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6672U -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6672U
CN213966672U CN202021715017.2U CN202021715017U CN213966672U CN 213966672 U CN213966672 U CN 213966672U CN 202021715017 U CN202021715017 U CN 202021715017U CN 213966672 U CN213966672 U CN 213966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ir
wind direction
dryer
impact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50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朝晖
冯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ang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ang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ang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ang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50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6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6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6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属于试验设备领域,该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包括外箱、阻隔组件、放置箱组件、制冷组件、加湿组件、供热组件以及供风组件。其中,供风组件包括电机、多孔风筒、外风筒、第二风机以及壳体,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多组不同朝向的出风口,多孔风筒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外风筒套设于多孔风筒的外部,当电机工作带动多孔风筒转动,将需要朝向的出风口对准外风筒位于试验箱处的开口,便能使该朝向的出风作用于试验箱内,通过供风组件的设置,可为特殊形状的样品提供不同方向的均匀吹风,保证了被测试样品各个位置上温度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背景技术
温度冲击试验箱主要是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原器件,及其它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该试验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按照国家军用标准要求或用户自定要求,在高温与低温瞬间变化条件下,对产品的物理以及其他相关特性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测试后,通过检测,来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出厂检验用,分为两厢式和三厢式,区别在于试验方式和内部结构不同。
目前,在现有的温度冲击试验箱使用中,当被试验样品为不规则形状时,由于试验箱内的风向不能调节,在试验中便不能保证被测样品各个位置的温度一致,有可能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影响试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旨在解决不规则样品在试验时各个位置上温度不一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包括外箱、阻隔组件、放置箱组件、制冷组件、加湿组件、供热组件以及供风组件。
其中,外箱具有容置腔,外箱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置腔自上而下分为湿热腔、冷冻腔以及设备腔,湿热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湿热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箱门,冷冻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箱门。
阻隔组件包括第一闭合板、第二闭合板、控制组件以及开关,控制组件为环形结构,控制组件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控制组件的内部沿周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闭合板,第一闭合板的内部沿周向设置第二闭合板,控制组件、第一闭合板以及第二闭合板能够将第一通孔封闭,开关设置于外箱的外表面,开关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放置箱组件包括气缸和放置箱,气缸放置于设备腔内,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二通孔与放置箱连接;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机组和制冷板,制冷机组放置于设备腔内,制冷板设置于冷冻腔内,制冷机组与制冷板通过贯穿第三通孔的管路连通。
加湿组件包括加湿器和输出管路,加湿器设置于设备腔内,输出管路的一端与加湿器连接,输出管路的另一端贯穿出气孔设置;供热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加热器,第一风机的一侧与外界连通,加热器的一端与风机连通,加热器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风口设置。
供风组件包括电机、多孔风筒、外风筒、以及第二风机,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多组不同朝向的出风口,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多孔风筒,外风筒套设于多孔风筒的外部,外风筒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开口贯穿第二风口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供风组件包括电机、多孔风筒、外风筒、第二风机以及壳体,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多组不同朝向的出风口,多孔风筒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外风筒套设于多孔风筒的外部,当电机工作带动多孔风筒转动,将需要朝向的出风口对准外风筒位于试验箱处的开口,便能使该朝向的出风作用于试验箱内,通过供风组件的设置,可为特殊形状的样品提供不同方向的均匀吹风,保证了被测试样品各个位置上温度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种朝向的出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将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种朝向的出风口,使得被测样品能够收到上下左右四个不同角度的吹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二开口的内边缘,与多孔风筒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的内边缘与多孔风筒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密封垫,使得外风筒与多孔风筒在接触部位更加密封,不会产生漏风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二开口的外边缘与第二风口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的外边缘与第二风口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垫,使得外风筒与湿热腔之间不产生缝隙,第二风机的利用率更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供风组件为两个,两个供风组件分别设置于湿热腔对应的外箱两侧壁上,第二风口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将供风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供风组件分别设置于湿热腔对应的外箱两侧壁上,相应的,第二风口也应为两个,多个方向的风能够从两侧同时吹,能够使得被测样品的各部位温度更快达到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冷冻腔内设置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能够将输出管路与放置箱和制冷板分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冷冻腔内设置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能够将输出管路与放置箱和制冷板分隔开,使得输出管路不会受到冷冻腔温度的影响,使得加湿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隔板的中间设置有隔温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隔板的中间设置隔温层,避免了湿热腔和冷冻腔之间温度的互相影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输出管路远离加湿器的一端设置有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管路远离加湿器的一端设置喷头,使得加湿器提供的湿气更加容易喷入湿热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均通过合页与外箱边缘连接,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外表面远离合页的一端均设置有拉手,并且,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均通过合页与外箱边缘连接,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外表面远离合页的一端均设置有拉手,使得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打开更加容易,并且,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上均设置观察窗,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放置箱内样品的实时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外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并且多个支腿沿外箱底部的周向均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外箱的底部设置多个支腿,并且多个支腿沿外箱底部的周向均匀设置。使得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底部不会直接接触放置面,设备更加容易清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供风组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100-外箱;110-容置腔;120-第一隔板;121-第一通孔;123-出气孔;125-隔温层;130-第二隔板;131-第二通孔;133-第三通孔;135-第四通孔;140-湿热腔;141-第一风口;143-第二风口;145-第一箱门;150-冷冻腔;151-第二箱门;153-第三隔板;160-设备腔;170-拉手;180-观察窗;190-支腿;200-阻隔组件;210-第一闭合板;230-第二闭合板;250-控制组件;270-开关;300-放置箱组件;310-气缸;330-放置箱;400-制冷组件;410-制冷机组;430-制冷板;500-加湿组件;510-加湿器;530-输出管路;531-喷头;600-供热组件;610-第一风机;630-加热器;700-供风组件;710-电机;730-多孔风筒;731-出风口;750-外风筒;751-第一开口;753-第二开口;7531-第一密封垫;7533-第二密封垫;770-第二风机;79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10,包括外箱100、阻隔组件200、放置箱组件300、制冷组件400、加湿组件500、供热组件600以及供风组件700。
请参阅图2-5,外箱100具有容置腔110,外箱100中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可以将容置腔110分为湿热腔140、冷冻腔150以及设备腔160,在湿热腔140侧壁上开设第一风口141和第二风口143,第一隔板120上开设第一通孔121和出气孔123,第二隔板13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第三通孔133以及第四通孔135,同时,湿热腔140的开口处设置第一箱门145,冷冻腔150的开口处设置第二箱门151。
具体的,请参阅图1,第一箱门145和第二箱门151均通过合页与外箱100边缘连接,也就是转动连接,在第一箱门145和第二箱门151的外表面上远离合页的一端均设置有拉手170,可以理解,需要打开第一箱门145或者第二箱门151时,手握拉手170拉开即可,并且,在第一箱门145和第二箱门151上均设置观察窗180,方便对试验样品情况的实时观察。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外箱100的底部设置多个支腿190,并且多个支腿190沿外箱100底部的周向均匀设置,能够起到支撑整个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作用。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隔板120的中间添加有隔温层125,具体的,隔温层材质可以是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中的一种,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湿热腔140与冷冻腔150之间的温度不会互相传递,使热量、冷量造成浪费。
请参阅图3,放置箱组件300包括气缸310和放置箱330,气缸310通过螺栓固定于设备腔160内,活塞杆贯穿第二通孔131,使得放置箱330设置于气缸310的输出端,当启动气缸310时,放置箱330能够上升进入湿热腔140,也能够下降至冷冻腔150中,实现了湿热环境与冷冻环境之间的切换,也就是温度冲击。
请再参阅图4,阻隔组件200包括第一闭合板210、第二闭合板230、控制组件250以及开关270,具体的,控制组件250为环形结构,控制组件250贯穿第一通孔121设置,控制组件250的内部沿周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闭合板210,第一闭合板210的内部沿周向设置第二闭合板230,也就是,控制组件250、第一闭合板210以及第二闭合板230由外而内依次套设,为了保证湿热腔140与冷冻腔150之间的温度不会互相交换,将控制组件250、第一闭合板210以及第二闭合板230设置为能够将第一通孔121封闭,就是当放置箱330需要从一个腔室进入另外一个腔室时,按动开关270,打开第一闭合板210和第二闭合板230,使放置箱330通过,随后再关闭开关270,使第一闭合板210合上,可以理解,第二闭合板230处应正好能够贯穿气缸310的活塞杆,同时,开关270设置于外箱100的外表面,开关270与控制组件250电性连接,方便操作。
请再参阅图3,制冷组件400包括制冷机组410和制冷板430,制冷机组410放置于设备腔160内,制冷板430设置于冷冻腔150内,制冷机组410与制冷板430通过贯穿第三通孔133的管路连通,当制冷机组410工作时,能够通过连通的管路,使制冷板430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冷冻腔150的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
请参阅图2,加湿组件500包括加湿器510和输出管路530,其中,加湿器510放置于设备腔160内,输出管路530的一端与加湿器510连接,另一端贯穿出气孔123设置,也就是,当加湿器510开始工作时,湿气便能够通过该输出管路530贯穿出气孔123作用到湿热腔140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在输出管路530远离加湿器510的一端设置有喷头531。喷头531的出口端便能将湿气喷洒于湿热腔140中,使加湿效果更好。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参阅图4,冷冻腔150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153,第三隔板153的设置能够将输出管路530与放置箱330和制冷板430分隔开。相当于输出管路530与冷冻腔150分隔开来,使得输出管路530在加湿时不会受到冷冻腔150中的温度影响,冷冻腔150的空间变小,也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请参阅图5,供热组件600包括第一风机610和加热器630,第一风机610的一侧与外界连通,提供空气,加热器630的一端与风机连通,加热器63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风口141设置,当加热器630启动后,有第一风机610带入的空气便能够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哦通过第一风口141作用于湿热腔140中,便起到了提供热量的作用。
请参阅图5-6,供风组件700包括电机710、多孔风筒730、外风筒750、第二风机770壳体790,其中,多孔风筒730沿周向设置有多组不同朝向的出风口731,电机710的输出端设置多孔风筒730,外风筒750套设于多孔风筒730的外部,外风筒75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751和第二开口753,第一开口751与第二风机770的出风口731连接,第二开口753贯穿第二风口143设置,第二风机770开启后,外风筒750中便产生大量的风,当电机710转动,带动多孔风筒730的转动,根据具体需要的风向,将多孔风筒730该方向的出风口731转动至外风筒750的第二开口753处,在第二开口753,也就是湿热腔140的第二风口143处便产生所需方向的风,到风向可以调节的效果。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多孔风筒730沿周向设置有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种朝向的出风口731,电机710的转动,使得在第二风口143便能够产生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种不同朝向的出风,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试验样品的形状来具体调整所需的风向。
具体在设置时,请参阅图6,第二开口753的内边缘与多孔风筒730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垫7531,避免了多孔风筒730与外风筒750之间风的泄露,另外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开口753的外边缘与第二风口143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垫7533,同样的,能够避免湿热腔140中的热量、湿气以及风量从第二风口143与外风筒750之间的缝隙中散失。
请参阅图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供风组件700设置两个,两个供风组件700分别设置于湿热腔140对应的外箱100两侧壁上,第二风口143为两个。当两个供风组件700同时作用,便能够从湿热箱的两个侧面对样品进行不同方向的吹风,保证了样品上各个位置温度的一致性。
该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的具体使用方式为,首先根据试验需要,打开第一箱门145或者第二箱门151,将被测试样品放置于放置箱330中,启动加湿组件500、制冷组件400以及加热组件,使湿热腔140和冷冻腔150中达到需要的试验环境,当样品需要更换腔室时,通过控制阻隔组件200的开关270打开第一闭合板210和第二闭合板230,使放置箱330通过,到达适当位置后,关闭开关270使第一闭合板210或者第一闭合板210和第二闭合板230同时关闭即可,根据具体样品形状的需要,打开供风组件700的第二风机770,提供适当风向的吹风,便使得该温度冲击试验箱的风向可以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箱,所述外箱具有容置腔,所述外箱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容置腔自上而下分为湿热腔、冷冻腔以及设备腔,所述湿热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所述湿热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冷冻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箱门;
阻隔组件,所述阻隔组件包括第一闭合板、第二闭合板、控制组件以及开关,所述控制组件为环形结构,所述控制组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控制组件的内部沿周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闭合板,所述第一闭合板的内部沿周向设置第二闭合板,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闭合板以及所述第二闭合板能够将所述第一通孔封闭,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外表面,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放置箱组件,所述放置箱组件包括气缸和放置箱,所述气缸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放置箱连接;
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机组和制冷板,所述制冷机组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所述制冷板设置于所述冷冻腔内,所述制冷机组与所述制冷板通过贯穿所述第三通孔的管路连通;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器和输出管路,所述加湿器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所述输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加湿器连接,所述输出管路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气孔设置;
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加热器,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与外界连通,所述加热器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风口设置;
供风组件,所述供风组件包括电机、多孔风筒、外风筒、第二风机以及壳体,所述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多组不同朝向的出风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所述多孔风筒,所述外风筒套设于所述多孔风筒的外部,所述外风筒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第二风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风筒沿周向设置有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种朝向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边缘,与所述多孔风筒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风口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供风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湿热腔对应的所述外箱两侧壁上,所述第二风口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腔内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能够将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放置箱和所述制冷板分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间设置有隔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路远离所述加湿器的一端设置有喷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均通过合页与所述外箱边缘连接,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的外表面远离所述合页的一端均设置有拉手,并且,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并且多个所述支腿沿所述外箱底部的周向均匀设置。
CN202021715017.2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Active CN213966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5017.2U CN2139666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5017.2U CN2139666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6672U true CN213966672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5017.2U Active CN2139666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66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5912A (zh) * 2021-12-29 2022-04-08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元件的冷热冲击快速试验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5912A (zh) * 2021-12-29 2022-04-08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元件的冷热冲击快速试验检测装置
CN114295912B (zh) * 2021-12-29 2023-08-08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元件的冷热冲击快速试验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66672U (zh)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CN103575038A (zh) 框架以及冷藏装置
CN206168443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07566066U (zh) 一种移动式样品储藏箱
CN212538511U (zh) 一种炼油厂设备检修用便携式焊条烘干机
CN205786997U (zh) 测试温箱
CN209205341U (zh) 一种低温试验箱
CN215494890U (zh) 计算机用防潮机箱
CN206823813U (zh) 一种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
CN215056678U (zh) 一种双层中空观察窗加热装置
CN206082548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液体样品处理箱
CN108123384A (zh) 一种可安装空调内机的配电箱及其挂钩装置
CN211170704U (zh) 一种超声破碎过程中能保持样品低温的支架
CN208076633U (zh) 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用ups电源温度适应性自动试验装置
CN207123477U (zh) 节能型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
CN208207622U (zh) 一种恒定低温试验箱的控温装置
CN213657305U (zh) 一种用于测试剂瓶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CN212998416U (zh) 一种乙醛肟生产用二氧化硫汽化装置
CN210935003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16351132U (zh) 一种多温度测试装置
CN205400713U (zh) 一种测井井下仪器的保温装置
CN207969260U (zh) 一种户外通信机柜
CN219531399U (zh) 一种原料制备用的玻璃仪器烘干装置
CN220032798U (zh) 一种中空板包装箱保温结构
CN219369616U (zh) 一种保温药品实验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