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6020U -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6020U
CN213986020U CN202023093266.5U CN202023093266U CN213986020U CN 213986020 U CN213986020 U CN 213986020U CN 202023093266 U CN202023093266 U CN 202023093266U CN 213986020 U CN213986020 U CN 213986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reinforced
load
tes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32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全
侯森磊
林志南
黄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30932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6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6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6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模型箱、载荷加载装置和用于采集加筋土挡墙受到荷载后形变量的数据采集设备,试验模型箱具有一上侧开口以及至少一周侧开口,试验模型箱内设置有加筋土挡墙,加筋土挡墙位于周侧开口位置处;载荷加载装置能够从上侧开口处对试验模型箱内的加筋土挡墙施加竖向的荷载。该试验系统能够有效模拟测量加筋土挡墙结构在动静载荷下的变化,易于试验;本试验系统操作方便,能够简化整个动静载荷模拟的测量数据并可以得到载荷试验的精确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筋土挡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加筋土挡墙结构作为高速公路、铁路、桥台及边坡的一种有效柔性加固路基支挡结构,其主要需承受静载与动载两方面的作用。静载主要是由挡墙后填料的土压力及上覆结构的重力对挡墙结构产生的,而动载则主要来自地基表面层上的交通荷载或地震荷载、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动态荷载等对挡墙产生的作用。前者与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形式、填料性质及上覆结构设施等有关,而后者主要与加筋土挡墙工作服役环境及车辆的载重量、车速、行驶位置等因素有关。
近来年,国内外众多学者们往往通过现场或室内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式对加筋土挡墙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不断推进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其中,室内模型试验是按照一定几何比例代替原型试验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与自然条件可以监测到较为可靠的试验结果,同时亦可验证相应的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的准确性,也是研究或解决岩土工程领域中众多疑难问题有效方法。而相比室内模型试验而言,寻求合适的实际工程进行现场试验比较困难,并且即便能够进行现场试验,其受影响因素众多,难以一一规避,故监测所得数据不能保证完全可靠;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研究过程十分复杂,较多参数难以精确及简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试验平台以及一种有效的试验方法来模拟测量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结构在动静载荷下的变化,以准确获取真实的数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加筋土挡墙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能够有效模拟测量加筋土挡墙结构在动静载荷下的变化,易于试验;能够简化整个动静载荷模拟的测量数据并可以得到载荷试验的精确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包括:
试验模型箱,其具有一上侧开口以及至少一周侧开口,所述试验模型箱内设置有加筋土挡墙,所述加筋土挡墙封堵周侧开口;
载荷加载装置,其能够从上侧开口处对试验模型箱内的加筋土挡墙施加竖向的荷载和测量加筋土挡墙竖直方向的沉降量;以及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加筋土挡墙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筋土挡墙包括封堵在周侧开口处的挡墙面板、一端固定在挡墙面板内侧的筋材以及包覆在筋材外的填料,所述筋材设置有至少一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
柔性位移计,其安装在筋材上,且用于测量筋材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
位移传感器,其安装在周侧开口上,所述位移传感器能够相对挡墙面板滑移并用于测量挡墙面板受到荷载后的水平位移量以及竖直方向的沉降量;
加速度计,其安装在填料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加速度量;
土压力盒,其安装在填料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土压力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试验模型箱位于周侧开口一侧的外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不与挡墙面板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挡墙面板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试验模型箱包括底座和框架,所述框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框架位于周侧开口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后钢板,所述框架位于周侧开口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侧钢板和玻璃钢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反力架、输出端向下设置在反力架上的液压缸以及设置在液压缸输出端上的加载板,所述液压缸能够通过加载板对试验模型箱内的加筋土挡墙施加竖向的荷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数字图像测试系统,所述数字图像测试系统包括数码相机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所述试验模型箱位于周侧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钢面板;所述数码相机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均设置在玻璃钢面板一侧,数码相机能够获取不同层筋材周围的填料的形变位移图片信息,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能够接收数码相机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并计算、绘制任一层筋材与填料交界面附近填料层的位移云图和应变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在试验模型箱上开设上侧开口以及周侧开口;并利用载荷加载装置对上侧开口施加载荷,用于模拟在实际的用途中加筋土挡墙本身自重以及外在服役环境及车辆的载重量、车速、行驶位置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而周侧开口能够模拟室外实际加筋土挡墙受到破坏的一侧的实际情况,而数据采集设备能够转化到加筋土挡墙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并将该形变量转换为可以被测量到的数据参数,以便于量化管理这些模拟数据。本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模拟加筋土挡墙受到荷载后的受损情况,并将这些受损情况数据化,更为直观。此外,本申请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操作方便,易于模拟和测量,能够有效简化常规模拟测量的数据,同时测量的数据更为贴切实际加筋土挡墙受损时的数据,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筋材倒梯形内部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筋材反包式内部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筋材与挡墙面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砂土颗粒粒径级配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部件被称为“设置在中部”,不仅仅是设置在正中间位置,只要不是设置在两端部都属于中部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模型箱1、载荷加载装置3以及数据采集设备4,试验模型箱 1具有一上侧开口11以及至少一周侧开口12,所述试验模型箱1内设置有加筋土挡墙2,所述加筋土挡墙2封堵周侧开口12;载荷加载装置3能够从上侧开口11处对试验模型箱1内的加筋土挡墙2施加竖向的荷载和测量加筋土挡墙2 竖直方向的沉降量;数据采集设备4用于采集加筋土挡墙2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其中,本实用新型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在试验模型箱1上开设上侧开口11以及周侧开口12;并利用载荷加载装置3对上侧开口11施加载荷,用于模拟在实际的用途中加筋土挡墙2本身自重以及外在服役环境及车辆的载重量、车速、行驶位置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而周侧开口12能够模拟室外实际加筋土挡墙2受到破坏的一侧的实际情况,而数据采集设备4能够转化到加筋土挡墙2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并将该形变量转换为可以被测量到的数据参数,以便于量化管理这些模拟数据。本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模拟加筋土挡墙2受到荷载后的受损情况,并将这些受损情况数据化,更为直观。
在实际的使用中,本申请所测试模拟的加筋土挡墙2包括封堵在周侧开口 12处的挡墙面板21、一端固定在挡墙面板21内侧的筋材22以及包覆在筋材22 外的填料23,所述筋材22设置有至少一层,本申请优选五层以上,这样提高测量的精度。挡墙面板21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这样可以模拟实际加筋土挡墙2 建造的实际结构过程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挡墙面板21可以做成规则的方块类型,便于试验过程中的砌筑工作。其中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面板21可直接预制成模块,挡墙面板21为空心的结构模块,钢筋24穿设在空心的区域,挡墙面板21并且在上部存在凹槽,下部有突出的连接件,可与筋材22 共同装配到周侧开口12处,且筋材22与挡墙面板21的连接可进行卡扣摩擦连接和返包摩擦连接,也可进行机械连接,视实际试验工况而定。摩擦连接主要是筋材22被卡在相邻的两个挡墙面板21的模块之间,利用挡墙面板21的模块之间的缝隙的摩擦力实现挡墙面板21与筋材22的连接,机械连接即利用挡墙面板21内的钢筋24直接穿过筋材22并实现限位筋材22。
而筋材22在本申请中可以选择双向拉伸HDPE土工格栅,双向拉伸HDPE 土工格栅的孔径规格为40mm×40mm,强度型号为TGSG-3030,其中,双向拉伸HDPE土工格栅可以分为M型、A型、B型,三者的极限拉伸强度依次约为 32.7kN/m、29.5kN/m、16.7kN/m,峰值破坏应变依次约为10.8%、10.3%、10.2%;试验M型筋材为原始双向土工格栅不剪横肋,A型筋材为每间隔1条横肋时剪去1条格栅横肋,B型筋材为每间隔1条横肋时剪去2条格栅横肋,A型筋材和 B型筋材均是在M型筋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得到。这三种类型的双向土工格栅可以有效分析格栅强度降低对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的影响。下文的试验可以依据这三种类型土工格栅进行试验的,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参见图2至图5,所述数据采集设备4包括柔性位移计41、位移传感器42、加速度计43以及土压力盒44;其中,柔性位移计41安装在筋材22上,且用于测量筋材22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和土压力盒44;位移传感器42安装在周侧开口12上,所述位移传感器42能够相对挡墙面板21滑移并用于测量挡墙面板21 受到荷载后的水平位移量以及竖直方向的沉降量;加速度计43,其安装在填料 23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加速度量;土压力盒44安装在填料 23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土压力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位移传感器42的测量量是挡墙面板21本身的形变量,因此可以看出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固定位移传感器42。为此,本申请中在所述试验模型箱1位于周侧开口 12一侧的外侧上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位移传感器42安装在安装架13上,所述安装架13不与挡墙面板21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42与挡墙面板21抵接。在试验的时候,为了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本申请中需要在位移传感器42上涂抹润滑油,这样提高整个位移传感器42的灵敏度。
参见图2、图4和图5,所述试验模型箱1包括底座14和框架15,所述框架15安装在底座14上,所述框架15位于周侧开口12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后钢板16,所述框架15位于周侧开口12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侧钢板17和玻璃钢面板18。玻璃钢面板18的设置主要是便于试验人员观察整个试验模型箱1在试验过程中其内加筋土挡墙2的形变情况。为了便于观察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玻璃钢面板18上设置有相应的刻度,按照工况设计要求,标明各层土压力盒44、加速度计43、筋材22铺设位置及填料23分层填筑压实的位置,用以指导填筑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试验的准确性,本申请中底座14、框架15、后钢板16、玻璃钢面板18以及侧钢板17所组成的试验结构可以认为是不可变形的,这样可以减少试验过程中因试验模型箱1形变所造成的误差,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个改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记录每个土层的形变情况,本试验系统还包括数字图像测试系统36,所述数字图像测试系统36包括数码相机34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35,所述数码相机34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35均设置在玻璃钢面板18一侧,数码相机34能够获取不同层筋材22周围的填料23的形变位移图片信息,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35能够接收数码相机34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并计算、绘制任一层筋材22与填料23交界面附近填料23层的位移云图和应变场。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图像,并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图像信息的技术为常规的技术手段,本申请人在此不详述计算机如何分析图像信息的原理。此外,本试验系统中,数码相机34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35两者间使用USB数据电缆连接。该数字图像测试系统36与玻璃钢面板18垂直布置并正对载荷加载装置3的输出端,且距离为500mm,以确保数字图像测试系统36获得的图像清晰无畸变。
参见图1至图3,为了提高加载的便利性,本申请中所述载荷加载装置3包括反力架31、输出端向下设置在反力架31上的液压缸32以及设置在液压缸32 输出端上的加载板33,所述液压缸32能够通过加载板33对试验模型箱1内的加筋土挡墙2施加竖向的荷载。其中加载板33是直接作用在加筋土挡墙2上的,为了避免其自身受力形变的影响,本申请中加载板33优选刚度大的钢板,规格可以为95cm×15cm×3cm,这样基本符合实际过程中常规载荷对加筋土挡墙2 单位面积上的实际作用面积。此外,如何控制液压缸32的动作和加载过程,可以优选MTS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能实时显现输出荷载水平值与加载频率,并可通过调控系统相关参数转换荷载类型。其中,MTS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式可以参见:许丕元,葛云海,刘泓,&于书斋. (0).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在建筑结构试验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
参见图3,在实际的运用中,本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接收柔性位移计41、位移传感器42、加速度计43以及土压力盒44所输出的数据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输送至外部上位机。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优选领域常用的静态应变仪和动态应变仪,这两种不同的类型的应变仪可以分别测量静、动载荷状态下加筋土挡墙2的形变数据。其中静态应变仪优选型号为JM3813静态应变仪;而动态应变仪优选型号为JM3841动态应变仪。数据采集系统在采集到数据后可以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便于操作工人实时观察并记录数据。
此外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方法,包括:
步骤1、试验器材准备,准备试验模型箱1、载荷加载装置3以及数据采集设备4,调试载荷加载装置3和数据采集设备4,直至符合预设要求;
步骤2、构建试验单元层,在试验模型箱1内分层填筑并压实填料23和筋材22,在筋材22上安装柔性位移计41,在填料23内按预设位置埋设加速度计 43和土压力盒44,并在周侧开口12处砌筑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使得筋材22与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连接;在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上安装能够相对试验模型箱1位置固定的位移传感器42;
步骤3、构建加筋土挡墙2,按照步骤2的方式逐层填筑试验单元层,直至达到预设试验高度并形成所述加筋土挡墙2;
步骤4、安装加载板33,当填筑完成加筋土挡墙2后,利用水平尺在加筋土挡墙2最上层试验单元层的上面进行找平,然后将加载板33安放在最上层试验单元层的预设试压点上;
步骤5、加载试验,调试数据采集设备4并统一各个测量的测试时间,载荷加载装置3采用正弦波式加载方式进行加载,直至加筋土挡墙2破坏;试验期间记录数据采集设备4内的各个测量数据;数码相机34获取不同层筋材22周围的填料23的形变位移图片信息,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35能够接收数码相机 34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并计算、绘制任一层筋材22与填料23交界面附近填料23层的位移云图和应变场;施加的正弦激励力表达式如下:
P=P0+PAsin(2πft)
式中,P0为荷载定值(kN);
PA为动载幅值(kN);
f为加载频率(Hz);
t为时间(s);
步骤6、试验收尾,在加筋土挡墙2破坏后,利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加筋土挡墙顶层加载板33及挡墙面板21的累计变形情况及记录裂缝条数。
在实际的测试中,现实中的交通荷载类型、行驶速度、载重量、路面状况等因素对交通荷载下加筋土复合体的动载水平和频率产生动态影响,故现实中很难准确的模拟交通载荷;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对动载波形进行适当简化,其简化的简化波形本申请采用正弦波式,故上述载荷加载装置3采用如正弦激励力表达式中的方式进行加载,简化了整个模拟试验,也便于更为直观地获取交通载荷对加筋土挡墙2的作用影响。
参见图4和图5,在本申请中,筋材22的铺设方式包括倒梯形、反包式以及条形格栅布设,分别进行动静载和动载两类工况开展模型试验分析:在加筋土挡墙2顶部分级施加竖向荷载直至破坏,每级5kN,分别改变加载板33的偏移距离D来分析加筋土挡墙2工作性能,D=0.3H、0.45H、0.6H,并定义基础偏移距离D与挡墙高H的比值为条形基础偏移率β,H优选1265mm,确定基础距离试验单元层面板内侧的条形基础最优偏移率βopt。为研究不同格栅型式即M、 A、B型筋材及筋材22长度L的加筋土挡墙2工作性能,L=1.0H、0.7H、0.4H的加筋土挡墙2工作性能。试验工况详见表1,试验期间量测挡墙振源位置竖向土压力、试验单元层面板的不同高度h处的水平位移及筋材22应变,对比分析不同工况的动载作用效果。试验分组方案及参数详见表1,其中f为频率,P0为振幅,N为加筋层数,u为加筋层间距,B为基础宽度,L为筋材长度,H为挡墙高度。
表1试验分组列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941295290000121
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具体加载方式为:载荷加载装置3先按照由零逐级施加静载加压至预定动载中心值P0,每级加载nkN,n为自然整数;然后分别依次施加动载值为P0±nkN、P0±2nkN、P0±3nkN、P0±4nkN、P0±5nkN、P0±6nkN,每级加载时长为5-10min,直至挡墙破坏结束试验。其中在本申请中给出一种具体测量数值,即上述的P0=30,n=5时,载荷加载装置3先按照由零逐级施加静载加压至预定动载中心值P0=30kN,每级加载5kN;然后分别依次施加动载值为 30±5kN、30±10kN、30±15kN、30±20kN、30±25kN、30±30kN,每级加载时长为 5min,直至挡墙破坏结束试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在试验模型箱1内分层填筑并压实填料23,并在周侧开口12处砌筑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每层试验单元层填筑厚度为10~12cm,挡墙高度为110~144cm;在填筑过程中采用电动平板压实机对填料23进行找平并压实3~5次,再以15~30kg的砝码对单位面积上的填料23进行压实,每单位面积压实次数为4~7次;压平过程中逐渐添加填料23直至试验单元层的压实厚度为12~16cm,压实系数为95%以上;
步骤2.2、在压实后的试验单元层上按照预设规格铺设筋材22,筋材22的一端与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连接;在筋材22上安装柔性位移计41,并在试验单元层埋设加速度计43和土压力盒44;
步骤2.3、在周侧开口12外侧的安装架13上固定安装位移传感器42,位移传感器42与由装配式模块构成的挡墙面板21的外侧抵接。
这样设置的目的能够有效使得填筑的模拟加筋土挡墙2与实际加筋土挡墙2 结构类似,提高了实际模拟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这样分层设计布置上述的数据采集设备4,可以有效地测量出整个加筋土挡墙2每层所收到载荷后的变形情况。
当然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所述步骤2.1中的填料23为颗粒级配良好的中砂,其中本申请中所选择的中砂参数为不均匀系数 Cu=8.80~9.02,曲率系数Cc=1.30~1.35,内摩擦角为36~41°,粘聚力c为 1.28~1.32kPa,干密度ρdmax为1.68~1.78g/cm3。其中本实施例中优选基于室内土工试验获得砂土的基本参数为:密度ρ为1.81g/cm3、土粒比重ds为2.65、干密度ρd为1.69g/cm3。其砂土颗粒粒径级配曲线详见图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方法,本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模拟和测量,能够有效简化常规模拟测量的数据,同时测量的数据更为贴切实际加筋土挡墙受损时的数据,适用性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模型箱,其具有一上侧开口以及至少一周侧开口,所述试验模型箱内设置有加筋土挡墙,所述加筋土挡墙位于周侧开口位置;
载荷加载装置,其能够从上侧开口处对试验模型箱内的加筋土挡墙施加竖向的荷载和测量加筋土挡墙竖直方向的沉降量;以及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加筋土挡墙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土挡墙包括封堵在周侧开口处的挡墙面板、一端固定在挡墙面板内侧的筋材以及包覆在筋材外的填料,所述筋材设置有至少一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
柔性位移计,其安装在筋材上,且用于测量筋材受到荷载后的形变量;
位移传感器,其安装在周侧开口上,所述位移传感器能够相对挡墙面板滑移并用于测量挡墙面板受到荷载后的水平位移量;
加速度计,其安装在填料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加速度量;土压力盒,其安装在填料内,且用于测量其所埋设处受到荷载后的土压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型箱位于周侧开口一侧的外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不与挡墙面板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挡墙面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型箱包括底座和框架,所述框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框架位于周侧开口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后钢板,所述框架位于周侧开口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侧钢板和玻璃钢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反力架、输出端向下设置在反力架上的液压缸以及设置在液压缸输出端上的加载板,所述液压缸能够通过加载板对试验模型箱内的加筋土挡墙施加竖向的荷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图像测试系统,所述数字图像测试系统包括数码相机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所述试验模型箱位于周侧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钢面板;所述数码相机和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均设置在玻璃钢面板一侧,数码相机能够获取不同层筋材周围的填料的形变位移图片信息,图像采集分析计算机能够接收数码相机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并计算、绘制任一层筋材与填料交界面附近填料层的位移云图和应变场。
CN202023093266.5U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Active CN213986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3266.5U CN213986020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3266.5U CN213986020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6020U true CN213986020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3266.5U Active CN213986020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60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4259A (zh) * 2022-08-30 2022-10-04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147300A (zh) * 2023-10-27 2023-12-01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填挡墙受力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设备、试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4259A (zh) * 2022-08-30 2022-10-04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抗形变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147300A (zh) * 2023-10-27 2023-12-01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填挡墙受力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设备、试验方法
CN117147300B (zh) * 2023-10-27 2024-03-22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填挡墙受力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设备、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1519B (zh) 复杂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9883675B (zh) 一种地震荷载下重力式锚碇稳定性研究的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179396A (zh) 多功能拼装式岩土工程物理相似试验系统
CN103882894B (zh)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法
CN213986020U (zh)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
CN109839315A (zh) 模拟跨断层隧道的双向滑移式物理模型箱及跨断层隧道力学行为测试方法
Portelinha et al. Performance of nonwoven geotextile-reinforced walls under wetting conditions: laborato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CN112649304A (zh) 一种装配式加筋土挡墙载荷性能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7119731A (zh) 基坑群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的模型试验装置
CN109026106A (zh) 锚杆支护系统的工况模拟方法及工况模拟试验台
CN107354961B (zh) 变刚度预应力锚拉式挡土墙土拱效应试验模型装置及方法
CN110940571B (zh) 一种模拟棚架结构动态土拱效应的试验装置
CN104153404A (zh) 桩复合地基结合碎石垫层基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1505504U (zh) 一种模拟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突涌水的试验装置
CN111380760A (zh) 一种隧道爆破开挖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6296191A (zh) 模拟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全过程运动的试验装置
CN111537217A (zh) 地震荷载下重力式锚碇稳定性研究的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942038A (zh) 边坡支护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7780015U (zh) 边坡支护模型试验系统
CN111289346A (zh) 含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三维模型试验方法
CN109797786A (zh) 基于地表水渗透的基坑开挖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Huang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geosynthetic-reinforced earth structures and geosynthetic-soil interactions
CN115931602A (zh) 无水砂层中矩形顶管施工管土剪切特性现场试验方法、试验装置
CN213957017U (zh) 一种土工格栅筋土相互作用试验装置
CN114544347A (zh) 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和位移模拟系统及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