支座22,由此,所述连接部112可以与所述麦克风支座22连接,从而实现发光装置1与麦克风装置2的连接。
以本实用新型举例的一个特定结构而言,所述麦克风支座22可以采用中空结构,麦克风器件21(例如但不限于定向MIC单元)内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22,例如麦克风器件21可以内嵌在定位凹槽221中,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定位凹槽221两侧的第一定位筋222辅佐所述麦克风器件21的定位。并且,所述麦克风支座22可以与前述连接部112采用套设固接的配合方式,结合图5所示,前述连接部112可以具体包括第二定位筋1122、支撑结构1121,第二定位筋1122的作用是在与麦克风支座22连接时,保证麦克风支座22与连接部112的准确配合;支撑结构1121的作用是辅助支撑前述设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22内的所述麦克风器件21,实施时支撑结构1121与麦克风器件21连接,在一种较佳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可以考虑由支撑结构1121顶抵住麦克风器件21,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排除支撑结构1121的其他辅助支撑方式。
再如图1和图5所示,前述透光件11除了发光部111和连接部112两个部分,还可以包括安装筋1111,并可以在所述安装筋1111上述设置防呆凸槽1112,以确保整个发光麦克风组件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方向准确、连接牢固。当然,这属于特定发光麦克风组件结构的特定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指出的是前述麦克风支座22、连接部112、麦克风器件21、灯光电路模块12等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热熔或点胶等电子设备零部件领域常规的固定方式,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确保透射光线均匀且没有不必要的漏光,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麦克风支座22的侧壁可能设有镂空区域,因而可以采用遮光装置23遮盖所述镂空区域,防止透光件11透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镂空区域漏出。遮光装置23的选型是多样的,例如避光带、遮光罩、挡光板、防漏光套等,并且覆盖遮挡的方式也可以因不同的麦克风支座22及透光件11的结构采取相应的不同形式,例如本实用新型举例的一种特定麦克风组件结构,前述麦克风装置2还包括形成有多个网孔的罩网24,该罩网24可以设于所述麦克风支座22的侧壁的内部或外部,当然,为了提升较佳的视觉效果,优选如图1所示,罩网24采用环形金属网并设置在所述麦克风支座22的侧壁内部,但无论罩网24设置在内或在外,所述遮光装置23均可以优选采用不影响声音传播的遮光胶布,并且该遮光胶布设置在所述罩网24的内侧,从而可以防止灯光的漫射漏出。
最后,结合图2所示,对于本实用新型举例的一个具体的发光麦克风组件产品完整示例,该发光麦克风组件还可以包括片状金属网25,并通过双面泡棉胶等固定方式设置在前述麦克风支座22的上端面,并且在发光麦克风组件的下端还可以设有钢板13,作为所述发光麦克风组件的底部以保护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在所述钢板13的下方还可以配置泡棉胶14,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固定,尤其地,在图示中,所述灯光电路模块12的电路板12、钢板13、泡棉胶14的中部均开设有导线孔,此结构特征便于利用导线束将麦克风器件21连接至电子设备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具体的形状结构以及相应的特征设计仅为示意性介绍,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主要是将发光装置与麦克风装置在物理上进行直接整合,形成一个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麦克风组件产品,其可以安装在任何所需的电子设备上,用户可以通过该麦克风组件中的发光装置的透光件,观察到透光件中灯光电路模块发出的光线。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佳地替代传统的屏幕观察方式,可直接实时地观察麦克风,便可知晓其采录音频信号的状态,同时规避了设备局限性以及屏幕耗能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发光装置和麦克风装置;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透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件的灯光电路模块;
所述透光件与所述麦克风装置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电路模块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若干发光器件;
当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时,所述透光件整体向外透射出均匀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LED,且在所述LED上设有具有聚光作用的导光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按预设的数量和预设的角度布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发光部和连接部;
所述灯光电路模块整体嵌入所述发光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麦克风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装置包括用于容置麦克风器件的麦克风支座,所述麦克风支座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支座为中空结构,所述麦克风器件内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并且所述麦克风支座与所述连接部套设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辅助支撑设置于所述麦克风支座内的所述麦克风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支座的侧壁设有镂空区域;
所述发光麦克风组件还包括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用于防止所述透光件透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镂空区域漏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形成有多个网孔的罩网;
所述罩网设于所述麦克风支座的侧壁的内部或外部;
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遮光胶布,所述遮光胶布设置在所述罩网的内侧。
CN202022801771.4U 2020-11-27 2020-11-27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Active CN213990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1771.4U CN213990948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1771.4U CN213990948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0948U true CN21399094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1771.4U Active CN213990948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0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11126278B2 (en) Stylus with light energy harvesting
CN215933113U (zh) 显示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3990948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光麦克风组件
CN111464675B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309742A (zh) 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N211527449U (zh) 测量仪表
CN218850802U (zh) 移动终端
CN209748960U (zh) 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后盖变色装置
CN217604013U (zh)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CN110312018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JP2004200815A (ja) 音声情報支援システム
US8780281B2 (en) Televi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22305B (zh) 電子裝置
CN218273427U (zh) 交互模组和交互设备
CN113099005A (zh) 电子设备
KR100690822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집광 장치
CN217004378U (zh) 照明装置
CN220065053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163834U (zh) 电路板、线控器及空调器
CN216697250U (zh) 交互设备
CN210052174U (zh) 指纹模组及智能终端
CN219041935U (zh) 一种桌面麦克风
CN217722799U (zh) 一种具有led发光组件电路的发光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