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0098U - 一种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0098U
CN213960098U CN202022223158.9U CN202022223158U CN213960098U CN 213960098 U CN213960098 U CN 213960098U CN 202022223158 U CN202022223158 U CN 202022223158U CN 213960098 U CN213960098 U CN 213960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antenna
slot
top cover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31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维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31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0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0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0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由器,包括:壳体,包括上壳、底座和顶盖,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内腔,并且所述上壳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外腔,所述外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有插槽,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天线板,安装于所述插槽,所述天线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天线板内置,美化了路由器的外观,避免天线受外力摆动,影响天线的信号。另外天线板安装于所述内腔,电路板安装于外腔,使得天线板与电路板相间隔,避免了天线板与电路板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路由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设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通讯的要求,现有的各种无线路由器基本上采用外置天线,极大限制产品的工业设计和机构设计发挥的余力,而且外置天线还需要设计适应的阻抗匹配连接器及机构模组,这些连接器及机构模组几乎占了整个天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本,所以整个天线成本上升促使整个无线路由器价格的上升。
本实用新型人在研究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路由器限于天线的数据处理需要设置天线,天线设置在路由器的壳体外,不仅影响到路由器的外观,而且容易受外力走位摆动,使天线的信号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路由器,以解决天线设置在路由器的壳体外,影响路由器美观及天线信号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路由器,包括:
壳体,包括上壳、底座和顶盖,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内腔,并且所述上壳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外腔,所述外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有插槽,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
天线板,安装于所述插槽,所述天线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天线板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卡扣孔卡接,将所述天线板安装于所述插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外腔的开口的一端设置倾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设置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倾斜面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板和插槽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插槽沿所述外腔的周向等分布置,一所述天线板安装于一所述插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天线板的引脚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接所述天线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第一台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扣扣接于所述连接孔,将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
所述连接孔避开所述插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扣沿所述顶盖的周向均匀布置;
多个所述连接扣通过多个连接片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所述连接扣与所述连接孔扣接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U型槽;
所述U型槽连通所述外腔,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后,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形成排气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排气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通过内腔,使得天线板内置,美化了路由器的外观,避免天线受外力摆动,影响天线的信号。
另外天线板安装于所述外腔,电路板安装于内腔,使得天线板与电路板相间隔,避免了天线板与电路板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路由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路由器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路由器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路由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路由器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0中底壳与扬声器之间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器的爆炸图;
图14是图13中路由器隐藏底壳及电路板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横向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路由器的爆炸示意图。所述路由器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及天线板300,所述电路板200与所述天线板300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上壳10、顶盖20和底座30,所述上壳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所述上壳10与所述底座30围合形成内腔,并且所述上壳10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外腔,所述外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11,所述第一台阶11设置有插槽12,所述顶盖20 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所述电路板200安装于所述底座30,且所述电路板200收容于所述内腔,所述天线板300安装于所述插槽12,所述天线板300与所述电路板200连接。
所述上壳10的外壁呈弧形,一方面使得路由器看起来比较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所述路由器跌落时,对路由器进行缓冲,避免路由器直接受到冲击力,损坏路由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上壳10的外壁呈弧形是指上壳10的外壁至少有一部分呈弧形,当然,可以全部呈弧形。
所述上壳10由塑料制成。
请参阅图3,所述插槽12延伸至所述外腔的底部,所述插槽12内设置有弹性卡扣121,所述天线板300上设置有卡扣孔310,通过所述弹性卡扣121与所述卡扣孔310的配合,将所述天线板300安装于所述插槽12。
通过所述插槽12及所述外腔的底部对所述天线板300的周向及底部进行限位,使得所述天线板300不易从所述插槽12内脱落。
所述上壳10还包括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设置于所述插槽12 内,所述导向板13靠近所述外腔的开口的一端设置倾斜面131,以便于所述路由器需要维修时,拆装所述天线板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13延伸至所述插槽12的底部,进一步对所述天线板300进行限位。
所述天线板300安装于所述插槽12的方式不限于所述弹性卡扣121 与卡扣孔310的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板300也可通过粘连胶贴附于所述插槽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人的手指从所述插槽12内将所述天线板300取出,所述上壳10上与所述倾斜面13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槽口 14。
为减轻所述壳体的重量,所述槽口14可以延伸至所述外腔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板30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槽12与所述天线板200一一对应。
所述天线板300可以为WIFI2.4G天线板、ZIGGBEE天线板、蓝牙天线板、3DBI全向天线板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多个所述插槽12沿所述外腔的周向等分布置,一所述天线板300 安装于一所述插槽12内,使得所述天线板300的信号均匀覆盖,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接收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2旁还设置有天线板标识,所述天线板标识可以为不同的颜色或编码,以便于不同的天线板300的安装,避免天线板300误装,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所述外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天线板300的引脚(图未示出)穿过的开孔,以使所述天线板300与所述电路板200连接。
所述上壳10与所述外腔的连接处形成喇叭状开口,所述喇叭状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气孔15,所述出气孔15用于对所述内腔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孔15 呈阵列环型分布于所述喇叭状开口的边缘。
所述出气孔15设置于所述喇叭状开口的边缘上,使得在相同横截面下,所述出气孔15更大,有利于所述内腔的发热元器更好的散热。
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外腔的散热孔16,所述散热孔16 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散热孔16可以为长条孔,圆孔,方孔,腰型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多个所述散热孔16分散布置于所述内腔的底部。
所述上壳10上露出了路由器的操作按键及接口,包括为路由器工作提供电能的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网络的数据接口、用于路由器重启的重启键及用于连接外置部件的USB接口。所述操作按键与接口均与所述电路板20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顶盖20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扣21,所述第一台阶11上与所述连接扣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111,所述连接扣21扣接于所述连接孔111,使得所述顶盖20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孔111避开所述插槽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个连接扣21通过多个连接片22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所述连接扣21与所述连接孔111配合时,所述连接片22 与所述第一台阶11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22沿所述顶盖20的周向开设有U型槽221,所述U型槽221连通所述外腔,所述顶盖20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后,所述顶盖20与所述喇叭状开口形成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连通所述出气孔15,进而使得所述电路板300上的发热元器件可以通过所述排气槽进行散热。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排气槽围绕所述外腔的开口环形布置,使得所述天线板的信号覆盖根据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0遮挡所述出气孔15,避免灰尘掉进所述路由器。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顶盖20悬浮于所述上壳10,使得路由器更美观。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0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3,在所述顶盖20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时,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天线板300抵接,用于对所述天线板300进行上限位,防止路由器100 因跌落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天线板300松动或者损坏。同时,第一加强筋 23的设置也可以增强所述顶盖20的强度。
所述第一加强筋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3均匀分布于所述顶盖20上。
为进一步增强所述顶盖20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顶盖20的中部向所述外腔的开口方向延伸有凸柱24,一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连接扣与所述凸柱2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0的外表面呈圆弧设计,有利于路由器在跌落时对路由器能进行缓冲,避免路由器的内部结构损坏。
请参阅图6,为方便所述上壳10与所述底座30的安装,所述上壳 10上设置有安装柱17,所述底座30上与所述安装柱1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座31,通过所述安装柱17与所述安装座31的配合,将所述上壳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
为增强所述安装柱17的稳定性,所述安装柱17与所述内腔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8,所述安装柱17与外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1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00上与所述安装柱1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柱17穿过所述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后固定于所述安装座31,从而实现所述电路板200与所述底座 3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由于所述电路板200上产热的电子元器件较多,使得路由器在长期工作状态下,温度会上升,温度上升不仅影响电路板200的寿命,还会影响由塑料制成的上壳10的性能,因此,所述天线板300与所述电路板200之间设置有散热器400,为了更好得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散热孔16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底部与所述散热器400相对应得位置上。
从而使得所述内腔的热量可以经由所述出气孔15、散热孔16及排气槽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强所述电路板200的散热,所述底座 30上还设置有进气孔32,所述进气孔32连通所述内腔。所述进气孔32 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32呈环形阵列布置于所述底座30。
所述进气孔的设置是为了使空气进入所述内腔,增强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0的边缘呈倒斜面设置,所述进气孔 32设置于所述倒斜面上。由此所述底座30可通过所述倒斜面上的多个所述进气孔32加大空气的进气量,即所述进气孔32既能使所述底壳下方的空气通过又能让侧方的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32进入。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还包括电路组件50,电路组件50包括电路板200和提示灯51。底座30包括中框33和底壳 34,底壳34和中框33连接,中框33安装于上壳10,从而将内腔封闭。中框33设置有通孔331,提示灯51的灯光可通过通孔331进入底壳34和中框33之间的空间内,之后从中框33的透光侧边333射出,这样设置,路由器的四周均能看到提示灯51的灯光。
具体的,中框33包括底板332和透光侧边333,底板332安装于上壳10的开口101处,透光侧边333设置于底板332背离上壳10的一表面,透光侧边333环绕底板332设置。中框33设置有第一螺柱334,并且电路板200位于第一螺柱334上,该中框33用于支撑电路板200。其中,第一螺柱334还用于将中框33和上壳10固定。其中,通孔331具体设置于底板332,以方便提示灯51的灯光可通过通孔331进入底壳 34和中框33之间的空间内。进一步的,中框33的底板332朝底壳34 方向延伸有第三螺柱33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33面向底壳34的一表面涂布有漫反射涂层 336,提示灯51的灯光通过通孔331进入底壳34和中框33之间的空间内,在漫反射涂层336的作用下进行漫反射,之后从透光侧边333射出,漫反射涂层336可提高灯光从透光侧边333射出的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上壳10变形,中框33面向上壳10的另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台阶337,第二台阶337环绕中框33设置,上壳10 的底面抵接于第二台阶337的台阶面,上壳10的内表面抵接第二台阶 337的外侧面。
底壳34包括座体341和设置于座体341四周的围边342,座体341 背离底板332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343,凹槽343用于安装防滑脚垫60。座体341设置有第二螺孔344,第二螺孔344位于底壳34背离底板332 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343内,底壳34和中框33通过第二螺孔344和第三螺柱335进行固定,并且当底壳34和中框33固定时,围边342的外壁与透光侧边333的内壁抵接,而围边342设置有不透明底色,进一步加深中框33的底色,产生外透里不透,产生漫反射,增强提示灯51所产生的光的亮度,且自然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中框33与底壳34装配错误,底壳34 朝底板332方向延伸有防反柱345,底板332上设置有防反孔338,防反柱345插接于防反孔338内,实现了只有防反柱345插接于防反孔338 内时,中框33与底壳34才正确装配,防止带来不必要的装配错误。
第一螺钉70穿过中框33的第一螺柱334和电路板200的第一螺孔 200a后螺接于上壳10内侧的第二螺柱102,使得中框33、电路板200 和上壳10三者之间固定。其中,第二螺钉80穿过底壳34的第二螺孔 344螺接于中框33的第三螺柱335,使得底壳34和中框33两者之间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孔200a、第一螺钉70、第一螺柱334和第二螺柱1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螺柱334分布于中框33的四周,多个第一螺孔200a分布于电路板200的四周,可使得中框33与电路板 20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牢固。
对于上述防滑脚垫60,如图9所示,防滑脚垫60设置于凹槽343 内,并遮挡住第二螺钉80。防滑脚垫60可增大路由器与放置平面的摩擦力,使得路由器放置稳定。遮挡住第二螺钉80使得路由器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通过在上壳10设置有内腔,电路组件安装于内腔内,电路组件50包括电路板200和提示灯51,提示灯51安装于电路板200朝向开口101的一表面,中框33包括底板332和透光侧边333,底板332 安装于上壳10的开口101处,透光侧边333设置于底板332背离上壳 10的一表面,透光侧边333环绕底板332设置,底座30与中框33连接,其中,中框33上设置有通孔331,提示灯51的灯光通过通孔331进入底座30和中框33之间的空间内,再从透光侧边333射出,此时,提示灯51的灯光在路由器的四周均能看到,用户不必为只能从路由器一端看到提示灯51灯光而感到不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还包括扬声器,请具体参阅图10至图12,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中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器的剖切示意图、分解示意图,以及底壳34与扬声器500之间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电路板200收容于内腔。扬声器500固定于底壳34,其通过导线(图中未示出)与电路板200电连接,扬声器500用于根据电路板200发送的指令而输出语音信息,以使用户可获取该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可以是路由器的操作指导信息,如此,可使用户在该语音信息的提示下实现对路由器快捷操作,其避免了用户在对路由器进行相关操作时需要详细阅读路由器使用说明的弊端,简化了路由器的使用方式;此外,所述“语音信息”还可以是天气播报、新闻时事、流行音乐等其他任意语音信息。
进一步地,为便于安装上述扬声器500,上述底壳34设置有一中空的安装壁3401,该安装壁3401与座体341围合呈一安装槽3402,扬声器500安装于安装槽3402。相应地,底壳34在对应安装槽3402的部位设有多个与上述安装槽3402连通的出声孔3403。可选地,扬声器500 粘接固定于安装槽3402;可选地,安装壁3401远离座体341的一端设有倒扣3404,扬声器500夹持固定于上述安装槽3402的底部与倒扣3404 之间,以强化扬声器500的固定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本实施例是同时结合粘接与卡接的固定方式对扬声器500进行固定,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500还可仅通过粘接固定,或仅通过卡接固定,亦或是其他的固定方式。
进一步地,扬声器500在工作的过程中会相对壳体100发生振动,而持续的振动一方面可能削弱扬声器500的紧固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扬声器500的出声效果;为克服这一不足,该路由器1还包括弹性的缓冲件600。具体地,该缓冲件600位于扬声器500背离上述座体341 的一侧,并过盈地嵌设于扬声器500与中框33之间。如此,缓冲件600 可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扬声器500的振动,以改善音效;与此同时,缓冲件600为弹性的设置,可提高扬声器500、缓冲件600以及中框33装配尺寸的容错率。可选地,缓冲件600为泡棉;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600亦可以是高弹海绵、橡胶等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一一详举。
进一步地,该路由器1还包括声音采集装置(图中未示出),该声音采集装置安装于壳体100并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其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语音信息并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电路板200。电路板200用于获取声音采集装置发送的语音信息,并根据该语音信息控制扬声器500 输出相应的语音信息,从而使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获取该路由器 1的操作方式,如调试、重置、关闭等,以及使用户可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如天气状况、新闻时事和流行音乐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下面附图图13与图14,路由器还包括固定组件700和信号线(图未示)。信号线的一端与电路板200电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内腔与天线板300电连接,并且信号线固定于固定组件700。通过固定组件700将信号线固定,使得信号线有序安放,减少信号线与路由器中其他电子元件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对于上述的固定组件700,请继续参阅图13,固定组件700 包括第一固定件710与第二固定件720。第一固定件710与第二固定件 720相对设置于内腔的内表面,第一固定件710的侧壁与第二固定件720 的侧壁共同围合呈两端贯通的夹持空间700a,信号线卡设于夹持空间 700a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信号线受到作用力的影响而脱离夹持空间。第一固定件710朝第二固定件720延伸有第一卡部(未示出),第二固定件720朝第一固定件710延伸第二卡部(未示出),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共同抵住信号线。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10延伸有第一卡部,仅第一卡部即可抵住信号线,或者,第二固定件720延伸有第二卡部,仅第二卡部即可抵住信号线。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700还可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卡设信号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信号线固定于固定组件700,固定组件700还包括第一插骨730。第一插骨730设置于上壳10的内侧壁,第一插骨730设有第一缺口730a,第一缺口730a用于供信号线穿设。
进一步的,第一缺口730a位于第一插骨730朝向底座30的一端,第一缺口730a的两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信号线的直径,以便于信号线穿过第一缺口730a的同时卡在第一缺口730a。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骨730也可设置于外腔的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将信号线固定于固定组件700,固定组件 700还包括第二插骨740。第二插骨740设置于上壳10的内侧壁,第二插骨740设有第二缺口740a,第二缺口740a用于供信号线穿设。
进一步的,第二缺口740a位于第二插骨740朝向底座30的一端,第二缺口740a的两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信号线的直径,以便于信号线穿过第二缺口740a的同时卡在第二缺口740a。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骨740也可设置于外腔的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通过信号线的无线信号衰减的情况发生。第一插骨730位于夹持空间700a与第二插骨740之间,信号线的另一端只需穿过夹持空间700a、第一缺口730a及第二缺口740a即可电连接于电路板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电路板200因受到作用力轴向位移,导致信号线的另一端从电路板200脱落的情况发生。电路板200设有第三缺口200b,第三缺口200b用于供第二插骨740插接。
另外,当第二插骨740插接于第三缺口200b,第二缺口740a的间隙区域与第三缺口200b的间隙区域至少部分重叠,该重叠区域用于供信号线的一端穿过,以便于信号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路板200。
进一步的,第三缺口200b的两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信号线的直径,以便于信号线穿过第三缺口200b的同时卡在第三缺口200b。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通过结构设计改变了路由器传统的形状,使得天线板内置,美化了路由器的外观,避免天线受外力摆动,影响天线的信号。
另外天线板安装于所述内腔电路板安装于外腔,使得天线板与电路板相间隔,避免了天线板与电路板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上壳、底座和顶盖,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内腔,并且所述上壳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外腔,所述外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有插槽,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
天线板,安装于所述插槽,所述天线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天线板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卡扣孔卡接,将所述天线板安装于所述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外腔的开口的一端设置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设置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倾斜面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和插槽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插槽沿所述外腔的周向等分布置,一所述天线板安装于一所述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天线板的引脚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接所述天线板。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第一台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扣扣接于所述连接孔,将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
所述连接孔避开所述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扣沿所述顶盖的周向均匀布置;
多个所述连接扣通过多个连接片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所述连接扣与所述连接孔扣接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U型槽;
所述U型槽连通所述外腔,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腔的开口后,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形成排气槽。
CN202022223158.9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路由器 Active CN213960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3158.9U CN21396009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3158.9U CN21396009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路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0098U true CN213960098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3158.9U Active CN213960098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0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570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US202003049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2536916A (ja) 通信端末
US10536567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U651430B2 (en) Structure of a diffusing lens for a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12291154A (zh) 一种路由器
CN213960098U (zh) 一种路由器
CN112437014A (zh) 一种路由器
CN213213503U (zh) 一种路由器
CN210093463U (zh)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CN219372558U (zh) 手持麦克风
CN111479189A (zh) 头戴式耳机
KR20060065323A (ko) 내장형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10042164U (zh) 一种摩托车用音响装置
CN111083619A (zh) 扬声器
CN217789882U (zh) 无线耳机
CN220061656U (zh) 一种安装保护壳、咪头及其应用的灯具
CN213213504U (zh) 一种路由器
CN210183481U (zh) 陶瓷夜灯音箱
CN216625985U (zh) 一种多声道麦克风
CN213043956U (zh) 一种多用式导入仪
CN216700256U (zh) 便于散热的耳机壳
CN209823980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智能音箱
CN212850951U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20776007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音箱收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