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5797U -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5797U
CN213955797U CN202022396577.2U CN202022396577U CN213955797U CN 213955797 U CN213955797 U CN 213955797U CN 202022396577 U CN202022396577 U CN 202022396577U CN 213955797 U CN213955797 U CN 213955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knife
air outlet
outlet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65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凡敏
赵运生
于品华
张叶
徐莉
吴小莲
苏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3965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5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5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5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所述风刀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所述风刀的进风口,内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外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径向间隔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连通通道,内筒和外筒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沿所述风刀的径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的风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风刀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可调,从而使风刀的使用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各种使用需求,当将其应用于干燥热箱时,能够有效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刀、包括该风刀的干燥热箱以及包括该干燥热箱的纤维纺丝系统。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芳纶、碳纤维并称为21世纪三大高新材料,以其高强度、高模量、高取向度、耐磨性、抗老化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防护以及民用等行业。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聚乙烯纤维技术的提升以及原料的大范围国产化,有力推动了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在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干燥热箱对纺出的纤维原丝进行干燥以脱除溶剂。但现有的干燥热箱,为了容纳纤维原丝,其干燥腔的空间通常较大,从进气口进入干燥腔内的干燥气体无法有效作用于纤维原丝,导致纤维原丝的干燥效果较差、干燥时间较长,大大影响了聚乙烯纤维的生产效率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刀、包括该风刀的干燥热箱以及包括该干燥热箱的纤维纺丝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刀,所述风刀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所述风刀的进风口,所述内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径向间隔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连通通道,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沿所述风刀的径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为沿所述内筒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第二出风口为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风刀的周向上相互错位。
可选地,所述内筒的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连通通道的两端为封闭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风刀的周向上相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风刀的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0-90°。
可选地,所述风刀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安装组件。
可选地,所述内筒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筒沿所述风刀的径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内筒两端的两个活动法兰和分别安装于所述外筒两端的两个固定法兰,两个所述活动法兰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法兰连接,并设置为能够分别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法兰沿所述风刀的径向可锁止地移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法兰和所述固定法兰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活动法兰和所述固定法兰分别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通孔,所述活动法兰上的通孔为圆孔,所述固定法兰上的通孔为长圆孔。
可选地,所述内筒的设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活动法兰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燥热箱,所述干燥热箱包括箱体和以上所述的风刀,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干燥物料的干燥腔,所述风刀设置于所述干燥腔内,所述风刀的第二出风口对准所述物料设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干燥腔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干燥气体入口以及干燥气体出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干燥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干燥气体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所述干燥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风刀,多个所述风刀沿垂直于所述物料进出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物料的进出方向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纤维纺丝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干燥热箱。
可选地,所述纤维纺丝系统包括熔融挤出单元、纺丝单元、干燥单元、拉伸单元和卷绕单元,所述熔融挤出单元用于向所述纺丝单元提供熔融的纺丝原料,所述纺丝单元用于纺出纤维原丝,所述干燥单元用于对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干燥,所述拉伸单元用于对干燥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拉伸,所述卷绕单元用于对拉伸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卷绕,所述干燥单元包括所述干燥热箱。
本实用新型的风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风刀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可调,从而使风刀的使用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各种使用需求,当将其应用于干燥热箱时,能够有效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风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筒与外筒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活动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固定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纺丝箱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纤维纺丝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螺杆挤出机,2-增压泵,3-静态混合器,4-纺丝箱,41-电机,42-计量泵,43-纺丝箱体,44-喷丝组件,45-保温油套,46-环吹风部件,47-导丝辊,5-加热式辊式牵伸机,6-干燥热箱,60-风刀,61-内筒,611-进风口,612-第一出风口,62-外筒,621-第二出风口,63-连通通道,64-活动法兰,641-圆孔,65-固定法兰,651-长圆孔,7-非加热式辊式牵伸机,8-牵伸热箱,9-牵伸机,10-上油机,11-卷绕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刀,风刀60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筒61和外筒62,内筒61的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风刀60的进风口611,内筒61的筒壁上开设有与进风口61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612,外筒62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621(第二出风口621为风刀60的出风口),内筒61与外筒62之间具有径向间隔以形成连通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的连通通道63,内筒61和外筒6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沿风刀60的径向移动以调节第二出风口621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上述中,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风可经进风口611进入内筒61中,然后经第一出风口612进入连通通道63内,最后由第二出风口621排出。当移动内筒61使其逐渐靠近第二出风口621时,第二出风口621的出风量会逐渐减小;当移动内筒61使其逐渐远离第二出风口621时,第二出风口621的出风量会逐渐增大。当内筒61的筒壁部分地遮挡第二出风口621时,可以改变第二出风口621的出风方向。
另外,上述中内筒61和外筒6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沿风刀60的径向移动,包括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外筒62固定不动,将内筒6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外筒62沿风刀60的径向移动;第二种是内筒61固定不动,将外筒62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内筒61沿风刀60的径向移动;第三种是将内筒61和外筒62设置为能够沿风刀60的径向彼此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风刀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风刀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可调,从而使风刀60的使用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各种使用需求,当将其应用于干燥热箱时,能够有效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例如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的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方形等,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可以沿风刀60的轴向和/或周向间隔排布。当然,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也可以分别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分别为一个,第一出风口612为沿内筒61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第二出风口621为沿外筒62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出风口612与第二出风口621在风刀60的周向上相互错位,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612与第二出风口621最好不要对准,以防止进入内筒61中的风从第一出风口612排出后直接从第二出风口621排出。
其中,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第一出风口612与第二出风口621在风刀60的周向上相背设置。
另外,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的截面优选为长方形,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在风刀60的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0-90°,优选为25-40°。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进入风刀60内的风从内筒61和/或连通通道63的其他端口排出,内筒61的背离进风口611的一端设置为封闭状,连通通道63的两端设置为封闭状。其中,内筒61的封闭可通过与其筒壁一体的端壁封闭,也可借助安装组件(将在下文介绍)或将要安装风刀的其他结构(例如下面将要介绍的干燥热箱)进行封闭;连通通道63的封闭可借助安装组件或将要安装风刀的其他结构进行封闭。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内筒61与外筒62形成一个整体,便于风刀60的整体拆装,风刀60还可包括用于安装内筒61和外筒62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可以是任意能够将内筒61与外筒62集成在一起又能允许内筒61和/或外筒62移动的部件。
为了简化风刀60的结构,降低风刀60的制作成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以外筒62不动,内筒61相对于外筒62沿风刀60的径向移动为例,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组件可包括分别安装于内筒61两端的两个活动法兰64和分别安装于外筒62两端的两个固定法兰65,两个活动法兰64分别与两个固定法兰65连接(即位于风刀60同一端的活动法兰64和固定法兰65相连接),并且两个活动法兰64设置为能够分别相对于对应的固定法兰65沿风刀60的径向可锁止地移动。
其中,活动法兰64密封安装于内筒61,固定法兰65密封安装于外筒62。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法兰64具有供内筒61安装的安装孔,固定法兰65具有供外筒62安装的安装孔,由于内筒61的直径小于外筒62的直径,因此,活动法兰64的安装孔的孔径小于固定法兰65的安装孔的孔径。
如图1所示,活动法兰64位于固定法兰65的外侧,内筒61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设于固定法兰65和活动法兰64的安装孔,外筒6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固定法兰65的安装孔。在这种情况下,连通通道63的两端可分别由两个活动法兰64封闭。
上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内筒61的左端端面可以伸出左侧的活动法兰64外,也可位于该活动法兰64内,或与该活动法兰64的左端面齐平。内筒61的右端端面可以伸出右侧的活动法兰64外,也可与该活动法兰64的右端面齐平,在这两种情况下,内筒61的右端端口可由与其筒壁一体的端壁封闭,也可由将要安装风刀60的其他结构封闭;内筒61的右端端面还可位于右侧的活动法兰64内,在这种情况下,内筒61的右端端口可由与其筒壁一体的端壁封闭,也可由该活动法兰64封闭,也就是说,该活动法兰64的供内筒61安装的安装孔并非通孔,而是具有右侧壁的半封闭孔。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法兰64和固定法兰65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活动法兰64和固定法兰65分别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通孔,活动法兰64上的通孔为圆孔641,固定法兰65上的通孔为长圆孔651。
上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圆孔641的孔径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相适配,长圆孔651具有小孔径和大孔径,小孔径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相适配,大孔径大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所述紧固件通过将圆孔641沿长圆孔651的延伸方向锁定在长圆孔651的某一位置来实现活动法兰64在固定法兰65上的锁止和连接。长圆孔651的延伸方向即为内筒61的移动方向。例如图4所示,长圆孔651沿竖直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内筒61和活动法兰64可相对于外筒62和固定法兰65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出风口612和第二出风口621位于竖直方向上。
为了加强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法兰64上可设置有多个圆孔641,固定法兰65上可相应地设置有多个长圆孔651,多个长圆孔651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使用时,可将所述紧固件松开,将内筒61和活动法兰64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再将所述紧固件紧固,以将活动法兰64锁定于固定法兰6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固件可以是任意能够将活动法兰64连接于固定法兰65的部件。例如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在这种情况下,圆孔641和长圆孔651可以是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燥热箱,干燥热箱6包括箱体和风刀60,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干燥物料的干燥腔,风刀60设置于所述干燥腔内,风刀60的第二出风口621对准物料设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干燥腔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干燥气体入口以及干燥气体出口,风刀60的进风口611与所述干燥气体入口连通,风刀60的第二出风口621与所述干燥气体出口连通。
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风刀60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经所述干燥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干燥腔内的干燥气体会经进风口611进入风刀60中,由风刀60以一定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将干燥气体集中吹向物料,使物料快速风干。
其中,参见图6,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参见图6中所示的干燥热箱6的左右两侧),所述干燥气体入口和干燥气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参见图6中所示的干燥热箱6的上下两侧)。所述干燥腔内可设置有多个风刀60,多个风刀60沿垂直于物料进出的方向延伸并沿物料的进出方向(参见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排布。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和效果。
在所述干燥腔内设置有多个风刀60的情况下,参见图6,所述箱体上可相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干燥气体入口和干燥气体出口。可以理解的是,图6中所示的干燥热箱6的黑色箭头对应的位置即为所述干燥气体入口和干燥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纤维纺丝系统,该纤维纺丝系统包括干燥热箱6。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纺丝系统还可包括熔融挤出单元、纺丝单元、干燥单元、拉伸单元和卷绕单元,所述熔融挤出单元用于向所述纺丝单元提供熔融的纺丝原料,所述纺丝单元用于纺出纤维原丝,所述干燥单元用于对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干燥,所述拉伸单元用于对干燥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拉伸,所述卷绕单元用于对拉伸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卷绕,所述干燥单元包括所述干燥热箱6。
上述中,干燥热箱6内设置的风刀60可以对纤维原丝表面析出的溶剂进行强吹,确保纤维原丝表面干燥。风刀60采用的干燥气体可以是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压力优选控制在0-1MPa,进一步优选为0.4-0.6MPa。干燥气体的温度可以为0-140℃,优选为40-80℃。从风刀60排出的干燥气体优选以不低于20米/秒(优选30-40米/秒)的速度与纤维原丝接触。这样可以进一步加速纤维原丝中溶剂的去除。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干燥单元还可包括分别设置于干燥热箱6前后的加热式辊式牵伸机5和非加热式辊式牵伸机7。加热式辊式牵伸机5和非加热式辊式牵伸机7均优选为五辊牵伸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干燥单元的辊式牵伸机主要起干燥作用,并不施于较大的牵伸力进行牵伸,其牵伸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所述熔融挤出单元可包括双螺杆挤出机1、增压泵2以及静态混合器3,所述纺丝单元可包括冷却流体供给装置和纺丝箱4,所述拉伸单元可包括牵伸热箱8和牵伸机9,所述卷绕单元可包括卷绕机11。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1用于对纺丝液进行熔融挤出,形成稳定的熔体;增压泵2用于给熔体施加一个稳定的压力输出,以确保熔体的稳定输出;静态混合器3用于形成稳定均匀的熔体;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装置用于给纺丝箱4提供冷却流体,对纺丝箱4内的喷丝孔(将在下文介绍)喷出的纤维原丝进行急冷成型;纺丝箱4用于将熔体转换成为凝胶弹性流体,同时进行干风骤冷,形成固态凝胶丝(即纤维原丝);牵伸热箱8和牵伸机9用于对干燥后的纤维原丝进行牵伸,其中,牵伸热箱8用于热牵伸,以在牵伸的同时兼顾溶剂挥发;卷绕机11用于对牵伸后的纤维原丝进行卷绕。
另外,所述纤维纺丝系统还可包括位于卷绕机11前的用于给纤维原丝进行表面上油处理的上油机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纤维纺丝系统的实施方式中,黑色箭头代表气体流动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纺丝箱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纺丝箱4包括电机41、计量泵42、纺丝箱体43、喷丝组件44、保温油套45、环吹风部件46以及导丝辊47。电机41和计量泵42设置在纺丝箱体43上,喷丝组件44、保温油套45、环吹风部件46以及导丝辊47均设置在纺丝箱体43内。
其中,计量泵42为物料计量设备,电机41用于驱动计量泵42进行计量挤出。纺丝箱体43为能够提供恒温腔的箱体。喷丝组件4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板、滤垫和喷丝板,压板与喷丝板可通过螺栓紧固,喷丝板上设置有喷丝孔,纺丝液通过喷丝孔喷出,形成纤维原丝。保温油套45能够为溶剂挥发提供所需要的热量,确保喷丝板面稳定在一定温度,形成熔体的稳定流动状态,防止喷丝板面受骤冷风的影响造成板面熔体发生堵塞或者断丝情况。环吹风部件46用于提供稳定的环吹风,确保丝束周围风量均衡。环吹风部件46包括沿纺丝箱体43的周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具有朝向中心方向的开口,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环形管道提供温度不超过-10℃的流体,以对喷丝孔环吹冷却流体。导丝辊47用于改变纤维原丝走向。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管道的开口率为30-35%,开口尺寸与纺丝箱体43内径的比例为1:4-10。其中,开口尺寸与纺丝箱体43的比例过小,会导致溶剂在箱体内部无法被环吹风有效带出去,使得溶剂在纺丝箱体内累积,造成回收效率的大幅度降低,同时纤维表面会粘附大量的溶剂液滴,对后续的牵伸干燥不利;开口尺寸与纺丝箱体的比例过大,风速会大幅度增加,对纤维下落过程会造成抖动,影响纤维原丝的品质。
所述环形管道设置在保温油套45与导丝辊47之间,所述环形管道的直径不低于80cm,优选环形管道的直径与纺丝箱体43内径的比例为1:5-1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纤维纺丝系统还可包括溶剂回收单元,所述溶剂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纺丝单元以及所述干燥单元中的溶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60)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筒(61)和外筒(62),所述内筒(61)的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所述风刀(60)的进风口(611),所述内筒(61)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61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612),所述外筒(62)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621),所述内筒(61)与所述外筒(62)之间具有径向间隔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61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21)的连通通道(63),所述内筒(61)和所述外筒(6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沿所述风刀(60)的径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出风口(621)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612)为沿所述内筒(61)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第二出风口(621)为沿所述外筒(62)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第一出风口(61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621)在所述风刀(60)的周向上相互错位;和/或
所述内筒(61)的背离所述进风口(611)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连通通道(63)的两端为封闭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61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621)在所述风刀(60)的周向上相背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出风口(61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21)在所述风刀(60)的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6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内筒(61)和所述外筒(62)的安装组件,和/或
所述内筒(6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筒(62)沿所述风刀(60)的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内筒(61)两端的两个活动法兰(64)和分别安装于所述外筒(62)两端的两个固定法兰(65),两个所述活动法兰(64)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法兰(65)连接,并设置为能够分别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法兰(65)沿所述风刀(60)的径向可锁止地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法兰(64)和所述固定法兰(65)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活动法兰(64)和所述固定法兰(65)分别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通孔,所述活动法兰(64)上的通孔为圆孔(641),所述固定法兰(65)上的通孔为长圆孔(651);和/或
所述内筒(61)的设有所述进风口(611)的一端伸出所述活动法兰(64)外。
7.一种干燥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热箱(6)包括箱体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刀(60),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干燥物料的干燥腔,所述风刀(60)设置于所述干燥腔内,所述风刀(60)的第二出风口(621)对准所述物料设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干燥腔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干燥气体入口以及干燥气体出口,所述进风口(611)与所述干燥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621)与所述干燥气体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燥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所述干燥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风刀(60),多个所述风刀(60)沿垂直于所述物料进出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物料的进出方向间隔排布。
9.一种纤维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干燥热箱(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纺丝系统包括熔融挤出单元、纺丝单元、干燥单元、拉伸单元和卷绕单元,所述熔融挤出单元用于向所述纺丝单元提供熔融的纺丝原料,所述纺丝单元用于纺出纤维原丝,所述干燥单元用于对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干燥,所述拉伸单元用于对干燥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拉伸,所述卷绕单元用于对拉伸后的所述纤维原丝进行卷绕,所述干燥单元包括所述干燥热箱(6)。
CN202022396577.2U 2020-10-23 2020-10-23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Active CN213955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6577.2U CN213955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6577.2U CN213955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5797U true CN213955797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6577.2U Active CN213955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5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909A (zh) * 2022-01-30 2022-05-17 江苏亚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槽式烘干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909A (zh) * 2022-01-30 2022-05-17 江苏亚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槽式烘干结构
CN114508909B (zh) * 2022-01-30 2022-10-18 江苏亚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槽式烘干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54C (zh) 制备纤维素模件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213955797U (zh) 风刀、干燥热箱以及纤维纺丝系统
CN101748496B (zh) 用于熔纺和卷绕大量合成长丝的设备
CN111438967B (zh)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及工艺
WO2022083740A1 (zh) 一种纤维纺丝方法和纺丝纤维及其应用
CN110747518A (zh) 基于溶液纺丝技术的纺丝系统及纺丝设备
CN208577807U (zh) 一种牵伸纺牵联合设备
CN105239172A (zh) 具有高纺纱效率的微纳米纤维纱线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CN104233486A (zh) 一种多孔细旦尼龙6预取向纤维的生产工艺
KR100494267B1 (ko) 연속 성형체를 압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18616A (zh) 溶液法制备聚乙烯纤维的方法
CN115787113A (zh) 一种涤纶长丝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工艺
CN114481372B (zh) 回收纤维纺丝工艺中溶剂的方法和纤维纺丝系统
CN104053828A (zh) 用于制造丝束的设备
CN211713264U (zh) 基于溶液纺丝技术的纺丝系统及纺丝设备
CN104480550A (zh) 一种中空聚苯硫醚短纤维的多级环吹冷却工艺
CN205099797U (zh) 具有高纺纱效率的微纳米纤维纱线纺纱装置
US2732585A (en) Spinner head
CN108323175B (zh) 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用于该方法的喷嘴头及制造装置
CN210237847U (zh) 一种pla聚乳酸色丝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18059316U (zh) 用于由在叔胺氧化物中的纤维素的溶液制造纤维素线的设备
CN217628742U (zh) 一种闪蒸法纺丝用功能型喷丝装置
CN211079417U (zh) 一种pla聚乳酸排汗仿真丝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10237846U (zh) 一种pla聚乳酸仿毛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0714229B (zh) 冷却液槽、凝胶纺丝方法、纤维及高强度聚乙烯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