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7720U -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7720U
CN213957720U CN202120054616.2U CN202120054616U CN213957720U CN 213957720 U CN213957720 U CN 213957720U CN 202120054616 U CN202120054616 U CN 202120054616U CN 213957720 U CN213957720 U CN 213957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s
magnetic body
magnetic bodies
interv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46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岛厚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New Shico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46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7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7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7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实现小型化的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驱动装置,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在X方向可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第二部件、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所述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具有向着X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X方向线圈。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出现的驱动装置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使用线圈和磁石通过电磁力获得驱动力的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特许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049209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结构需要使线圈的外面和磁石的外面相向而对,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实现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可实现小型化的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样态是驱动装置,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在X方向可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第二部件、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 X方向磁性体,所述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具有向着X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另一X 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X方向线圈。
优选地,上述驱动装置在初始位置,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在-X方向端附近与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相向而对,所述另一X方向磁性体在+X方向端附近与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相向而对。
而且,优选地,在初始位置,向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的任意一侧向+X方向驱动。而且,向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的任意一侧向-X方向驱动。而且,向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与所述另一 X方向线圈分别同时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返回至初始位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样态是驱动装置,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X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Y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三部件、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任意一个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任意另一个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或者所述第三部件任意一个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线圈、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或者第三部件任意另一个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磁性体,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所述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所述Y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Y方向线圈之一,所述Y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所述Y方向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样态是驱动装置,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X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二部件、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线圈、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磁性体,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所述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所述Y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所述对应的Y方向线圈之一,所述另一Y方向磁性体插入所述另一Y方向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样态是驱动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在规定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相对移动的第二部件、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两个线圈、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一个或者两个磁性体,所述两个线圈具有向着所述规定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所述两个线圈的中心位置被设置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不同位置,所述一个或者两个磁性体被设置在所述缠绕轴上。
如果向所述两个线圈中的一个接通电流,则所述一个磁性体或者所述两个磁性体中的一个磁性体向着所述一个线圈的中心移动;如果给所述两个线圈中的另一个线圈接通电流,则所述一个磁性体或者所述两个磁性体中的另一个磁性体向着所述另一个线圈的中心移动。而且,所述两个线圈的一部分可重叠缠绕,也可相互连接。而且,所述两个线圈也可具有相同的长度,仅以一半的长度重叠缠绕;还有一个线圈与所述两个线圈具有共同的缠绕轴以及相同的长度,与所述两个线圈之一连接,与所述两个线圈的另一个仅以一半的长度重叠缠绕。而且,其具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外侧轭,所述外侧轭可分别被设置在所述两个线圈的外侧,所述外侧轭也可进一步覆盖所述两个线圈的外侧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样态是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任意一个部件作为固定体,以其他部件作为可动体,在所述固定体以及可动体上设置光学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样态是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光学部件驱动装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谓空的空间(即线圈的卷线内侧)配置磁性体。为此,能够提供可实现小型化的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斜视图。
【图2】为显示从斜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为显示从斜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所使用的X方向腕部、X方向磁性体以及X方向线圈,且将X方向线圈切下一部分的切口斜视图。
【图5】为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6】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涉摇动装置中,显示吸引力相对于磁性体位置的变化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斜视图。
【图8】为显示从斜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9】为显示从斜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所使用的第二部件的斜视图。
【图10】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斜视图。
【图11】为显示已使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的照相装置的斜视图。
【图12】为显示已使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变形例的照相装置的截面图。
【图1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另一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与图13至图15不同视角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显示线圈和磁性体之间关系的与图13至图15不同视角的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10。
驱动装置10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在Z方向重叠的第一部件 12、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16。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以后面所述的照相装置的光轴方向作为Z方向进行说明。
从Z方向观察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16,三者形成正方形的板状。第一部件12例如是固定体,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 16是相对于第一部件12的可动体。但是,后文所述的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第三部件16的移动则是相对移动,因此可任意决定将何种部件设定为固定体、将何种部件设定为可动体。
如图2所示,第一部件12具有与第二部件14相向而对的相对面18,在相对面18上形成向X方向延伸的例如两个X方向导向凹部20,20。X 方向导向凹部20,20是例如截面圆弧状,形成于第一部件12的+-Y方向端附近。
如图3所示,第二部件14具有与第一部件12相向而对的相对面22,在相对面22上形成向X方向延伸的例如两个X方向导向凸部24,24。X 方向导向凸部24,24是截面圆弧状,自由移动地嵌入X方向导向凹部 20,20。X方向导向凸部24,24比X方向导向凹部20,20更短,第二部件 14可相对于第一部件12在X方向滑动。
如图3所示,第三部件16具有与第二部件14相向而对的相对面26,在相对面26上形成向y方向延伸的例如两个X方向导向凹部28,28。Y 方向导向凹部28,28是例如截面圆弧状,形成于第三部件16的+-X方向端附近。
如图2所示,第二部件14具有与第三部件16相向而对的相对面30,在相对面30上形成向Y方向延伸的例如两个Y方向导向凸部32,32。Y 方向导向凸部32,32是截面圆弧状,自由移动地嵌入Y方向导向凹部 28,28。Y方向导向凸部32,32比Y方向导向凹部28,28更短,第三部件 16可相对于第二部件14在Y方向滑动。
如图2所示,在第一部件12的相对面18的中央形成向X方向延伸的 X方向线圈配置槽34。在该X方向线圈配置槽34上固定配置第一X方向线圈36Xa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第一X方向线圈36Xa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被间隔设置在X方向,在向着X方向的共通的缠绕轴周围缠绕,缠绕面在X方向相向而对。而且,如图4所示,第一X方向线圈36Xa 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在Z方向形成被压瘪的扁平形状。由此,可使第一部件12的厚度变薄。
如图3所示,在第二部件14的相对面22的中央,第一台座38和第二部件14形成一体,向第一部件12侧突出。而且,设置X方向腕部40,从该第一台座38向-X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该X方向腕部40的-X方向端保持着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X方向端保持着第二X方向磁性体 42Xb。该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和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是例如强磁性体,由软磁性体材料(即铁合金等)组成。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和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形成板状,但是也可呈现圆柱状、球形状。
如图4所示,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包含X方向腕部40并插入第一 X方向线圈36Xa,与其非接触,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包含X方向腕部 40并插入第二X方向线圈36Xb,与其非接触。
如图5(a)所示,在初始状态,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的中心Moa位于第一X方向线圈36Xa的-X方向外侧的缠绕端部Cea1附近,第二X 方向磁性体42Xb的中心Mob位于第二X方向线圈36Xb的+X方向外侧的缠绕端部Ceb1附近。
而且,如图3所示,第三部件16的相对面26的中央形成向Y方向延伸的Y方向线圈配置槽44。在该Y方向线圈配置槽44上固定配置第一Y 方向线圈36Ya和第二Y方向线圈36Yb。第一Y方向线圈36Ya和第二Y 方向线圈36Yb被间隔设置在Y方向,在向着Y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周围缠绕,缠绕面在Y方向相向而对。
而且,如图2所示,在第二部件14的相对面30的中央,第二台座48 和第二部件14形成一体,向第三部件16侧突出。而且,设置Y方向腕部50,从该第二台座48向-Y方向以及+Y方向延伸。该Y方向腕部50 的-Y方向端保持着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Y方向端保持着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未进行图示)
与所述X方向一样,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插入第一Y方向线圈36Ya,与其非接触,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插入第二Y方向线圈36Yb,与其非接触。
如图3所示,在第一部件12的背面侧,在第一部件12的中央形成X 方向磁石54向X方向延伸。而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第三部件 16的前面侧,在第三部件16的中央形成Y方向磁石56向Y方向延伸。该X方向磁石54以及Y方向磁石56通过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与第二 X方向磁性体42Xb以及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与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 之间产生的磁力,使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16在Z方向被相互推压。
而且,代替磁石54、56,也可通过弹簧等弹性地保持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16。
下文使用图5以及图6对所述驱动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图5中,以截面为○的线圈表示非通电状态,以截面为●的线圈表示通电状态。
图5(a)显示初始状态的位置关系,在X方向,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 和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的中心Moa,Moa位于第一X方向线圈36Xa 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外侧的缠绕端部Cea1,Ceb1的附近。
在上述初始状态位置关系中,如果给第一X方向线圈36Xa施加规定的电流,则第一X方向线圈36Xa变为电磁石,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产生面向第一X方向线圈36Xa的中央的吸引力(库仑力),使X方向腕部 40向右方向(+X方向)移动。
图6显示给第一X方向线圈36Xa通电时,位于缠绕轴上的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产生的吸引力的分布案例。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位于外侧缠绕端部Cea1附近时产生最大的+X方向(右方向)的吸引力,距离第一X方向线圈36Xa越远,则吸引力越小。位于内侧的缠绕端部Cea2 附近时产生最大的-X方向(左方向)的吸引力,距离第一X方向线圈36Xa 越远,则吸引力越小。在第一X方向线圈36Xa的内部,+X方向的吸引力从缠绕端部Cea1向着中心Coa逐渐减弱,在中心Coa处变为零。而且,如果向着缠绕端部Cea2,则-X方向的吸引力发生变化,该吸引力逐渐变强,到达缠绕端部Cea2。换言之,吸引力通常是向着第一X方向线圈36Xa 的中心Coa方向的力,不依赖电流的流经方向。
因此,如果继续给第一X方向线圈36Xa通电,则第一X方向磁性体 42Xa以中心Coa为中心向着+X以及-X方向振动,但是在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到达中心Coa之前,或者到达时可通过切断电流进行调整。
即,如图5(b),通过向第一X方向线圈36Xa提供电流,使其引起的吸引力大小超过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之间的静摩擦力,第二部件 14与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一并向+X方向移动,通过切断流经第一X 方向线圈36Xa的电流,使其停止移动。
然后,如果给第二X方向线圈36Xb通电,则如图5(c)所示,第二X 方向磁性体42Xb位于第二X方向线圈36Xb的中心Cob的+X侧,因此产生向着中心Cob的-X方向的吸引力,第二部件14与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一并向-X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动作,第二部件14可相对于第一部件12在X方向上往返运动,例如,可使其进行抖动补偿的 X方向补偿。
而且,如图5(d)所示,通过向第一X方向线圈36Xa以及第二X方向线圈36Xb同时施加电流以使左右的吸引力均衡,由此可返回至初始位置。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和第二X方向磁性体 42Xb之间的距离不应与中心Coa和中心Cob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上述距离相等,则有时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与中心Coa的X方向的位置一致,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与中心Cob的X方向的位置一致。在此种情况下,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以及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即驱动力)为零,无法使第二部件14移动。
使第三部件16相对于第二部件14在Y方向移动时的情形也相同。在此种情况下,将X换读为Y。而且,第一X方向线圈36Xa以及第二X方向线圈36Xb安装在固定体上,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以及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安装在可动体上,第一Y方向线圈36Ya以及第二Y方向线圈36Yb安装在可动体上,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以及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安装在固定体上。如果给第一Y方向线圈36Ya或者第二Y方向线圈36Yb通电,则第三部件16相对于第二部件14与第一Y方向线圈 36Ya以及第二Y方向线圈36Yb一并向Y方向移动。使其向XY合成方向移动时,同时向第一X方向线圈36Xa或第二X方向线圈36Xb的任意一个以及第一Y方向线圈36Ya或第二Y方向线圈36Yb的任意一个通电。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谓空的空间(即线圈的卷线内侧)配置磁性体。为此,容易实现小型化。而且,第二部件14以及第三部件16的初始位置因静止摩擦力得以维持。而且,其结构也可采用分部设置导向槽代替X方向导向凹部20、X方向导向凸部24、Y方向导向凹部28,以及 Y方向导向凸部32,在相向而对的两个导向槽之间设置多个球体。
图7以及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10。
该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10具有第一部件12以及第二部件14。
而且,在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相互相向而对的第一部件12的相对面18和第二部件14的相对面22之一的相对面的四个角落设置例如半球状的突起部分(未进行图示),其他相对面则在此等突起部分上滑动。
在第一部件12的相对面18的中心设置线圈配置槽58。该线圈配置槽58形成在X方向以及Y方向延伸的十字形。在该线圈配置槽58上在X 方向间隔且固定配置第一X方向线圈36Xa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在Y 方向间隔且固定配置第一Y方向线圈36Ya和第二Y方向线圈36Yb。
如图9所示,在第二部件14的相对面22形成台座60,向第一部件12 侧突出,X方向腕部40以及Y方向腕部50的形成分别从该台座60向X 方向以及Y方向延伸。在该X方向腕部40的-X方向端保持着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在+X方向端保持着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而且,在Y 方向腕部50的-Y方向端保持着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在+Y方向端保持着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
而且,如图10所示,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以及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分别插入第一X方向线圈36Xa、第二X方向线圈36Xb、第一Y方向线圈36Ya以及第二Y 方向线圈36Yb,与其非接触。
而且,在第一部件12的背面设置呈四角形状的磁石62,通过第一X 方向磁性体42Xa、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以及第二Y方向磁性体42Yb之间形成的磁力,第二部件14保持在第一部件12上。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的情形也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形相同,通过向第一X 方向线圈36Xa、第二X方向线圈36Xb、第一Y方向线圈36Ya以及第二 Y方向线圈36Yb施加规定的电流,可使第二部件14相对于第一部件12 向XY方向移动。或者,将固定体和可动体调换,使第一部件12相对于第二部件14在XY方向移动。
而且,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在第一部件12的四个角落设置向+Z方向延伸的悬丝,通过该悬丝将第二部件14吊挂。在此种情况下,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非接触,而且,相对于上述保持目的,也不需要磁石62。
图11显示照相装置64作为已使用上述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10 的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的一个实例。该照相装置64被用作例如手机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所使用的小型照相装置。
照相装置64由自动聚焦组件66、驱动装置10以及基台68构成。
自动聚焦组件66在筐体70内收纳透镜72。从透镜72的光轴方向观察筐体70,其呈四角形,在该筐体70的上面形成为了使光入射的圆形入射孔74。透镜72被未进行图示的透镜支撑体支撑着,该透镜支撑体通过众所周知的自动聚焦机构向透镜72的光轴方向移动,调节从入射孔 74入射的光,使其与后文所述的图像传感器76聚焦。筐体70的下端被固定在基台68上,相对于驱动装置10非接触。而且,第一部件12也被固定在基台68上。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以Z方向为光轴方向。
图像传感器76被固定在第二部件12的上面。因此,图像传感器76 相对于固定在第一部件12的基台68,通过驱动装置10向XY方向移动,对照相装置64进行抖动补偿。
图12显示照相装置64A作为已使用上述第二实施例所涉驱动装置10 的变形例的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的一个实例。在照相装置64A中,第一X 方向线圈36Xa、第二X方向线圈36Xb、第一Y方向线圈36Yb、以及第二Y方向线圈36Yb被设置在外侧固定框架86上。两个X方向腕部40、 40以及两个Y方向腕部50、50被设置在自动聚焦组件66A上,向外侧突出。第一X方向磁性体42Xa被设置在一侧X方向腕部40的顶端,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被设置在另一侧X方向腕部40的顶端。第一Y方向磁性体42Ya被设置在一侧Y方向腕部50的顶端,第二Y方向磁性体 42Yb被设置在另一侧Y方向腕部50的顶端。
外侧固定框架86被设置在基台68上,从Z方向观察形成四角形的框架形状。各线圈分别被设置在各边上,也可介于FPC等之间。外侧固定框架86可兼作筐体使用,也可另行设置筐体。
自动聚焦组件66A具有中间部件80、相对于中间部件80被板簧84所支撑的透镜支撑体82。中间部件80被从基台68向Z方向延伸的四根悬丝支撑,由此,自动聚焦组件66A获得支撑。在透镜支撑体82上设置旨在安装透镜的贯通孔,在基台68上设置贯通孔,使来自被摄体的光到达被设置在基台68的-Z侧(图纸里侧)的图像传感器。与第二部件相对应的自动聚焦组件66A相对于与第一部件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基台68,在 Z方向重叠,且未直接接触。
通过给第一X方向线圈36Xa或第二X方向线圈36Xb之一以及/或者第一Y方向线圈36Ya或第二Y方向线圈36Yb之一通电,自动聚焦组件66A 向X方向以及/或者Y方向移动。由此,照相装置64A可具有抖动补偿功能。而且,通过未进行图示的AF驱动机构,透镜支撑体82向Z方向移动,由此,照相装置64A具有自动聚焦功能。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移动的一方向例如X方向,第一X方向线圈 36Xa和第二X方向线圈36Xb被间隔设置,而且,与其对应设置第一X 方向磁性体42Xa和第二X方向磁性体42Xb,但是不限于此。而且,例如在图13(a)中,第一线圈36a和第二线圈36b具有相同长度,正好仅一半的长度重叠缠绕。设置一个磁性体42,将其配置在第二线圈36b左端(且未第一线圈36a的中心)的位置。如果给第二线圈36b接通电流,受到向着第二线圈36b中心的力的磁性体42向第二线圈36b的中心(且为第一线圈36a的右端)的位置移动。在图13(b)中,磁性体42被配置在图13(a)的终点位置即第一线圈36a的右端(且为第二线圈36b的中心)的位置。如果给第一线圈36a接通电流,则受到向着第一线圈36a 中心的力的磁性体42向第一线圈36a的中心(且为第二线圈36b的左端) 的位置移动。
在图14(a)中,第一线圈36a和第二线圈36b的长度相同且相互缠绕,使第一线圈36a的右端恰好与第二线圈36b的左端接触。第一磁性体42a 被设置在第一线圈36a的中心位置,第二磁性体42b被设置在第一线圈 36a和第二线圈36b的边界位置。第一磁性体42a和第二磁性体42b通过腕部40A相互连接。如果给第二线圈36b接通电流,则受到面向第二线圈36b中心的力的第二磁性体42b向第二线圈36b的中心的位置移动,同时第一磁性体42a也向第一线圈36a和第二线圈36b的边界位置移动。在图14(b)中,如果给第一线圈36a接通电流,则位于第一线圈36a和第二线圈36b边界位置的第一磁性体42a向第一线圈36a的中心位置移动,同时,第二磁性体42b也向第一线圈36a和第二线圈36b的边界位置移动。
而且,也可制作成图15(a)~图15(d)所示的结构。第一线圈36a、第二线圈36b、第三线圈36c的长度相同,分别仅正好一半长度重叠缠绕。即第一线圈36a的右端和第三线圈36c的左端接触,第二线圈36b一半与第一线圈36a重叠,一半与第三线圈36c重叠。在图15(a)中,一个磁性体42被配置在第二线圈36b左端(且为第一线圈36a的中心)的位置。如果给第二线圈36b接通电流,则磁性体42向第二线圈36b的中心 (且为第三线圈36c的左端)移动。在图15(b)中,如果给第三线圈36c 接通电流,磁性体42向第三线圈36c的中心(且为第二线圈36b的右端) 移动。在图15(c)中,如果给第二线圈36b接通电流,则磁性体42向第二线圈36b的中心(且为第一线圈36a的右端)移动。在图15(d)中,如果给第一线圈36a接通电流,则磁性体42向第一线圈36a的中心(且为第二线圈36b的左端)移动。线圈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进一步增加其数量。由此,可轻易地使磁性体42长距离移动,例如,也可实现使透镜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自动聚焦功能和变焦功能。而且,在图15(a)中,也可给第二线圈36b与第三线圈36c同时接通电流;在图15(c)中,也可给第二线圈36b与第一线圈36a同时接通电流。
而且,如图16所示,可在第一线圈36a的外侧配置环状的第一外侧轭 88a,在第二线圈36b的外侧配置环状的第二外侧轭88b。第一外侧轭88a 和第二外侧轭88b由磁性材料组成。由此,通过第一线圈36a以及第二线圈36b可增大向第一磁性体42a以及第二磁性体42b作用的吸引力。而且,如图17所示,如果通过第一外侧轭88a以及第二外侧轭88b也将外侧端面(即第一线圈36a的左端面以及第二线圈36b的右端面)覆盖,从而进一步增大吸引力。但是,如果第一磁性体42a过于接近该第一线圈36a的左端面侧,第二磁性体42b过于接近第二线圈36b的右端面侧,则反而会被强力地吸引,因此需要额外注意。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说明驱动装置使可动体向XY方向驱动,进行抖动补偿。但是,之前的说明仅讲述了一部分,但也可以透镜的光轴方向作为X方向,以透镜的半径方向作为Z方向,使旨在使透镜移动的可动体向X方向驱动,实现自动聚焦功能和变焦功能。而且,在照相装置中,不仅可采用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也可采用驱动镜和棱镜。而且不仅可采用照相装置,也可采用适用于调整例如发光元件的位置、调整制造工序中的半导体等的位置的装置。
【符号说明】
10 驱动装置
12 第一部件
14 第二部件
16 第三部件
18 相对面
20 X方向导向凹部
22 相对面
24 X方向导向凸部
26 相对面
28 Y方向导向凹部
30 相对面
32 Y方向导向凸部
34 X方向线圈配置槽
36Xa 第一X方向线圈
36Xb 第二X方向线圈
36Ya 第一Y方向线圈
36Yb 第二Y方向线圈
36a 第一线圈
36b 第二线圈
36c 第三线圈
38 第一台座
40 X方向腕部
40A 腕部
42 磁性体
42Xa 第一X方向磁性体
42Xb 第二X方向磁性体
42Ya 第一Y方向磁性体
42Yb 第二Y方向磁性体
42a 第一磁性体
42b 第二磁性体
44 Y方向线圈配置槽
48 第二台座
50 Y方向腕部
54 X方向磁石
56 Y方向磁石
58 线圈配置槽
60 台座
62 磁石
64、64A 照相装置
66、66A 自动聚焦组件
68 基台
70 筐体
72 透镜
74 入射孔
76 图像传感器
78 悬丝
80 中间部件
82 透镜支撑体
84 板簧
86 外侧固定框架
88a 第一外侧轭
88b 第二外侧轭。

Claims (16)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
第一部件、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在X方向可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第二部件、
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
在X方向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
所述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具有向着X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X方向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始位置,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在-X方向端附近与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相向而对,所述另一X方向磁性体在+X方向端附近与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相向而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的任意一侧向+X方向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的任意一侧向-X方向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与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分别同时施加规定的电流,使所述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返回至初始位置。
6.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
第一部件、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X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二部件、
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Y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三部件、
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任意一个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
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任意另一个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
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或者所述第三部件任意一个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线圈、
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或者第三部件任意另一个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磁性体,
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X方向线圈之一,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X方向线圈,
所述Y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对应的所述Y方向线圈之一,另一Y方向磁性体插入另一Y方向线圈。
7.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三维XYZ直角坐标系中,具有
第一部件、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Z方向重叠且向X方向自由滑动的第二部件、
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线圈、
在X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X方向磁性体、
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线圈、
在Y方向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至少两个Y方向磁性体,
所述X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所述对应的X方向线圈之一,所述另一X方向磁性体插入所述另一X方向线圈,
所述Y方向磁性体之一插入所述对应的Y方向线圈之一,所述另一Y方向磁性体插入所述另一Y方向线圈。
8.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部件、
在规定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相对移动的第二部件、
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两个线圈、
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一个或者两个磁性体,
所述两个线圈具有向着所述规定方向的共同的缠绕轴,所述两个线圈的中心位置被设置在所述规定方向的不同位置,
所述一个或者两个磁性体被设置在所述缠绕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向所述两个线圈中的一个接通电流,则所述一个磁性体或者所述两个磁性体中的一个磁性体向着该线圈的中心移动;
如果给所述两个线圈中的另一个线圈接通电流,则所述一个磁性体或者所述两个磁性体中的另一个磁性体向着所述另一个线圈的中心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圈各自的一部分重叠缠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圈相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圈具有相同的长度,仅以一半的长度重叠缠绕,
还有一个线圈与所述两个线圈具有共同的缠绕轴以及相同的长度,与所述两个线圈之一连接,与所述两个线圈的另一个线圈仅以一半的长度重叠缠绕。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外侧轭,所述外侧轭分别被设置在所述两个线圈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轭进一步覆盖所述两个线圈的外侧端面。
15.一种光学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7或者8所述的驱动装置中,以任意一个部件作为固定体,以其他部件作为可动体,在所述固定体以及可动体上设置光学部件。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部件驱动装置。
CN202120054616.2U 2021-01-11 2021-01-11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957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616.2U CN213957720U (zh) 2021-01-11 2021-01-11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616.2U CN213957720U (zh) 2021-01-11 2021-01-11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7720U true CN213957720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4616.2U Active CN213957720U (zh) 2021-01-11 2021-01-11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7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3452B2 (e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having oscillating magnet and oscillating coil
US7880982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8009371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20060245085A1 (en) Lens transfer device improved in assemblability
KR101523779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JP483875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800477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JP2008287034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撮像機器、ならびに携帯電子機器
JP5421782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8011959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JP471910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19178917A1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其镜头组
CN210864286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90137730A (ko) 렌즈 조립체
CN219496782U (zh) 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CN114578631A (zh) 相机模块
US20160291284A1 (en) Lens-driving device
CN213957720U (zh)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7100777B1 (ja)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CN112698466A (zh)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0518583U (zh) 光学部件倾斜活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1013301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110632730A (zh) 电磁驱动装置、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864285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73248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