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9949U -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9949U
CN213959949U CN202022814507.4U CN202022814507U CN213959949U CN 213959949 U CN213959949 U CN 213959949U CN 202022814507 U CN202022814507 U CN 202022814507U CN 213959949 U CN213959949 U CN 213959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unit
inductor
conversion uni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45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学
王柯
张朝阳
夏铭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ongke Tiandi Aviation Modu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hongke Tiandi Aviation Modu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hongke Tiandi Aviation Modu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hongke Tiandi Aviation Modu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45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9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9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9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EMC处理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EMC处理单元、滤波单元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内部主要是通过两个电源转换电路,分别实现交流转直流(AC‑DC),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后的直流电通过切换电路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体积小、重量轻、电路简单、可抗击多种外界因素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应用中,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变换效率高,因此,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设备和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中,其范围覆盖了民用级、工业级和军品级。目前,大多数的开关电源都是独立的交流输入直流输出(AC/DC),或者直流输入直流输出(DC/DC),并没有同时满足交直流输入直流输出(AC/DC或DC/DC)。但是很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军用设备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供电需要同时满足交流(AC)输入和直流(DC)输入,那么就得分别使用(AC/DC)电源和(DC/DC)电源等两台电源,这样就造成设备的体积增大,成本升高,安全性降低,由于组件增多可靠性也随之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供电需要同时满足交流(AC)输入和直流(DC)输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EMC处理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
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EMC处理单元、滤波单元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上连接有交流(AC)输入端,第二EMC处理单元上连接有直流(DC)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分别与交直流切换单元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处理来自交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交流电;
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将第一EMC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成高压直流电并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整流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用于将第一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来自直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直流电;
所述的滤波单元用于将第二EMC处理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滤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用于切换第一DC/DC转换单元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包括交流输入端L、交流输入端N、交流输入端D;
所述的交流输入端L连接有保险丝F1,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电容CY1、电容C1以及电感L1的A端;
电容CY1的另一端和电容CY2连接,电容CY2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N,电容C1的另一端、电感L1的B端;
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外壳地EARTH以及交流输入端D;
电感L1的C端和D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电感L1的C端和D端与整流滤波单元连接。
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桥D1;
所述的整流桥D1的1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和电感L2的A端,整流桥D1的4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B端;
所述的整流桥D1的2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的电感L1的D端连接,整流桥D1的3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的电感L1的C端连接,
电感L2的C端连接电容CY4、电容C5的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感L2的D端连接电容CY3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容CY3、电容CY4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包括电源模块U1;
所述的电源模块U1的1端和3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6,电源模块U1的1端与电感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U1的3端与电感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和滤波输出单元连接,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还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连接。
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包括并联的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8端和7端;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5端和4端。
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包括直流输入端VIN+和直流输入端VIN-,
电容1CY1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一端和电感1L1的A端;
电容1CY2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另一端和电感1L1的B端;
电容1CY1、电容1CY2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电感1L1的C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一端和滤波单元;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另一端和滤波单元。
所述的滤波单元包括电感1L2;
所述的电感1L2的A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中的电感1L2的D端连接,
电感1L2的B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另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中的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感1L2的C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连接;
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另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连接。
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包括电源模块1U1;
电源模块1U1的1端连接电容1C8的一端,电源模块1U1的3端连接电容1C8的另一端,电源模块1U1的1端还与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1U1的3端还与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1U1的7端和8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中电源模块U1的7端和8端;
电源模块1U1的4端和5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中电源模块U1的4端和5端。
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包括稳压芯片3U1;
稳压芯片3U1的1端连接电容3C2的一端、电容3C1的一端和VI+端;
稳压芯片3U1的3端连接电容3C3的一端、电容3C4的一端和电阻3R3的一端,电阻3R3的另一端与光耦3U2的1端连接;
稳压芯片3U1的2端连接电容3C2、电容3C1、电容3C3和电容3C4的另一端,稳压芯片3U1的2端还与光耦3U2的2端连接;
光耦3U2的3端连接GND1端;
光耦3U2的4端连接电阻3R1、电阻3R2的一端;电阻3R1、电阻3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的电源模块U1的6端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的电源模块1U1的6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本提供的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内部主要是通过两个电源转换电路,分别实现交流转直流(AC-DC),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后的直流电通过切换电路进行切换,交流(AC)和直流(DC)同时输入时,优先工作交流转换部分,单独的交流(AC)输入时,电源也能够正常输出,单独的直流(DC)输入时,电源也能够正常输出。
(Ⅱ)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体积小、重量轻、电路简单、可抗击多种外界因素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泛,而且该电源可两种输入方式进行输入,达到了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标号代表:1-第一EMC处理单元,2-整流滤波单元,3-第一DC/DC转换单元,4-滤波输出单元,5-第二EMC处理单元,6-滤波单元,7-第二DC/DC转换单元,8-交直流切换单元。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电源模块U1的型号为TDJCC270S28W144;
电源模块1U1的型号为TDJCC24S28W144;
稳压芯片3U1的型号为HE625012;
光耦3U2的型号为TCMT1103;
整流桥D1的型号为KBJL10KA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整流滤波单元2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与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
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滤波单元6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与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上连接有交流(AC)输入端,第二EMC处理单元5上连接有直流(DC)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分别与交直流切换单元8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处理来自交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交流电;
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2用于将第一EMC处理单元1处理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成高压直流电并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用于将整流滤波单元2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4用于将第一DC/DC转换单元3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用于处理来自直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直流电;
所述的滤波单元6用于将第二EMC处理单元5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用于将滤波单元6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8用于切换第一DC/DC转换单元3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的输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包括交流输入端L、交流输入端N、交流输入端D;
所述的交流输入端L连接有保险丝F1,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电容CY1、电容C1以及电感L1的A端;
电容CY1的另一端和电容CY2连接,电容CY2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N,电容C1的另一端、电感L1的B端;
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外壳地EARTH以及交流输入端D;
电感L1的C端和D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电感L1的C端和D端与整流滤波单元2连接。
其中电容C1、电容C2为差模电容,C1、C2的容值为2200pf/250Vac,差模电容是并联在线与线之间的电容,用于滤除差模噪声。原理上差模电容值越大,滤波效果越好,滤波效果主要体现在低频上。但是由于差模电容值的增大,电容的成本和体积也会随之增大,实际选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电容量,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体积,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差模电容器。
其中电容CY1、CY2为共模电容,CY1、CY2的容值为4700pf/250Vac,它的一端主要连接在电源线另一端连接在外壳端,共模电容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电路中共模抑制的表现而放置的电容,它会把共模噪声旁路掉(因为共模噪声很高频,电容对于高频来说是短路的所以噪声从该电容走),因为共模噪声被旁路掉所以对后级的用电设备的干扰被抑制。
其中电感L1为共模扼流圈,L1的电感量为590uH,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具有电感值高,而且体积小,共模扼流圈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主要工具。共模扼流圈是在铁氧体磁环的上下两个半环上,分别绕制相同匝数但绕向相反的线圈。理想的共模扼流圈仅削弱共模电流,对需要的差模信号或功率并没有影响。但在实际绕制中,上下两个线圈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共模扼流圈总会存在一些漏电感,所以会对差模信号造成一些衰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共模扼流圈可以同时提供共模和差模滤波。但是由于漏电感会使扼流圈饱和,对差模起作用的漏电感不能过大。如果差模衰减不足,就要和差模滤波器配合使用。通常共模扼流圈中的干扰信号都比较弱,工作在初始磁导率附近,通过共模电感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提高线圈匝数、磁材的初始磁导率和磁环有效截面积是提高电感值的有效途径,其中以提高匝数最为有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2包括整流桥D1;
所述的整流桥D1的2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1的电感L1的D端连接,整流桥D1的3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1的电感L1的C端连接,
所述的整流桥D1的1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和电感L2的A端,整流桥D1的4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B端;
电感L2的C端连接电容CY4、电容C5的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电感L2的D端连接电容CY3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电容CY3、电容CY4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其中整流器D1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整流桥是通过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原理来完成整流工作的,所以,将其接入交流电路时它能使电路中的电流只按单向流动,即所谓的“整流”;热敏电阻NTC1主要抑制启动时所产生的大电流尖峰;热敏电阻的参数选用3.5mA/5A,电容C3、电容C4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储能电容使用。C3、C4均选取470uF/500V的电解电容。
其中电感L2为共模扼流圈,L2的电感量为590uH,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具有电感值高,而且体积小,共模扼流圈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主要工具。共模扼流圈是在铁氧体磁环的上下两个半环上,分别绕制相同匝数但绕向相反的线圈。理想的共模扼流圈仅削弱共模电流,对需要的差模信号或功率并没有影响。但在实际绕制中,上下两个线圈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共模扼流圈总会存在一些漏电感,所以会对差模信号造成一些衰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共模扼流圈可以同时提供共模和差模滤波。但是由于漏电感会使扼流圈饱和,对差模起作用的漏电感不能过大。如果差模衰减不足,就要和差模滤波器配合使用。通常共模扼流圈中的干扰信号都比较弱,工作在初始磁导率附近,通过共模电感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提高线圈匝数、磁材的初始磁导率和磁环有效截面积是提高电感值的有效途径,其中以提高匝数最为有效。
其中电容CY3、CY4为共模电容,CY3、CY4选取的容值为4700PF/250Vac,它的一端主要连接在电源线另一端连接在外壳端,共模电容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电路中共模抑制的表现而放置的电容,它会把共模噪声旁路掉(因为共模噪声很高频,电容对于高频来说是短路的所以噪声从该电容走),因为共模噪声被旁路掉所以对后级的用电设备的干扰被抑制;电容C5、电容C6为差模电容,C5的容值为2200pf/250Vac,差模电容是并联在线与线之间的电容,用于滤除差模噪声。原理上差模电容值越大,滤波效果越好,滤波效果主要体现在低频上。但是由于差模电容值的增大,电容的成本和体积也会随之增大,实际选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电容量,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体积,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差模电容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包括电源模块U1;
所述的电源模块U1的1端和3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6,电源模块U1的1端与电感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U1的3端与电感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和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还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其中电容C6为储能电容,C6的容值选取为470uF/500V,主要作为储能电能使用;电源模块U1的作用是将整流后的高压直流电降压成所需的直流电,电源模块选取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80~400Vdc输入,输出为+28V,并进行隔离稳压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4包括并联的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8端和7端;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5端和4端。
其中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主要作用为输出滤波处理。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选取的容值为22uF/50V的陶瓷电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包括直流输入端VIN+和直流输入端VIN-;
电容1CY1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一端和电感1L1的A端;电容1CY2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另一端和电感1L1的B端;
电容1CY1、电容1CY2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电感1L1的C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一端和滤波单元6;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另一端和滤波单元6。
其中电容1CY1、1CY2为共模电容,电容1CY1、1CY2选取的容值为4700pF/1000V,它的一端主要连接在电源线另一端连接在外壳端,共模电容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电路中共模抑制的表现而放置的电容,它会把共模噪声旁路掉,因为共模噪声很高频,电容对于高频来说是短路的所以噪声从该电容走,因为共模噪声被旁路掉所以对后级的用电设备的干扰被抑制;电容1C1、电容1C2、1C3为差模电容,电容1C1、电容1C2、1C3选取的容值为22uF/50V的陶瓷电容,差模电容是并联在线与线之间的电容,用于滤除差模噪声。原理上差模电容值越大,滤波效果越好,滤波效果主要体现在低频上。但是由于差模电容值的增大,电容的成本和体积也会随之增大,实际选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电容量,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体积,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差模电容器。
其中电感1L1为共模扼流圈,电感1L1的感量为200uH,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具有电感值高,而且体积小,共模扼流圈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主要工具。共模扼流圈是在铁氧体磁环的上下两个半环上,分别绕制相同匝数但绕向相反的线圈。理想的共模扼流圈仅削弱共模电流,对需要的差模信号或功率并没有影响。但在实际绕制中,上下两个线圈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共模扼流圈总会存在一些漏电感,所以会对差模信号造成一些衰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共模扼流圈可以同时提供共模和差模滤波。但是由于漏电感会使扼流圈饱和,对差模起作用的漏电感不能过大。如果差模衰减不足,就要和差模滤波器配合使用。通常共模扼流圈中的干扰信号都比较弱,工作在初始磁导率附近,通过共模电感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提高线圈匝数、磁材的初始磁导率和磁环有效截面积是提高电感值的有效途径,其中以提高匝数最为有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滤波单元6包括电感1L2;
所述的电感1L2的A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5中的电感1L2的D端连接,
电感1L2的B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另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5中的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感1L2的C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另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其中电容1C4、电容1C5、电容1C6、电容1C7为差模电容,电容1C4、电容1C5、电容1C6、电容1C7的容值为22uF/50V的陶瓷电容,差模电容是并联在线与线之间的电容,用于滤除差模噪声。原理上差模电容值越大,滤波效果越好,滤波效果主要体现在低频上。但是由于差模电容值的增大,电容的成本和体积也会随之增大,实际选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电容量,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体积,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差模电容器。
其中电容1CY3、1CY4为共模电容,电容1CY3、1CY4的容值为4700pF/1000V,它的一端主要连接在电源线另一端连接在外壳端,共模电容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电路中共模抑制的表现而放置的电容,它会把共模噪声旁路掉(因为共模噪声很高频,电容对于高频来说是短路的所以噪声从该电容走),因为共模噪声被旁路掉所以对后级的用电设备的干扰被抑制。
其中电感1L2为共模扼流圈,电感1L2的感量为200uH,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具有电感值高,而且体积小,共模扼流圈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主要工具。共模扼流圈是在铁氧体磁环的上下两个半环上,分别绕制相同匝数但绕向相反的线圈。理想的共模扼流圈仅削弱共模电流,对需要的差模信号或功率并没有影响。但在实际绕制中,上下两个线圈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共模扼流圈总会存在一些漏电感,所以会对差模信号造成一些衰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共模扼流圈可以同时提供共模和差模滤波。但是由于漏电感会使扼流圈饱和,对差模起作用的漏电感不能过大。如果差模衰减不足,就要和差模滤波器配合使用。通常共模扼流圈中的干扰信号都比较弱,工作在初始磁导率附近,通过共模电感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提高线圈匝数、磁材的初始磁导率和磁环有效截面积是提高电感值的有效途径,其中以提高匝数最为有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包括电源模块1U1;
电源模块1U1的1端连接电容1C8的一端,电源模块1U1的3端连接电容1C8的另一端,电源模块1U1的1端还与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1U1的3端还与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1U1的7端和8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中电源模块U1的7端和8端;
电源模块1U1的4端和5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中电源模块U1的4端和5端。
其中电容1C8为储能电容,电容1C8的容值为100uf/50V的钽电容,主要作为储能电能使用;电源模块1U1的作用是将直流电降压成所需的直流电,电源模块1U1选取输入电压范围为18~36V输入,输出+28V,并进行隔离稳压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8包括稳压芯片3U1;
稳压芯片3U1的1端连接电容3C2的一端、电容3C1的一端和VI+端;
稳压芯片3U1的3端连接电容3C3的一端、电容3C4的一端和电阻3R3的一端,电阻3R3的另一端与光耦3U2的1端连接;
稳压芯片3U1的2端连接电容3C2、电容3C1、电容3C3和电容3C4的另一端,稳压芯片3U1的2端还与光耦3U2的2端连接;
光耦3U2的3端连接GND1端;
光耦3U2的4端连接电阻3R1、电阻3R2的一端;电阻3R1、电阻3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3的电源模块U1的6端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7的电源模块1U1的6端。
其中电容3C1、电容3C2、电容3C3、电容3C4为滤波电容;电容3C1、电容3C2、电容3C3、电容3C4的容值为10uF/50V,LDO芯片3U1主要的作用为将高压直流电压输入进行降压并稳压到+12V输出,3U1的工作电压为250V~380V,欠压保护电压为240V,过压保护范围为390V。电阻3R3的作用为限流电阻,3R3的阻值为10R。光耦3U2的作用为隔离。电阻3R1、3R2的作用为并联使用。3R1的阻值为470K、3R2的阻值为150K;
正常工作时,交流和直流同时输入,LDO芯片3U1工作并提供+12的电压,此时光耦3U2导通将第二DC/DC转换单元7的电源模块1U1输出电压拉低,此时由于第一DC/DC转换单元3的输出电压高于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输出电压所以默认第一DC/DC转换单元3输出;
当交流输入欠压或过压保护时LDO芯片3U1无输出,此时光耦释放第二DC/DC转换单元7输出电压。
当无交流输入只有直流输入时同样芯片3U1无输出,此时光耦释放第二DC/DC转换单元7输出电压。

Claims (9)

1.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整流滤波单元(2)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与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
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滤波单元(6)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与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上连接有交流输入端,第二EMC处理单元(5)上连接有直流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分别与交直流切换单元(8)连接;
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处理来自交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交流电;
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2)用于将第一EMC处理单元(1)处理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成高压直流电并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用于将整流滤波单元(2)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4)用于将第一DC/DC转换单元(3)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用于处理来自直流输入电源母线上的干扰及杂波,得到抑制后的直流电;
所述的滤波单元(6)用于将第二EMC处理单元(5)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用于将滤波单元(6)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隔离处理得到所需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8)用于切换第一DC/DC转换单元(3)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的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EMC处理单元(1)包括交流输入端L、交流输入端N、交流输入端D;
所述的交流输入端L连接有保险丝F1,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电容CY1、电容C1以及电感L1的A端;
电容CY1的另一端和电容CY2连接,电容CY2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N,电容C1的另一端、电感L1的B端;
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外壳地EARTH以及交流输入端D;
电感L1的C端和D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电感L1的C端和D端与整流滤波单元(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滤波单元(2)包括整流桥D1;
所述的整流桥D1的1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和电感L2的A端,整流桥D1的4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B端;
所述的整流桥D1的2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1)的电感L1的D端连接,整流桥D1的3端与第一EMC处理单元(1)的电感L1的C端连接,
电感L2的C端连接电容CY4、电容C5的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电感L2的D端连接电容CY3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一DC/DC转换单元(3),电容CY3、电容CY4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3)包括电源模块U1;
所述的电源模块U1的1端和3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6,电源模块U1的1端与电感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U1的3端与电感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和滤波输出单元(4)连接,电源模块U1的4端、5端、7端和8端还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输出单元(4)包括并联的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8端和7端;
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电源模块U1的5端和4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EMC处理单元(5)包括直流输入端VIN+和直流输入端VIN-;
电容1CY1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一端和电感1L1的A端,电容1CY2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端VIN-、电容1C1的另一端和电感1L1的B端;
电容1CY1、电容1CY2的公共端连接外壳地EARTH;
电感1L1的C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一端和滤波单元(6);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2、电容1C3的另一端和滤波单元(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单元(6)包括电感1L2;
所述的电感1L2的A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5)中的电感1L2的D端连接,
电感1L2的B端连接电容1C4、电容1C5和电容1C6的另一端后与第二EMC处理单元(5)中的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感1L2的C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容1CY4、电容1C7的另一端后与第二DC/DC转换单元(7)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7)包括电源模块1U1;
电源模块1U1的1端连接电容1C8的一端,电源模块1U1的3端连接电容1C8的另一端,电源模块1U1的1端还与电感1L2的D端连接,电源模块1U1的3端还与电感1L2的C端连接;
电源模块1U1的7端和8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中电源模块U1的7端和8端;
电源模块1U1的4端和5端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3)中电源模块U1的4端和5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直流切换单元(8)包括稳压芯片3U1;
稳压芯片3U1的1端连接电容3C2的一端、电容3C1的一端和VI+端;
稳压芯片3U1的3端连接电容3C3的一端、电容3C4的一端和电阻3R3的一端,电阻3R3的另一端与光耦3U2的1端连接;
稳压芯片3U1的2端连接电容3C2、电容3C1、电容3C3和电容3C4的另一端,稳压芯片3U1的2端还与光耦3U2的2端连接;
光耦3U2的3端连接GND1端;
光耦3U2的4端连接电阻3R1、电阻3R2的一端,电阻3R1、电阻3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3)的电源模块U1的6端和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源模块(7)的电源模块1U1的6端。
CN202022814507.4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Active CN213959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4507.4U CN21395994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4507.4U CN21395994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9949U true CN213959949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1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4507.4U Active CN21395994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9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A magnetic integrated LLCL filter for grid-connected voltage-source converters
CN101884158B (zh) 输出滤波器及使用该滤波器的电力转换装置
JP2004180497A (ja) 電源の入力emiフィルタリング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20014144A1 (en)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US20130187625A1 (en) Convergence type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2386760A (zh) 一种变频器多级emi滤波电路
JP2006136058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
JP505122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用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および出力フィルタ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CN214674885U (zh) 一种emi滤波电路及系统
CN213959949U (zh) 一种具有交直流可同时输入的电源模块
CN115360897B (zh) 一种机载dc-dc滤波电流抑制装置
CA3011542C (en) Filters for adjustable speed drives with low dc bus capacitan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CN211018675U (zh) 一种反激式ac-dc恒流电源箱
CN210608949U (zh) 变压整流电路及充电器
CN210431250U (zh) 一种ac-dc电源模块
EP3501090A1 (en) Miniature power charger for electrical devices
RU108243U1 (ru) Выходная цепь импульсн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напряжения, импульс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напряжения и импульсный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15498272U (zh) 一种机载的防反接保护的电源模块
CN203339943U (zh) 最小化输出纹波的二次电源变换器
CN104993721A (zh) 三相三倍压整流电路
JP2008043096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9436862U (zh) 一种电磁干扰防护电源转换电路
CN216721180U (zh) 基于电力载波的86盒控制电路及86盒
CN216599430U (zh) 开关电源
CN214125147U (zh) 一种滤波电路及直流充电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