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3031U -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3031U
CN213963031U CN202022485154.8U CN202022485154U CN213963031U CN 213963031 U CN213963031 U CN 213963031U CN 202022485154 U CN202022485154 U CN 202022485154U CN 213963031 U CN213963031 U CN 213963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vice
mounting
base
trigg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51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演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51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3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3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3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下加热装置、底座以及容纳器具,所述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上加热装置置于底座的上方,均能够向放置在底座上的容纳器具加热;所述容纳器具包括锅体和烤盘,所述烤盘可拆卸地放置于锅体上,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和用于使两个控制开关互锁的互锁开关,两个控制开关分别用于控制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并分别形成下加热装置作用于锅体上的第一烹饪模式,和形成上加热装置作用于烤盘上的第二烹饪模式。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烹饪模式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及其对应的安全加热控制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上加热装置的烹调器,一般是采用光波管对下方的食物进行照射以进行热辐射性质的加热,再配合反光板汇聚光波以实现对食物的快速烤制,并且对比用木炭熏烤的烹饪手法加热出来的食物会更加的健康,但上加热的烹调器一般只适合对食物进行烤制,在下方会配置烤盘以及承接烤盘的底座,并且还需要在底座上设置漏油结构和承接油脂的油盒,结构相对复杂且功能单一;具有下加热的多功能锅,由于其功能较为丰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为继续扩展多功能锅的使用功能,在多功能锅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上加热装置,现有技术中缺少两种加热装置之间的互锁控制结构,导致用户使用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技术中也缺少能够配合两个加热装置的容纳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烹饪模式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及其对应的安全加热控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下加热装置、底座以及容纳器具,所述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上加热装置置于底座的上方,均能够向放置在底座上的容纳器具加热;所述容纳器具包括锅体和烤盘,所述烤盘可拆卸地放置于锅体上,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和用于使两个控制开关互锁的互锁开关,两个控制开关分别用于控制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并分别形成下加热装置作用于锅体上的第一烹饪模式,和形成上加热装置作用于烤盘上的第二烹饪模式。
根据本申请多功能烹调装置,通过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配合容纳器具中的锅体和烤盘实现不同的烹饪模式,并且通过互锁开关对两个烹饪模式进行互锁,使其仅能够开启一种烹饪模式,使该多功能烹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锅体和下加热装置形成的第一烹饪模式,通过下加热装置直接对锅体的上底面进行加热,使得锅体能够进行煮、蒸、焖的传统烹饪模式;烤盘和上加热装置形成的第二烹饪模式,通过上加热装置对烤盘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烤盘能够进行煎、烤的烹饪模式。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互锁开关为电磁互锁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和互锁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滑动部、转动开关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滑动部通过传动机构将动作传递给转动开关以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或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和功率调节。通过电磁互锁开关以电气互锁结构实现互锁开关,相对机械互锁开关更加容易实现,更加适合在烹调器中设置;通过互锁开关形成的各个控制开关之间的互锁,当其中某个控制开关控制对应的加热装置启动时,其他的控制开关则不能控制其他对应的加热装置启动,使得烹调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全。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数量与控制开关的数量对应,该指示灯用于指示启动中的加热装置。指示灯可以增加产品的安全性,通过该指示灯可以方便地提示正在启动的加热装置。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上加热装置置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可拆卸的插入所述插接口中固定;所述插接口中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插接柱中设置有电源插头,通过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相互插接,使得底座通过支撑柱向所述上加热装置供电。通过设置插接口,外接上加热装置,通过上加热装置对容纳器具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并且外接上加热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插接结构,通过支撑柱上的插接柱与插接口配合,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外接上加热装置,从而丰富烹调器的功能以及方便烹调器的使用;在插接结构中设置了电源插头和电源插座,使得上加热装置在插入底座时,能够直接通过底座限位上加热装置供电,避免上加热装置再额外设置供电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的下部,所述第一柱体上设有安装板与所述上加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柱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相互伸出有位置对应的固定柱,通过固定柱将左壳体和右壳体拼合,所述第一柱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限位孔设置,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所述插接柱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也为电源插头的安装位置。将支撑柱分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可以方便在组装过程中组装支撑柱和上加热装置,将第二柱体设置为左壳体和右壳体的结构,方便将第二柱体拼合之后形成第一柱体的限位结构,将第一柱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柱体内,所述加强筋用于加强插接柱的结构性能,提高插接柱的寿命,并且加强筋也能够作为电源插头的安装位置,使得支撑柱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还设有微动开关、安装座以及第一触发杆,微动开关至少用于控制是否能够向下加热装置供电,所述锅体上设有第二触发杆,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套,所述第一触发杆容置在安装套中,所述安装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为第一触发杆提供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触发杆下端为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部,底座在第一触发杆的上方设置有触发口,所述第二触发杆在锅体安装在底座上时通过该触发口与第一触发杆相抵接触,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由于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内,为了避免取出锅体后下加热装置任然继续加热,所述设置了微动开关来控制在取走锅体时断开下加热装置的供电,为了避免第二触发杆和微动开关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热量传递以及硬接触等问题,通过在锅体上的第二触发杆和微动开关之间设置了第一触发杆,并且为配合第一触发杆设置有安装座和复位弹簧,安装座固定在底座内,安装座上形成有安装套,所述复位弹簧和第一触发杆均设置在安装套内,通过复位弹簧为第一触发杆提供弹力,使得在锅体的第二触发杆移走时,能够自动将第一触发杆复位,接触对微动开关的抵压,使得加热装置断电自动停止加热。
再进一步地,所述锅体外围形成有边缘,所述第二触发杆设置在所述边缘的下表面上,且该第二触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上也对应设置有两个触发口,使得锅体能够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向放置到底座上,同时使第二触发杆插入触发口中;仅在一个所述触发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触发杆、安装座以及微动开关。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锅体更加方便的安装到底座上,并且两个触发口和第二触发杆相互插接,还可以起到稳定锅体的作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光波加热装置以及反光板,所述外壳的下部设有供加热的第一开口,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使其能够向所述第一开口处辐射光波;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中使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还包括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包括插接条和插接孔,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与第一安装支架间设置有所述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条设置于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上,所述插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供插接条插入并形变形成限位安装。上加热装置采用插接安装结构的方式安装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具体是在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上设置有插接条,在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插接孔,将插接条插入插接孔后使插接条形变将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限位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并且相对其他安装方式,能够减少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的直接接触的面积,使组装更加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向第一安装支架上传递的热量,以保护外壳和第一安装支架。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侧支架、隔板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的顶部,所述隔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的中部,并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反光板和光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下部,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包括光波管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光波管包括发光段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套接在所述安装段上,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供光波加热装置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套接板和第二套接板,所述第一套接板用于套接所述光波管的安装段,且该第一套接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套接板上,所述第二套接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翻边,所述第二套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套接在所述第一限位翻边外。本方案中的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侧支架、隔板以及顶板,并且也采用插接安装结构的方式进行组装,减少热量的传导;所述隔板能够用于增强第一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性能,还能用于隔离下部的反光板和光波加热装置的大部分热量。
再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上形成有供烤盘放置的台阶面,所述烤盘放置于台阶面上,并使锅体作为烤盘的接油盘。烤盘利用锅体的结构形成了放置烤盘的位置,并利用锅体承接烤盘上流下的油脂,丰富容纳器具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加热控制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容纳器具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支撑柱和上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底座和容纳器具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支撑柱和上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第二柱体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一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的另一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安全开关结构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上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上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上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调装置的上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1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如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1、下加热装置36以及容纳器具4,容纳器具4包括锅体41和烤盘42,通过上加热装置1、下加热装置36与容纳器具4中的锅体41和烤盘42的配合,形成了两种烹饪模式,分别为下加热装置36作用于锅体41上的第一烹饪模式和上加热装置1作用于烤盘42上的第二烹饪模式,并且为了使第一烹饪模式和第二烹饪模式能够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还配合设置有加热控制结构5,加热控制结构5包括两个控制开关和用于两个控制开关互锁的互锁开关58,两个控制开关分别用于控制上加热装置1和下加热装置36,通过互锁开关58实现上加热装置1和下加热装置36不能同时加热的互锁结构,并最终实现了对两个烹饪模式进行互锁,使其仅能够开启一种烹饪模式,从而增加多功能锅的安全性能。
锅体41和下加热装置36形成的第一烹饪模式,通过下加热装置36直接对锅体41的上底面进行加热,使得锅体41能够进行煮、蒸、焖的传统烹饪模式;烤盘42和上加热装置1形成的第二烹饪模式,通过上加热装置1对烤盘42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烤盘42能够进行煎、烤的烹饪模式。
如图3所示,所述容纳器具4包括盖体43、锅体41和烤盘42,所述烤盘42可拆卸地放置于锅体41上,所述盖体43也盖合于锅体41上,所述锅体41上形成有供烤盘42放置的台阶面412,所述烤盘42放置于台阶面412上,并使锅体41作为烤盘42的接油盘。烤盘42利用锅体41的结构形成了放置烤盘42的位置,并利用锅体41承接烤盘42上流下的油脂,丰富容纳器具4的功能。所述烤盘42上设有翘起区域421,所述烤盘42放置在台阶面412上时,所述翘起区域421与所述锅体41之间形成有间隙,方便用户取出烤盘42或通过工具取出烤盘42。
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控制结构5还包括控制电路板50,所述互锁开关58为电磁互锁开关58,所述控制开关和互锁开关58与控制电路板50电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滑动部51、转动开关52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滑动部51通过传动机构将动作传递给转动开关52以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或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和功率调节。通过电磁互锁开关58以电气互锁结构实现互锁开关58,相对机械互锁开关58更加容易实现,更加适合在烹调器中设置;通过互锁开关58形成的各个控制开关之间的互锁,当其中某个控制开关控制对应的加热装置启动时,其他的控制开关则不能控制其他对应的加热装置启动,使得烹调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全。所述互锁开关58为电磁互锁开关,如电磁阀、电磁继电器等。
还包括指示灯59,所述指示灯59的数量与控制开关的数量对应,该指示灯59用于指示启动中的加热装置。指示灯59可以增加产品的安全性,通过该指示灯59可以方便地提示正在启动的加热装置。
所述底座3上设有控制开关设置的开关面31,所述开关面31上设有供导向的通槽311,所述滑动部51在通槽311内滑动,且该滑动部51具有由该通槽311伸出底座3外的握持块511。握持块511伸出底座3外,方便用于握持和调节滑动部51在通槽311中的滑动距离。所述开关面31上也设有开孔供所述指示灯59显示灯光,并且指示灯59也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指示灯59对应的控制开关的滑动部51旁边。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54和齿轮53,所述齿条54设置在所述滑动部51上,所述齿轮53设置在所述转动开关52上,所述转动开关5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齿条54滑动驱动齿轮53转动转化成转动开关52的转动角度以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本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传动机构将滑动部51的滑动距离转换成转动开关52的转动角度以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导向杆57,所述导向杆57固定在底座3内,所述齿条54的下部设置有导向槽55,所述导向杆57与所述导向槽55配合为滑动部51导向。导向杆57和导向槽55配合,避免滑动部5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影响传动机构的传动效果,导致控制开关失效。
如图4至图9所示,还包括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用于支撑上加热装置1置于底座3的上方,所述底座3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口32,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设置有插接柱211,所述插接柱211可拆卸的插入所述插接口32中固定;所述插接口32中设置有电源插座34,所述插接柱211中设置有电源插头25,通过电源插头25与电源插座34相互插接,使得底座3通过支撑柱2向所述上加热装置1供电。通过设置插接口32,外接上加热装置1,通过上加热装置1对容纳器具4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并且外接上加热装置1设置为可拆卸的插接结构,通过支撑柱2上的插接柱211与插接口32配合,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外接上加热装置1,从而丰富烹调器的功能以及方便烹调器的使用;在插接结构中设置了电源插头25和电源插座34,使得上加热装置1在插入底座3时,能够直接通过底座3限位上加热装置1供电,避免上加热装置1再额外设置供电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底座3上设有电源接口37,用于为底座3供电,使得底座3能够通过支撑柱2为上加热装置1供电。
所述支撑柱2包括第一柱体22和第二柱体21,所述第二柱体21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22的下部,所述第一柱体22上设有安装板与所述上加热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211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21上,所述第二柱体21包括左壳体212和右壳体213,所述左壳体212和右壳体213相互伸出有位置对应的固定柱214,通过固定柱214将左壳体212和右壳体213拼合,所述第一柱体22上设置有限位孔221,所述固定柱214穿过所述限位孔221设置,所述左壳体212和右壳体213在所述插接柱211处设置有加强筋215,所述加强筋215也为电源插头25的安装位置。将支撑柱2分成第一柱体22和第二柱体21,可以方便在组装过程中组装支撑柱2和上加热装置1,将第二柱体21设置为左壳体212和右壳体213的结构,方便将第二柱体21拼合之后形成第一柱体22的限位结构,将第一柱体22固定在所述第二柱体21内,所述加强筋215用于加强插接柱211的结构性能,提高插接柱211的寿命,并且加强筋215也能够作为电源插头25的安装位置,使得支撑柱2的结构更加的紧凑。
所述上加热装置1上设有螺丝固定柱111,通过螺丝固定柱111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所述第一安装板23相对第一柱体22折弯,并与所述第一柱体2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安装板2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3上,并且第二安装板24延伸出第一安装板23两侧形成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和螺丝固定柱111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23与第一柱体22一体成型,方便第一柱体22的生产加工,第二安装板24用于增加安装板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柱体22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所述第一安装板23为无缝钢管切割并折弯形成的安装面。
还包括螺母35,所述插接口32中设有安装孔,该电源插头25外表面设置螺纹,所述螺母35与电源插头25螺纹连接,将电源插头25夹紧在所述安装孔上。
所述上加热装置1为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上加热装置1的对称线上;所述底座3也为对称设置,所述插接口32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对称线上。通过上述结构方便在上加热装置1安装到底座3上时能够保持平衡。
如图8、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底座3中还设有与锅体41配合的安全开关结构6,安全开关结构6设置在底座3内,安全开关结构6包括微动开关61、安装座62以及第一触发杆63,所述锅体41上设有第二触发杆411,所述安装座62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套621,所述第一触发杆63容置在安装套621中,所述安装套62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64为第一触发杆63提供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触发杆63下端为所述微动开关61的触发部611,底座3在第一触发杆63的上方设置有触发口33,所述第二触发杆411在锅体41安装在底座3上时通过该触发口33与第一触发杆63相抵接触,触发所述微动开关61。由于下加热装置36安装在所述底座3内,为了避免取出锅体41后下加热装置36任然继续加热,所述设置了微动开关61来控制在取走锅体41时断开下加热装置36的供电,为了避免第二触发杆411和微动开关61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热量传递以及硬接触等问题,通过在锅体41上的第二触发杆411和微动开关61之间设置了第一触发杆63,并且为配合第一触发杆63设置有安装座62和复位弹簧64,安装座62固定在底座3内,安装座62上形成有安装套621,所述复位弹簧64和第一触发杆63均设置在安装套621内,通过复位弹簧64为第一触发杆63提供弹力,使得在锅体41的第二触发杆411移走时,能够自动将第一触发杆63复位,接触对微动开关61的抵压,使得加热装置断电自动停止加热。
所述锅体41外围形成有边缘,所述第二触发杆411设置在所述边缘的下表面上,且该第二触发杆411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3上也对应设置有两个触发口33,使得锅体41能够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向放置到底座3上,同时使第二触发杆411插入触发口33中;仅在一个所述触发口33处设置有所述第一触发杆63、安装座62以及微动开关61。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锅体41更加方便的安装到底座3上,并且两个触发口33和第二触发杆411相互插接,还可以起到稳定锅体41的作用。
所述第一触发杆63为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第一触发杆63。第一触发杆63可以更好的隔离热量。
所述第一触发杆63在其中部设置有第一凸环631,所述复位弹簧64的上端抵压在所述第一凸环631上。第一凸环631可以方便复位弹簧64进行抵压。所述第一凸环631的尺寸与所述安装套621的内径相当。安装套621与第一凸环631间隙配合,可以避免第一触发杆63在安装套621内晃动,使得第一触发杆63能够稳定触发微动开关61。所述触发口33向所述安装套621延伸有第二限位翻边331,所述第二限位翻边331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一凸环631配合,将第一触发杆63限制于所述安装套621内。第二限位翻边331与第一凸环631配合限制第一触发杆63的位置,此外,第二限位翻边331还能够为第二触发杆411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安装套621中设有第二凸环622,所述复位弹簧64的下端抵压在所述第二凸环622上。
如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上加热装置1包括外壳11、光波加热装置13以及反光板14,所述外壳11的下部设有供加热的第一开口,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使其能够向所述第一开口处辐射光波;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1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2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2固定在所述外壳11中使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还包括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包括插接条17和插接孔16,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与第一安装支架12间设置有所述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条17设置于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上,所述插接孔16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2上的供插接条17插入并形变形成限位安装。上加热装置1采用插接安装结构的方式安装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具体是在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上设置有插接条17,在第一安装支架12上设置插接孔16,将插接条17插入插接孔16后使插接条17形变将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限位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2上,并且相对其他安装方式,能够减少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的直接接触的面积,使组装更加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光波加热装置13和反光板14向第一安装支架12上传递的热量,以保护外壳11和第一安装支架12。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2包括侧支架123、隔板122和顶板121,所述顶板121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123的顶部,所述隔板122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123的中部,并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反光板14和光波加热装置13安装在所述隔板122的下部,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包括光波管和第二安装支架15,所述光波管包括发光段131和安装段132,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5套接在所述安装段132上,所述侧支架123上设置有供光波加热装置13安装的第一安装孔1231,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5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31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5包括第一套接板152和第二套接板151,所述第一套接板152用于套接所述光波管的安装段132,且该第一套接板152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套接板151上,所述第二套接板151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31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2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翻边1232,所述第二套接板15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511,所述第二安装孔1511套接在所述第一限位翻边1232外。本方案中的第一安装支架12包括侧支架123、隔板122以及顶板121,并且也采用插接安装结构的方式进行组装,减少热量的传导;所述隔板122能够用于增强第一安装支架12的整体结构性能,还能用于隔离下部的反光板14和光波加热装置13的大部分热量。所述顶板121固定在所述外壳11的上部的内侧壁上,所述侧支架123固定在所述外壳11的下部的内侧壁上。
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散热孔112,所述散热孔112的位置与所述隔板122的上侧区域相对应。散热孔112配合所述隔板122,提高该上加热装置1的散热效率。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设有多个,所述反光板14配合所述光波加热装置1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聚光区域141。所述外壳11还包括防护网113,所述防护网113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防护网113可以防止用户触摸到光波加热装置13或反光板14。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下加热装置、底座以及容纳器具,所述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上加热装置置于底座的上方,均能够向放置在底座上的容纳器具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器具包括锅体和烤盘,所述烤盘可拆卸地放置于锅体上,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和用于使两个控制开关互锁的互锁开关,两个控制开关分别用于控制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并分别形成下加热装置作用于锅体上的第一烹饪模式,和形成上加热装置作用于烤盘上的第二烹饪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互锁开关为电磁互锁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和互锁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一个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滑动部、转动开关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滑动部通过传动机构将动作传递给转动开关以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或控制对应加热装置的启闭和功率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数量与控制开关的数量对应,该指示灯用于指示启动中的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上加热装置置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可拆卸的插入所述插接口中固定;所述插接口中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插接柱中设置有电源插头,通过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相互插接,使得底座通过支撑柱向所述上加热装置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柱体的下部,所述第一柱体上设有安装板与所述上加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柱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相互伸出有位置对应的固定柱,通过固定柱将左壳体和右壳体拼合,所述第一柱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限位孔设置,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在所述插接柱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也为电源插头的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还设有微动开关、安装座以及第一触发杆,微动开关至少用于控制是否能够向下加热装置供电,所述锅体上设有第二触发杆,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套,所述第一触发杆容置在安装套中,所述安装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为第一触发杆提供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触发杆下端为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部,底座在第一触发杆的上方设置有触发口,所述第二触发杆在锅体安装在底座上时通过该触发口与第一触发杆相抵接触,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外围形成有边缘,所述第二触发杆设置在所述边缘的下表面上,且该第二触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上也对应设置有两个触发口,使得锅体能够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向放置到底座上,同时使第二触发杆插入触发口中;仅在一个所述触发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触发杆、安装座以及微动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光波加热装置以及反光板,所述外壳的下部设有供加热的第一开口,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使其能够向所述第一开口处辐射光波;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中使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还包括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包括插接条和插接孔,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与第一安装支架间设置有所述插接安装结构,所述插接条设置于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和反光板上,所述插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供插接条插入并形变形成限位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侧支架、隔板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的顶部,所述隔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侧支架的中部,并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反光板和光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下部,所述光波加热装置包括光波管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光波管包括发光段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套接在所述安装段上,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供光波加热装置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套接板和第二套接板,所述第一套接板用于套接所述光波管的安装段,且该第一套接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套接板上,所述第二套接板通过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翻边,所述第二套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套接在所述第一限位翻边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形成有供烤盘放置的台阶面,所述烤盘放置于台阶面上,并使锅体作为烤盘的接油盘。
CN202022485154.8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Active CN213963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5154.8U CN213963031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5154.8U CN213963031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3031U true CN21396303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5154.8U Active CN213963031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3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63517A (en) Electric barbeque cooker
US6499390B1 (en) Electric frying pot
EP1441628B1 (en) An interchangeable multi-purpose cooking apparatus
CN112137433A (zh)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JP2004524941A (ja) 調理ポット
CN213963031U (zh) 一种多功能烹调装置
CN214484284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101862132B (zh) 两片多仕炉
CN201404097Y (zh) 一种带烤盘的多仕炉
CN214678592U (zh) 多功能加热锅具
CN212186155U (zh) 烹饪器具
CN201076161Y (zh) 多功能烹调电取暖桌
KR20130000624U (ko) 휴대용 조리기구
CN201675757U (zh) 两片多仕炉
JP6572334B2 (ja) 両方向加熱調理器
CN101984901A (zh) 双槽多仕炉
CN217004553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33453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548859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食物烹饪器具
CN217959742U (zh) 烹饪器具
CN218942963U (zh) 一种空气烘烤和加热锅煮两用式空气炸锅
CN213963057U (zh) 一种烹调器的加热控制结构
CN217524724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机构
CN220494848U (zh) 一种多功能厨具
CN220344176U (zh) 一种嵌入式多功能厨用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