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9022U -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9022U
CN213959022U CN202022333324.0U CN202022333324U CN213959022U CN 213959022 U CN213959022 U CN 213959022U CN 202022333324 U CN202022333324 U CN 202022333324U CN 213959022 U CN213959022 U CN 213959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cooling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lithium batter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3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
郑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t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t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t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t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3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9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9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9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包括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模块和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电源,还包括用于给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的冷却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向和反向导通;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锂电池连接的信号采样单元和与信号采样单元连接的微型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信号采样单元获取的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向和反向导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加热又能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锂电池工作温度在-20℃~60℃之间,不过一般低于0℃后锂电池性能就会下降,放电能力就会相应降低,所以锂电池性能完全的工作温度,常见是0~40℃。在高温地区、烈日下、等会引起电池温度高导致的电池无法安全工作的工况,而在低温地区,可能需要面对零下的工作环境,一些特殊环境要求的锂电池温度就各有不同,有些甚至可以在上百摄氏度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但是如果需要对锂电池能性化使用,即满足最大充放电需求,一般温度在0~40℃,但是由于锂电池模式设计采用IP65防水等级,使得电池组是密闭的,无法通风,导致内部电芯温度无法快速散出,即使外部增加风扇和散热片依然无法改变环境量,例如环温温度在 0-40度以外,普通方法,第一无法加热,第二,无法通过环境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具有既能加热又能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温度处理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模块和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电源,还包括用于给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的冷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体制冷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的制冷方式,它基于的工作原理是珀尔帖效应原理,即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导电材料组成的回路时,节点上将产生吸热和放热现象。相关的半导体制冷片通常有两面,当直流电通过半导体制冷片时,半导体制冷片的一面吸热(此面可称为冷面),同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面进行放热(此面可称为热面)。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加热或者降温,从而对锂电池进行加热或者加热,从而满足锂电池在特定环境的下的工作环境需求,当半导体制冷片在给锂电池散热时,冷却组件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避免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反作用于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向和反向导通;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锂电池连接的信号采样单元和与信号采样单元连接的微型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信号采样单元获取的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向和反向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采样单元采集锂电池的温度并反馈至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温度参数向驱动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处于加热或者制冷状态,实时对锂电池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反馈迅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条回路,其中一条所述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另一条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两条所述回路上均设有开关器件,两个所述开关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并由控制电路控制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回路上分别设置开关器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正向或者反向导通,这样就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朝向锂电池的一面处于加热或者制冷状态,而不需人工再进行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锂电池之间设有导热硅胶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硅胶贴可以迅速的将锂电池上的热量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上,或者将半导体制冷片上的热量迅速传导至锂电池上,并传导至锂电池周身。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鳍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冷却鳍片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鳍片可加速散去半导体制冷片上的热量,加速锂电池散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和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进一步加速半导体制冷片上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关器件采用继电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方便,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加热或者降温,从而对锂电池进行加热或者加热,从而满足锂电池在特定环境的下的工作环境需求,当半导体制冷片在给锂电池散热时,冷却组件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避免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反作用于锂电池;
2.信号采样单元采集锂电池的温度并反馈至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温度参数向驱动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处于加热或者制冷状态,实时对锂电池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反馈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半导体制冷片;2、冷却组件;21、导热硅胶贴;22、冷却鳍片;23、散热风扇;24、散热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模块和与半导体制冷片1电连接电源,还包括用于给半导体制冷片1散热的冷却组件2。
在本实施例中,为半导体制冷提供电能的电源即为锂电池,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电源,使用方便。
控制模块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设置在锂电池与半导体制冷片1之间,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向和反向导通。
驱动电路包括两条回路,其中一条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条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的负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两条回路上均设有开关器件,两个开关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并由控制电路控制启闭。
开关器件采用继电器,由控制电路向驱动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两组继电器接收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从而控制其中一条回路开启,另一条回路关断,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朝向锂电池一面处于加热或者制冷状态。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与锂电池模组连接的信号采样单元和与信号采样单元连接的微型控制器,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其中,控制电路根据信号采样单元获取的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向和反向导通。
信号采样单元采用AD采样电路,通过AD采样电路直接采集锂电池的温度并发送至微型控制器,由微型控制器做出判断,控制驱动电路使得为半导体制冷片1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下。
半导体制冷片1与锂电池模组之间设有导热硅胶贴21,导热硅胶贴21可以迅速的将锂电池上的热量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1上,或者将半导体制冷片1上的热量迅速传导至锂电池上,并传导至锂电池周身。
冷却组件2包括冷却鳍片22、散热风扇23和散热外壳24,半导体制冷片1与冷却鳍片22贴合,散热外壳24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冷却鳍片22可加速散去半导体制冷片1上的热量,加速锂电池散热,散热风扇23进一步加速半导体制冷片1上的热量。
散热风扇23可由控制电路控制,当需要给锂电池散热时,散热风扇23启动,反之,关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模块和与半导体制冷片(1)电连接电源,还包括用于给半导体制冷片(1)散热的冷却组件(2);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半导体制冷片(1)之间,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向和反向导通;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锂电池连接的信号采样单元和与信号采样单元连接的微型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信号采样单元获取的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向和反向导通;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两条回路,其中一条所述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条回路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的负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两条所述回路上均设有开关器件,两个所述开关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并由控制电路控制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与锂电池之间设有导热硅胶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冷却鳍片(2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与冷却鳍片(2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还包括散热风扇(23)和散热外壳(24),所述散热外壳(24)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温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采用继电器。
CN202022333324.0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959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3324.0U CN213959022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3324.0U CN213959022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9022U true CN213959022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3324.0U Active CN213959022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9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7626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s with an electric powertrain
CN107317065B (zh) 一种基于tec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17511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的风冷液冷耦合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5826619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恒温热管理系统
CN103762378B (zh) 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
CN111245296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温差发电均衡充电装置
CN10820631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8226048U (zh) 一种电池组温控箱
CN113889684B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18053705A1 (zh) 可充电电池
CN201285784Y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13959022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制热的锂电池模组温度处理装置
CN110544782B (zh) 一种空冷式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111834698A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耦合pcm-翅片-空冷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774336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温度控制装置
CN214753903U (zh) 一种低故障使用寿命长的锂电池
CN210663191U (zh) 一种便捷小型风扇空调
CN202261069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逆变器散热系统
CN207282566U (zh) 蓄电池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太阳能违法抓拍系统
CN210736774U (zh) 一种可携行智能化洁净环境检测专用大容量微生物培养箱
CN113381111A (zh) 一种半导体的电摩电池座舱热管理系统
CN206268861U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
CN216529027U (zh) 一种电芯导热装置、温控系统及车辆电池管理设备
CN117154871B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电池充放电保障系统
CN104748435A (zh) 轨道车辆的车载电源自发电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