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8921U -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8921U
CN213978921U CN202022161831.0U CN202022161831U CN213978921U CN 213978921 U CN213978921 U CN 213978921U CN 202022161831 U CN202022161831 U CN 202022161831U CN 213978921 U CN213978921 U CN 213978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ction
reinforcement cage
cavity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18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剑秋
孙旻
韩磊
冉岸绿
方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18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8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8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8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地下连续墙接头应用于地下连续墙开挖的先行槽段内,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保护外壳,所述空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先行槽段的高度,所述空腔内固设有沿所述保护外壳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连接止水带的连接件,所述地下连接墙接头结构在使用时埋设于所述先行槽段的混凝土结构中使浇筑完成的所述先行槽段内形成有所述空腔,在挖设后行槽段时切割所述保护外壳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后行槽段连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能力。

Description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工程都普遍存在渗漏水现象,主要出现在接头处。地下连续墙先行槽段施工时,在槽段两端放置接头工具以形成结构良好的接头,避免接头部位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和地下连续墙强度的薄弱环节。因此,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关键。
以锁口管为代表的地下连续墙柔性接头造价低,但在施工时普遍存在顶拔困难、止水效果差等缺点;以十字钢板为代表的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适用于土质条件较差的地层,止水效果好,但工程造价高。因此,如何提高地下连续墙接头的防水、防渗能力,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能力,施工方便、安装简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应用于地下连续墙开挖的先行槽段内,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保护外壳,所述空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先行槽段的高度,所述空腔内固设有沿所述保护外壳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连接止水带的连接件,所述地下连接墙接头结构在使用时埋设于所述先行槽段的混凝土结构中使浇筑完成的所述先行槽段内形成有所述空腔,在挖设后行槽段时切割所述保护外壳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后行槽段连通。
可选地,所述保护外壳包括用于连接钢筋笼端部的工字钢以及开口朝向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并固设于所述腹板上的U型板,所述U型板和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之间形成所述空腔。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上的两个角板,两个所述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水带的侧边的夹缝。
以及,一种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包括:
先浇筑混凝土的先行槽段,所述先行槽段内设有第一钢筋笼;
后浇筑混凝土且与所述先行槽段相邻的后行槽段,所述后行槽段内设有第二钢筋笼;
位于所述第一钢筋笼和所述第二钢筋笼之间的接头结构,切割后的所述地下连续墙接头构成所述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钢筋笼端部、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钢筋笼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钢筋笼之间设有止水带,所述保护外壳上固设有连接所述止水带的连接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后行槽段同步浇筑的后浇混凝土。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固设于工字钢以及两块侧板,所述工字钢的两个翼缘板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钢筋笼相对的两侧面上,两块所述侧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背离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所述侧板和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形成朝向第二钢筋笼的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上的两个角板,两个所述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水带的侧边的夹缝。
可选地,所述第二钢筋笼的端部固设有连接于所述止水带的两侧面上的多根钢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接头使得在于先行槽段内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出与混凝土结构等高的空腔,再在后行槽段开槽时对接头进行切割,使得空腔和后行槽段连通,再于后行槽段和空腔内浇筑混凝土,进而延长了先行槽段和后行槽段接头处地下水的绕流路径,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能力,施工方便、安装简单快捷。此外,钢边止水带的设置也提高了接头的抗渗漏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二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实施步骤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接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保护外壳,且空腔10的高度不低于挖设的先行槽段101的高度,空腔10内固设有沿保护外壳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连接止水带37的连接件33,地下连接墙接头结构在使用时随第一钢筋笼1埋设于先行槽段101的混凝土结构中,使浇筑完成的先行槽段101内形成有空腔10。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外壳包括用于连接钢筋笼端部的工字钢31以及开口朝向工字钢31的腹板并固设于腹板上的U型板32,U型板32和工字钢31的腹板之间形成空腔10。在安装该接头时,将工字钢31背离U 型板32的一侧靠近钢筋笼使工字钢31的两块翼缘板分别焊接固定于钢筋笼的两侧面上。其中U型板32通过螺栓34固定安装于工字钢3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3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工字钢31上的两个角板,且两个角板的长度与工字钢31的长度相同并通过满缝焊接在工字钢31的腹板上,两个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水带的侧边的夹缝 35,在挖设后行槽段时切割保护外壳使空腔10与所述后行槽段连通,从而使得连接件33和后行槽段之间可连接止水带,使止水带的一侧边嵌设于夹缝35中,达到一定程度的止水效果。
如图1-6所示,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于地下结构中挖设先行槽段。
于先行槽段中安装端部设有接头的第一钢筋笼,接头内形成高度不低于先行槽段的空腔,空腔内固设有沿空腔内壁竖向设置的连接件。
于除空腔以外的先行槽段内灌注混凝土。
待先行槽段中的混凝土凝固后于地下结构中挖设邻接于先行槽段的后行槽段,并对接头竖向切割使空腔与后行槽段连通。
于后行槽段内安装第二钢筋笼以及位于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之间的止水带,使止水带靠近第一钢筋笼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
于后行槽段以及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地下连续墙包括多个先行槽段101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先行槽段之间的后行槽段102,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S1:如图1所示,利用铣槽机于地下结构100中以一定间距地间隔挖设多个先行槽段101。
S2:如图2所示,于每个先行槽段101分别安装第一钢筋笼1,且每个第一钢筋笼1靠近另一钢筋笼的端部均设有如图7所示的地下连续墙接头。
S3:如图3所示,于多个先行槽段101内除多个接头的空腔10以外的区域分别浇筑混凝土,从而使得先行槽段内的混凝土结构中形成有临时的空腔10。
S4:如图4所示,于地下结构100中挖设每相邻的两个先行槽段101 之间的后行槽段102,并对接头竖向切割使空腔10与相邻的后行槽段102 连通。
切割接头时的步骤为:在利用铣槽机开挖后行槽段102时沿如图7 所示的铣削线111对先行槽段101端部的混凝土结构以及接头进行竖向切割。
S5:结合图5和图8所示,于后行槽段102内安装第二钢筋笼2以及位于每一第一钢筋笼1和相邻第二钢筋笼2之间的止水带37,使止水带37靠近第一钢筋笼1的一端与连接件33连接。
连接件33上形成有夹缝35,在安装止水带37时包括步骤:
S51:利用钢筋将止水带37的一侧边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的端部,其中,多根钢筋构成多个结构件36,每个结构件36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直角三角形状并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的端部,且每个结构件36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状钢筋结构的直角边相对设置使止水带37的一侧边嵌设于两直角边之间,从而沿止水带37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该结构件36使止水带37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的端部。
S52:将止水带37和第二钢筋笼2吊装至后行槽段102内,使止水带37远离第二钢筋笼2的另一侧边嵌设于夹缝35内。
更优的,止水带37两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竖向延伸的凸条,在将止水带37的一端嵌设于夹缝35内时使凸条封堵于夹缝35的开口处,从而使得隔水效果更好。
S6:如图6所示,于后行槽段102、空腔10内以及夹缝35中浇筑混凝土。
基于以上,通过内部形成有空腔10的接头使得在于先行槽段内101 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出与混凝土结构等高的空腔10,再在后行槽段102开槽时对接头进行切割,使得空腔10和后行槽段102连通,再于后行槽段 102和空腔10内浇筑混凝土,进而延长了先行槽段101和后行槽段102 接头处地下水的绕流路径,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能力,施工方便、安装简单快捷。此外,钢边止水带37的设置也提高了接头的抗渗漏性能。
如图8所示,使用如图7所示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后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包括:先浇筑混凝土的先行槽段101,先行槽段101内设有第一钢筋笼1;后浇筑混凝土且与先行槽段101相邻的后行槽段102,后行槽段102内设有第二钢筋笼2;位于第一钢筋笼 1和第二钢筋笼2之间的接头结构,接头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钢筋笼1 端部、开口朝向第二钢筋笼2的壳体,壳体和第二钢筋笼2之间设有止水带37,壳体上固设有连接止水带37的连接件33,壳体内设有与后行槽段102同步浇筑的后浇混凝土。
壳体由切割后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形成,即包括连接于第一钢筋笼1 端部的工字钢31以及切割后形成有开口的U型板32。
连接件33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工字钢31上的两个角板,且两个角板的长度与工字钢31的长度相同并通过满缝焊接在工字钢31的腹板上,两个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止水带37的侧边的夹缝35,在挖设后行槽段102时切割保护外壳使空腔10与后行槽段102连通,从而使得连接件33和后行槽段102之间可连接止水带37,使止水带37的一侧边嵌设于夹缝35中,达到一定程度的止水效果。利用钢筋将止水带37的另一侧边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的端部,其中,多根钢筋构成多个结构件36,每个结构件36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直角三角形状并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 的端部,且每个结构件36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状钢筋结构的直角边相对设置使止水带37的一侧边夹设于两直角边之间,从而沿止水带37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该结构件36使止水带37固设于第二钢筋笼2的端部,可随着第二钢筋笼2的安装同步安装止水带37。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下连续墙开挖的先行槽段内,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保护外壳,所述空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先行槽段的高度,所述空腔内固设有沿所述保护外壳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连接止水带的连接件,所述地下连接墙接头结构在使用时埋设于所述先行槽段的混凝土结构中使浇筑完成的所述先行槽段内形成有所述空腔,在挖设后行槽段时切割所述保护外壳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后行槽段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包括用于连接钢筋笼端部的工字钢以及开口朝向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并固设于所述腹板上的U型板,所述U型板和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之间形成所述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上的两个角板,两个所述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水带的侧边的夹缝。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连续墙接头的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先浇筑混凝土的先行槽段,所述先行槽段内设有第一钢筋笼;
后浇筑混凝土且与所述先行槽段相邻的后行槽段,所述后行槽段内设有第二钢筋笼;
位于所述第一钢筋笼和所述第二钢筋笼之间的接头结构,切割后的所述地下连续墙接头构成所述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钢筋笼端部、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钢筋笼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钢筋笼之间设有止水带,所述保护外壳上固设有连接所述止水带的连接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后行槽段同步浇筑的后浇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设于工字钢以及两块侧板,所述工字钢的两个翼缘板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钢筋笼相对的两侧面上,两块所述侧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背离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所述侧板和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形成朝向第二钢筋笼的所述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侧面板固设于所述工字钢上的两个角板,两个所述角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水带的侧边的夹缝。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笼的端部固设有连接于所述止水带的两侧面上的多根钢筋。
CN202022161831.0U 2020-09-27 2020-09-27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3978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1831.0U CN213978921U (zh) 2020-09-27 2020-09-27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1831.0U CN213978921U (zh) 2020-09-27 2020-09-27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8921U true CN21397892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1831.0U Active CN213978921U (zh) 2020-09-27 2020-09-27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8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4509A (zh)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108035337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和应用于该方法中的接头
CN102535519A (zh) 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10174A (zh) Gxj地下连续墙橡胶隔水接头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36906A (zh) 横向承载管幕管节间的连接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649068U (zh) 一种u型混凝土板桩
CN202577363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
CN213978921U (zh)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111119908A (zh) 一种半明挖半暗挖的连拱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993751U (zh) 一种新型嵌入式套铣接头
CN110387875A (zh)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267910U (zh) 一种超深基坑围护止水结构
CN211948464U (zh) 地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的预埋钢板连接构造
CN108149673A (zh)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CN211312527U (zh) 一种超深基坑内支撑立柱底板防水装置
CN213143030U (zh) 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12908935U (zh) 电缆沟装配单元及装配体
CN211598668U (zh) 一种半明挖半暗挖的连拱隧道结构
CN113202084A (zh) 地下连续墙嵌入式套铣接头方法
CN113373904A (zh) 一种止水型角耳钢板桩及施工方法
CN113898010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接头及其应用
CN208105241U (zh)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CN216713118U (zh) 一种适用于地连墙接头的双重防渗结构
CN213978920U (zh) 地下连续墙的对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215562826U (zh) 一种新型插接止水带铣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